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12471发布日期:2023-04-01 00:2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力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方法、一种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系统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电力线载波(powerline carrier,简称plc)通信是指利用电力线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进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一种特殊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通信是电力通信系统的主要通信方式之一。在新能源接入本地通信网中,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完成分布式新能源节点到本地智能融合终端之间的通信,实现新能源数据采集和交易等功能应用。然而,大量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的接入会导致plc通信环境更加恶劣。在此情况下,plc 组网路由性能更加重要。
3.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上行数据传输大多采用逐跳逐级中继转发的方式。根据具体组网路由方法,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high-speed power line carrier,简称hplc)模块将路由表与csma/ca(carrier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信道接入控制方法相结合,以逐跳路由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上行传输,根据网络情况自动进行路由。由于载波信道的恶劣性,丢包率不可避免,并造成数据包的反复重传,使得通信链路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而且信道争用会导致大量冲突和碰撞,严重降低数据的传输效率,难以保证通信可靠性。
4.现有技术中,为了更好地利用低压电力线通信的天然优势,从针对物理层的信道建模、信道估计和信道编码,到网络层各种优化组网方法的提出,都是为了提高其通信可靠性。网络层主要利用中继思想,通过某种算法选取中继节点来实现组网路由,组网路由算法例如:以分簇算法及其改进算法为代表的分级分层式算法、以蚁群算法为代表的智能仿生类算法以及其它算法。然而,低压电力线通信因其强干扰、强衰减和强时变特性,严重影响plc组网的稳定性和实时性,中继思想的组网路由方式无法满足大规模、时延敏感的新能源接入通信业务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方法及系统。
6.本技术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方法,包括:根据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各个节点进行虚拟分层分簇;基于虚拟分层分簇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获取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业务节点集;遍历查询业务节点集中所有成员节点所在的层和簇,对每个成员节点所在层和簇的簇头节点进行标记形成标记节点集;根据标记节点集以及与标记节点集相关的虚拟分层分簇网络拓扑,形成分布式新
能源接入业务场景对应的虚拟子网。
7.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各个节点进行虚拟分层分簇,包括: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根据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簇,使每一个节点都对应一个簇的成员节点;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层,直到顶层只有根节点,得到虚拟分层分簇网络。
8.本技术实施例中,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包括:计算各个节点基于持续在线时间的稳定度因子;根据稳定度因子计算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根据链路权重值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
9.本技术实施例中,计算各个节点基于持续在线时间的稳定度因子,包括:基于时间计算节点的离线概率和离线概率密度函数;根据离线概率和离线概率密度函数计算节点的持续在线时间的稳定度因子。
10.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稳定度因子计算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包括:计算节点vi与节点vj之间链路信号传输的往返时延;计算节点vi与节点vj之间链路信号传输的往返时延与节点vj的稳定度因子的比值,将该比值作为节点vj的链路权重值。
11.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链路权重值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包括:根据链路权重值和预设的连通率系数计算两节点之间的联通率;若两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大于预设的连通率阈值,确定两节点直接连通;其中,预设的连通率系数和连通率阈值均为0到1之间的常量。
