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载对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92469发布日期:2022-12-10 03:2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车载对讲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讲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车载对讲机。


背景技术:

2.对讲机具有即时通信的优点,并且不会产生电话费。有很多开出租车的司机为了便于和同事进行沟通,及时获取路况信息,在车上安装对讲机。
3.众所周知,在使用对讲机讲话时,需要手按住ppt按键。司机在开车时,一只手操作对讲机ppt按键,一只手开车,这不利于安全开车。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装于车辆上的智能车载对讲机,能够智能检测车辆是否在行驶状态,当检测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时,只能够收听语音信息,不能发送语音,防止司机在车辆行驶时操作对讲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车载对讲机,车载对讲机主机、对讲机手持机、用于检测车辆车速的车速传感器、以及用于感应人体的人体红外传感器;
6.所述车载对讲机主机包括电源接口、电源转换器、第一处理器、射频模块、对讲机天线、调频旋钮、用于与对讲机手持机电性连接的第一接口、用于与所述车速传感器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口、以及用于与所述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电性连接的第三接口;
7.所述电源接口通过电源转换器与第一处理器的电源端电连接;
8.所述对讲机天线通过射频模块与第一处理器通信连接;
9.所述射频模块、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与第一处理器电性连接;
10.所述对讲机手持机包括声卡模块、扬声器、拾音器、可控硅开关、ppt按键、第四接口和第二处理器;
11.所述扬声器和拾音器分别与声卡模块电性连接;
12.所述ppt按键通过可控硅开关与第二处理器电性连接;
13.所述声卡模块、可控硅开关的控制极和第四接口分别与第二处理器电性连接;
14.所述第四接口通过导线与第一接口电性连接;
15.所述车速传感器通过不同导线与第二接口电性连接;
16.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通过不同的导线与第三接口电性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对讲机主机还包括显示屏;
18.所述显示屏与第一处理器电性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对讲机主机还包括音量调节旋钮;
20.所述音量调节旋钮与第一处理器电性连接。
21.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对讲机主机还包括第一壳体;
22.所述电源接口、调频旋钮、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显示屏、以及音量调节
旋钮均设置在第一壳体上;
23.所述电源转换器、第一处理器、射频模块、以及对讲机天线均设置在第一壳体内。
24.进一步的,所述对讲机手持机还包括第二壳体;
25.所述第四接口、扬声器、拾音器和ppt按键均设置在第二壳体上;
26.所述声卡模块、可控硅开关、ppt按键和第二处理器均设置在第一壳体内。
27.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8.(1)通过车速传感器检测车辆速度并显示在显示屏上。并且当车速大于0,第一处理器判断车辆处于行驶状态,通过第一处理器向第二处理器发出控制命令,第二处理器控制可控硅开关断路,此时按下(对讲机手持机)ppt按键也不能发送语音,防止司机在车辆行驶时操作对讲机。
29.当车速为0,第一处理器判断车辆未行驶,通过第一处理器向第二处理器发出控制命令,第二处理器控制可控硅开关导通,此时按下(对讲机手持机)ppt按键,对车对讲机手持机(拾音器)讲话,松开ppt按键发出语音信息。
30.(2)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车辆上司机驾驶位置)是否有人;若检测到人,则车载对讲机主机的射频模块开启接收信息,并通过对讲机手持机(扬声器)播放语音信息。
31.若没有检测到人,则车载对讲机主机待机,射频模块不接收信息。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对讲机主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对讲机主机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讲机手持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7.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车载对讲机,车载对讲机主机1、对讲机手持机2、用于检测车辆车速的车速传感器3、以及用于感应人体的人体红外传感器4。
38.使用时,将车速传感器3安装在车辆上用于检查车辆速度,车速传感器3的安装技术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39.将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4安装在车辆上(图中未示出),用于检测车辆司机驾驶位置是否有人,人体红外传感器4安装技术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40.所述车载对讲机主机1包括第一壳体100;所述第一壳体100上设置有电源接口101、第一接口102、第二接口103、第三接口104、调频旋钮105、音量调节旋钮106、以及显示屏107;所述第一壳体100内设置有第一处理器108、电源转换器109、射频模块110、以及对讲机天线111。
41.所述对讲机手持机2包括第二壳体200;所述第二壳体200上设置有第四接口201、扬声器202、拾音器203和ppt按键204;所述第二壳体200内设置有ppt按键204、第二处理器205、声卡模块206、以及可控硅开关207。
4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优选的:
43.所述第一接口102、第二接口103、第三接口104和第二处理器205均采用rs-232接口;
44.所述调频旋钮105和音量调节旋钮106均采用旋钮;
45.所述第一处理器108采用高通6085处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器205采用msp430fg4618处理器,msp430fg4618处理器具有超低功耗的优点,节约电能;
46.所述电源转换器109采用dc-dc转换器。
47.上述各电子元器件均为现有设备。各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48.上述车载对讲机主机1的各电子元器件连接方式为:
49.所述电源接口101通过电源转换器109与第一处理器108的电源端电连接,为第一处理器108供电。
50.所述对讲机天线111通过射频模块110与第一处理器108通信连接,射频模块110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息。
51.所述第一接口102、第二接口103、第三接口104、调频旋钮105、音量调节旋钮106、显示屏107和射频模块110分别与第一处理器108电性连接。
52.所述调频旋钮105用于调整车载对讲机主机1的通信频率,所述显示屏107还用于显示通信频率。所述音量调节旋钮106用于调整对讲机手持机2的扬声器202音量。
53.上述对讲机手持机2的各电子元器件连接方式为:
54.所述扬声器202和拾音器203分别与声卡模块206电性连接,所述ppt按键204通过可控硅开关207与第二处理器205电性连接,所述声卡模块206、可控硅开关207的控制极和第四接口201分别与第二处理器205电性连接。
55.所述第四接口201通过导线(图中未示出)与所述第一接口102电性连接。
56.所述车速传感器3通过不同导线(图中未示出)与所述第二接口103电性连接。
57.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4通过不同的导线(图中未示出)与所述第三接口104电性连接。
58.本智能车载对讲机的使用方式为:
59.(1)通过车速传感器3检测车辆速度并显示在显示屏107上。
60.(2)并且当车速大于0,第一处理器108判断车辆处于行驶状态,通过第一处理器108向第二处理器205发出控制命令,第二处理器205控制可控硅开关207断路,此时按下ppt按键204也不能发送语音,防止司机在车辆行驶时操作对讲机。此时,所述车载对讲机主机1只能够收听语音信息。
61.当车速为0,第一处理器108判断车辆未行驶,通过第一处理器108向第二处理器205发出控制命令,第二处理器205控制可控硅开关207导通,此时按下ppt按键204,对车对讲机手持机2(拾音器)讲话,松开ppt按键204发出语音信息。
62.(3)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4检测(车辆上司机驾驶位置)是否有人;若检测到人,则车载对讲机主机1的射频模块110开启接收信息,并通过对讲机手持机2(扬声器)播放语音信息。
63.若没有检测到人,则车载对讲机主机1待机,射频模块110不接收信息。
64.本智能车载对讲机结构简单,能够智能检测车辆是否在行驶状态,当检测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时,只能够收听语音信息,不能发送语音,防止司机在车辆行驶时操作对讲机,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65.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