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屏幕亮度控制方法和导光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38201发布日期:2023-12-01 21:2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屏幕亮度控制方法和导光结构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子,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屏幕亮度控制方法和导光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诸如环境光传感器等感光器件广泛应用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并且,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全屏化和薄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感光器件在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局部不利于电子设备的全屏化和薄型化设计,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屏幕亮度控制方法和导光结构,将导光结构应用在电子设备中时,可以利用导光结构的导光性能将电子设备所处的外界环境中的环境光导向感光器件的感光面,无需在屏幕上开设通光孔,也无需将感光器件立设在电路板上,有利于兼顾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和全屏化。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边框、屏幕、感光器件和导光结构;边框围绕屏幕的一周,边框具有通孔,通孔在边框的内周面到边框的外周面的方向上贯穿边框;感光器件包括感光面,感光面朝向屏幕;导光结构包括导光柱和导光件,导光件与导光柱相连。导光柱穿设于通孔,导光柱具有外露于通孔的入光面,沿着所述屏幕的厚度方向,所述导光件处于所述导光柱的邻近所述屏幕的一端,所述导光件包括出光面,在平行于屏幕的平面内,感光面的正投影与出光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一方面电子设备所处的外界环境中的环境光可以经由入光面射入导光结构,环境光在导光结构的导向下,可以经由出光面射出,由于在平行于屏幕的平面内,感光器件的感光面的正投影与导光件的出光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因此,经出光面射出的环境光可以射向感光面,而被感光器件所感知,从而实现感光器件对环境光的检测。这样,无需在屏幕上开设通光孔,从而有利于提高屏幕的结构强度和屏幕的全屏化设计。另一方面,虽然,屏幕与感光器件之间另外设置了导光件,但是由于感光面朝向屏幕,感光器件的厚度方向与屏幕的厚度方向一致,这样导光件和感光器件整体所占用的在屏幕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与感光器件立设在电路板上相比,有大幅度的降低;进一步地,由于沿着所述屏幕的厚度方向,导光件处于所述导光柱的邻近所述屏幕的一端,即导光件设置的位置贴近屏幕及中框,可以电子设备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给感光器件创造更多的容纳空间,进一步使得电子设备的布局更加紧凑,从而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此外,与不设置导光柱相比,将导光柱穿设于通孔,有利于将电子设备外部的更多光线顺利地导向导光件,增大感光器件接收外界光线的视场角,从而提高感光器件对外界环境光线检测的准确性。

5、简而言之,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能够兼顾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和全屏化,同时提高电子设备的结构强度。

6、在一些示例中,导光件呈片状,以便于导光件层叠设置于屏幕与感光器件之间。从而进一步减小,导光件和感光器件整体所占用的厚度空间,从而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

7、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边框与屏幕相连。由此,可以提高对屏幕的固定强度。

8、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位于边框内,且与相对固定。感光器件在其自身厚度方向上的远离屏幕的一端固定于电路板的朝向屏幕的表面上。

9、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感光器件设置于电路板上,并且位于电路板的外周边缘围成的范围内,感光器件与通孔在平行于屏幕的方向上的距离较远,为了兼顾导光柱与导光片的连接,同时防止导光件上的出光面为了与感光面相对,过于靠近中板的中心,而导致的导光件在导光件与导光柱的排列方向上的尺寸过大而占用电子设备内部过多的空间的问题,在平行于屏幕的平面内,感光面的正投影的靠近导光柱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为第一投影,出光面的正投影的远离导光柱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与第二投影交叠,而形成交叠区域。

10、具体的,为了便于从出光面射出的环境光能够尽可能多的覆盖感光面,以被感光面所感知,提高感光器件对环境光的检测的可靠性,在平行于屏幕的平面f内,交叠区域的面积与出光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0.6,且小于1。

11、具体的,为了便于从出光面射出的环境光能够尽可能多的覆盖感光面,以被感光面所感知,提高感光器件对环境光的光强度的检测的可靠性,在平行于屏幕的平面内,交叠区域的面积与感光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0.6,且小于1。

12、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从出光面射出的环境光能够尽可能多的覆盖感光面,以被感光面所感知,提高感光器件对环境光的光强度的检测的可靠性,在平行于屏幕的平面内,感光面的正投影位于出光面的正投影内。

13、具体的,为了在从出光面射出的环境光能够尽可能多的覆盖感光面,以被感光面所感知的同时,防止因出光面的尺寸设计的过大,而导致导光件占用电子设备内部过多的空间,在平行于屏幕的平面内,感光面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出光面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5mm。

