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0230发布日期:2023-03-29 07:4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互联网,又称网际网路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定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
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互联网的实时数据管理效率低,无法进行数据更新分析、数据备份分析以及数据权限设置分析,以至于互联网的运行效率无法保证。
4.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而提出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将互联网内数据的备份进行分析,判断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备份效率是否合格,从而保证互联网内数据传输的合格性,确保在数据丢失时能够及时找到数据,降低了数据丢失带来的影响,提高了互联网内用户的使用质量;将互联网的内数据访问权限设置进行分析,判断互联网内数据访问权限设定是否合格,防止互联网数据访问权限设置不合理,导致互联网内数据传输浏览的效率降低,大大降低了互联网的工作效率,影响了互联网用户的使用质量。
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数据更新分析单元、数据合格性分析单元、数据备份分析单元以及数据访问权限分析单元;
8.服务器生成数据更新分析信号并将数据更新分析信号发送至数据更新分析单元,数据更新分析单元接收到数据更新分析信号后,将互联网的实时数据更新进行分析,判断互联网数据更新是否满足需求,获取到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根据数据更新分析系数比较生成数据更新分析合格信号和数据更新分析不合格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9.服务器生成数据合格性分析信号并将数据合格性分析信号发送至数据合格性分析单元,数据合格性分析单元接收到数据合格性分析信号后,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的流通数据进行合格性分析,通过分析生成数据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和数据合格性分析正常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10.服务器生成数据备份分析信号并将数据备份分析信号发送至数据备份分析单元,数据备份分析单元接收到数据备份分析信号后,将互联网内数据的备份进行分析,判断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备份效率是否合格,通过分析生成数据备份合格信号和数据备份不合格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11.服务器生成数据访问权限分析信号并将数据访问权限分析信号发送至数据访问权限分析单元,数据访问权限分析单元接收到数据访问权限分析信号后,将互联网的内数据访问权限设置进行分析,判断互联网内数据访问权限设定是否合格,通过分析生成权限设置合理信号和权限设置不合理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数据更新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13.将互联网的运行时间段进行分析,采集到运行时间段内互联网内数据更新的频率以及互联网内数据相邻更新周期的间隔时长浮动值,并将运行时间段内互联网内数据更新的频率以及互联网内数据相邻更新周期的间隔时长浮动值分别标记为gpl和jgs;采集到运行时间段内互联网内相邻数据更新周期的最大持续更新次数,并将运行时间段内互联网内相邻数据更新周期的最大持续更新次数标记为gxc;
14.通过公式获取到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x,其中,a1、a2以及a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a1>a2>a3>0,β为误差修正因子,取值为0.986;将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x与数据更新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x与数据更新分析系数阈值的比较过程如下:
16.若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x超过数据更新分析系数阈值,则判断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合格,生成数据更新分析合格信号并将数据更新分析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x未超过数据更新分析系数阈值,则判断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不合格,生成数据更新分析不合格信号并将数据更新分析不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数据合格性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18.采集到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各个用户浏览数据的用户差评数量与总评价数量的占比以及用户浏览数据接收到用户差评后数据被访问频率降低速度,并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各个用户浏览数据的用户差评数量与总评价数量的占比以及用户浏览数据接收到用户差评后数据被访问频率降低速度分别与差评数据占比阈值和频率降低速度阈值进行比较。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比较过程如下:
20.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各个用户浏览数据的用户差评数量与总评价数量的占比超过差评数据占比阈值,或者用户浏览数据接收到用户差评后数据被访问频率降低速度超过频率降低速度阈值,则判定互联网数据的合格性分析不合格,生成数据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并将数据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后,将互联网数据在更新获取过程中提高数据的可信度,保证数据的合格性;
