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耳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1660发布日期:2022-10-14 23:1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耳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耳蜗装置。


背景技术:

2.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近二十多年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工耳蜗进展很快,已经从实验研究进入临床应用。现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人工耳蜗是目前运用最成功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人类获得正常的语言不仅需要正常的听力,还需要听觉语言中枢的正常发育,这就是为什么成人语前聋患者即使植入了人工耳蜗,他们可以听到声音,但是却不能听懂语言及讲话。研究表明人类的听觉语言中枢在5岁左右就发育完成,成人语前聋患者,他们在语言发育前就发生了耳聋,失去了听觉语言中枢正常发育的机会,他们的听觉语言中枢失去了可塑性,因此这些患者即使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他们仅仅能够听到声音,无法获得正常的语言。
3.现有技术中的人工耳蜗,在使用时耳杆的部分通常为一个不可形变连接件,在使用时如若不进行定制此部分那么对不同形状的耳朵,耳蜗使用时不一定服帖耳部,在使用时容易脱落,定制耳蜗造价高昂,令使用者望而却步,因此亟需一种人工耳蜗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耳蜗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人工耳蜗装置,包括耳蜗本体,所述耳蜗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所述耳蜗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块卡接在卡接槽的内部,所述卡接块的一端设置有耳杆,所述耳杆的一端设置有麦克风,所述耳杆位于麦克风和卡接块之间的位置,所述耳杆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蜂窝棉,所述连接管的外部套接有橡胶皮套,所述橡胶皮套与连接管之间预留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的内部设置有记忆弹簧,所述记忆弹簧套接在连接管的外部,所述记忆弹簧的一端与橡胶皮套的内壁连接,所述记忆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管连接。
7.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通过设置的记忆弹簧,记忆弹簧可以很好的帮助耳杆拉伸或者折弯成任意的角度,以便耳蜗装置可以很好的服帖不同使用者形状的耳朵,具有很好的调节以及变形的功能,同时减少了耳蜗装置与耳朵不服帖导致容易脱落的弊端,通过设置的蜂窝棉能够很好的对耳杆以及经过麦克风的声音进行降噪处理,在传输给耳蜗本体时以便活的更加清晰的音频和音色,以便于信号线将转换的信号通过头件传输给脑部
8.进一步的,所述耳蜗本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位于耳蜗本体一
侧外壁靠近中间的位置。
9.进一步的,所述耳蜗本体的一侧还设置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的一端与连接头连接,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设置有头件。
10.进一步的,所述耳蜗本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粘接在耳蜗本体的一侧位置。
11.进一步的,所述耳蜗本体的一次额外壁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耳蜗本体一侧中间的位置。
12.进一步的,所述耳蜗本体的一侧一万遍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位于连接头和显示屏之间。
13.进一步的,所述耳蜗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记忆弹簧,记忆弹簧可以很好的帮助耳杆拉伸或者折弯成任意的角度,以便耳蜗装置可以很好的服帖不同使用者形状的耳朵,具有很好的调节以及变形的功能,同时减少了耳蜗装置与耳朵不服帖导致容易脱落的弊端;通过设置的蜂窝棉能够很好的对耳杆以及经过麦克风的声音进行降噪处理,在传输给耳蜗本体时以便活的更加清晰的音频和音色,以便于信号线将转换的信号通过头件传输给脑部。
附图说明