14、具体的,为了便于从出光面射出的环境光能够尽可能多的射向感光面,以被感光面所感知,提高感光器件对环境光的光强度的检测的可靠性,在平行于屏幕的平面f内,感光面的正投影的中心与出光面的正投影的中心重合。

15、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自导光件到导光柱的方向上,导光柱的远离导光件的一端向靠近屏幕的方向倾斜。由此一来,可以便于入光面更加靠近屏幕的显示面,以便于射入入光面的环境光的光强度更加接近用户和屏幕之间的环境光强度,从而便于该光线强度更加接近用户眼部的光线强度,提高感光器件对环境光的光强度检测的准确性。

16、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出光面与屏幕平行设置,导光柱的中心轴线与出光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0°。由此一来,可以便于入光面更加靠近屏幕的显示面,以便于射入入光面的环境光的光强度更加接近用户和屏幕之间的环境光强度,从而便于该光线强度更加接近用户眼部的光线强度,提高感光器件对环境光的光强度检测的准确性。

17、考虑到通孔的加工难度,以及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布局,导光柱的中心轴线与出光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45°。

18、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从出光面射出的环境光能够尽可能多的覆盖感光面,以被感光面所感知,同时又能兼顾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感光面与出光面平行设置。

19、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从出光面射出的环境光能够尽可能多的覆盖感光面,以被感光面所感知,同时又能兼顾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感光面与出光面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2~0.6mm。

20、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入光面的粗糙度小于出光面的粗糙度。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利于将入光面的粗糙度设置的较小,从而有利于提高入光面的外观效果和触摸手感;另一方面,有利于将出光面的粗糙度设置的较大,从而在环境光经由出光面射出时,有利于提高对环境光的散射效果,进而有利于更多的环境光射向感光器件,从而提高感光器件对环境光检测的可靠性。

21、示例性的,导光柱和导光件可以通过注塑工艺连接为一体成型件。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导光柱和导光件的结构强度,简化导光结构的加工工艺,降低导光结构的加工成本。

22、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件上在出光面所处位置处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2~0.6mm。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防止导光件上在出光面所处位置处的厚度过大,而与感光器件之间产生干涉,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导光件上在出光面所处位置处的厚度过小,而影响导光件的导光效果。

23、示例性的,导光件上在出光面所处位置处的厚度的取值为0.25mm、0.3mm、0.35mm、0.4mm、0.45mm、0.5mm、或0.55mm。

24、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感光器件处于电路板的邻近通孔的一端。电路板上处于感光器件与通孔之间的区域未设置其它的电子元器件。这样一来,有利于减小导光件在感光器件和通孔的排列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以起到节省材料成本,减小导光件在电子设备内部所占用的空间的目的。

25、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防护件。防护件位于感光器件的外周,且与感光器件位于电路板的同一侧,防护件凸出于电路板的高度大于感光器件凸出于电路板的高度。由此,既能利用防护件对感光器件进行防护,同时防护件的设置的也不会影响感光器件接收环境光。

26、示例性的,防护件的材质为金属或塑胶。

27、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件的朝向感光器件的表面具有用于避让防护件的避让槽,避让槽位于出光面的外周。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利用避让槽避让防护件,从而可以便于防护件的邻近屏幕的一端容纳于避让槽内,解决防护件因凸出于感光器件所带来的厚度增厚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导光片上对应于出光面的位置处的厚度尺寸,从而有利于提高导光片的导光效果,有利于更多的环境光射向感光面。

28、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件包括导光片和凸出部,凸出部设置于导光片的朝向感光器件表面上,凸出部的远离导光片的一端端面形成出光面,凸出部的侧面与导光片的朝向感光器件的表面共同限定出避让槽。结构简单。

29、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导光柱与通孔之间的缝隙的密封,以提高电子设备的防尘、防水性能,导光柱与通孔的内周面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可以将导光柱与通孔的内周面之间的缝隙密封,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防尘放水效果。

30、具体的,密封结构可以为密封胶。示例性的,密封胶可以通过点胶工艺设置于导光柱与通孔的内周面之间。在其它的示例中,密封结构还可以为橡胶圈或硅胶圈。

31、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结构还包括导光连接件,导光连接件层叠固定于边框的内周面上,导光柱固定于导光连接件的朝向边框的表面上,导光件固定于导光连接件的邻近屏幕的一端,导光连接件的背离导光柱的一侧表面与出光面相接,导光连接件与边框的内周面之间设有环形的密封部,密封部围绕导光柱设置。这样一来,可以利用密封部将通孔与导光柱之间的缝隙密封,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防尘放水效果。

