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焦控制器、跟焦控制组件及跟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6733发布日期:2023-03-24 14:2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跟焦控制器、跟焦控制组件及跟焦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辅助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跟焦控制器、跟焦控制组件及跟焦系统。


背景技术:

2.跟焦系统作为众多摄影辅助器材中的一种,主要用于在摄影设备的拍摄过程中,实时的控制镜头的焦点,相较于传统的手拧镜头,更加精准、稳定。
3.其中,跟焦系统主要包括跟焦控制器和跟焦驱动器(也称跟焦马达),使用时,跟焦驱动器装配于镜头处,用户通过操控跟焦控制器,跟焦控制器向跟焦驱动器发送跟焦控制信号,跟焦驱动器根据所接收的跟焦控制信号带动镜头转动,进而完成镜头对焦或变焦等动作。
4.目前,跟焦控制器上通常设有调节旋钮以及与调节旋钮连接的位置环,在转动调节旋钮以控制镜头转动时,位置环相应转动。位置环的旁侧设有指示标识,用户可通过察看指示标识所对齐位置环的位置,以获知跟焦调节位置。然而,当在夜间或亮度低等环境下使用跟焦控制器时,用户难以看清指示标识所对齐位置环的位置,进而无法清楚获知跟焦调节位置,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跟焦控制器,旨在解决目前的跟焦控制器在夜间或亮度低的环境下使用时,无法清楚获知跟焦调节位置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跟焦控制器,包括:
7.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指示标识;
8.跟焦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转动以进行跟焦调节;
9.位置环,与所述跟焦调节组件连接并可随其转动,用于供所述指示标识指示所述跟焦调节组件的转动位置;
10.照明结构,用于使所述指示标识指示的所述跟焦调节组件的转动位置显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环上具有位置标记,用于供所述指示标识对齐;
12.所述照明结构包括照明件,所述照明件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于照亮所述指示标识对齐的所述位置标记。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照明件位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位置环的一侧,所述位置环上形成有透光区,所述透光区覆盖所述照明件,且所述位置标记位于所述透光区。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照明件包括显示灯,所述显示灯位于所述指示标识的指示路径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结构包括发光带,所述发光带设置于所述位置环且沿其周向布置,或一体成型于所述位置环;
16.所述发光带沿其长度方向分为多个显示区,多个所述显示区的显示颜色或显示亮
度不同,所述指示标识对齐所述发光带的显示区以指示所述跟焦调节组件的转动位置。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结构还包括光控电路板以及与所述光控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无线组件和/或光控按键,所述光控电路板与所述发光带电性连接;
18.所述光控电路板用于向所述发光带发送光控信号,以调节所述发光带的显示颜色或显示亮度。
1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20.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根据所述跟焦调节组件的转动输出跟焦控制信号。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照明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还用于向所述照明件发送照明控制信号,所述照明件根据所述照明控制信号以调节显示模式。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跟焦调节组件包括:
23.调节旋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通过转动以进行跟焦调节,所述位置环可拆卸地套装于所述调节旋钮上。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旋钮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多个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调节旋钮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
25.所述位置环上设有多个连接槽,每一所述连接部对应插装于一所述连接槽中。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连接槽中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相磁吸。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旋钮的外周壁上还凸设有定位凸起,所述位置环上还设有定位缺口,所述定位凸起插装于所述定位缺口中。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一侧向外凸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可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部内,另一端凸出于所述安装部;