21.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各个用户浏览数据的用户差评数量与总评价数量的占比未超过差评数据占比阈值,且用户浏览数据接收到用户差评后数据被访问频率降低速度未超过频率降低速度阈值,则判定互联网数据的合格性分析合格,生成数据合格性分析正常信号并将数据合格性分析正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2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数据备份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23.采集到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的可持续备份时长以及浏览数据丢失后可再次获取数据的最长间隔时长,并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的可持续备份时长以及浏览数据丢失后可再次获取数据的最长间隔时长分别与可持续备份时长阈值和最长
间隔时长阈值进行比较。
2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比较过程如下:
25.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的可持续备份时长超过可持续备份时长阈值,且浏览数据丢失后可再次获取数据的最长间隔时长超过最长间隔时长阈值,则判定互联网内数据备份分析合格,生成数据备份合格信号并将数据备份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的可持续备份时长未超过可持续备份时长阈值,或者浏览数据丢失后可再次获取数据的最长间隔时长未超过最长间隔时长阈值,则判定互联网内数据备份分析不合格,生成数据备份不合格信号并将数据备份不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2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数据访问权限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27.采集到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对应权限浏览用户数量与总浏览用户数量的占比以及实时浏览数据对应非权限用户的访问频率,并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对应权限用户浏览数量与总浏览用户数量的占比以及实时浏览数据对应非权限用户的访问频率分别与用户数量占比阈值和访问频率阈值进行比较。
2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比较过程如下:
29.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对应权限浏览用户数量与总浏览用户数量的占比超过用户数量占比阈值,且实时浏览数据对应非权限用户的访问频率未超过访问频率阈值,则判定互联网运行过程中数据访问权限设置合格,生成权限设置合理信号并将权限设置合理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对应权限浏览用户数量与总浏览用户数量的占比未超过用户数量占比阈值,或者实时浏览数据对应非权限用户的访问频率超过访问频率阈值,则判定互联网运行过程中数据访问权限设置不合格,生成权限设置不合理信号并将权限设置不合理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1.1、本发明中,将互联网的实时数据更新进行分析,判断互联网数据更新是否满足需求,从而保证互联网的数据更新及时性,确保互联网的数据流通合格性,提高了互联网的工作效率,增强了互联网的可信度;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的流通数据进行合格性分析,确保互联网内传输的数据合格性,提高了互联网的运行效率,防止出现数据不合格导致互联网的工作效率降低,以至于传输异常数据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32.2、本发明中,将互联网内数据的备份进行分析,判断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备份效率是否合格,从而保证互联网内数据传输的合格性,确保在数据丢失时能够及时找到数据,降低了数据丢失带来的影响,提高了互联网内用户的使用质量;将互联网的内数据访问权限设置进行分析,判断互联网内数据访问权限设定是否合格,防止互联网数据访问权限设置不合理,导致互联网内数据传输浏览的效率降低,大大降低了互联网的工作效率,影响了互联网用户的使用质量。
附图说明
3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7.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互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数据更新分析单元、数据合格性分析单元、数据备份分析单元以及数据访问权限分析单元,其中,服务器与数据更新分析单元、数据合格性分析单元、数据备份分析单元以及数据访问权限分析单元均为双向通讯连接;
38.服务器生成数据更新分析信号并将数据更新分析信号发送至数据更新分析单元,数据更新分析单元接收到数据更新分析信号后,将互联网的实时数据更新进行分析,判断互联网数据更新是否满足需求,从而保证互联网的数据更新及时性,确保互联网的数据流通合格性,提高了互联网的工作效率,增强了互联网的可信度;
39.将互联网的运行时间段进行分析,采集到运行时间段内互联网内数据更新的频率以及互联网内数据相邻更新周期的间隔时长浮动值,并将运行时间段内互联网内数据更新的频率以及互联网内数据相邻更新周期的间隔时长浮动值分别标记为gpl和jgs;采集到运行时间段内互联网内相邻数据更新周期的最大持续更新次数,并将运行时间段内互联网内相邻数据更新周期的最大持续更新次数标记为gxc;
40.通过公式获取到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x,其中,a1、a2以及a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a1>a2>a3>0,β为误差修正因子,取值为0.986;
41.将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x与数据更新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42.若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x超过数据更新分析系数阈值,则判断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合格,生成数据更新分析合格信号并将数据更新分析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x未超过数据更新分析系数阈值,则判断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不合格,生成数据更新分析不合格信号并将数据更新分析不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数据更新分析不合格信号后,将互联网当前运行时间段的数据更新周期进行整顿,并在数据更新周期内将数据更新力度进行加大;