32、示例性的,导光连接件呈片状。

33、在此基础上,为了防止导光连接件的设置占用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边框的内周面上设有让位槽。通孔的邻近背壳内部的一端开口处于让位槽的槽底壁处。导光连接件位于让位槽内。

34、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连接件的背离导光柱的一侧表面的粗糙度大于入光面的粗糙度,且与出光面的粗糙度相等。这样一来,可以利于将导光连接件的背离导光柱的一侧表面的粗糙度设置的相对较高,因此,当环境光经由导光柱传递到导光连接件处时,有利于提高环境光在导光连接件的朝向电子设备的内部的表面处的散射效果,从而有利于更多的环境光能够被导向导光件,进而提高从导光件的出光面射向感光面的环境光强度。

35、示例性的,密封部可以为密封胶。示例性的,密封胶可以通过点胶工艺设置于密封定位区域与边框的内周面之间。又示例性,密封胶也可以采用背胶。在其它的示例中,密封部还可以为橡胶圈或硅胶圈。

36、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结构的表面中,除了出光面和导光连接件的背离导光柱的一侧表面以外,其余的表面的粗糙度均小于出光面的粗糙度。这样一来,当外界的环境光经过入光面射入导光结构时,其余表面中除了入光面以外的其它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反光作用,可以减弱环境光从这些表面射出,从而有利于更多的环境光被导向出光面,从出光面射向感光面,进而提高感光器件对环境光检测的可靠性。

37、示例性的,密封部的宽度为0.5mm~1.5mm。

38、示例性的,密封定位区域的宽度为0.8mm~1.8mm。

39、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结构为一体注塑成型件。由此一来,加工工艺简单。

40、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结构包括透光基体和扩散粒子,扩散粒子均匀分布于透光基体内。这样一来,经过入光面射入导光结构内的环境光,在射向扩散粒子时,会产生散射、反射以及折射等现象,从而有利于将更多的环境光导向出光面,进而提高从出光面射向感光面的环境光强度,提高感光器件和导光结构整体的视场角。

41、示例性的,视场角的取值范围为34~50°。

42、示例性的,透光基体的材质包括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物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扩散粒子的材质包括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物、聚苯乙烯、氧化硅、硅、三聚氰胺、碳酸钙、铁氟龙、二氧化钛及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43、示例性的,在100重量份的导光结构中,扩散粒子的重量份为40份~60份。这样一来,经过入光面射入导光结构内的环境光,在射向扩散粒子时,会产生散射、反射以及折射等现象,从而有利于将更多的环境光导向出光面,进而提高从出光面射向感光面的环境光强度。

44、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结构对波长为550nm的光线的透光率的取值范围为35%~55%。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导光结构的导光效果。

45、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中板;中板与屏幕层叠设置,边框围绕中板的一周设置,且与中板相连;感光器件处于中板的远离屏幕的一侧;通孔的邻近电子设备内部的一端开口延伸至中板的远离屏幕的一侧;导光件层叠固定于中板的朝向感光器件的表面上。

46、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中板的朝向感光器件的表面具有凹槽,凹槽在朝向通孔的方向上延伸至中板的边缘,导光件定位于凹槽内。这样一来,一方面将导光件定位于凹槽内,可以便于减小导光件、中板与感光器件的整体厚度,以进一步地减小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同时便于对导光件的定位安装;另一方面,凹槽在朝向通孔的方向上延伸至中板的边缘,可以便于导光件与导光柱之间的连接。

47、示例性的,让位槽与凹槽连通,从而可以便于导光件与导光连接件之间的连接。

48、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姿态检测器件和处理器,处理器与姿态检测器件、感光器件和屏幕均电连接;姿态检测器件用于输出夹角信息,夹角信息用于指示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感光器件用于输出光强信息,光强信息用于指示电子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中的环境光强度;处理器用于在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处于预设夹角范围时,根据光强信息和夹角信息调整屏幕的亮度。这样一来,有利于利用夹角信息对感光器件30检测到的电子设备100的所处的当前环境中的环境光进行补偿,有利于提高处理器对屏幕10亮度调整的准确性,方便用户的使用。

49、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用于在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处于预设夹角范围时,根据光强信息和夹角信息生成补偿信息;处理器还用于根据补偿信息和光强信息生成修正信息;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修正信息调整屏幕的亮度;其中,补偿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补偿的环境光强度,修正信息用于指示修正的环境光强度。这样一来,有利于根据夹角信息和光强信息生成准确的补偿信息,进而根据补偿信息和光强信息,生成准确的修正信息,有利于提高处理器对屏幕亮度调整的准确性,方便用户的使用。

