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4216发布日期:2023-03-22 08:1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联网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2.监控装置在现在生活中已经普遍应用,不管是私人监控设备还是公共监控设备,尤其在室外公共场所,各个区域基本都被监控摄像头所覆盖,监控摄像头作为监控装置的通俗说法,其是一种半导体成像器件,具有灵敏度高、抗强光、畸变小、体积小、寿命长、抗震动等优点。由于全自动监控摄像头成本高昂,现有监控摄像头大多是固定安装,其监控角度固定,监控范围固定,基本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确定性的需要监控某个区域,但也存在某一时间段监控某一区域,就需要对其进行调整,而其连接部位容易因为户外环境恶劣如风吹雨淋导致生锈,再次进行调整的时候会变得十分困难。
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2127925.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监控设备,包括监控主体、玻璃盖、第一旋转筒、固定筒、底座以及螺栓孔,所述物联网监控设备还包括第二旋转筒、第一内齿筒、第一齿轮、转动轴、凹架、第二齿轮、外齿筒、第二内齿筒以及连接筒,所述固定筒内滑动嵌设有第二旋转筒,所述第二旋转筒与第一内齿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齿筒与第一齿轮相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与凹架转动连接,所述凹架固定于固定筒内部,所述转动轴外表面套设有第二齿轮。该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二滚珠和环体,对固定环的转动起到辅助的作用,从而方便连接筒转动,旋转第二旋转筒,通过零件之间的转动,可使得第一旋转筒发生旋转,带动监控主体转动,从而控制设备的监视方向。上述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转动进而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进行监控侦查,但是其对于产品本身材质具有要求即需要采用防锈防腐蚀材料,不然在户外环境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转动部件还是会生锈老化造成转动不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物联网监控装置,解决了现有监控装置转动不灵活,户外监控设备对产品材质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同时满足其能够通过wifi进行联网警报。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监控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用于与固定建筑物连接,所述上壳体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上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容置面,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后二者内部自然形成有容置空腔,所述容置面上固定设置有旋转凸台,所述旋转凸台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外接电线进行供电,所述摄像头内集成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物联网系统通讯连接,所述下壳体包括第三连接面、防护板和透明圆弧板。
6.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上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面周围设置有橡胶防水罩,所述橡胶防水罩向所述上壳体处延伸。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贯穿所述上壳体的多个螺纹孔和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螺钉。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第三连接面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第三连接面螺纹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为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45
°‑
60
°
,所述防护板倾斜向下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凸台包括相互可转动的上凸台和下凸台,所述摄像头固定设置于所述上凸台上,所述下凸台固定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上,所述下凸台上设置有卡置凸起,所述上凸台上设置有卡置凹槽,所述上凸台套设于所述下凸台上,所述卡置凸起和所述卡置凹槽相互配合。
11.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监控装置,其将监控摄像头完全保护在内部空间,其外部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壳体配合后形成密闭的容置空腔,能够保证容置空腔内防尘防水,同时旋转凸台也设置在容置空腔内,就能够保证旋转机构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腐蚀或者生锈导致后期转动不灵活或者无法转动,下壳体和上壳体螺纹连接,保证了二者之间的密封性,同时下壳体上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主要是防止自上而下的雨水在监控设备上堆积,雨水能够顺着防护板向下倾泻,若是雨水堆积在上壳体或者是下壳体上,长时间可能导致雨水渗漏进容置空腔内,或者是雨水会将灰尘粘附,导致污染,同时摄像头内集成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物联网系统通讯连接,实现了监控画面实时上传至物联网,物联网系统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检查摄像头的清晰度,而如果摄像头采用可电动调节的摄像头,则工作人员还可以远程控制摄像头的角度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