29.所述调节旋钮套设于所述安装部,且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
3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31.检测组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调节旋钮的转动角度。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33.磁感应件,设于所述转轴上;
34.检测电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检测电路板设有磁编码芯片,所述磁编码芯片与所述磁感应件位置相对,所述磁编码器芯片通过感应其与所述磁感应件之间的磁场变化以计算所述转动角度。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中构造有安装腔,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安装腔;
36.所述安装腔中设有阻尼环,所述阻尼环套设于所述转轴位于安装腔的一端。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朝向所述调节旋钮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摩擦片,所述调节旋钮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片叠合的第二摩擦片,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以及所述调节旋钮之间相互抵持。
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朝向所述调节旋钮的一端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一摩擦片上设有多个安装柱,每一所述安装柱插入一所述安装孔中,每一所述安装孔中设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底壁,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柱;
39.所述弹性件向所述安装柱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所述调节旋钮保持抵持状态。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跟焦调节组件还包括:
41.旋钮套,套设于所述调节旋钮上且与所述调节旋钮相对固定。
4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43.无线模块,设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向外界设备发送所述跟焦控制信号;和/或,
44.第一接口,设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充电和/或通信。
4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46.第二接口,设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充电和/或通信。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有凹腔,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凹腔中且相邻设置;
48.所述跟焦控制器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盖设于所述凹腔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盖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接口或所述第二接口显露的避让孔。
4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50.显示屏,显露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和/或,
51.至少一个控制键,设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5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53.第一电池及第二电池,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板供电。
5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池及第二电池中的至少一个为快充电容。
5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跟焦控制组件,包括跟焦控制手柄和如前述的跟焦控制器,所述跟焦控制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跟焦控制手柄上并与所述跟焦控制手柄电性连接。
5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跟焦系统,所述跟焦系统包括跟焦马达和如前述的跟焦控制器,所述跟焦控制器与所述跟焦马达通信连接,以控制所述跟焦马达工作;
57.或者,所述跟焦系统包括跟焦马达和如前述的跟焦控制组件,所述跟焦控制组件与所述跟焦马达通信连接,以控制所述跟焦马达工作。
5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跟焦控制器通过跟焦调节组件的转动以进行跟焦调节,并且,与跟焦调节组件连接的位置环随其转动,壳体上指示标识所对齐的位置环的位置,即表示为当前的跟焦调节位置。本跟焦控制器在夜间或亮度低等环境下使用时,通过所设照明结构,以使指示标识指示的跟焦调节组件的转动位置显亮,用户可清晰看到指示标识对齐位置环的位置,从而可清楚获知跟焦调节位置,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5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跟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60.图2为图1实施例中跟焦控制器的分解示意图一;