50、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需要补偿的环境光强度满足如下公式:

51、l补偿=l0*(45-|a|)*(45-|a|)*c

52、其中,a为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l补偿为需要补偿的环境光强度,l0为与光强信息对应的环境光强度;c为常数。

53、由此,采用上述公式生成的与补强信息对应的需要补偿的环境光强度更加准确,有利于提高处理器对屏幕亮度调整的准确性,方便用户的使用。

54、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修正的环境光强度满足如下公式:

55、l修正=l0+l补偿

56、其中,l补偿为需要补偿的环境光强度,l0为与光强信息对应的环境光强度,l修正为修正的环境光强度。

57、由此一来,采用上述公式生成的与修正信息对应的修正的环境光强度更加准确,有利于提高处理器对屏幕亮度调整的准确性,方便用户的使用。

58、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夹角范围为[-45°,45°]。这样一来,有利于处理器生成准确的补偿信息,进而提高对屏幕亮度调整的准确性。

59、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处于预设夹角范围时,处理器用于根据光强信息调整屏幕的亮度。

60、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边框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通孔形成于第一侧边;其中,电子设备的具有第一侧边的一端具有出音孔;电子设备还包括受话器,受话器发出的声音经由出音孔传出至电子设备的外侧;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一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61、示例性的,受话器固定于电路板,并且与电路板电连接。

6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屏幕亮度控制方法,所述屏幕亮度控制方法应用于上文中任意一种技术方案中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屏幕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夹角信息和光强信息;其中,所述夹角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所述光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中的环境光强度;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处于预设夹角范围时,根据所述夹角信息和所述光强信息生成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用于调整所述屏幕的亮度。

6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在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处于预设夹角范围时,根据夹角信息和光强信息生成第一控制信息,利用第一控制信息调整屏幕的亮度,从而将电子设备所处当前环境中的环境光强度和电子设备当前姿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结合起来,利用夹角信息对感光器件检测到的电子设备的所处的当前环境中的环境光进行补偿,有利于提高处理器对屏幕亮度调整的准确性,方便用户的使用。

64、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处于预设夹角范围时,根据所述夹角信息和所述光强信息生成第一控制信息具体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处于所述预设夹角范围时,根据所述光强信息和所述夹角信息生成补偿信息;其中,所述补偿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补偿的环境光强度;根据所述补偿信息和所述光强信息生成修正信息;其中,所述修正信息用于指示修正的环境光强度;根据所述修正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这样一来,有利于根据夹角信息和光强信息生成准确的补偿信息,进而根据补偿信息和光强信息,生成准确的修正信息,有利于提高处理器对屏幕亮度调整的准确性,方便用户的使用。

65、具体的,修正的环境光强度大于电子设备所处当前环境中的环境光强度。

66、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需要补偿的环境光强度满足如下公式:l补偿=l0*(45-|a|)*(45-|a|)*c。其中,a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l补偿为所述需要补偿的环境光强度,所述l0为与所述光强信息对应的所述环境光强度;c为常数。由此,采用上述公式生成的与补强信息对应的需要补偿的环境光强度更加准确,有利于提高处理器对屏幕亮度调整的准确性,方便用户的使用。

67、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修正的环境光强度满足如下公式:l修正=l0+l补偿。其中,l补偿为所述需要补偿的环境光强度,l0为与所述光强信息对应的所述环境光强度,l修正为所述修正的环境光强度。由此一来,采用上述公式生成的与修正信息对应的修正的环境光强度更加准确,有利于提高处理器对屏幕亮度调整的准确性,方便用户的使用。

68、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夹角范围为[-45°,45°]。这样一来,有利于处理器生成准确的补偿信息,进而提高对屏幕亮度调整的准确性。

69、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处于所述预设夹角范围时,根据所述光强信息生成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调整所述屏幕的亮度。

70、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

71、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

72、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三方面所述的计算机设备,以及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73、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光结构,包括:导光柱和导光件;导光柱位于导光件的周向一侧,且与导光件相连,导光柱的远离导光件的一端具有入光面;导光件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具有出光面,沿着所述导光件的厚度方向,所述导光件处于所述导光柱的一端。

7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光结构,当导光结构使用在电子设备中时,电子设备所处的外界环境中的环境光可以经由入光面射入导光结构,环境光在导光结构的导向下,可以经由出光面射出,由于在平行于屏幕的平面内,感光面的正投影与出光面的正投影有交叠。因此,经出光面射出的环境光可以射向感光面,而被感光器件所感知,从而实现感光器件对环境光的检测。这样,无需在屏幕上开设通光孔,从而有利于提高屏幕的结构强度和屏幕的全屏化设计。并且,无需将感光器件立设在电路板上,从而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

