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离式充电座的蓝牙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2340发布日期:2023-04-19 22:3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分离式充电座的蓝牙音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音箱,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分离式充电座的蓝牙音箱。


背景技术:

1、在生活中,人们都会通过蓝牙音箱、蓝牙耳机等设备来播放音频信息,蓝牙音箱里面内置了通过无线蓝牙技术快速连接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的蓝牙芯片,使得音箱可以在空间内移动而不会受到有线的束缚,使蓝牙音箱在使用过程中都很方便。蓝牙音箱为了脱离有线的束缚,就需要内置电池来保证续航并在电池电量不足时进行充电,现在的充电方式多是通过充电线来充电,充电之前需要将充电线的usb插头、type-c插头插到蓝牙音箱相应的插口,需要保证充电线与蓝牙音箱之间稳定插接后才会正常充电,这就使得蓝牙音箱每次充电都需要插拔,使用不够方便。

2、这几年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等设备可以通过无线充电座实现无线充电,只需将设备放在无线充电座上就可以正常充电,过程中不用对位、插拔等操作,使用很方便,如申请号为cn202020382600.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可无线充电的蓝牙音箱,包括分体设置的用于播放音频的主体部、无线充电部与充电线,无线充电部呈扁平状,在无线充电部上设置有与充电线配合电性连接的电插口,无线充电部包括发射线圈,主体部包括与发射线圈可电性连接的接收线圈。本实用新型的可无线充电的蓝牙音箱可进行无线充电,可较好地避免了多次与外界数据线之间因插拔而造成的的损坏。但无线充电受限于充电功率太小,充电速度较慢。

3、为此,有必要针对蓝牙音箱的充电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可以像无线充电一样使用方便,同时充电速度不会太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分离式充电座的蓝牙音箱。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分离式充电座的蓝牙音箱,包括箱体、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包括接触充电区和无线充电区,所述无线充电区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接触充电区设置有与箱体形状相匹配的插槽,所述箱体可分离的插设在插槽上,所述箱体下端面与插槽之间设置有通过磁力将箱体定位对接在充电座上的磁吸组件,所述插槽内设置有两个充电电极,所述箱体下端面凹设有一沉槽,所述沉槽内设置有两个接电电极,所述两个接电电极均不高出箱体的下端面;所述箱体下端通过磁吸组件定位插设在插槽内,所述两个充电电极与两个接电电极接触导通。

3、通过将箱体和充电座分开,箱体下端通过磁吸组件的磁力磁吸定位在插槽内,实现箱体的定位对接,箱体不需要通过插拔充电线来进行充电,充电操作方便;通过接电电极与充电电极接触导通对箱体内的电池进行充电,通过接触式的充电结构,保证充电功率和充电速度。

4、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两个作为充电电极的弹簧针,所述两个弹簧针的触点从插槽槽底露出。弹簧针作为接触式充电的充电电极,通过弹簧针可以伸缩的触点,方便箱体在对接充电座时,弹簧针的触点不会干涉箱体与充电座的对接,同时对接后,保持与接电电极有良好的接触。

5、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两个作为接电电极的导电针,所述导电针的接电端面以不高出沉槽槽底的状态从沉槽中露出。从而避免导电针被外界的物体刮伤,影响导电针与弹簧针的接触导通效果。

6、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包裹固定在外壳内部,所述内壳设置有封闭的音腔,所述音腔的前侧设置有喇叭,所述音腔的后侧设置有被动板,所述外壳在喇叭和被动板处设置有相应的透音孔;所述外壳下端设置有定位板和底板,所述定位板和底部依次固定在外壳下端,所述第二电路板安装内壳上。为了箱体方便的与充电座进行对接,同时具有很好的音质,内壳设置封闭的音腔和被动板,来提高音箱的音质,然后在外壳下端设置用来安装与充电座连接的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磁吸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磁铁和两个第二磁铁,所述两个第一磁铁设置在充电座内并位于插槽下方,所述两个第二磁铁设置在箱体内并位于沉槽上方,两个第一磁铁沿直线设置有两个充电电极两侧,两个第二磁铁沿直线设置在两个接电电极两侧。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互之间的磁力来实现磁吸对接,沿直线设置在电极两侧,来保证箱体与充电座对接后,充电电极与接电电极之间的区域稳定对接,保证充电电极与接电电极接触稳定。

8、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磁吸组件的两个第二磁铁安装在安装槽内并通过定位板固定。通过安装槽进行限位,然后通过定位板锁定,保证第二磁铁安装结构稳定。

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和外壳均设置有安装两个导电针的安装孔,所述底板在与安装孔相应位置设置有供导电针端面露出的圆孔。通过定位板和外壳上安装孔的定位,保证导电针安装稳定,保证导电针安装到位,从而保证导电针与弹簧针可以精准对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箱体和充电座分开设置,箱体可以通过磁吸组件快速磁吸定位在充电座上,卡入插槽中进行充电,操作方便;

12、2、充电电极和接电电极采用接触式导通,作为充电电极的弹簧针通过可伸缩的触点与作为接电电极的导电针接触形成充电结构,保证充电功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分离式充电座的蓝牙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包括接触充电区和无线充电区,所述无线充电区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接触充电区设置有与箱体形状相匹配的插槽,所述箱体可分离的插设在插槽上,所述箱体下端面与插槽之间设置有通过磁力将箱体定位对接在充电座上的磁吸组件,所述插槽内设置有两个充电电极,所述箱体下端面凹设有一沉槽,所述沉槽内设置有两个接电电极,所述两个接电电极均不高出箱体的下端面;所述箱体下端通过磁吸组件定位插设在插槽内,所述两个充电电极与两个接电电极接触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离式充电座的蓝牙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两个作为充电电极的弹簧针,所述两个弹簧针的触点从插槽槽底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离式充电座的蓝牙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两个作为接电电极的导电针,所述导电针的接电端面以不高出沉槽槽底的状态从沉槽中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离式充电座的蓝牙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包裹固定在外壳内部,所述内壳设置有封闭的音腔,所述音腔的前侧设置有喇叭,所述音腔的后侧设置有被动板,所述外壳在喇叭和被动板处设置有相应的透音孔;所述外壳下端设置有定位板和底板,所述定位板和底部依次固定在外壳下端,所述第二电路板安装内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离式充电座的蓝牙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磁铁和两个第二磁铁,所述两个第一磁铁设置在充电座内并位于插槽下方,所述两个第二磁铁设置在箱体内并位于沉槽上方,两个第一磁铁沿直线设置有两个充电电极两侧,两个第二磁铁沿直线设置在两个接电电极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离式充电座的蓝牙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磁吸组件的两个第二磁铁安装在安装槽内并通过定位板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离式充电座的蓝牙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和外壳均设置有安装两个导电针的安装孔,所述底板在与安装孔相应位置设置有供导电针端面露出的圆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分离式充电座的蓝牙音箱,包括箱体、充电座,充电座包括接触充电区和无线充电区,无线充电区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接触充电区设置有与箱体形状相匹配的插槽,箱体可分离的插设在插槽上,箱体下端面与插槽之间设置有通过磁力将箱体定位对接在充电座上的磁吸组件,插槽内设置有两个充电电极,箱体下端面凹设有一沉槽,沉槽内设置有两个接电电极,两个接电电极均不高出箱体的下端面;箱体下端通过磁吸组件定位插设在插槽内,两个充电电极与两个接电电极接触导通。本技术的箱体和充电座分开设置,箱体通过磁吸组件快速磁吸定位在充电座上,卡入插槽中进行充电,操作方便;充电电极和接电电极采用接触式导通,保证充电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韦振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森美拓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