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防抖动的标定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55840发布日期:2023-04-26 15:1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防抖动的标定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光学电子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防抖动的标定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1、光学图像稳定器(optical image stabilizer,ois)是通过移动镜片组或感光芯片的位置来补偿拍摄时相机的晃动造成的成像模糊,从而达到减震防抖动的功能,使拍摄画面清晰、稳定。对于带有ois防抖动功能的摄像模组而言,为了保证ois防抖动效果,在投入使用前需对ois功能进行标定。

2、相关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标定方式是使用单一的特征点的标定板对摄像模组进行ois标定,将单一特征点设置在标定板中心,使用待标定的摄像模组对标定板拍摄图像之后,基于拍摄的图像中单一特征点的信息对待标定的摄像模组进行ois标定。

3、潜望式实现模组(periscope lens),别称“内变焦”镜头,是指光学变焦是在机身内部完成。部分潜望式摄像模组是在棱镜上做防抖动处理,在使用上述方法对这类潜望式摄像模组进行ois标定时,标定板位置固定之后,不同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对标定板进行拍摄时,单一特征在图像中的位置并不一定是在图像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对潜望式摄像模组进行ois标定,容易出现图像评估的中心离镜头画面中心较远,ois标定的精确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防抖动的标定方法及设备,用于解决对潜望式摄像模组进行ois标定,容易出现图像评估的中心离镜头画面中心较远,ois标定的精确度较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防抖动的标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3、获取摄像模组在第一拍摄状态下,对第一预设标定板采集的n张图像。其中,第一预设标定板包括至少一个特征点,n为大于2的正整数;n张图像是分别在摄像模组的马达设置为不同的增益时采集的。第一拍摄状态包括:摄像模组振动且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动功能开启;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动功能开启的状态下,在摄像模组进行图像采集时,马达驱动摄像模组的镜头移动,以补偿摄像模组的振动造成的模糊。然后,获取n张图像的每张图像中特征点的抖动情况,并根据n张图像的每张图像中特征点的抖动情况,确定每张图像的抖动中心;该抖动中心用于指示图像中抖动最小的位置。再然后,在n张图像中,查找抖动中心与图像中心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图像;预设条件用于指示图像的抖动中心与图像中心之间的距离最小,且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最后,获取采集目标图像时马达对应的目标增益,并将目标增益确定为马达的标定增益值。

