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工业网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2229发布日期:2022-11-23 01:5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工业网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网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工业网关。


背景技术:

2.工业通信网关可以在各种网络协议间做报文转换,其功能是通过一块芯片、一个嵌入式设备或板卡、或者是一台独立的设备实现的。现有的工业网关包括壳体、天线、电路板以及风扇,风扇和电路板均安装在壳体内,壳体上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在安装电路板时,将电路板上的通孔与壳体内的螺纹孔对齐,然后通过螺栓将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内。在安装电路板时,通常需要多个螺栓对电路板进行固定。但是,在电路板出现故障,需要对电路板进行拆卸、并对电路板上的电气元件进行检修时,需要操作人员将螺栓全部旋出壳体的螺纹孔,拆卸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工业网关,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壳体内的电路板进行拆卸时、拆卸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工业网关,包括壳体以及设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壳体上设有散热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孔,工业网关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的安装结构,每一个安装结构均包括:
6.定位套筒,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底部,另一端适于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
7.第一挡环,连接在所述定位套筒的延伸端;
8.插接部,一端适于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挡环插接配合;所述插接部插接端的外周壁具有容置腔;所述插接部的顶部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9.第二挡环,固定在所述插接部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挡环的下表面适于与电路板的上表面接触;
10.抵紧部,一端铰接于所述容置腔;所述抵紧部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面连接;所述抵紧部的另一端在所述弹性件弹力的作用下,适于延伸出所述容置腔;以及
11.提拉部,一端与所述抵紧部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连接孔;所述提拉部适于提拉所述抵紧部,以使所述抵紧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12.其中,在所述插接部的插接端位于所述定位套筒时,所述抵紧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环的下表面接触;且所述第二挡环的下表面与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接触、以固定所述电路板。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置腔的内壁面上固定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抵紧部朝向所述容置腔开口的一侧;所述限位部适于与旋出所述容置腔的抵紧部
接触,以限制所述抵紧部外翻的角度。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拉部包括换向环以及拉绳,所述换向环连接在所述容置腔内壁面;
15.所述拉绳的一端穿过所述换向环,并与所述抵紧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适于穿过所述连接孔。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连接有挡盘,所述挡盘适于与所述插接部的顶部接触。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接部的外周壁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容置腔连通;
18.其中,所述第二挡环上设有沿其径向设置并与所述引导槽对齐的通槽。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的定位结构。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一个所述定位结构均包括:
21.定位柱,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另一端适于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为锥面,所述锥面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
22.其中,所述定位柱的锥面适于与所述电路板的定位孔插接配合、以定位所述电路板的安装位置。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孔设在所述安装孔的外围位置,每一个所述定位结构均包括:
24.插杆,一端连接在所述定位套筒的外周壁,另一端为弯曲端,并用于与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插接配合、形成适于放置电路板的放置腔;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可拆卸连接。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沿厚度方向设置的若干安装位置,所述安装支架连接在其中一个安装位置上。
27.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对电路板进行安装时,先将电路板上的安装孔与定位套筒对齐,然后将插接部插接端经安装孔插入到定位套筒内。在插接部插接过程中,抵紧部的另一端位于容置腔内;在插接部插入到定位套筒后,抵紧部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旋出容置腔,并与第一挡环的下表面抵接。在抵紧部与第一挡环的下表面抵接后,第二挡环的下表面与电路板的上表面接触;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将电路板固定在壳体上,安装较为简单。在需要对电路板进行拆卸时,通过提拉部对抵紧部进行提拉,能够使抵紧部旋入容置腔内,进而便于将插接部从定位套筒和安装孔抽出,因此能够使电路板与壳体分离,将电路板拆卸下来。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工业网关,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抵紧部与第一挡环的下表面接触,并通过第二挡环与电路板接触,能够将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内。在需要对电路板进行拆卸时,通过提拉抵紧部能够使抵紧部旋入容置腔,进而便于将插接部从定位套筒和安装孔中抽出,因此能够对电路板进行拆卸,且能够提高拆卸效率。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工业网关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工业网关的定位柱部分的示意图;