15.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人工耳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6.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人工耳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17.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人工耳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18.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人工耳蜗装置的耳杆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号说明:
20.1-耳蜗本体、2-连接头、3-信号线、4-头件、5-橡胶垫、6-卡接块、7-耳杆、8-麦克风、9-显示屏、10-开关、11-锂电池、12-橡胶皮套、13-安装空腔、14-记忆弹簧、15-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22.如图1-图4所示,一种人工耳蜗装置,包括耳蜗本体1,所述耳蜗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6,所述耳蜗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槽,卡接槽仅为一个槽,能够很好的与卡接块卡接,在本技术文件中不对卡接槽加以限定,现有技术不一一赘述,所述卡接块6卡接在卡接槽的内部,所述卡接块6的一端设置有耳杆7,耳杆7可以弯折任意角度,远离与万向杆的原理类似,应用于耳杆可以很好的调节耳杆的角度,能够很好的便于使用者的使用,所述耳杆7的一端设置有麦克风8,麦克风8主要用于外部声音的接收,所述耳杆7位于麦克风8和卡接块6之间的位置,所述耳杆7包括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的内部设置有蜂窝棉16,蜂窝棉16的设置,能够很好的对耳杆以及经过麦克风的声音进行降噪处理,在传输给耳蜗本体时
以便活的更加清晰的音频和音色,所述连接管15的外部套接有橡胶皮套12,所述橡胶皮套12与连接管15之间预留有安装空腔13,所述安装空腔13的内部设置有记忆弹簧14,所述记忆弹簧14套接在连接管15的外部,所述记忆弹簧14的一端与橡胶皮套12的内壁连接,所述记忆弹簧14的另一端与连接管15连接,通过设置的记忆弹簧,记忆弹簧可以很好的帮助耳杆拉伸或者折弯成任意的角度,以便耳蜗装置可以很好的服帖不同使用者形状的耳朵,具有很好的调节以及变形的功能,同时减少了耳蜗装置与耳朵不服帖导致容易脱落的弊端,通过设置的蜂窝棉能够很好的对耳杆以及经过麦克风的声音进行降噪处理,在传输给耳蜗本体时以便活的更加清晰的音频和音色,以便于信号线将转换的信号通过头件传输给脑部。
23.需要说明的是耳蜗本体包括,言语处理器:言语处理器如同一个微型电脑,体配式的由导线连接悬挂于身上,耳背式的与麦克风一起挂于耳后。其作用主要是将传来的言语信息按一定的编码策略进行分析,并转换成电刺激形式刺激听神经;发射线圈和体内的接收线圈:二者分别带一个相对应的磁铁,使发射线圈保持在固定的位置上,接收线圈含磁铁与发射线圈相对应,为避免感染,现多为跨皮肤传递法传递信号。植入体内的接收刺激器内含电子元件,外包钛合金或陶瓷制成的密封外壳,一端连着感应外部信号的接收线圈,另一端将传入的信息解码并向电极提供电流,电极,电极品种繁多,常见的三种不同的刺激耳蜗的方式,有双极(bipolar),共用地极(cg)和单极刺激(monopolar),现有技术,不一一赘述。
24.双极刺激,一为刺激电极,另一为参考电极,这两个电极可是相邻的,也可隔1个或2个以上的电极;共用地极指多导中的一个电极为刺激电极,耳蜗内其它的所有电极为参考电极,以上二种刺激模式的优点是可在耳蜗内形成较大的电流回路。单极刺激是指有一个耳蜗外的蜗外电极,此电极和耳蜗内的刺激电极形成回路,优点是需要电流量低,电池的使用寿命长
25.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记忆弹簧,记忆弹簧可以很好的帮助耳杆拉伸或者折弯成任意的角度,以便耳蜗装置可以很好的服帖不同使用者形状的耳朵,具有很好的调节以及变形的功能,同时减少了耳蜗装置与耳朵不服帖导致容易脱落的弊端,通过设置的蜂窝棉能够很好的对耳杆以及经过麦克风的声音进行降噪处理,在传输给耳蜗本体时以便活的更加清晰的音频和音色,以便于信号线将转换的信号通过头件传输给脑部。
26.进一步的,所述耳蜗本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位于耳蜗本体1一侧外壁靠近中间的位置,连接头2主要是信号线与耳蜗本体的连接处的防护,避免单体信号线直接与耳蜗本体连接导致信号线一端的器件容易导致信号线断裂的情况发生,降低使用时损坏的概率,提高使用时的使用寿命。
27.进一步的,所述耳蜗本体1的一侧还设置有信号线3,所述信号线3的一端与连接头2连接,所述信号线3的另一端设置有头件4,信号线主要用于语言信号,接收刺激器会将声音语言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到植入体中的电极线上,再通过神经细胞接收电信号,将电信号传到大脑中,现有技术不一一赘述。