12.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簇,使每一个节点都对应一个簇的成员节点,包括:对初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进行随机分簇;根据簇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计算各个簇的总连通率;将总联通率最高的簇作为最优簇,对最优簇中的各个节点进行标记;继续在未标记的节点中选择最优簇,直到所有节点都被标记,使得每一个节点都对应一个簇的成员节点。
13.本技术实施例中,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层,直到顶层只有根节点,得到虚拟分层分簇网络,包括:在初始化时将所有节点划分为最底层;根据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li层节点进行分簇,选出簇头节点;将li层簇头节点提取到li+1层;对于簇头节点位于li+1层而簇成员节点位于li-1层的簇,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将该簇位于li-1层的簇成员节点重新分配到li-1层的其它簇中;重复进行n次簇头节点的提取和簇成员节点的重新分配,直到li+n层的簇中只有簇头节点,将该簇头节点作为虚拟分层分簇网络的根节点。
14.本技术实施例中,基于虚拟分层分簇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获取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业务节点集,包括:通过虚拟分层分簇网络的根节点获取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业务节
点集。
15.本技术实施例中,遍历查询业务节点集中所有成员节点所在的层和簇,对每个成员节点所在层和簇的簇头节点进行标记形成标记节点集,包括:查询业务节点集中所有成员节点所在的层与簇,标记成员节点的层簇编号;根据成员节点的层簇编号查找本层簇的簇头节点,根据本层簇的簇头节点查找上一层簇的簇头节点,直至查找到根节点,并对查找到的簇头节点逐一进行标记;遍历查找业务节点集中所有成员节点并进行标记,形成标记节点集。
16.本技术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系统,包括:分层分簇模块,用于根据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各个节点进行虚拟分层分簇;业务节点获取模块,用于基于虚拟分层分簇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获取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业务节点集;虚拟子网构建模块,用于遍历查询业务节点集中所有成员节点所在的层和簇,对每个成员节点所在层和簇的簇头节点进行标记形成标记节点集,根据标记节点集以及与标记节点集相关的虚拟分层分簇网络拓扑,形成分布式新能源接入业务场景对应的虚拟子网。
17.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分层分簇模块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根据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簇,使每一个节点都对应一个簇的成员节点;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层,直到顶层只有根节点,得到虚拟分层分簇网络。
18.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分层分簇模块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包括:计算各个节点基于持续在线时间的稳定度因子;根据稳定度因子计算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根据链路权重值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
19.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分层分簇模块根据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簇,包括:对初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进行随机分簇;根据簇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计算各个簇的总连通率;将总联通率最高的簇作为最优簇,对最优簇中的各个节点进行标记;继续在未标记的节点中选择最优簇,直到所有节点都被标记,使得每一个节点都对应一个簇的成员节点。
20.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分层分簇模块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层,包括:在初始化时将所有节点划分为最底层;根据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li层节点进行分簇,选出簇头节点;将li层簇头节点提取到li+1层;对于簇头节点位于li+1层而簇成员节点位于li-1层的簇,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将该簇位于li-1层的簇成员节点重新分配到li-1层的其它簇中;
重复进行n次簇头节点的提取和簇成员节点的重新分配,直到li+n层的簇中只有簇头节点,将该簇头节点作为虚拟分层分簇网络的根节点。
2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方法。
22.本技术针对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本地通信组网需求,根据接入节点之间的联通率进行虚拟分层分簇之后获取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业务节点集,进行节点标记,形成分布式新能源接入业务的虚拟子网,提高了plc通信技术对新能源接入业务的适配性,提高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通信业务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及快速部署能力;本技术采用虚拟分层分簇的hplc虚拟组网算法,降低运算复杂度,可满足大规模、时延敏感的新能源接入通信业务的需求。