31.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32.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工业网关的插接部的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工业网关的电路板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散热孔;12、定位柱;121、锥面;13、上壳;14、下壳;15、安装支架;2、电路板;21、安装孔;22、定位孔;3、定位套筒;4、第一挡环;5、插接部;51、连接孔;52、容置腔;53、限位部;54、引导槽;6、第二挡环;61、通槽;7、抵紧部;8、提拉部;81、换向环;82、拉绳;83、挡盘。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7.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工业网关进行说明。所述一种便于拆装的工业网关,包括壳体1以及设在壳体1内的电路板2,壳体1上设有散热孔11;电路板2上设有若干安装孔21,工业网关还包括与安装孔21一一对应的安装结构,每一个安装结构均包括定位套筒3、第一挡环4、插接部5、第二挡环6、抵紧部7以及提拉部8;定位套筒3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内的底部,另一端适于沿壳体1的厚度方向延伸;第一挡环4连接在定位套筒3的延伸端;插接部5的一端适于与安装孔21和第一挡环4插接配合;插接部5插接端的外周壁具有容置腔52;插接部5的顶部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连接孔51,连接孔51与容置腔52连通;第二挡环6固定在插接部5的外周壁上,第二挡环6的下表面适于与电路板2的上表面接触;抵紧部7的一端铰接于容置腔52;抵紧部7通过弹性件与容置腔52的内壁面连接,弹性件可以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抵紧部7和容置腔52的内壁连接;抵紧部7的另一端在弹性件弹力的作用下,适于延伸出容置腔52;提拉部8的一端与抵紧部7连接,另一端延伸出连接孔51;提拉部8适于提拉抵紧部7,以使抵紧部7的另一端位于容置腔52内;其中,在插接部5的插接端位于定位套筒3时,抵紧部7的另一端与第一挡环4的下表面接触;且第二挡环6的下表面与电路板2的上表面接触、以固定电路板2。
38.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对电路板2进行安装时,先将电路板2上的安装孔21与定位套筒3对齐,然后将插接部5插接端经安装孔21插入到定位套筒3内。在插接部5插接过程中,抵紧部7的另一端位于容置腔52内;在插接部5插入到定位套筒3后,抵紧部7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旋出容置腔52,并与第一挡环4的下表面抵接。在抵紧部7与第一挡环4的下表面抵接后,第二挡环6的下表面与电路板2的上表面接触;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将电路板2固定在壳体1上,安装较为简单。在需要对电路板2进行拆卸时,通过提拉部8对抵紧部7进行提拉,能够使抵紧部7旋入容置腔52内,进而便于将插接部5从定位套筒3和安装孔21抽出,因此能够使电路板2与壳体1分离,将电路板2拆卸下来。
3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工业网关,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抵紧部7与第一挡环4的下表面接触,并通过第二挡环6与电路板2接触,能够将电路板2固定在壳体1内。
在需要对电路板2进行拆卸时,通过提拉抵紧部7能够使抵紧部7旋入容置腔52,进而便于将插接部5从定位套筒3和安装孔21中抽出,因此能够对电路板2进行拆卸,且能够提高拆卸效率。
40.需要说明的是,工业网关的其他结构为现有技术,工业网关的其他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容置腔52的内壁面上固定设有限位部53,限位部53位于抵紧部7朝向容置腔52开口的一侧;限位部53适于与旋出容置腔52的抵紧部7接触,以限制抵紧部7外翻的角度。
42.应当理解的是,第二挡环6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弹性环(图中未示出),在将电路板2安装到壳体1上后,第二挡环6上的弹性环与电路板2抵接。通过弹性环和抵紧部7的配合,能够将电路板2抵在定位套筒3上。
43.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第二挡环6的下表面设置弹性环,在抵紧部7旋出容置腔52时,通过弹性环的弹性变形,能够使抵紧部7抵紧第一挡环4的下表面,进而便于将电路板2固定在定位套筒3上。
44.另外,通过在容置腔52上设置限位部53,能够将抵紧部7限制在预设角度,进而能够使抵紧部7抵接第一挡环4的下表面;通过抵紧部7与第二挡环6的配合,能够将电路板2固定在壳体1内。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提拉部8包括换向环81以及拉绳82,换向环81连接在容置腔52内壁面;拉绳82的一端穿过换向环81,并与抵紧部7的另一端连接;拉绳82的另一端适于穿过连接孔51;拉绳82的另一端连接有挡盘83,挡盘83适于与插接部5的顶部接触。
46.需要说明的是,换向环81设置在容置腔52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在拉动拉绳82时,能够使拉绳82对抵紧部7提供拉力,并且通过换向环81进行换向,能够使拉绳82对抵紧部7的拉力朝向容置腔52;因此,拉绳82能够将抵紧部7拉入容置腔52内,便于将插接部5从定位套筒3和安装孔21中抽出。拉绳82远离换向环81的一端穿出插接部5的顶部,拉绳82的穿出端与挡盘83固定连接。在初始状态时,抵紧部7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位于容置腔52的外部,挡盘83的下表面与插接部5的上表面接触。通过在插接部5的顶部设置挡盘83,能够避免拉绳82被拉入连接孔51内;且通过拉动挡盘83能够对拉绳82进行提拉,进而便于使抵紧部7旋入容置腔52。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插接部5的外周壁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引导槽54,引导槽54与连接孔51和容置腔52连通;其中,第二挡环6上设有沿其径向设置并与引导槽54对齐的通槽61。通过在插接部5上设置引导槽54,在安装拉绳82时,无需从连接孔51的一端穿入,可以直接将拉绳82从引导槽54中穿入到连接孔51内,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电路板2上设有若干定位孔22,壳体1内设有与定位孔22一一对应的定位结构。每一个定位结构均包括定位柱12,定位柱12一端固定在壳体1内,另一端适于沿壳体1的厚度方向延伸;且定位柱12的另一端为锥面121,锥面121的最大直径大于定位孔22的直径;其中,定位柱12的锥面121适于与电路板2的定位孔22插接配合、以定位电路板2的安装位置。通过上述设置,在电路板2上的定位孔22与定位柱12的锥面121插接时,能够对电路板2的位置进行定位;此时,电路板2上的安装孔21与定位套筒3一一
对应,然后通过从插接部5与安装孔21和定位套筒3插接,能够将电路板2固定在壳体1上。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定位孔22设在安装孔21的外围位置,每一个定位结构均包括插杆(图中未示出),插杆的一端连接在定位套筒3的外周壁,另一端为弯曲端,并用于与定位孔22插接配合。通过上述设置,在插杆与电路板2上的定位孔22插接时,电路板2上的安装孔21与定位套筒3一一对应,进而便于通过插接部5将电路板2固定在壳体1内。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壳体1包括上壳13和下壳14,上壳13和下壳14插接配合、形成适于放置电路板2的放置腔;上壳13和下壳14可拆卸连接。上壳13与下壳14可以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支架15;壳体1的侧壁设有沿厚度方向设置的若干安装位置,安装支架15连接在其中一个安装位置上。安装支架15可以固定在壳体1侧壁的任意一个安装位置,进而便于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安装支架15的安装位置。
52.应当理解的是,安装支架15可以焊接到壳体1上,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上。
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