61.图3为图1实施例中跟焦控制器一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一;
62.图4为图1实施例中跟焦控制器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二;
63.图5为图1实施例中跟焦控制器的爆炸图;
64.图6为图1实施例中跟焦控制器又一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三;
65.图7为图1实施例中跟焦控制器的分解示意图二;
6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跟焦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8.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69.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7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7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跟焦控制器1000,参照图1,包括:
72.壳体100,壳体100上设有指示标识100a;
73.跟焦调节组件200,设于壳体100的一侧,通过转动以进行跟焦调节;
74.位置环300,与跟焦调节组件200连接并可随其转动,用于供指示标识100a指示跟焦调节组件200的转动位置;
75.照明结构,用于使指示标识100a指示的跟焦调节组件200的转动位置显亮。
76.本实施例所提出的跟焦控制器1000可作为跟焦系统的组成部分,与跟焦马达通信连接,用户可通过操控本跟焦控制器1000以控制跟焦马达工作,跟焦马达进而带动摄影设备镜头转动,完成镜头对焦、跟焦或变焦等动作。其中,跟焦控制器1000与跟焦马达的通信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77.跟焦控制器1000包括壳体100、跟焦调节组件200、位置环300和照明结构,其中,壳体100的结构构造及外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如图1所示,壳体100大致呈矩形。跟焦调节组件200设置在壳体100上,具体位于壳体100的一侧,如常规使用状态下,壳体100的左侧或右侧。用户可操作跟焦调节组件200转动以进行跟焦调节,当跟焦调节组件200转动时,跟焦控制器1000相应生成跟焦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至跟焦马达,跟焦马达根据所接收到的跟焦控制信号工作。
78.其中,壳体100上设有指示标识100a,指示标识100a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三角形图
案、指示线等,并且,该指示标识100a可以设置在壳体100的多个位置,与位置环300相邻即可。对于指示标识100a的内容形式以及在壳体100上的设置位置,本实施例不作限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79.位置环300设置在跟焦调节组件200上,可随跟焦调节组件200转动。其中,位置环300可呈圆环形或中空圆台状等,并且,位置环30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单个部件,也可以是多个部件组装而成,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位置环300设置在跟焦调节组件200上时,位置环300的中心线与跟焦调节组件200的旋转轴10线相同。位置环300用于供指示标识100a指示跟焦调节组件200的转动位置,示例性的,位置环300上可设置多个位置标记,指示标识100a设置在壳体100上的固定位置,位置标记用于供指示标识100a对齐,当跟焦调节组件200转动至不同角度位置时,指示标识100a相应对齐位置环300上不同的位置标记。可选地,位置标记可以是标准角度标记。在具体使用时,转动跟焦调节组件200以控制镜头转动,位置环300相应同步转动,指示标识100a所对齐的位置环300上的位置标记,即表示为跟焦调节组件200的当前转动角度位置,也即当前的跟焦调节位置。其中,位置环300上的位置标记可以是用户手动绘制并可擦除,也可以是预先印制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优选地,位置环300在跟焦调节组件200上为可拆卸设置,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以更换不同的位置环300使用。
80.进一步地,照明结构用于使指示标识100a指示的跟焦调节组件200的转动位置显亮,照明结构的设置形式可为多种,示例性的,如照明结构包括照明灯,照明灯设置在壳体100上,照明灯开启时可朝向指示标识100a的指示位置照明以增加亮度。照明结构可采用的其它设置形式在后续实施例中详细说明,在此不作细述。
81.跟焦控制器1000通过跟焦调节组件200的转动以进行跟焦调节,与跟焦调节组件200连接的位置环300随其转动,壳体100上指示标识100a所对齐的位置环300的位置,即为当前的跟焦调节位置。本跟焦控制器1000在夜间或亮度低等环境下使用时,通过所设照明结构,以使指示标识100a指示的跟焦调节组件200的转动位置显亮,用户可清晰看到指示标识100a对齐位置环300的位置,从而可清楚获知跟焦调节位置,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8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位置环300上具有位置标记,用于供指示标识100a对齐;
83.照明结构包括照明件400,照明件400设于壳体100上,用于照亮指示标识100a对齐的位置标记。