附图说明
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分层分簇的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分簇的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分层的流程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分层分簇网络拓扑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5.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上行数据传输大多采用逐跳逐级中继转发的方式。根据具体组网路由方法,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将路由表与csma/ca信道接入控制方法相结合,以逐跳路由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上行传输,根据网络情况自动进行路由。由于载波信道的恶劣性,丢包率不可避免,并造成数据包的反复重传,使得通信链路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而且信道争用会导致大量冲突和碰撞,严重降低数据的传输效率,难以保证通信可靠性。现有技术中,为了更好地利用低压电力线通信的天然优势,从针对物理层的信道建模、信道估计和信道编码,到网络层各种优化组网方法的提出,都是为了提高其通信可靠性。网络层主要利用中继思想,通过某种算法选取中继节点来实现组网路由。然而,低压电力线通信因其强干扰、强衰减和强时变特性,严重影响plc组网的稳定性和实时性,中继思想的组网路由方式无法满足大规模、时延敏感的新能源接入通信业务的需求。
26.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各个节点进行虚拟分层分簇;基于虚拟分层分簇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获取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业务节点
集;遍历查询业务节点集中所有成员节点所在的层和簇,对每个成员节点所在层和簇的簇头节点进行标记形成标记节点集;根据标记节点集以及与标记节点集相关的虚拟分层分簇网络拓扑,形成分布式新能源接入业务场景对应的虚拟子网。本技术针对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本地通信组网需求,根据接入节点之间的联通率进行虚拟分层分簇之后获取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业务节点集,进行节点标记,形成分布式新能源接入业务的虚拟子网,提高了plc通信技术对新能源接入业务的适配性,提高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通信业务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及快速部署能力;本技术采用虚拟分层分簇的hplc虚拟组网算法,降低运算复杂度,可满足大规模、时延敏感的新能源接入通信业务的需求。下文对上述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根据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各个节点进行虚拟分层分簇;s200,基于虚拟分层分簇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获取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业务节点集;s300,遍历查询业务节点集中所有成员节点所在的层和簇,对每个成员节点所在层和簇的簇头节点进行标记形成标记节点集;s400,根据标记节点集以及与标记节点集相关的虚拟分层分簇网络拓扑,形成分布式新能源接入业务场景对应的虚拟子网。
28.本技术针对分布式光伏设备接入和储能设备接入的应用场景需求,采用配电物联网“边缘计算”架构,采用hplc本地通信技术,以边缘计算智能融合终端为配电物联网的台区核心,端侧的开关装置、光伏并网控制装置、储能控制装置(内置hplc通信模块)通过hplc通信网络接入到边缘计算智能融合终端。本技术提出的分布式能源接入通信的虚拟网络,以边侧配电台区边缘计算智能终端为根节点,以端侧具备hplc通信功能的开关装置、光伏并网控制装置、储能控制装置等作为叶子节点,从hplc全局网络中优选高可靠通信节点及链路,形成分簇分层的树形网络拓扑,并根据虚拟层簇的节点相关性,快速形成虚拟子网。
29.如图2所示,在上述步骤s100中,根据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各个节点进行虚拟分层分簇,包括以下子步骤:s110,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s120,根据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簇,使每一个节点都对应一个簇的成员节点;s130,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层,直到顶层只有根节点,得到虚拟分层分簇网络。
30.在上述步骤s110中,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具体为:1)计算各个节点基于持续在线时间的稳定度因子。
31.基于时间计算节点的离线概率和离线概率密度函数;节点v的离线概率fr(v,t)的公式为:;
其中,表示在t到δt之间的时域上对f
off
(x)求积分,表示在t到∞之间的时域上对f
off
(x)求积分;节点v的离线概率密度函数f
off
(t)的公式为:;该函数服从对数常态分布;根据离线概率和离线概率密度函数计算节点v的持续在线时间的稳定度因子,得到节点稳定度因子f
stab
