一种基于红外加密技术的可调节型加密通讯方法

文档序号:33645750发布日期:2023-03-29 03:4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加密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红外加密技术的可调节型加密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当下数字信息化时代,加密方法是把信息从纯文本转换为可以在另一端解密但不能在两种之间解密的加扰数据,以避免被黑客攻击,人们经过长时间实践,实现了红外线进行加密信息通讯的加密方法。
3.但现有红外加密通讯方法中,所发出的红外信号很容易被人们捕捉到,并进行复制,且红外加密后的数据发送信息固定,很容易被人们找到规律,从而造成数据泄露。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加密技术的可调节型加密通讯方法,解决了红外信号很容易被人们捕捉到,并进行复制,且红外加密后的数据发送信息固定,很容易被人们找到规律,从而造成数据泄露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红外加密技术的可调节型加密通讯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通讯配对多个通讯器之间或单个通讯器向通讯终端发出配对请求;s2.密钥配对与验证多个通讯器和通讯终端通过内部识别模块进行设备识别,并通过红外模块对设备的红外数据进行采集,采集到的红外数据进行密钥配对,并根据配对结果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进行连接或断开;s3.数据判定与执行完成验证并连接后,根据任务状态进行判定,当任务状态为接收状态时,执行s4,当任务状态为发送状态时,执行s5;s4.接收与解密由s3判定接收后,将通讯器发出的红外数据进行接收,并对其进行解密,完成内容解析,并对解析后的内容进行验证;s5.加密与发送由s3判定发送后,将通讯终端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其加密中添加入块号和独立乱码变量,同时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私钥由红外模块发出至通讯器完成加密数据传输。
6.优选的,进行所述s1步骤前,还包括对多个所述通讯器和通讯终端设定设备专属红外密钥数据。
7.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通过识别模块识别设备,由红外接收器/发送器进行发送或接收红外数据,并有红外信号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红外数据进行处理。
8.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判定和验证的具体步骤为:通讯终端与通讯器或多个通讯
器之间获取到通讯器的专属密钥数据后,对其数据信息进行判定和验证,验证通过后彼此联系,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自动重新判定。
9.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数据解密具体方法为:通讯终端与通讯器或多个通讯器之间获取到通讯器的专属密钥数据后,内部加解密模块对红外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解析数据传输至存储模块,通过控制模块调取解密数据传输至服务端,其中存储模块接收控制模块指令时进行块号和独立乱码变量验证。
10.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数据加密数据包括加密密钥、块号、独立乱码变量和信息加密,进行s5步骤前还包括有随机生产独立乱码变量和块号识别。
11.优选的,所述块号为32或64个16字节的块,采用方案:pj,k,k=1,2,......,32(64)其中j为所处位置,每个pj,k对应的逻辑位置为i=k+32(64)(j-1),所述独立乱码变量为两个密钥,采用lrw-aes加密模式。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加密技术的可调节型加密通讯方法,通过对于所需要传输的数据采用红外加密技术进行加密,并生成带有块号和独立乱码变量的公钥和私钥,然后再通过密钥完成对接收端的响应信号的加密和验证,利用两种密钥的特性缩短了设备与通讯终端之间的验证过程,同时利用内部数据算法的特性,提高了数据的保密性,使得本通讯方法能够结合两个不同加密方式的优势,优化了通讯过程,提高了通讯效率的同时,保证了通讯的保密性。
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加密技术的可调节型加密通讯方法,通过利用带入特有的块号和独立乱码变量,不同通讯设备的块号配合随机生产的独立乱码变量,块号分为32或64个16字节的块号与独立乱码变量中的两个密钥进行可控变量,形成可调因子,使得其可根据字节和密钥的单一变量完成变化,实现组合加密密钥的加密过程中增加确定的随机增量,使得加密密钥和加密过程的可调,其附加增量在密钥中产生扰动,提高抗分析性攻击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14.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红外加密技术的可调节型加密通讯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一对一通讯配对多个通讯器之间相互之间发出配对请求,可同时进行多个通讯器与通讯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使用;s2.密钥配对与验证多个通讯器之间通过内部识别模块进行设备识别,并通过红外模块对设备的红外数据进行采集,采集到的红外数据进行密钥配对,并根据配对结果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进行连接或断开;s3.数据判定与执行完成验证并连接后,根据任务状态进行判定,当任务状态为接收状态时,执行s4,