84.本实施例中,位置标记可以是标准角度标记,如角度刻度线形式。跟焦调节组件200转动过程中,位置环300随其同步转动,指示标识100a所对齐位置环300上的位置标记,即表示为跟焦调节组件200的当前转动角度位置,也即当前的跟焦调节位置。照明结构采用照明件400,在夜间或亮度低等使用环境下,可通过开启照明件400,以照亮指示标识100a对齐的位置标记,使其清晰可见。其中,照明件400的设置形式,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只要能满足照亮指示标识100a对齐的位置标记的要求即可。
85.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照明件400位于壳体100朝向位置环300的一侧,位置环300上形成有透光区,透光区覆盖照明件400,且位置标记位于透光区。
86.本实施例中,照明件400所发出的光线可穿过位置环300的透光区,以使透光区域的位置标记清晰显示。其中,位置环300上的透光区域可以是位置环300的部分区域,也可以是位置环300的全部区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可选地,位置环300的透光区部分采用透光材
料制成,而至于透光材料具体采用何种,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8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照明件400包括显示灯,显示灯位于指示标识100a的指示路径上。
88.本实施例中,照明件400采用显示灯,且将显示灯设置在指示标识100a的指示路径上,从而通过显示灯发光照亮指示标识100a对齐的位置标记。可选地,显示灯嵌设于壳体100的外表面,以避让位置环300的安装位置。位置环300从而可贴近壳体100设置,使结构紧凑。
89.在一些实施例中,照明结构包括发光带(图中未示出),发光带设置于位置环300且沿其周向布置,或一体成型于位置环300;
90.发光带沿其长度方向分为多个显示区,多个显示区的显示颜色或显示亮度不同,指示标识100a对齐发光带的显示区以指示跟焦调节组件200的转动位置。
91.本实施例中,发光带的多个显示区对应跟焦调节组件200的多个转动位置,即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表。跟焦调节转动过程中,指示标识100a所对齐发光带的显示区即对应为跟焦调节组件200的当前转动位置。其中,发光带的不同显示区的显示颜色或显示亮度不同,故可根据指示标识100a所对齐发光带的显示区的显示颜色或显示亮度,获知跟焦调节组件200的转动位置。比如,发光带多个发光区的显示颜色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或更多颜色;或者,发光带多个发光区的显示亮度由高到低。
92.在一些实施例中,照明结构还包括光控电路板以及与光控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无线组件和/或光控按键,光控电路板与发光带电性连接;
93.光控电路板用于向发光带发送光控信号,以调节发光带的显示颜色或显示亮度。
94.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无线控制或手动操作按键的方式,以进行发光调节。具体地,光控电路板接收到无线组件或光控按键的光控信号并将其发送给发光带,发光带根据该光控信号以改变其显示颜色或显示亮度。可选地,光控电路板及无线组件和/或光控按键设置于位置环300上。可选地,位置环300上还设置有与光控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池,为发光带供电。
9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96.控制电路板,设于壳体100内,用于根据跟焦调节组件200的转动输出跟焦控制信号。
97.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壳体100内,通过紧固件(如螺钉)连接于壳体100。控制电路板具有信号收发、数据处理等功能,如在跟焦调节组件200转动时,控制电路板对应生成跟焦控制信号,以用于发送给跟焦马达。其中,跟焦控制器1000设于壳体100上的其它电子元件可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98.在一些实施例中,照明件400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还用于向照明件400发送照明控制信号,照明件400根据照明控制信号以调节显示模式。
99.本实施例中,照明件400的显示模式调节可以是包括开关、显示颜色或显示亮度调节,即照明件400在接收照明件400所发送的照明控制信号之后,根据该照明控制信号调节其开关、显示颜色或显示亮度。
100.其中,除照明以外,该照明件400还可作指示之用,比如,电量不足时,照明件400发光闪烁以发出提醒。
10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跟焦调节组件200包括:
102.调节旋钮210,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00上,通过转动以进行跟焦调节,位置环300可拆卸地套装于调节旋钮210上。
103.本实施例中,跟焦调节组件200包括调节旋钮210,可通过调节旋钮210的转动以进行跟焦调节。具体地,调节旋钮210转动时,控制电路板对应生成表示有调节旋钮210转动角度信息的跟焦控制信号,再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将跟焦控制信号发送至跟焦马达,以控制跟焦马达工作。其中,调节旋钮210可采用安装件(如安装轴、轴承20等)以安装在壳体100上并实现可转动设置。位置环300套装于调节旋钮210上,可选地,位置环300位于调节旋钮210相对靠近壳体100的一侧,位置环300邻近壳体100而方便供壳体100上的指示标识100a对齐指示。位置环300在调节旋钮210上为可拆卸设置,位置环300与调节旋钮210可以采用卡接、磁吸连接等方式连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10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调节旋钮210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多个连接部211,多个连接部211沿调节旋钮210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