(v,t)的公式为:;其中,fr(v’,t)为节点v的离线概率,s
asn
为节点v的邻居节点集合;通过离线概率密度函数f
off
(t)得到的是一个常数,基于节点v的离线概率和离线概率密度函数可得到该节点的邻居节点集合s
asn
,对邻居节点集合s
asn
内的离线概率进行连乘计算,得到该节点的稳定度因子。
32.2)根据稳定度因子计算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
33.计算节点vi与节点vj之间链路i-j的信号传输往返时延t
rtt
,计算节点vi与节点vj之间链路i-j的信号传输往返时延与节点vj的稳定度因子f
stab
(vj,t)的比值w
ij
(t),计算公式为:;w
ij
(t)即为节点vj的链路权重值。
34.3)根据链路权重值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
35.根据链路权重值w
ij
(t)和预设的连通率系数计算两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公式如下:;p
ij
表示节点vi与vj之间的连通率,α为连通率系数,β为连通率阈值,α、β设置为介于0与1之间的常量;若p
ij
≥β,c
ij
=1,表示节点vi与节点vj直接连通;若p
ij
《β,c
ij
=0,表示节点vi与节点vj不连通。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面向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hplc虚拟组网模型,首先定义了节点稳定度因子,结合双向链路时延计算链路权重值,进一步提出基于链路权重值的自适应分
层分簇组网算法。
37.如图3所示,在上述步骤s120中,根据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簇,包括以下子步骤:s121,对初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hplc)中的各个节点进行随机分簇;例如,设置簇的大小为3个通信节点。对每个分簇任意选择一个通信节点i,得到所有包含节点i的可能簇集合为sg{g1,g2,

,gm},比如g1=[n_1,n_2,n_i];s122,根据簇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p
ij
计算各个簇的总连通率ps;s123,将总联通率ps最高的簇作为最优簇,对最优簇中的各个节点进行标记;s124,继续步骤s122至s123,在未标记的节点中选择最优簇进行标记,直到所有节点都被标记,使得每一个节点都对应一个簇的成员节点,形成分簇拓扑。
[0038]
如图4所示,在上述步骤s130中,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层,将节点划分到不同的层次进行自下而上排序。虚拟分层的步骤如下:s131,在初始化时将所有节点划分为最底层l0;s132,根据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li层节点进行分簇,选出簇头节点;s133,将li层簇头节点提取到li+1层;s134,对于簇头节点位于li+1层而簇成员节点位于li-1层的簇,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将该簇位于li-1层的簇成员节点重新分配到li-1层的其它簇中;s135,重复步骤s132至s134,进行n次簇头节点的提取和簇成员节点的重新分配,直到li+n层的簇中只有簇头节点,将该簇头节点作为虚拟分层分簇网络的根节点,完成网络的虚拟分层,形成如图5所示的虚拟分层分簇网络拓扑。图5中仅示出了三层网络拓扑结构,最底层为l0层,表示叶子节点,l0层的簇头节点b0、b2、b3作为l1层的成员节点,l1层的簇头节点b1作为l2层的根节点。
[0039]
在上述步骤s200中,通过虚拟分层分簇网络的根节点获取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业务节点集sa。
[0040]
在上述步骤s300中,查询业务节点集sa中所有成员节点所在的层与簇,标记成员节点的层簇编号;根据成员节点的层簇编号查找本层簇的簇头节点,根据本层簇的簇头节点查找上一层簇的簇头节点,直至查找到根节点,并对查找到的簇头节点逐一进行标记;重复查找步骤,直到遍历业务节点集sa中所有成员节点,查找到业务节点集sa中所有成员节点并进行标记,形成标记节点集sr。只保留标记节点集sr及其相关的虚拟层簇拓扑,删去无标记的节点,形成该应用场景对应的虚拟子网。
[0041]
本技术针对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本地通信组网需求,基于节点的持续在线时间的节点稳定度因子,定义基于链路时延因子的链路权重值,并将链路权重值作为虚拟网络节点选择上级节点的依据,从hplc全局网络中优选高可靠通信节点及链路,设计分簇分层节点的自适应级别调整方法,形成分层分簇的树形虚拟网络拓扑,根据应用场景中虚拟层簇的节点相关性,快速形成虚拟子网,提高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通信业务的稳定性与可扩展性,实现应用场景的快速部署。本技术采用虚拟分层分簇模型,提供高稳定可扩展的hplc虚拟组网算法,降低运算复杂度,可满足大规模、时延敏感的新能源接入通信业务的需求。
[0042]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系统的框图。如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系统,包括:分层分簇模
块、业务节点获取模块和虚拟子网构建模块。分层分簇模块用于根据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各个节点进行虚拟分层分簇。业务节点获取模块用于基于虚拟分层分簇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获取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业务节点集。虚拟子网构建模块用于遍历查询业务节点集中所有成员节点所在的层和簇,对每个成员节点所在层和簇的簇头节点进行标记形成标记节点集,根据标记节点集以及与标记节点集相关的虚拟分层分簇网络拓扑,形成分布式新能源接入业务场景对应的虚拟子网。