当任务状态为发送状态时,执行s5,其中具体判定和验证步骤为:多个通讯器之间获取到单一通讯器的专属密钥数据后,对其数据信息进行判定和验证,验证通过后彼此联系,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自动重新判定;s4.接收与解密由s3判定接收后,将通讯器发出的红外数据进行接收,并对其进行解密,完成内容解析,并对解析后的内容进行验证,数据解密具体方法为:多个通讯器之间获取到单一通讯器的专属密钥数据后,内部加解密模块对红外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解析数据传输至存储模块,通过控制模块调取解密数据传输至服务端,其中存储模块接收控制模块指令时进行块号和独立乱码变量验证;s5.加密与发送由s3判定发送后,将彼此联系端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其加密中添加入块号和独立乱码变量,同时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私钥由红外模块发出至通讯器完成加密数据传输,数据加密数据包括加密密钥、块号、独立乱码变量和信息加密,进行s5步骤前还包括有随机生产独立乱码变量和块号识别。
15.进行s1步骤前,还包括对多个通讯器和通讯终端设定设备专属红外密钥数据,为其设立专属密钥,通过设备密钥进行了配对验证,提高了与合法设备连接的安全性,避免非法设备接入造成的数据泄密,且通过独立专属密钥可快速识别设备信息,优化通讯过程且提高了通讯效率,s2步骤中,通过识别模块识别设备,由红外接收器/发送器进行发送或接收红外数据,并有红外信号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红外数据进行处理,其中内部的加解密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以提高实用性,促使其可增配多种加解密算法。
16.块号为32个16字节的块,采用方案:pj,k,k=1,2,......,32其中j为所处位置,每个pj,k对应的逻辑位置为i=k+32(j-1),独立乱码变量为两个密钥,采用lrw-aes加密模式,其两个密钥分别为192比特的加密密钥k1和128比特的tweak密钥k2,其具体算法描述为:lrw-aes-enck1,k2(p1)其块号和独立乱码变量中的密钥为可控变量,进而形成内部可调因子,完成字节和密钥的单一变量即可完成控制变量,使得组合密钥在加密过程中增加确定的随机增量,由加密过程的伪随机作用,使附加增量在密钥中产生扰动,从而提高抗分析性攻击性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放置数据泄露,提高数据安全,并且通过安全无线通讯信道与内部网络进行数据交互传输,同时通过内部网络与作为后台数据中心的后台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进一步提高数据安全,装置能够将加密数据传输给后台服务器,以便后台服务器进行设备的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及排除任意数据采集地点的设备故障。同时装置也能即时接收到后台服务器的处理结果等信息,具有安全、便捷等特性,防止事故隐患突发,防范于未然。
17.实施例二:一种基于红外加密技术的可调节型加密通讯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终端与通讯器的通讯配对多个通讯器之间或单个通讯器向通讯终端发出配对请求,进行终端与多个通讯器或单一通讯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使用;s2.密钥配对与验证
多个通讯器或单一通讯器与通讯终端通过内部识别模块进行设备识别,并通过红外模块对设备的红外数据进行采集,采集到的红外数据进行密钥配对,并根据配对结果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进行连接或断开;s3.数据判定与执行完成验证并连接后,根据任务状态进行判定,当任务状态为接收状态时,执行s4,当任务状态为发送状态时,执行s5,其中具体判定和验证步骤为:通讯终端与通讯器或多个通讯器之间获取到通讯器的专属密钥数据后,对其数据信息进行判定和验证,验证通过后彼此联系,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自动重新判定;s4.接收与解密由s3判定接收后,将通讯器发出的红外数据进行接收,并对其进行解密,完成内容解析,并对解析后的内容进行验证,数据解密具体方法为:通讯终端与通讯器或多个通讯器之间获取到通讯器的专属密钥数据后,内部加解密模块对红外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解析数据传输至存储模块,通过控制模块调取解密数据传输至服务端,其中存储模块接收控制模块指令时进行块号和独立乱码变量验证;s5.加密与发送由s3判定发送后,将通讯终端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其加密中添加入块号和独立乱码变量,同时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私钥由红外模块发出至通讯器完成加密数据传输,数据加密数据包括加密密钥、块号、独立乱码变量和信息加密,进行s5步骤前还包括有随机生产独立乱码变量和块号识别。
18.进行s1步骤前,还包括对多个通讯器和通讯终端设定设备专属红外密钥数据,为其设立专属密钥,通过设备密钥进行了配对验证,提高了与合法设备连接的安全性,避免非法设备接入造成的数据泄密,且通过独立专属密钥可快速识别设备信息,优化通讯过程且提高了通讯效率,s2步骤中,通过识别模块识别设备,由红外接收器/发送器进行发送或接收红外数据,并有红外信号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红外数据进行处理,其中内部的加解密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以提高实用性,促使其可增配多种加解密算法。
19.块号为64个16字节的块,采用方案:pj,k,k=1,2,......,64其中j为所处位置,每个pj,k对应的逻辑位置为i=k+64(j-1),独立乱码变量为两个密钥,采用lrw-aes加密模式,其两个密钥分别为256比特的加密密钥k1和128比特的tweak密钥k2,其具体算法描述为:lrw-aes-enck1,k2(p1)其块号和独立乱码变量中的密钥为可控变量,进而形成内部可调因子,完成字节和密钥的单一变量即可完成控制变量,使得组合密钥在加密过程中增加确定的随机增量,由加密过程的伪随机作用,使附加增量在密钥中产生扰动,从而提高抗分析性攻击性能。
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