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及方法、存储介质、图像摄影及图像形成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30128发布日期:2024-03-05 15:3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控制装置及方法、存储介质、图像摄影及图像形成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图像摄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书画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书画台,载置原稿文件,且在表面形成有特定的图案;摄影构件,拍摄该书画台;存储构件,存储由上述摄影构件对未载置原稿文件的上述书画台进行拍摄而获得的图像;中断判定构件,与由该存储构件存储的书画台图像的外周部的上述图案进行比较,判定由上述摄影构件拍摄的书画台图像的外周部的上述图案有无中断;移动判定构件,当由该中断判定构件判定为上述书画台图像的外周部的图案存在中断时,判断为正在进行原稿文件向上述书画台的载置动作,判定该原稿文件有无移动;投影允许构件,当在上述移动判定构件中判定为没有上述原稿文件的移动,且判定为在上述中断判定构件中判定为该原稿文件没有移动的书画台图像的外周部的图案没有中断时,判定是否允许载置在上述书画台上的原稿文件的投影;及输出构件,输出由该投影允许构件判定为允许投影的书画台的图像。

2、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24314号公报

3、作为控制装置,可以考虑在原稿配置于摄影部的摄影区域时,对所述摄影部进行在经过预先设定的延缓时间后拍摄所述原稿的图像的控制的控制装置。

4、在该控制装置中,由于在经过预先设定的延缓时间后拍摄所述原稿,因此在原稿配置于摄影部的摄影区域后,在未向该摄影区域追加配置原稿的情况下,有时会产生摄影部拍摄原稿的图像为止的等待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与延缓时间始终为恒定时间的情况相比,缩短摄影部拍摄原稿的图像为止的等待时间。

2、第1方式具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在原稿配置于摄影部的摄影区域时处于能够向该摄影区域追加配置原稿的可能状态的情况下,对所述摄影部进行在经过预先设定的第一延缓时间后拍摄所述原稿的图像的第一控制;及在原稿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时处于不能向该摄影区域追加配置原稿的不可能状态的情况下,对所述摄影部进行在经过比所述第一延缓时间短的第二延缓时间后拍摄所述原稿的图像的第二控制。

3、在第2方式中,在第1方式中,所述不可能状态是如下状态:在原稿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时,在该摄影区域中不存在与该原稿之间具有间隙且能够配置与该原稿相同大小的原稿的区域。

4、在第3方式中,在第2方式中,所述不可能状态是如下状态: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的原稿及所述摄影区域为长方形状,在将该原稿的短边的长度设为a,将所述摄影区域的长边的长度设为x时,a≥x/2成立。

5、在第4方式中,在第2方式中,所述不可能状态是如下状态: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的原稿及所述摄影区域为长方形状,在将该原稿的短边的长度设为a,将所述摄影区域的长边的长度设为x时,x/2>a≥x/3成立且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的所述原稿的重心位于所述摄影区域的预先设定的中心区域内。

6、在第5方式中,在第1方式至第4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可能状态是如下状态:在原稿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时,在该摄影区域中存在与该原稿之间具有间隙且能够配置与该原稿相同大小的原稿的区域。

7、在第6方式中,在第5方式中,所述可能状态是如下状态: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的原稿及所述摄影区域为长方形状,在将该原稿的短边的长度设为a,将所述摄影区域的长边的长度设为x时,x/3>a成立。

8、在第7方式中,在第5方式或第6方式中,所述可能状态是如下状态: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的原稿及所述摄影区域为长方形状,在将该原稿的短边的长度设为a,将所述摄影区域的长边的长度设为x时,x/2>a≥x/3成立且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的所述原稿的重心位于所述摄影区域的预先设定的中心区域外。

9、在第8方式中,在第1方式至第7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一延缓时间由第三延缓时间和在经过该第三延缓时间后测量的最终延缓时间构成,所述第二延缓时间由比所述第三延缓时间短的第四延缓时间和在经过该第四延缓时间后测量的所述最终延缓时间构成,或仅由所述最终延缓时间构成。

10、在第9方式中,在第8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对通知部进行通知所述最终延缓时间的测量状况的控制。

11、在第10方式中,在第8方式或第9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在经过所述第四延缓时间之前进行了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的原稿的移动、或向所述摄影区域追加配置了原稿的情况下,重新测量所述第四延缓时间,在所述第二控制中,在经过该第四延缓时间及所述最终延缓时间后拍摄所述原稿的图像。

