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视讯全息投影系统

文档序号:33027874发布日期:2023-01-20 20:0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程视讯全息投影系统

1.本发明涉及全息投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远程视讯全息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2.远程会议是一种新型的会议沟通方式,即“会议主持人和参与会议的听众在会议的全过程中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在当前情况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远程会议的需求也相应增大;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0233841b所公开的中国专利一种基于ar全息眼镜的远程教育数据交互系统及方法,具有解放会议参与人员双手、多人实时沟通等优点,但需要通过ar全息眼镜进行辅助,用户在记录过程中始终需要佩戴ar全息眼镜,当用户眼部佩戴ar全息眼镜时,其视线被遮挡,无法很好的使用现实中的主持用具和记录用具(如书本、笔记本等),且在主持过程中,主持人和会议参与人员之间能够进行的互动较少,由此导致会议参与人员之间的会议交互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视讯全息投影系统,它可以实现,通过全息投影模拟出会议室环境,让会议参与人员拥有更加交互的会议体验。
4.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远程视讯全息投影系统,包括会议主持端、服务器和多个会议接收端,所述会议主持端包括有会议主持工位、听众工位和第一信息站,所述会议主持工位内部设置有主持用具和第一图像拾取单元,所述听众工位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投影单元,多个所述第一投影单元分别和多个会议接收端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图像拾取单元和第一投影单元均与第一信息站建立物理连接或网络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虚拟学生工位内部设置有底架,多个所述第一投影单元均装配在底架上侧。
6.所述会议接收端包括有会议记录工位、虚拟会议主持工位和第二信息站,所述会议记录工位内部设置有记录用具和第二图像拾取单元,所述虚拟会议主持工位内部设置有第二投影单元,所述第二图像拾取单元和第二投影单元均与第二信息站建立物理连接或网络连接;所述第一信息站和第二信息站均与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听众工位内部设置有底架,多个所述第一投影单元均装配在底架上侧;所述底架的上侧设置有若干个呈矩形阵列的定位脚,所述第一投影单元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和定位脚相适配的支脚,所述支脚安装在定位脚的外侧,所述定位脚和支脚
之间设置有接电组件。
8.进一步的,所述接电组件包括有固定接电片和活动接电片,所述固定接电片固定连接在定位脚的上侧,所述固定接电片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活动接电片竖向滑动连接在支脚的内部,所述活动接电片和第一投影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支脚的内部且位于活动接电片的上侧安装有回力弹簧,所述定位脚和支脚之间设置有防脱落组件。
9.进一步的,所述防脱落组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支脚外侧的转动圈,所述转动圈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支脚下侧的锁定齿,所述锁定齿远离转动圈的一端为锁定端,所述定位脚的外侧开设有四个呈环形阵列的导向槽,所述锁定齿的锁定端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定位脚外侧的下部开设有和导向槽相连通的锁定槽。
10.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转动圈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啮齿圈,多个所述外啮齿圈的外侧装配有环形转盘,所述环形转盘的内部装配有和外啮齿圈啮合连接的内啮齿圈,此时,通过转动环形转盘即可通过内啮齿圈同步带动多个外啮齿圈进行转动,使多个转动圈同步进行转动。
11.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转盘上固定连接有扳机板,所述第一投影单元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锁定块和第二锁定块,所述扳机板位于第一锁定块和第二锁定块之间,所述第一锁定块和第二锁定块之间的夹角为两个导向槽之间夹角的一半。
12.进一步的,所述扳机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所述第一锁定块和第二锁定块上均固定连接有锁定磁石,两个锁定磁石均和第一磁块磁性互吸。
