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导光孔实现光距感功能斜出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6962发布日期:2023-03-31 16:3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导光孔实现光距感功能斜出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导光孔实现光距感功能斜出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全面屏已经成为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各类传感器的存在,难以避免的要占用屏幕一侧的区域,从而造成屏幕的占比下降。针对光距感器件,常规方案由于放置于前壳狭缝之间,由于有前壳点胶台宽度和狭缝功能宽度的需求,因此难以满足显示屏顶部的黑边宽度要求,影响移动终端的外观美感要求,导致边缘区域的面积难以减小,终端的屏占比低,因此要求避开狭缝宽度来实现光距感功能的需求越来越高。
3.因此设计一种既达成了极限全面屏的设计要求,又可以实现接近光和环境光的相关功能技术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导光孔实现光距感功能斜出的移动终端,通过不在屏幕端开孔的基础上,利用导光孔、导光柱组件及光距感传感器组件的配合,满足实现接听电话过程中的亮灭屏的功能和随环境亮度变化而实时调节屏幕亮度的功能的同时,极大的减小了手机顶部尺寸,从而实现提高极限屏占比的目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利用导光孔实现光距感功能斜出的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模组(70)和壳体(60),
7.包括电路板(20)、导光柱组件及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
8.所述电路板(20)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60)内;
9.所述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焊接在所述电路板(20)上,其中,所述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包括:红外线发射器(101)和接收器(102),所述接收器(102)包括可见光接收器(1021)和红外光接收器(1022);
10.所述导光柱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60)中,所述导光柱组件包括发射端导光柱(40)和接收端导光柱(50),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和所述接收端导光柱(50)分别对准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01)和所述接收器(102);
11.其中,所述壳体(60)上设有第一导光孔(601)和第二导光孔(602),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插入所述第一导光孔(601)内,所述接收端导光柱(50)插入所述第二导光孔(602)内。
12.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01)发射方向与发射端导光柱(40)处于同一垂直面,所述接收器(102)接收方向与所述接收端导光柱(50)处于同一垂直面。
13.进一步地,所述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表面还设有密封胶套(30)。
14.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设有第一出光面(401)和第一入光面(402),所述接收端导光柱(50)设有第二入光面(501)和第二出光面(502),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的出光面(401)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光孔(601)内,所述接收端导光柱(50)的入光面(501)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光孔(602)内。
15.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和接收端导光柱(50)与所述显示屏模组(70)表面呈现一定倾斜角度,所述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的表面(103)与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的入光面(402)呈现一定角度。
16.进一步地,所述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的表面(103)与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的入光面(402)呈现的夹角小于等于10
°

17.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和接收端导光柱(50)与所述显示屏模组(70)表面呈现45
°
至90
°
的夹角。
18.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端导光柱(50)散射角控制在20
°
至40
°
之间。
19.进一步地,所述出光面(401)和所述入光面(501)设置成圆弧状。
20.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为红外光透过率大于70%的材料,所述接收端导光柱(50)为红外光透过率大于30%、可见光透过率大于30%的材料。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2.(1)本技术中,通过不在屏幕端开孔的基础上,利用导光孔、导光柱组件及光距感传感器组件的配合,满足实现接听电话过程中的亮灭屏的功能和随环境亮度变化而实时调节屏幕亮度的功能的同时,极大的减小了手机顶部尺寸,从而实现提高极限屏占比的目的,提升了外观美感。
23.(2)本技术中,为了降低红外能量在移动终端内部的串扰,在光距感传感器组件和壳体之间放置密封胶套,以便将光距感传感器组件中的红外光发射器件与接收器隔断,提升移动终端设备的能量信噪比。
24.(3)本技术中,将所述发射端导光柱和接收端导光柱与所述显示屏模组表面呈现45
°
至90
°
的夹角,有利于更好地平衡壳体结构空间和实现接听电话过程中的亮灭屏的功能和随环境亮度变化而实时调节屏幕亮度的功能的需求。
25.(4)本技术中,在接收端导光柱加入了散射角要求,提升了材质本身的均光效果,因此不需要额外增加均光油墨或者均光片就可以实现相关功能要求。
附图说明
2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7.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终端的侧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28.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距感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沿a-a’方向剖开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0.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沿b-b’方向剖开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1.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沿c-c’方向剖开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2.图6: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距感传感器组件、电路板及密封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距感传感器组件、电路板及密封胶套的剖视图;
34.图8: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光柱组件的示意图;
35.图9: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距感传感器组件与发射端导光柱夹角结构示意图;
36.图10:本技术一实施例在一种接近光功能实现状态下的示意图;
37.图11: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接近光功能实现状态下的示意图;
38.图12: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接近光功能实测响应曲线;
