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码率测试的方法、计算设备和机柜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96277发布日期:2023-07-18 17:3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误码率测试的方法、计算设备和机柜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测试,尤其涉及一种误码率测试的方法、计算设备和机柜。


背景技术:

1、目前背板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设计和制作难度大幅攀升,加工物理参数包括整体层偏、介质厚度、钻孔孔径、背钻存在的多余的孔铜残桩(简称stub)等都将对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si))性能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有效的生产测试手段检测背板的si性能。

2、现有的测试背板的si性能通过测试ser(symbol error rate,误码率)来实现。目前,通过误差测试系统实现误码率的测量。误差测试系统包括误码仪、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以及传输信道。传输信道又称传输媒质。不同的传输信道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如电缆、光缆、无线电波、背板等等。误码率的测量方式如下:(1)误码仪会以连续或者突发的模式产生序列数据作为测试信号,发送到发送设备。(2)发送设备用于将测试信号变换成适合传输信道的传输特性的信号。(3)接收设备接收使用传输通道传输传送过来的信号,并进行处理,来恢复发送设备发送的信号。(4)误码仪将接收到的接收设备发送的数据流以及本身产生的测试信号逐码元进行比较,并进行误码统计,得到误码率。

3、但是,对于上述方案,误码仪的价格较高,增加了对背板进行si性能测试的成本。

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误码率测试的方法、计算设备及机柜,在背板连接计算设备和网络设备后,利用计算设备和网络设备的硬件资源,实现背板的误码率的测试;无需增加其他的误码率测试的硬件设备比如误码仪,降低了对背板的si性能测试的成本;同时,由于利用计算设备和网络设备实现误码率测试,能够在背板的实际使用环境中实现误码率的测试,能够降低背板在实际应用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误码率测试的方法,应用于多个计算设备中的第一计算设备,所述多个计算设备各自包括至少一个网卡,所述多个计算设备的多个网卡分别与背板的多条第一高速线缆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条第一高速线缆连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自身的第一网卡处理后的第一测试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测试信号为所述多个计算设备中的第二计算设备获取,通过所述第二计算设备的第二网卡、所述第二网卡连接的第一高速线缆传输至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转发到所述第一网卡连接的第一高速线缆后传输到所述第一网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卡和第二网卡通信需要的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卡和所述第二网卡配置为测试对;获取第二测试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测试信号和所述第二计算设备生成的第一测试信号相同;基于所述处理后的第一测试信号和所述第二测试信号,计算所述测试对所对应的误码率。

4、本方案中,在背板连接计算设备和网络设备后,利用计算设备和网络设备的硬件资源,实现背板的误码率的测试;无需增加其他的误码率测试的硬件设备比如误码仪,降低了对背板的si性能测试的成本;同时,由于利用计算设备和网络设备实现误码率测试,能够在背板的实际使用环境中实现误码率的测试,能够降低背板在实际应用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链路建立信号,所述链路建立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网卡、所述第一网卡连接的第一高速线缆后传输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实现所述第一网卡和第二网卡的通信。

6、本方案中,计算设备可以控制网络设备实现网卡之间的通信。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测试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网卡、所述第一网卡连接的第一高速线缆后传输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二测试信号至所述第二网卡连接的第一高速线缆。

8、本方案中,两个计算设备实现对发,从而可以验证两个网卡之间的往返的通信。

9、这里,两个计算设备生成的测试信号相同,从而可以通过对方发送的和自己生成的测试信号,统计误码率。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计算设备连接上位机,所述方法包括:

11、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所述测试对;基于所述测试对中第一网卡的通信地址,从自身的多个网卡中确定第一网卡。

12、本方案中,由上位机控制测试对的生成和发送,计算设备作为执行方,无需部署复杂的处理逻辑实现误码率的测试。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4、上报自身的网卡的通信地址和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位置信息到上位机,所述位置信息指示了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在所述背板的位置,以使所述上位机基于所述多个计算设备中的至少部分发送的网卡的通信地址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测试对。

15、本方案中,由上位机综合计算设备的网卡的数目和计算设备在背板上的位置,配置测试对,从而能够更好的对背板进行误码率的测试。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计算的所述测试对所对应的误码率上报到所述上位机。

17、本方案中,由上位机综合计算设备的误码率实现背板的分析。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测试信号为第一测试类型的测试信号,所述第一测试类型为前向纠错码(fec)测试、fec前测试、伪随机码测试中的任一种;当所述第一测试类型为fec测试时,所述第一网卡的接收参数中的fec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网卡处理后的第一测试信号为进行fec后的第一测试信号;当所述第一测试类型为fec前测试或伪随机码测试时,所述第一网卡的接收参数中的fec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19、本方案中,利用网卡自身的功能和计算设备的功能,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测试,确保背板的误码率的测试的参考价值。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断开和所述第一高速线缆的连接,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第一网卡连接环回器件;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第三测试信号,将所述第三测试信号传输至第一网卡、所述环回器件后回到所述第一网卡;对所述第一网卡处理后的第三测试信号进行检测分析。

21、本方案中,在发现测试对的通信链路存在问题后,利用环回器件实现信号环回,分析计算设备内部的网卡是否存在问题,实现问题的定位。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计算设备还包括背板连接器和第二高速线缆,所述第二高速线缆连接所述第一网卡和背板连接器,所述背板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一高速线缆;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断开和所述第一高速线缆的连接,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第二高速线缆替换为环回器件,连接第一网卡和背板连接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23、生成第四测试信号,将所述第四测试信号传输至第一网卡、所述环回器件、所述背板连接器后回到所述环回器件、所述第一网卡;对所述第一网卡处理后的第四测试信号进行检测分析。

24、本方案中,在发现测试对的通信链路存在问题后,利用环回器件实现信号环回,分析计算设备内部的高速线缆是否存在问题,实现问题的定位。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为交换机。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计算设备、所述背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网络设备部署在机柜。

27、本方案中,通过利用整机柜中自身的硬件资源,实现背板的测试,后续可以确保背板可以业务场景中正常使用。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多个计算设备中距离最远的两个计算设备。

2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第一网卡;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第一网卡连接背板中的第一高速线缆,所述第一高速线缆还连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和第二网卡,第二网卡位于第二计算设备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被执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0、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系统,包括:多个计算设备、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和背板,每个所述计算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网卡,所述多个计算设备的多个网卡分别与背板的多条第一高速线缆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条第一高速线缆连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31、所述多个计算设备中包括第一计算设备,第一计算设备包括第一网卡,所述第一网卡和第二网卡配置为测试对,所述第二网卡位于所述多个计算设备中的第二计算设备,第一计算设备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2、根据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计算系统包括机柜,所述机柜包括多个计算设备、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和背板。

33、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执行第一方面中提供的方法。

34、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执行第一方面中提供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