28.进一步的,所述耳蜗本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橡胶垫5,所述橡胶垫5粘接在耳蜗本体1的一侧位置,通过设置的橡胶垫,能够很好的使耳蜗本体的一侧贴服与耳朵本体,能够间接的使耳蜗装置工作的过程中阻碍热能的传导,使其更能使耳朵适用。
29.进一步的,所述耳蜗本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显示屏9,所述显示屏9位于耳蜗本体1一侧中间的位置,所述显示屏9主要用于耳蜗装置电量的显示,可以很好的提醒使用者进行及时充电。
30.进一步的,所述耳蜗本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开关10,所述开关10位于连接头1和显示屏9之间。
31.进一步的,所述耳蜗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11。
32.以下再列举出几个优选实施例或应用实施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技术贡献:
33.实施例1
34.一种人工耳蜗装置,包括耳蜗本体1,所述耳蜗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6,所述耳蜗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槽,卡接槽仅为一个槽,能够很好的与卡接块卡接,在本技术文件中不对卡接槽加以限定,现有技术不一一赘述,所述卡接块6卡接在卡接槽的内部,所述卡接块6的一端设置有耳杆7,耳杆7可以弯折任意角度,远离与万向杆的原理类似,应用于耳杆可以很好的调节耳杆的角度,能够很好的便于使用者的使用,所述耳杆7的一端设置有麦克风8,麦克风8主要用于外部声音的接收,所述耳杆7位于麦克风8和卡接块6之间的位置,所述耳杆7包括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的内部设置有蜂窝棉16,蜂窝棉16的设置,能够很好的对耳杆以及经过麦克风的声音进行降噪处理,在传输给耳蜗本体时以便活的更加清晰的音频和音色,所述连接管15的外部套接有橡胶皮套12,所述橡胶皮套12与连接管15之间预留有安装空腔13,所述安装空腔13的内部设置有记忆弹簧14,所述记忆弹簧14套接在连接管15的外部,所述记忆弹簧14的一端与橡胶皮套12的内壁连接,所述记忆弹簧14的另一端与连接管15连接,通过设置的记忆弹簧,记忆弹簧可以很好的帮助耳杆拉伸或者折弯成任意的角度,以便耳蜗装置可以很好的服帖不同使用者形状的耳朵,具有很好的调节以及变形的功能,同时减少了耳蜗装置与耳朵不服帖导致容易脱落的弊端,通过设置的蜂窝棉能够很好的对耳杆以及经过麦克风的声音进行降噪处理,在传输给耳蜗本体时以便活的更加清晰的音频和音色,以便于信号线将转换的信号通过头件传输给脑部。
35.实施例2
3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所述耳蜗本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位于耳蜗本体1一侧外壁靠近中间的位置,连接头2主要是信号线与耳蜗本体的连接处的防护,避免单体信号线直接与耳蜗本体连接导致信号线一端的器件容易导致信号线断裂的情况发生,降低使用时损坏的概率,提高使用时的使用寿命;所述耳蜗本体1的一侧还设置有信号线3,所述信号线3的一端与连接头2连接,所述信号线3的另一端设置有头件4,信号线主要用于语言信号,接收刺激器会将声音语言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到植入体中的电极线上,再通过神经细胞接收电信号,将电信号传到大脑中,现有技术不一一赘述;所述耳蜗本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橡胶垫5,所述橡胶垫5粘接在耳蜗本体1的一侧位置,通过设置的橡胶垫,能够很好的使耳蜗本体的一侧贴服与耳朵本体,能够间接的使耳蜗装置工作的过程中阻碍热能的传导,使其更能使耳朵适用;所述耳蜗本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显示屏9,所述显示屏9位于耳蜗本体1一侧中间的位置,所述显示屏9主要用于耳蜗装置电量的显示,可以很好的提醒使用者进行及时充电;所述耳蜗本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开关
10,所述开关10位于连接头1和显示屏9之间;所述耳蜗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11。
37.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和附图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须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括于权利要求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