43.服务器生成数据合格性分析信号并将数据合格性分析信号发送至数据合格性分析单元,数据合格性分析单元接收到数据合格性分析信号后,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的流通数据进行合格性分析,确保互联网内传输的数据合格性,提高了互联网的运行效率,防止出现数据不合格导致互联网的工作效率降低,以至于传输异常数据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44.采集到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各个用户浏览数据的用户差评数量与总评价数量的占比以及用户浏览数据接收到用户差评后数据被访问频率降低速度,并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
各个用户浏览数据的用户差评数量与总评价数量的占比以及用户浏览数据接收到用户差评后数据被访问频率降低速度分别与差评数据占比阈值和频率降低速度阈值进行比较:
45.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各个用户浏览数据的用户差评数量与总评价数量的占比超过差评数据占比阈值,或者用户浏览数据接收到用户差评后数据被访问频率降低速度超过频率降低速度阈值,则判定互联网数据的合格性分析不合格,生成数据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并将数据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后,将互联网数据在更新获取过程中提高数据的可信度,保证数据的合格性;
46.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各个用户浏览数据的用户差评数量与总评价数量的占比未超过差评数据占比阈值,且用户浏览数据接收到用户差评后数据被访问频率降低速度未超过频率降低速度阈值,则判定互联网数据的合格性分析合格,生成数据合格性分析正常信号并将数据合格性分析正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47.服务器生成数据备份分析信号并将数据备份分析信号发送至数据备份分析单元,数据备份分析单元接收到数据备份分析信号后,将互联网内数据的备份进行分析,判断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备份效率是否合格,从而保证互联网内数据传输的合格性,确保在数据丢失时能够及时找到数据,降低了数据丢失带来的影响,提高了互联网内用户的使用质量;
48.采集到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的可持续备份时长以及浏览数据丢失后可再次获取数据的最长间隔时长,并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的可持续备份时长以及浏览数据丢失后可再次获取数据的最长间隔时长分别与可持续备份时长阈值和最长间隔时长阈值进行比较:
49.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的可持续备份时长超过可持续备份时长阈值,且浏览数据丢失后可再次获取数据的最长间隔时长超过最长间隔时长阈值,则判定互联网内数据备份分析合格,生成数据备份合格信号并将数据备份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50.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的可持续备份时长未超过可持续备份时长阈值,或者浏览数据丢失后可再次获取数据的最长间隔时长未超过最长间隔时长阈值,则判定互联网内数据备份分析不合格,生成数据备份不合格信号并将数据备份不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51.服务器生成数据访问权限分析信号并将数据访问权限分析信号发送至数据访问权限分析单元,数据访问权限分析单元接收到数据访问权限分析信号后,将互联网的内数据访问权限设置进行分析,判断互联网内数据访问权限设定是否合格,防止互联网数据访问权限设置不合理,导致互联网内数据传输浏览的效率降低,大大降低了互联网的工作效率,影响了互联网用户的使用质量;
52.采集到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对应权限浏览用户数量与总浏览用户数量的占比以及实时浏览数据对应非权限用户的访问频率,并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对应权限用户浏览数量与总浏览用户数量的占比以及实时浏览数据对应非权限用户的访问频率分别与用户数量占比阈值和访问频率阈值进行比较:
53.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对应权限浏览用户数量与总浏览用户数量的占比超过用户数量占比阈值,且实时浏览数据对应非权限用户的访问频率未超过访问频率阈值,则判定互联网运行过程中数据访问权限设置合格,生成权限设置合理信号并将权限设置合理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54.若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实时浏览数据对应权限浏览用户数量与总浏览用户数量的占比未超过用户数量占比阈值,或者实时浏览数据对应非权限用户的访问频率超过访问频率阈值,则判定互联网运行过程中数据访问权限设置不合格,生成权限设置不合理信号并将权限设置不合理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权限设置不合理信号后,将对应数据访问权限设置进行整顿,提高了数据权限设置的合理性。
55.上述公式均是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出且选取与真实值接近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系数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56.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数据更新分析单元将互联网的实时数据更新进行分析,判断互联网数据更新是否满足需求,获取到互联网内数据更新分析系数,根据数据更新分析系数比较生成数据更新分析合格信号和数据更新分析不合格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通过数据合格性分析单元将互联网运行过程中的流通数据进行合格性分析,通过分析生成数据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和数据合格性分析正常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通过数据备份分析单元将互联网内数据的备份进行分析,判断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备份效率是否合格,通过分析生成数据备份合格信号和数据备份不合格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通过数据访问权限分析单元将互联网的内数据访问权限设置进行分析,判断互联网内数据访问权限设定是否合格,通过分析生成权限设置合理信号和权限设置不合理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57.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