13.2、所述下壳体上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面周围设置有橡胶防水罩,所述橡胶防水罩向所述上壳体处延伸,监控装置安装完成后,橡胶防水罩贴合固定建筑物的顶面如天花板或者屋檐下表面,其一方面可以作为防尘结构避免灰尘堆积,另一方面可以放置有人故意破坏摄像头从下方向摄像头喷水。
14.3、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贯穿所述上壳体的多个螺纹孔和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螺钉,通过螺纹孔跟螺钉的连接方式能够将上壳体稳定固定在固定建筑物上,同时在需要进行拆卸下来的时候不会破坏上壳体的结构,能够保证监控装置二次使用。
15.4、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第三连接面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第三连接面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一方面安装和拆卸过程相对简便,另一方面其密封性较强。
16.5、所述防护板为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45
°‑
60
°
,所述防护板倾斜向下设置,能够使雨水和灰尘不会在下壳体上堆积残留。
17.6、所述旋转凸台包括相互可转动的上凸台和下凸台,所述摄像头固定设置于所述上凸台上,所述下凸台固定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上,所述下凸台上设置有卡置凸起,所述上凸台上设置有卡置凹槽,所述上凸台套设于所述下凸台上,所述卡置凸起和所述卡置凹槽相互配合,简便的旋转结构不管是人工对摄像头的角度进行调节或者后期改装成电动自动化旋转均可,简便的旋转结构能够保证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剖视图(螺钉未示出);
20.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2.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一提出一种物联网监控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用于与固定建筑物连接,其中固定建筑物包括但不限于屋内的天花板、屋外的屋檐下表面等,所述上壳体1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上壳体1包括第一连接面11、第二连接面12和容置面13,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连接后二者内部自然形成有容置空腔6,所述容置面13上固定设置有旋转凸台4,所述旋转凸台4上设置有摄像头5,所述摄像头5通过外接电线7进行供电,所述摄像头5内集成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物联网系统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处理器和无线通讯器,摄像头集成控制单元的技术手段为公知技术,其原理和工作方式也为公知,在此不多赘述,可参考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1109827.5安防用物联网摄像头中的控制单元元件,所述下壳体2包括第三连接面21、防护板22和透明圆弧板23,所述下壳体2上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面21周围设置有橡胶防水罩3,所述橡胶防水罩3向所述上壳体1处延伸,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贯穿所述上壳体1的3个螺纹孔14和与所述螺纹孔14配合的螺钉,其中螺钉为公知部件图中未进行示出,螺钉贯穿螺纹孔14并插入固定建筑物上将上壳体1固定在固定建筑物上,所述第二连接面12和所述第三连接面21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面12和所述第三连接面21螺纹连接,进而保证了下壳体2和上壳体1稳定连接,所述防护板22为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45
°
,实际生产中也可在45
°‑
60
°
之间进行调整如50
°
、55
°
或者60
°
,所述防护板22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旋转凸台4包括相互可转动的上凸台42和下凸台41,所述摄像头5固定设置于所述上凸台42上,所述下凸台41固定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上,所述下凸台41上设置有卡置凸起411,所述上凸台42上设置有卡置凹槽421,所述上凸台42套设于所述下凸台41上,所述卡置凸起411和所述卡置凹槽421相互配合。
23.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监控装置,其将监控摄像头完全保护在内部空间,其外部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壳体配合后形成密闭的容置空腔,能够保证容置空腔内防尘防水,同时旋转凸台也设置在容置空腔内,就能够保证旋转机构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腐蚀或者生锈导致后期转动不灵活或者无法转动,下壳体和上壳体螺纹连接,保证了二者之间的密封性,同时下壳体上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主要是防止自上而下的雨水在监控设备上堆积,雨水能够顺着防护板向下倾泻,若是雨水堆积在上壳体或者是下壳体上,长时间可能导致雨水渗漏进容置空腔内,或者是雨水会将灰尘粘附,导致污染,同时摄像头内集成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物联网系统通讯连接,实现了监控画面实时上传至物联网,物联网系统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检查摄像头的清晰度,而如果摄像头采用可电动调节的摄像头,则工作人员还可以远程控制摄像头的角度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
24.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
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