4、在该方案中,通过对摄像模组在不同的马达增益时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在每张图像中查找抖动中心所在的位置,并且根据抖动中心与图像中心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一定值且距离在n张图像中距离最小,来查找目标图像。然后,将采集目标图像所使用的马达的增益值确定为马达的标定增益值。这样,能够尽可能确保ois标定针对的位置是图像中心或距离图像中心较近的位置,也就是摄像模组的画面中心所在的位置,以尽可能使ois标定的位置离图像中心近,从而提高ois标定精确度。同时,只需要查找不同图像的抖动中心,并在确定抖动中心距离图像中心较近时即可完成ois标定,可以帮助快速完成ois标定过程,减少ois标定所需的时间,提高ois标定的效率。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n张图像中各特征点的抖动情况,并根据n张图像中各特征点的抖动情况,确定各图像的抖动中心,具体可以包括:先对n张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得到n张滤波后图像;其中,滤波后图像包括与至少一个特征点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对象,每个特征点以及相应特征点对应的模糊部分。由于一个特征对象对应包括了一个特征点及其模糊部分,也就是说该特征对象反映了对应特征点的模糊量的大小。因此可以基于n张滤波后图像的每张滤波后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特征对象的大小,确定每张滤波后图像对应的图像中抖动中心所在的位置。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基于n张滤波后图像的每张滤波后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特征对象的大小,确定每张滤波后图像对应的图像中抖动中心所在的位置,具体可以包括:分别在n张滤波后图像的每张滤波后图像中查找最小特征对象。然后,基于每张滤波后图像中的最小特征对象,确定每张滤波后图像对应的图像中抖动中心所在的位置。在该方案中,在滤波处理之后的图像中查找最小特征对象,然后基于最小特征对象确定抖动中心的位置,可以帮助快速有效的查找到抖动中心的位置。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每张滤波后图像中的最小特征对象,确定每张滤波后图像对应的图像中抖动中心所在的位置,具体可以包括:若最小特征对象处于滤波后图像的边缘,且最小特征对象的大小超出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抖动中心在图像以外。如果最小特征对象未处于滤波后图像的边缘,或者,最小特征对象的大小未超出第二预设阈值,则基于最小特征对象在目标滤波后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抖动中心所在的位置。设置第二预设阈值来区分抖动中心是否处于图像以内,当确定抖动中心处于图像以外时,需继续调整马达的增益使抖动中心移动至图像以内。在确定抖动中心处于图像以内之后,再对马达增益进行调整,使图像的抖动中心可以移动到图像中心。这样,可以便于确定马达的最佳增益值。由于对摄像模组采集的原始图像进行了滤波处理,因此可以直接通过比较特征对象的大小来确定抖动中心位置。不需要计算特征点的模糊量,可以减少标定过程中的计算量,提高ois标定的效率。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最小特征对象在目标滤波后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抖动中心所在的位置,具体可以包括:若最小特征对象包括一个特征对象,则将最小特征对象的中心所在位置确定为抖动中心所在位置。若最小特征对象包括两个以上特征对象,则基于最小特征对象所在的位置,拟合抖动中心所在的位置。由于第一预设标定板中包括多个特征点,因此在所采集图像的图像中心可能没有特征点,因此在基于特征对象查找抖动中心时,可以结合最小特征对象来拟合抖动中心的位置,从而获得更准确的抖动中心的位置。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摄像模组在第一拍摄状态下,对第一预设标定板采集的n张图像,具体可以包括:马达的增益从初始值开始递增或递减,并在马达设置为不同的增益时,对应获取摄像模组在第一拍摄状态下对第一预设标定板采集的图像。在该方案中,在光学防抖动的标定过程中,控制马达的增益依次递增或递减,可以使抖动中心在不同图像中的位置朝一个方向变化,这样便于快速的找到抖动中心与图像中心接近的图像。从而可以提高ois标定的速度。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n张图像的每张图像中特征点的抖动情况,并根据所述n张图像的每张图像中特征点的抖动情况,确定所述每张图像的抖动中心,具体可以包括:在获取到摄像模组在马达设置为当前增益时采集的当前图像之后,获取当前图像中特征点的抖动情况,并根据当前图像中特征点的抖动情况,确定当前图像的抖动中心。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当前图像的抖动中心与当前图像的图像中心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获取摄像模组在第一拍摄状态下对第一预设标定板采集的图像。

11、在该方案中,在摄像模组在每次调整为一个马达增益值并采集图像之后,先分析该图像的抖动中心与图像中心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满足预设条件则摄像模组可以不再调整马达的增益值,也可以不用再采集新的图像。如果不满足预设条件,则表示该图像对应的马达增益值不是马达的最佳增益值。此时摄像模组可以继续调整马达的增益值,并采集新的图像进行分析。这样,可以避免摄像模组采集多余的图像,也不需要对这部分多余的图像进行分析,可以减少标定所需的时间,提高ois标定的速度。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马达的增益从初始值开始递增或递减,具体可以包括:马达的增益从初始值开始递增或递减的过程中,若第一增益对应的第一图像的抖动中心处于第一图像以外,则以第一预设步长在第一增益的基础上进行递增或递减。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马达的增益从初始值开始递增或递减,并在马达设置为不同的增益时,对应获取摄像模组在第一拍摄状态下对第一预设标定板采集的图像,具体可以包括:在马达的增益从初始值开始递增或递减的过程中,获取摄像模组在马达的增益设置为第二增益时采集的第二图像;若第二图像的抖动中心处于第二图像以内,则在第二增益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第二预设步长得到第三增益,获取摄像模组采集的第三图像;基于第二图像的抖动中心和第三图像的抖动中心的移动距离,以及第二预设步长,确定目标步长;在第三增益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目标步长,获取摄像模组在马达设置为目标步长时采集的第四图像。