105.位置环300上设有多个连接槽301,每一连接部211对应插装于一连接槽301中。
106.本实施例中,调节旋钮210上的多个连接部211与位置环300上的多个连接槽301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位置环300套装于调节旋钮210时,每一连接部211对应插装于一连接槽301中。可选地,连接部211与连接槽301相适配,连接部211插装于连接槽301时,胀紧紧配于连接槽301,以实现位置环300与调节旋钮210的连接。当然,此仅为示例性的,并非限制性的。可选地,连接部211为三个,三个连接部211沿调节旋钮210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任意相邻两个连接部211的间隔距离相同,位置环300上的连接槽301对应设置三个。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连接部211上设有第一磁吸件1,连接槽301中设有第二磁吸件2,第一磁吸件1与第二磁吸件2相磁吸。
108.本实施例中,位置环300套装于调节旋钮210且连接部211对应插装于连接槽301中时,连接部211上的第一磁吸件1与连接槽301中的第二磁吸件2相应磁吸。如此,位置环300在调节旋钮210上通过磁吸固定,连接稳固且拆装方便。可选地,连接部211上构造有第一安装槽,第一磁吸件1安装于该第一安装槽中;连接槽301的槽底壁凹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磁吸件2安装于该第二安装槽中。可选地,第一磁吸件1与第二磁吸件2其中一者是磁铁,另一者是可磁吸金属件,如铁片。
10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调节旋钮210的外周壁上还凸设有定位凸起212,位置环300上还设有定位缺口302,定位凸起212插装于定位缺口302中。
110.本实施例中,位置环300套装于调节旋钮210时,定位凸起212与定位缺口302插装配合。具体地,用户在安装位置环300时,通过将位置环300上的定位缺口302与调节旋钮210的定位凸起212对位插装,可快速找准位置环300的安装位置,实现位置环300的快速、准确安装。可选地,定位凸起212为一个,且该定位凸起212位于调节旋钮210上的相邻两个连接部211之间,位置环300上的定位缺口302对应设置一个。
1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壳体100的一侧向外凸设有安装部101,安装部101上设有可转动的转轴10,转轴10的一端位于安装部101内,另一端凸出于安装部101;
112.调节旋钮210套设于安装部101,且与转轴10的另一端连接。
113.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的一侧具有安装部101,调节旋钮210通过转轴10安装于壳体
100的安装部101,进而实现在壳体100的设置。其中,安装部101的外形构造可以为如图2所示出的圆柱状,并且安装部101可大致位于壳体100的中心轴线上,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其中,安装部101可与壳体100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有助于提升调节旋钮210的安装稳固性。可选地,转轴10通过轴承20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部101上,轴承20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可选地,调节旋钮210与转轴10通过螺丝连接,转轴10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调节旋钮210上设有与转轴10的螺纹孔相对接的连接孔,螺丝穿过调节旋钮210的连接孔以插装于转轴10的螺纹孔中与其螺纹配合。
11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还包括:
115.检测组件500,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检测调节旋钮210的转动角度。
116.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组件500检测调节旋钮210的转动角度,检测组件500将其检测到的转动角度数据发送至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根据该转动角度数据,生成表示有调节旋钮210转动角度信息的跟焦控制信号。其中,检测组件500可以是适用于本方案的任意角度传感器或编码器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11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检测组件500包括:
118.磁感应件,设于转轴10上;
119.检测电路板510,位于壳体100内,检测电路板510设有磁编码芯片,磁编码芯片与磁感应件位置相对,磁编码器芯片通过感应其与磁感应件之间的磁场变化以计算转动角度。
120.本实施例中,调节旋钮210转动时,转轴10随之转动,检测组件500通过检测转轴10的转动角度,进而获得调节旋钮210的转动角度。检测组件500包括磁感应件和检测电路板510,调节旋钮210转动带动转轴10转动时,磁感应件随转轴10转动,磁感应件与检测电路板510上磁编码芯片之间的磁场发生变化,磁编码芯片通过所感应到的该磁场变化以计算转轴10的转动角度,进而获得调节旋钮210的转动角度。具体地,检测组件500的检测电路板510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1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安装部101中构造有安装腔101a,转轴10通过轴承20安装于安装腔101a;
122.安装腔101a中设有阻尼环30,阻尼环30套设于转轴10位于安装腔101a的一端。