[0043]
所述分层分簇模块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根据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簇,使每一个节点都对应一个簇的成员节点;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层,直到顶层只有根节点,得到虚拟分层分簇网络。其中,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具体为:1)计算各个节点基于持续在线时间的稳定度因子。
[0044]
基于时间计算节点的离线概率和离线概率密度函数;节点v的离线概率fr(v,t)的公式为:;其中,表示在t到δt之间的时域上对f
off
(x)求积分,表示在t到∞之间的时域上对f
off
(x)求积分;节点v的离线概率密度函数f
off
(t)的公式为:;该函数服从对数常态分布;根据离线概率和离线概率密度函数计算节点v的持续在线时间的稳定度因子,得到节点稳定度因子f
stab
(v,t)的公式为:;其中,fr(v’,t)为节点v的离线概率,s
asn
为节点v的邻居节点集合;通过离线概率密度函数f
off
(t)得到的是一个常数,基于节点v的离线概率和离线概率密度函数可得到该节点的邻居节点集合s
asn
,对邻居节点集合s
asn
内的离线概率进行连乘计算,得到该节点的稳定度因子。
[0045]
2)根据稳定度因子计算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
[0046]
计算节点vi与节点vj之间链路i-j的信号传输往返时延t
rtt
,计算节点vi与节点vj之间链路i-j的信号传输往返时延与节点vj的稳定度因子f
stab
(vj,t)的比值w
ij
(t),计算公
式为:;w
ij
(t)即为节点vj的链路权重值。
[0047]
3)根据链路权重值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
[0048]
根据链路权重值w
ij
(t)和预设的连通率系数计算两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公式如下:;p
ij
表示节点vi与vj之间的连通率,α为连通率系数,β为连通率阈值,α、β设置为介于0与1之间的常量;若p
ij
≥β,c
ij
=1,表示节点vi与节点vj直接连通;若p
ij
《β,c
ij
=0,表示节点vi与节点vj不连通。
[0049]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层分簇模块根据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簇,具体为:对初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进行随机分簇;根据簇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联通率计算各个簇的总连通率;将总联通率最高的簇作为最优簇,对最优簇中的各个节点进行标记;继续在未标记的节点中选择最优簇,直到所有节点都被标记,使得每一个节点都对应一个簇的成员节点。
[0050]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层分簇模块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分层,具体为:在初始化时将所有节点划分为最底层;根据节点之间的联通率对li层节点进行分簇,选出簇头节点;将li层簇头节点提取到li+1层;对于簇头节点位于li+1层而簇成员节点位于li-1层的簇,基于链路时延的链路权重值将该簇位于li-1层的簇成员节点重新分配到li-1层的其它簇中;重复进行n次簇头节点的提取和簇成员节点的重新分配,直到li+n层的簇中只有簇头节点,将该簇头节点作为虚拟分层分簇网络的根节点。
[0051]
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节点获取模块通过虚拟分层分簇网络的根节点获取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业务节点集sa。虚拟子网构建模块查询业务节点集sa中所有成员节点所在的层与簇,标记成员节点的层簇编号;根据成员节点的层簇编号查找本层簇的簇头节点,根据本层簇的簇头节点查找上一层簇的簇头节点,直至查找到根节点,并对查找到的簇头节点逐一进行标记;重复查找步骤,直到遍历业务节点集sa中所有成员节点,查找到业务节点集sa中所有成员节点并进行标记,形成标记节点集sr。只保留标记节点集sr及其相关的虚拟层簇拓扑,删去无标记的节点,形成该应用场景对应的虚拟子网。
[0052]
所述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系统与上述的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53]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通信虚拟组网方法。
[0054]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技术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
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术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实现,例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和直译式脚本语言javascript等。
[0055]
本技术是参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056]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057]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058]
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59]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