13.进一步的,所述会议主持端包括有第一隔间,所述第一隔间上设置有移门,所述会议接收端包括有第二隔间,所述第二隔间上同样设置有移门。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间内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隔光板,所述第一隔间内部通过第一隔光板分隔出的两个空间分别为会议主持工位和听众工位,所述会议主持工位内部的上端装配有第一灯具,所述听众工位内部的上端装配有第二灯具,所述第一隔光板的下部朝远离听众工位的一侧弯曲,且所述会议主持工位的内壁上设置有吸光层;所述第二隔间内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光板,所述第二隔间内部通过第二隔光板分隔出的两个空间分别为会议记录工位和虚拟会议主持工位,所述会议记录工位内部的上端装配有第三灯具,所述虚拟会议主持工位内部的上端装配有第四灯具,所述第二隔光板的下部朝远离虚拟会议主持工位的一侧弯曲,且所述会议记录工位的内壁上设置有吸光层。
15.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方案通过会议主持端、服务器和会议接收端的结构设置,能够在会议主持端内部通过全息投影模拟出会议环境,让主持人能够在主持的过程中更好的对会议参与人员的会议参与动态进行观察,并能够在会议接收端内部通过全息投影显示主持人的主持过程,让会议参与人员能够拥有更好的会议交互体验,从而能够通过会议主持端、服务器和会议接收端模拟出会议室环境,让主持人拥有更好的会议交互体验,让会议参与人员拥有更好的记录体验。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会议主持端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底架和第一投影单元的结构图;图5为本发明底架和第一投影单元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支脚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定位脚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会议接收端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说明:1、会议主持端;11、会议主持工位;12、听众工位;101、第一隔间;102、第一隔光板;103、第一灯具;104、第二灯具;105、主持用具;106、第一图像拾取单元;107、底架;108、第一投影单元;109、定位脚;110、支脚;111、固定接电片;112、活动接电片;113、回力弹簧;114、转动圈;115、锁定齿;116、导向槽;117、锁定槽;118、外啮齿圈;119、环形转盘;120、内啮齿圈;121、扳机板;122、第一磁块;123、第一锁定块;124、第二锁定块;2、服务器;3、会议接收端;31、会议记录工位;32、虚拟会议主持工位;301、第二隔间;302、第二隔光板;303、第三灯具;304、第四灯具;305、记录用具;306、第二图像拾取单元;307、第二投影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请参阅图1-9,一种远程视讯全息投影系统,包括会议主持端1、服务器2和多个会议接收端3;其中,会议主持端1为主持人使用,可拾取主持人的影像,并对会议参与人员的影像进行投影;其中,会议接收端3为会议参与人员使用,可拾取会议参与人员的影像,并对主持人的影像进行投影。
20.而,本技术方案的核心之处在于,会议主持端1包括有会议主持工位11和听众工位12两个区域,还包括有第一信息站,会议主持工位11内部设置有主持用具105和第一图像拾取单元106,主持人可通过主持用具105在会议主持工位11区域内部进行主持,同时,通过第一图像拾取单元106对主持人的主持过程进行拾取,听众工位12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投影单元108,多个第一投影单元108分别和多个会议接收端3一一对应,可通过第一投影单元108对会议参与人员的动作进行投影,第一图像拾取单元106和第一投影单元108均与第一信息站建立物理连接或网络连接,多个第一投影单元108的位置可按照会议室内部会议参与人员的位置进行排列,从而能够在会议主持端1内部更好的模拟出真实主持环境,在观看
全息投影时也可以使用教具,并增加主持人和会议参与人员之间能够进行的互动,让用户拥有更好的会议室会议交互体验。
21.会议接收端3包括有会议记录工位31和虚拟会议主持工位32两个区域,还包括有第二信息站,会议记录工位31内部设置有记录用具305和第二图像拾取单元306,第二图像拾取单元306和第二投影单元307均与第二信息站建立物理连接或网络连接;会议参与人员可通过记录用具305在会议记录工位31区域内部进行记录,同时,通过第二图像拾取单元306对会议参与人员的记录过程进行拾取,并通过第一投影单元108在听众工位12区域内部对会议参与人员的记录过程进行投影,虚拟会议主持工位32内部设置有第二投影单元307,用于对主持人的主持过程进行投影。
22.第一信息站和第二信息站均与服务器2建立网络连接。
23.综上,本实施例中,通过会议主持端1、服务器2和会议接收端3的结构设置,能够在会议主持端1内部通过全息投影模拟出会议环境,让主持人能够在主持的过程中更好的对会议参与人员的会议参与动态进行观察,并能够在会议接收端3内部通过全息投影显示主持人的主持过程,让会议参与人员能够拥有更好的会议交互体验,从而能够通过会议主持端1、服务器2和会议接收端3模拟出会议室环境,让主持人拥有更好的会议交互体验,让会议参与人员拥有更好的记录体验,此方案可以应用于远程教育、会议、亲友视讯等多个领域。