39.图13: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环境光功能实现状态下的示意图;
40.图14: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环境光接收视角曲线。
41.图中:1—红外光线,10—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1—红外线发射器,102—接收器,1021—可见光接收器,1022—红外光接收器,103—表面,2—环境光线,20—电路板,30—密封胶套,40—发射端导光柱,402—入光面,50—接收端导光柱,501—入光面,502—出光面,60—壳体,601—第一导光孔,602—第二导光孔,70—显示屏模组,80—障碍物。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3.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利用导光孔实现光距感功能斜出的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模组70和壳体60,
45.包括电路板20、导光柱组件及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
46.所述电路板20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60内;
47.所述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焊接在所述电路板20上,其中,所述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包括:接收器102和红外线发射器101;
48.所述导光柱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60中,所述导光柱组件包括发射端导光柱40和接收端导光柱50;
49.其中,所述壳体60上可设有第一导光孔601和第二导光孔602,所述第一导光孔601和所述第二导光孔602与移动终端的听筒孔处于同一位置,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插入所述第一导光孔601内,所述接收端导光柱50插入所述第二导光孔602内,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和接收端导光柱50与所述显示屏模组70表面呈现一定倾斜角度,所述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的表面103与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的入光面402呈现一定角度。通过不在屏幕端开孔的基础上,利用导光孔、导光柱组件及光距感传感器组件的配合,满足实现接听电话过程中的亮灭屏的功能和随环境亮度变化而实时调节屏幕亮度的功能的同时,极大的减小了手机顶部尺寸,从而实现提高极限屏占比的目的,提升了外观美感。
50.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和接收端导光柱50与所述显示屏模组70表面呈现一定角度β,所述β的角度控制在45
°
至90
°
之间。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更好地平衡壳体结构空间和实现接听电话过程中的亮灭屏的功能和随环境亮度变化而实时调节屏幕亮度的功能的需求。
51.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器102包括可见光接收器1021和红外光接收器1022,所述接收器102接收方向与所述接收端导光柱50处于同一垂直面。
52.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01发射方向与发射端导光柱40处于同一垂直面。
53.优选地,在本实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表面还设有密封胶套30。
54.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的出光面401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光孔601内,所述接收端导光柱50的入光面501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光孔602内。
55.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组件包括发射端导光柱40和接收端导光柱50,所述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的表面103与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的入光面402呈现一定的角度γ,此γ角度控制在小于等于10
°

56.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端导光柱50散射角控制在20
°
至40
°
之间。通过上述设置,在接收端导光柱加入了散射角要求,提升了材质本身的均光效果,因此不需要额外增加均光油墨或者均光片就可以实现相关功能要求
57.进一步地,所述出光面401和所述入光面501设置成圆弧状。
58.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60上面有开导光孔,发射端导光柱40装配到壳体60上面,插入到壳体的导光孔601内,接收端导光柱50装配到壳体60上面,插入到壳体的导光孔602内;同时将三合一器件组件1010装配到壳体60上面,确保三合一器件10的红外发射器件101对准发射端导光柱40,三合一器件10的接收端102对准接收端导光柱50;发射端导光柱40的出光面401设置在导光孔601内,接收光导光柱50的入光面501设置在导光孔602内,填满前壳上的导光孔,不影响外观效果;为了匹配前壳上面的导光孔,将发射端导光柱的出光面401处的结构做成两个小圆柱,将接收端导光柱的入光面501处的结构做成两个小圆柱,以此达成外观效果匹配。
5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红外发射器件101通过供电,激发出波长范围约940nm的红外能量,从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的入光面402进入,经过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从发射端导光柱出光面401到达终端100外部。
60.在终端外部平行放置一块障碍物80,终端发射出来的部分红外能量会经由障碍物80反射回终端,障碍物80和终端之间的距离根据检测需求实时调整,以确保相关功能达成;
61.经障碍物80反射回来的红外能量进入所述接收端导光柱50的入光面501,经过接收端导光柱50,从所述接收端导光柱50的出光面502射出,到达所述接收器102。
62.为了降低红外能量在终端内部的串扰,在所述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和所述壳体60之间放置一个密封胶套30,以便所述光距感传感器组件10中的红外光发射器件101与接收器102隔断,提升终端设备的能量信噪比。
63.接收器102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经过处理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判断电信号强弱变化来计算出障碍物80的实际距离。
6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环境中的可见光进入到终端的接收端导光柱
50的入光面501,通过接收端导光柱50从出光面502射出,到达接收器件102;接收器件102将接收到的可见光信号经过处理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判断电信号强弱变化来判断出环境亮度的变化,实现相关功能。
6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端导光柱40为红外光透过率大于70%的材料,对可见光透过率不做特殊要求,外观呈现透明或者暗褐色;所述接收端导光柱50为红外光透过率大于30%、可见光透过率大于30%的材料外观呈现轻微乳白色。
6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67.本技术中,通过在不额外增加开孔的基础上,利用导光柱组件及光距感传感器组件的配合,满足实现接听电话过程中的亮灭屏的功能和随环境亮度变化而实时调节屏幕亮度的功能的同时,极大的减小了手机顶部尺寸,从而实现提高极限屏占比的目的,提升了外观美感。
68.本技术中,为了降低红外能量在移动终端内部的串扰,在光距感传感器组件和壳体之间放置密封胶套,以便将光距感传感器组件中的红外光发射器件与接收器隔断,提升移动终端设备的能量信噪比。
69.本技术中,将所述发射端导光柱和接收端导光柱与所述显示屏模组表面呈现45
°
至90
°
的夹角,有利于更好地平衡壳体结构空间和实现接听电话过程中的亮灭屏的功能和随环境亮度变化而实时调节屏幕亮度的功能的需求。
70.本技术中,在接收端导光柱加入了散射角要求,提升了材质本身的均光效果,因此不需要额外增加均光油墨或者均光片就可以实现相关功能要求。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