123.本实施例中,轴承20与阻尼环30在安装腔101a中沿转轴10的轴向依次设置,轴承20的外圈与安装腔101a的腔壁过盈配合,转轴10从轴承20的内圈穿过且与其过盈配合。在轴承20的支撑下,转轴10可在安装部101上稳定转动。其中,阻尼环30抵接于安装腔101a的腔壁且套设于转轴10,阻尼环30与转轴10之间涂覆阻尼油,在阻尼环30及阻尼油的作用下,用户操作调节旋钮210转动时具有阻滞感,可使调节旋钮210转动缓慢平稳,有助于提高跟焦调节精度。
12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安装部101朝向调节旋钮210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摩擦片40,调节旋钮210内设有与第一摩擦片40叠合的第二摩擦片50,安装部101、第一摩擦片40、第二摩擦片50以及调节旋钮210之间相互抵持。
125.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01、第一摩擦片40、第二摩擦片50以及调节旋钮210之间保持相互抵持的状态,调节旋钮210转动时,第二摩擦片50与调节旋钮210之间、第一摩擦片40与第二摩擦片50之间转动摩擦并产生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用户操作调节旋钮210转动
时具有阻滞感,可使调节旋钮210转动缓慢平稳,有助于提高跟焦调节精度。可选地,第一摩擦片40和第二摩擦片50呈环状,以供转轴10穿过,实现对转轴10的结构避让。
12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安装部101朝向调节旋钮210的一端设有多个安装孔101b,第一摩擦片40上设有多个安装柱41,每一安装柱41插入一安装孔101b中,每一安装孔101b中设有一弹性件60,弹性件60的一端抵接于安装孔101b的孔底壁,另一端抵接于安装柱41;
127.弹性件60向安装柱41施加弹性力,以使第一摩擦片40与第二摩擦片50、第二摩擦片50与调节旋钮210保持抵持状态。
128.本实施例中,第一摩擦片40安装于安装部101时,各安装柱41插装于对应的安装孔101b中,弹性件60的两端分别抵接安装孔101b的孔底壁和安装柱41,且弹性件60呈压缩状态保持对安装柱41施加弹性作用力。可选地,弹性件60采用弹簧。在此结构设置下,第一摩擦片40与第二摩擦片50、第二摩擦片50与调节旋钮210保持弹性抵接,有助于提升调节旋钮210转动时的顺畅性和平稳性。
12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6,跟焦调节组件200还包括:
130.旋钮套220,套设于调节旋钮210上且与调节旋钮210相对固定。
131.本实施例中,调节旋钮210上套设有旋钮套220,旋钮套220与调节旋钮210相对固定,用户通过接触旋钮套220操作调节旋钮210转动。其中,旋钮套220可采用硅胶等柔性材质制成,有助于提升用户的接触手感。并且,旋钮套220在调节旋钮210上可拆卸,用户可根据需求喜好更换旋钮套220,以将调节旋钮210搭配不同样式的旋钮套220使用。至于旋钮套220的可拆卸安装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1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还包括:
133.无线模块,设于壳体100上且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向外界设备发送跟焦控制信号;和/或,
134.第一接口70,设于壳体100上且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充电和/或通信。
135.本实施例中,跟焦控制器1000可设置无线模块,无线模块在壳体100上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跟焦控制器1000可通过无线模块与跟焦马达等外界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以向跟焦马达等外界设备发送控制电路板输出的跟焦控制信号。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跟焦控制器1000也可通过无线模块与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互传,实现信息共享。其中,无线模块可以是zigbee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
136.跟焦控制器1000可设置第一接口70,第一接口70在壳体100上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口70可以是充电接口,当跟焦控制器1000电量不足时,通过第一接口70连接外部电源,对跟焦控制器1000进行充电。该第一接口70同时也可以是通信接口,以用于通过数据线与跟焦马达等外界设备通信连接,实现信号数据传输。其中,第一接口70的接口类型不作限制,比如第一接口70为type-b接口、type-c接口等。
13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还包括:
138.第二接口80,设于壳体100上且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充电和/或通信。
139.本实施例中,跟焦控制器1000设置有第二接口80,第二接口80与第一接口70的接口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不相同。可选地,第二接口80采用pin针接口,以用于与其它设备(如跟焦控制手柄2000)的接头相插接,实现充电和/或通信。
140.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壳体100的底部形成有凹腔102,第二接口80与第一接口70位于凹腔102中且相邻设置;
141.跟焦控制器1000还包括底盖600,底盖600盖设于凹腔102并与壳体100可拆卸连接,底盖600上设有用于供第一接口70或第二接口80显露的避让孔601。