24.实施例2:请参阅图2-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会议主持端1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公开,其具体为,听众工位12内部设置有底架107,多个第一投影单元108均装配在底架107上侧,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较为简单的在底架107上对第一投影单元108的位置和数量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数量会议参与人员的不同排列组合;请参阅图4所示,在此对底架107和第一投影单元108的连接方式进行公开,底架107的上侧设置有若干个呈矩形阵列的定位脚109,第一投影单元10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和定位脚109相适配的支脚110,支脚110可安装在定位脚109的外侧,此时,通过支脚110可将第一投影单元108安装在底架107上侧的任意位置,然后通过支脚110对其进行固定,定位脚109和支脚110之间设置有接电组件;具体的,请参阅图5和图7所示,为了减少第一投影单元108出现的接触不良现象,本技术方案选择对接电组件的具体结构进行改进,接电组件包括有固定接电片111和活动接电片112,固定接电片111固定连接在定位脚109的上侧,固定接电片111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活动接电片112竖向滑动连接在支脚110的内部,活动接电片112和第一投影单元108电性连接,支脚110的内部且位于活动接电片112的上侧安装有回力弹簧113,此时,在回力弹簧113的弹力作用下,会使固定接电片111和活动接电片112始终相抵,减少固定接电片111和活动接电片112之间出现的接触不良现象。
25.请参阅图5-8所示,为了防止第一投影单元108被回力弹簧113顶起出现脱落现象,定位脚109和支脚110之间设置有防脱落组件,防脱落组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支脚110外侧的转动圈114,转动圈11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支脚110下侧的锁定齿115,锁定齿115远离转动圈114的一端为锁定端,定位脚109的外侧开设有四个呈环形阵列的导向槽116,锁定齿115的锁定端与导向槽116滑动连接,可竖向滑动连接在导向槽116的内部,定位脚109外
侧的下部开设有和导向槽116相连通的锁定槽117,锁定齿115的锁定端移动至锁定槽117内部时即进行锁定,避免第一投影单元108脱落。
26.请参阅图5-7所示,为了能够同步对多个锁定齿115进行调节,多个转动圈114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啮齿圈118,多个外啮齿圈118的外侧装配有环形转盘119,环形转盘119的内部装配有和外啮齿圈118啮合连接的内啮齿圈120,此时,通过转动环形转盘119即可通过内啮齿圈120同步带动多个外啮齿圈118进行转动,使多个转动圈114同步进行转动。
27.且,为了更加简单的对锁定齿115进行调节,环形转盘119上固定连接有扳机板121,第一投影单元10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锁定块123和第二锁定块124,扳机板121位于第一锁定块123和第二锁定块124之间,第一锁定块123和第二锁定块124之间的夹角为两个导向槽116之间夹角的一半,即45
°
,此时,当扳机板121和第一锁定块123相抵时,锁定齿115位于导向槽116的内部,当扳机板121和第二锁定块124相抵时,锁定齿115位于锁定槽117内部的中间位置,完成锁定。
28.且,为了避免扳机板121出现的松动现象,扳机板1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122,第一锁定块123和第二锁定块124上均固定连接有锁定磁石,两个锁定磁石均和第一磁块122磁性互吸,当扳机板121和第一锁定块123或第二锁定块124相抵时,通过锁定磁石和第一磁块122之间的磁力即可对其进行锁定。
29.实施例3:请参阅图1-3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对会议主持端1和服务器2的具体结构进行公开,其具体为,会议主持端1包括有第一隔间101,第一隔间101上设置有移门,会议接收端3包括有第二隔间301,第二隔间301上同样设置有移门,当移门关闭后,形成一个密封隔间,隔绝声音的传递,从而减少外界环境对用户的干扰,让会议参与人员能够在家中专心的进行主持和记录工作。
30.为了减少光线影响,第一隔间101内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隔光板102,第一隔间101内部通过第一隔光板102分隔出的两个空间分别为会议主持工位11和听众工位12,会议主持工位11内部的上端装配有第一灯具103,听众工位12内部的上端装配有第二灯具104,第一灯具103的光强高于第二灯具104,分别适应与会议主持工位11和听众工位12的需求,且,为了尽可能避免第一灯具103的光线进入听众工位12的内部,第一隔光板102的下部朝远离听众工位12的一侧弯曲,能够对第一灯具103的光线进行折射,且会议主持工位11的内壁上设置有吸光层,对第一灯具103的光线进行吸收;第二隔间301内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光板302,第二隔间301内部通过第二隔光板302分隔出的两个空间分别为会议记录工位31和虚拟会议主持工位32,会议记录工位31内部的上端装配有第三灯具303,虚拟会议主持工位32内部的上端装配有第四灯具304,第三灯具303的光强高于第四灯具304,分别适应与会议记录工位31和虚拟会议主持工位32的需求,且,为了尽可能避免第三灯具303的光线进入虚拟会议主持工位32的内部,第二隔光板302的下部朝远离虚拟会议主持工位32的一侧弯曲,能够对第三灯具303的光线进行折射,且会议记录工位31的内壁上设置有吸光层,对第三灯具303的光线进行吸收。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