75、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自导光件到导光柱的方向上,导光柱的远离导光件的一端向靠近导光件的背离出光面的一侧的的方向倾斜。由此一来,可以便于入光面更加靠近屏幕的显示面,以便于射入入光面的环境光的光强度更加接近用户和屏幕之间的环境光强度,从而便于该光线强度更加接近用户眼部的光线强度,提高感光器件对环境光的光强度检测的准确性。

76、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柱的中心轴线与出光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0°。

77、考虑到通孔的加工难度,以及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布局,导光柱的中心轴线与出光面之间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45°。

78、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入光面的粗糙度小于出光面的粗糙度。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利于将入光面的粗糙度设置的较小,从而有利于提高入光面的外观效果和触摸手感;另一方面,有利于将出光面的粗糙度设置的较大,从而在环境光经由出光面射出时,有利于提高对环境光的散射效果,进而有利于更多的环境光射向感光器件,从而提高感光器件对环境光检测的可靠性。

79、示例性的,导光柱和导光件可以通过注塑工艺连接为一体成型件。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导光柱和导光件的结构强度,简化导光结构的加工工艺,降低导光结构的加工成本。

80、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件上在出光面所处位置处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2~0.6mm。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防止导光件上在出光面所处位置处的厚度过大,而与感光器件之间产生干涉,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导光件上在出光面所处位置处的厚度过小,而影响导光件的导光效果。

81、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件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具有避让槽,避让槽围绕出光面。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利用避让槽避让防护件,从而可以便于防护件的邻近屏幕的一端容纳于避让槽内,解决防护件因凸出于感光器件所带来的厚度增厚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导光片上对应于出光面的位置处的厚度尺寸,从而有利于提高导光片的导光效果,有利于更多的环境光射向感光面。

82、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件包括导光片和凸出部,凸出部设置于导光片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上,凸出部的远离导光片的一端端面形成出光面,凸出部的侧面与导光片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共同限定出避让槽。结构简单。

83、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光连接件,导光柱设置于导光连接件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上,导光连接件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具有围绕导光柱的密封定位区域,导光件设置于导光连接件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表面,且沿着导光件的厚度方向,导光件处于导光连接件的一端,导光连接件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表面与出光面相接。这样一来,可以在密封定位区域与边框之间设置密封部,以便于利用密封部将通孔与导光柱之间的缝隙密封,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防尘放水效果。

84、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连接件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表面的粗糙度大于入光面的粗糙度,且与出光面的粗糙度相等。这样一来,可以利于将导光连接件背离导光柱的一侧表面的粗糙度设置的相对较高,因此,当环境光经由导光柱传递到导光连接件处时,有利于提高环境光在导光连接件的朝向电子设备的内部的表面处的散射效果,从而有利于更多的环境光能够被导向导光件,进而提高从导光件的出光面射向感光面的环境光强度。

85、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结构的表面中,除了出光面和导光连接件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表面以外,其余的表面的粗糙度均均小于出光面的粗糙度。这样一来,当外界的环境光经过入光面射入导光结构时,其余表面中除了入光面以外的其它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反光作用,可以减弱环境光从这些表面射出,从而有利于更多的环境光被导向出光面,从出光面射向感光面,进而提高感光器件对环境光检测的可靠性。

86、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结构为一体注塑成型件。

87、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结构包括透光基体和扩散粒子,扩散粒子均匀分布于透光基体内。这样一来,经过入光面射入导光结构内的环境光,在射向扩散粒子时,会产生散射、反射以及折射等现象,从而有利于将更多的环境光导向出光面,进而提高从出光面射向感光面的环境光强度,提高感光器件和导光结构整体的视场角。

88、示例性的,视场角的取值范围为34~50°。

89、示例性的,透光基体的材质包括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物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扩散粒子的材质包括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物、聚苯乙烯、氧化硅、硅、三聚氰胺、碳酸钙、铁氟龙、二氧化钛及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90、示例性的,在100重量份的导光结构中,扩散粒子的重量份为40份~60份。这样一来,经过入光面射入导光结构内的环境光,在射向扩散粒子时,会产生散射、反射以及折射等现象,从而有利于将更多的环境光导向出光面,进而提高从出光面射向感光面的环境光强度。

91、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结构在对波长为550nm的光线的透光率的取值范围为35%~55%。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导光结构的导光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