14、在该方案中,由于马达的增益是按照大小顺序变化的,因此,在检测到图像的抖动中心移动到图像以内之后,可以通过两张图像的抖动中心的变化,与该两张图像对应的马达增益的变化,确定抖动中心与增益变化的关联关系。然后基于该变化的关联关系,可以确定使图像的抖动中心移动到图像中心所需要调整的马达的增益值,即目标步长。这样,在确定抖动中心进入图像以内之后,可以快速的将抖动中心移动到图像中心,减少采集和分析图像的次数,提高ois标定的速度。

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标定板包括周期性排列的、多个大小相同的圆形特征点。周期性排列的多个大小相同的圆形特征点可以提高ois标定的精准度。

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特征点包括两个以上特征点。

1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n张图像中,查找抖动中心与图像中心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图像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摄像模组在第二拍摄状态下,对第一预设标定板采集的第五图像;第二拍摄状态下,摄像模组振动且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动功能关闭;获取摄像模组在第三拍摄状态下,对第一预设标定板采集的第六图像;第三拍摄状态下,摄像模组保持稳定;基于目标图像、第五图像以及第六图像中特征点的模糊量,确定压缩比。其中,压缩比用于指示马达的性能。

18、在该方案中,在找到抖动中心与图像中心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图像之后,结合该目标图像中抖动最小的特征点的模糊量,以及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动功能关闭时同一特征点的模糊量,可以计算压缩比。由于目标图像中马达对外界抖动的补偿已经达到较好的水平,使用此时摄像模组采集的图像的模糊量计算压缩比,可以压缩比计算的提高精度。同时,为了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在计算压缩比时,还结合了摄像模组在稳定状态下采集的图像中同一特征点的模糊量。也可以提高压缩比计算的精度。

1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目标图像、第五图像以及第六图像中特征点的模糊量,确定压缩比,可以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标定板中的目标特征点分别在目标图像、第五图像以及第六图像中对应的模糊量;基于目标特征点在目标图像、第五图像以及第六图像中对应的模糊量,计算压缩比。

2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目标特征点在目标图像、第五图像以及第六图像中对应的模糊量,计算压缩比,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压缩比:cr=-20log10((ois on-still)/(ois off- still));其中,cr表示压缩比,ois on表示目标特征点在目标图像中对应的模糊量,ois off表示目标特征点在第五图像中对应的模糊量,still表示目标特征点在第六图像中对应的模糊量。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防抖动的标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22、获取摄像模组对第二预设标定板采集的标定图像;第二预设标定板包括至少一个特征点;获取第二标定板中的预设特征点在标定图像中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一位置与标定图像的图像中心之间的距离;基于第一位置与标定图像的图像中心之间的距离,调整摄像模组的马达的行程,使预设特征点处于图像中心;获取摄像模组在第三拍摄状态下,对第二预设标定板采集的m张图像;第三拍摄状态摄像模组振动且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动功能开启;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动功能开启的状态下,在摄像模组进行图像采集时,马达驱动摄像模组的镜头移动,以补偿摄像模组的振动造成的模糊;m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获取m张图像中预设特征点的抖动情况;基于预设特征点的抖动情况,确定马达的标定增益值。

23、在该方案中,使用包括至少一个特征点的标定板对在棱镜的x方向和y方向进行光学防抖动处理的摄像模组进行光学防抖动标定。在采集一张图像之后,确定预设特征点距离图像中心之间的距离。然后基于该距离改变马达的行程,将预设特征点调整到图像中心,即摄像模组的画面中心。从而可以避免因预设特征点没有处在摄像模组的画面中心时导致的光学防抖动标定精准度不高的问题。

24、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电子设备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光学防抖动的标定方法。

25、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光学防抖动的标定方法。

26、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光学防抖动的标定方法。

27、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电子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电子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28、其中,第三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