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9460发布日期:2023-04-19 23:4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特别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可折叠式电子设备的性能比如屏占比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以可折叠式手机为例,可折叠式电子设备主要包括壳体组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分别设置于壳体组件相对的两面。壳体组件包括中框和两个在中框上相对设置的结构件。中框与两个结构件相对位置处设置有装配槽,装配槽位于中框朝第一显示屏的一侧,两个结构件的部分结构位于装配槽内。当前可折叠式手机在呈展开状态时,第一显示屏和两个结构件呈展开状态。此时,结构件的部分结构覆盖于第一显示屏的边缘,用于对第一显示屏的边缘进行防护。

3、然而,现有的结构件以及上述结构件在中框上的装配方式,使得可折叠式手机的黑边宽度较大,影响可折叠式手机的屏占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能够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使得电子设备的屏占比能够达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2、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具有容置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容置腔,显示屏位于容置腔内,且显示屏的侧壁与容置腔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壳体包括结构件,结构件设置于第一间隙内,结构件包括延伸于第一间隙外侧的遮挡部,遮挡部位于容置腔的外部,并分别与第一壳体和显示屏的显示面的边缘连接,以遮挡第一间隙。

3、本技术通过壳体组件中第二壳体的设置,第二壳体包括结构件,其中,结构件的遮挡部位于容置腔的外部,并分别与第一壳体和显示屏的显示面的边缘连接,以遮挡第一间隙,以便通过结构件对显示屏的显示面的边缘进行包裹,实现对显示屏的防护,降低显示屏的失效概率的同时,能够对电子设备起到装饰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由于结构件设置于显示屏的侧壁与容置腔的内壁之间的第一间隙内,这样能够利用显示屏的侧壁与容置腔的内壁之间的第一间隙实现结构件在第一壳体上的固定,以便实现壳体组件对显示屏的防护功能,而且能够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使得电子设备的屏占比能够达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提升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的沉浸感,增强用户的体验度。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还包括装配部,装配部连接于遮挡部朝向容置腔的一侧,装配部设置于第一间隙内,并与容置腔的内壁相贴合。

5、这样通过装配部的设置,不仅能够有助于结构件在第一壳体内的组装,而且能够便于结构件与第一壳体和显示屏之间的密封连接。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装配部沿沿着容置腔的内壁延伸至容置腔的外部,并与遮挡部连接。

7、这样在便于实现结构件与第一壳体以及显示屏之间的密封连接,增强电子设备的密封性能的同时,能够有助于增强结构件与第一壳体的连接强度。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包括中板和边框,边框围设在中板的周侧边缘,并与中板构成容置腔;

9、显示屏的侧壁与边框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遮挡部与边框的固定端面连接,固定端面为边框背离中板的一端的端面。

10、这样结构件可以设置于显示屏的侧壁与边框的内壁之间的第一间隙内,在通过结构件对显示屏进行防护的同时,还能够简化边框的结构,减小边框的厚度以及结构件中遮挡部的宽度,进而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边框朝向背离中板的一侧延伸,以使固定端面延伸至显示屏的至少二分之一厚度处。

12、这样通过固定端面延伸至显示屏的至少二分之一厚度处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减小结构件在遮挡部处的厚度,有助于提高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的外表面的一致性,增强用户的一体性体验。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遮挡部具有面向边框一侧的第一端和面向显示屏一侧的第二端,第一端朝向第一壳体的外部的一侧延伸,以与边框的固定端面连接;

14、第二端朝向显示面的中心延伸,以覆盖并连接显示面的边缘。

15、这样通过第一端的设置,能够实现遮挡部与边框的连接,通过第二端的设置,能够便于遮挡部与显示屏的显示面的边缘连接,从而实现结构件对显示屏的防护功能。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遮挡部的第一端与固定端面远离容置腔的一侧的边缘平齐。

17、这样通过对第一端与固定端面之间相对位置的限定,能够增大遮挡部与边框的连接面积,增强遮挡部与边框的连接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在遮挡部与边框的连接处的顺滑性。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装配部位于第二间隙处,并与边框和遮挡部的第一端共同围成容设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容设空间,第一密封件设置于第一容设空间内,以使结构件与边框密封连接;

19、装配部与显示屏和遮挡部的第二端共同围成容设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容设空间,第二密封件被配置为将遮挡部与显示面的边缘密封连接。

20、这样通过第一容设空间和第二容设空间的设置,能够便于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设置,以实现遮挡部分别与边框和显示面的密封连接,增强电子设备的密封性能。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件为密封胶,密封胶位于第一容设空间;和/或,第二密封件为双面粘接的密封泡棉胶,密封泡棉胶粘接于遮挡部与显示屏之间。

22、这样在结构件组装到第一壳体上,并通过密封泡棉胶与显示屏密封连接的基础上,通过将密封胶设置于第一容设空间内,能够实现结构件与第一壳体的边框的密封连接,以增强电子设备的密封性能。

2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装配部与显示屏的侧壁之间具有第四间隙。

24、这样通过第四间隙的设置,一方面能够避让电子设备的构型改变时显示屏自身相对于壳体组件产生的位置偏移,另一方面还能够防止电子设备在不慎跌落时,装配部触碰到显示屏的侧壁,降低显示屏的失效概率。

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为金属件。

26、这样通过金属件的设置,能够提升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的金属质感。

2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遮挡部具有装饰面,装饰面暴露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装饰面的至少部分为弧形面。

28、这样通过装饰面上弧形面的设置,能够提升用户在显示屏上滑动过程中的顺滑感。

2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相对设置并转动连接,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均包括中板和围设在中板的周侧边缘的边框;

30、第二壳体包括两个结构件,两个结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上,并围设在显示屏的周侧边缘。

31、这样通过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的设置,能够便于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的构型的改变。在此基础上,通过两个结构件的设置,能够增强第二壳体对显示屏的周侧边缘的包裹性能,提升第二壳体对显示屏的防护性能。

3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结构件在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的连接处具有避让间隙。

33、这样通过避让间隙的设置,能够便于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的构型的改变。

34、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如上任一项的壳体组件,显示屏位于壳体组件内,并与壳体组件粘接。

35、这样通过电子设备中壳体组件的设置,在实现显示屏的装配以及对显示屏的防护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使得电子设备的屏占比能够达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提升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的沉浸感,增强用户的体验度。

3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屏,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显示屏位于第一壳体的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的同一侧;

37、第二壳体包括结构件,结构件与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连接,并围设在第一显示屏的显示面的边缘,以与第一显示屏粘接。

38、这样通过第二壳体中结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第一显示屏的防护功能,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3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第二壳体包括两个结构件,两个结构件围设在第一显示屏的相对两侧,且两个结构件在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的连接处具有避让间距。

40、这样通过两个结构件的设置,在实现对第一显示屏的防护功能,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的同时,还能够便于电子设备的构型的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