142.本实施例中,跟焦控制器1000同时设置有第一接口70和第二接口80,第一接口70和第二接口80均位于壳体100底部的凹腔102中且相邻设置,凹腔102通过与壳体100可拆卸连接的底盖600盖设,第一接口70或第二接口80从底盖600上所设的避让孔601显露。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当跟焦控制器1000独自使用时,可将底盖600装配于壳体100上,第一接口70从底盖600的避让孔601显露,以方便插接线体充电;而第二接口80则被底盖600遮盖,以进行防护。当跟焦控制器1000组合其它设备(如跟焦控制手柄2000)共同使用时,可将底盖600从壳体100上拆下,以方便跟焦控制器1000与其它设备组装,且第二接口80与其它设备上的接头直接对接,实现二者之间的通信。
14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还包括:
144.显示屏700,显露于壳体100的外表面且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和/或,
145.至少一个控制键800,设于壳体100上且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146.本实施例中,跟焦控制器1000可设置显示屏700,显示屏700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显示屏700可显示跟焦控制器1000的工作信息,如当前跟焦角度参数、电量信息等,方便用户进行人机交互。该显示屏700可以是非触控屏,也可以是触控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147.跟焦控制器1000可设置控制键800,以结合控制键800的操控实现跟焦控制。控制键800可设置多个,多个控制键800可包括开关键和如rec录制等功能键。对于控制键800的类型、数量以及设置位置等不作限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14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149.第一电池及第二电池,设于壳体100上并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向控制电路板供电。
150.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及第二电池设置在壳体100内,通过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向控制电路板供电,并经控制电路板向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其它电子元件供电。可选地,第一电池为主电池,第二电池为副电池。跟焦控制器1000工作时,第一电池优先供电,待第一电池的电量耗完时,切换至第二电池供电。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池类型、容量、外形尺寸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并且,所设置的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电池类型、容量、外形尺寸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可选地,第一电池为1200mah充电锂电池,第二电池为300mah充电电容。
151.本跟焦控制器1000通过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为控制电路板组合供电,以保障控制电路板及其所连接的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跟焦控制器1000所采用的双电池设计,电量耐用,可大大延长使用时长,并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5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及第二电池中的至少一个为快充电容。本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为快充电容,也可以是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均为快充电容,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跟焦控制器1000的电池采用快充电容,充电快,可节省充电时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5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跟焦控制组件,参照图8,该跟焦控制组件包括跟焦控制手
柄2000和如前述的跟焦控制器1000,跟焦控制器1000可拆卸地设置于跟焦控制手柄2000上并与跟焦控制手柄2000电性连接。该跟焦控制器10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跟焦控制组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所有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跟焦控制器1000与跟焦控制手柄2000可以采用卡扣结构、锁紧结构、磁吸结构等实现连接。
15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跟焦系统,跟焦系统包括跟焦马达和如前述的跟焦控制器1000,跟焦控制器1000与跟焦马达通信连接,以控制跟焦马达工作;
155.或者,跟焦系统包括跟焦马达和如前述的跟焦控制组件,跟焦控制组件与跟焦马达通信连接,以控制跟焦马达工作。
156.该跟焦控制器1000或跟焦控制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跟焦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所有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15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