12、在第11方式中,在第8方式至第10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在经过所述第四延缓时间后且经过所述最终延缓时间之前进行了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的原稿的移动、或向所述摄影区域追加配置了原稿的情况下,重新测量所述第四延缓时间及所述最终延缓时间,在所述第二控制中,在经过该第四延缓时间及所述最终延缓时间后拍摄所述原稿的图像。

13、在第12方式中,在第8方式至第11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在经过所述第三延缓时间之前进行了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的原稿的移动、或向所述摄影区域追加配置了原稿的情况下,重新测量所述第三延缓时间,在所述第一控制中,在经过该第三延缓时间及所述最终延缓时间后拍摄所述原稿的图像。

14、在第13方式中,在第8方式至第12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在经过所述第三延缓时间后且经过所述最终延缓时间之前进行了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的原稿的移动、或向所述摄影区域追加配置了原稿的情况下,测量所述第四延缓时间及所述最终延缓时间,在所述第一控制中,在经过该第四延缓时间及所述最终延缓时间后拍摄所述原稿的图像。

15、第14方式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的执行程序:在原稿配置于摄影部的摄影区域时处于能够向该摄影区域追加配置原稿的可能状态的情况下,对所述摄影部进行在经过预先设定的第一延缓时间后拍摄所述原稿的图像的第一控制;及在原稿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时处于不能向该摄影区域追加配置原稿的不可能状态的情况下,对所述摄影部进行在经过比所述第一延缓时间短的第二延缓时间后拍摄所述原稿的图像的第二控制。

16、第15方式具备摄影部,所述摄影部拍摄配置于摄影区域的原稿的图像,所述摄影部进行如下处理:在原稿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时处于能够向该摄影区域追加配置原稿的可能状态的情况下,在经过预先设定的第一延缓时间后,拍摄所述原稿的图像,在原稿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时处于不能向该摄影区域追加配置原稿的不可能状态的情况下,在经过比所述第一延缓时间短的第二延缓时间后拍摄所述原稿的图像。

17、第16方式具备:第15方式所述的图像摄影装置;及图像形成部,将由所述图像摄影装置拍摄的图像形成在记录媒体上。

18、第17方式包括如下步骤:在原稿配置于摄影部的摄影区域时处于能够向该摄影区域追加配置原稿的可能状态的情况下,对所述摄影部进行在经过预先设定的第一延缓时间后拍摄所述原稿的图像的第一控制;及在原稿配置于所述摄影区域时处于不能向该摄影区域追加配置原稿的不可能状态的情况下,对所述摄影部进行在经过比所述第一延缓时间短的第二延缓时间后拍摄所述原稿的图像的第二控制。

19、发明效果

20、根据第1方式的结构,与延缓时间始终为恒定时间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摄影部拍摄原稿的图像为止的等待时间。

21、根据第2方式的结构,与不可能状态是在原稿配置于摄影区域时,在该摄影区域中不存在与该原稿之间具有间隙且能够配置比该原稿小的全部原稿的区域的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摄影部拍摄原稿的图像为止的等待时间。

22、根据第3方式的结构,与不可能状态是摄影区域和原稿为相同大小的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摄影部拍摄原稿的图像为止的等待时间。

23、根据第4方式的结构,与不可能状态是摄影区域和原稿为相同大小的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摄影部拍摄原稿的图像为止的等待时间。

24、根据第5方式的结构,与可能状态是在原稿配置于摄影区域时,在该摄影区域中存在与该原稿之间具有间隙且能够配置比该原稿小的全部原稿的区域的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摄影部拍摄原稿的图像为止的等待时间。

25、根据第6方式的结构,与可能状态是x/2>a成立的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摄影部拍摄原稿的图像为止的等待时间。

26、根据第7方式的结构,与将无论配置于摄影区域的原稿的重心的位置如何x/2>a≥x/3都成立的情况设为可能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摄影部拍摄原稿的图像为止的等待时间。

27、根据第8方式的结构,与第二延缓时间仅由比第三延缓时间短的第四延缓时间构成的情况相比,在不可能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使配置于摄影区域的原稿移动,调整该原稿g的位置的过程中进行摄影的情况。

28、根据第9方式的结构,与不通知最终延缓时间的测量状况的情况相比,用户容易识别最终延缓时间的测量状况。

29、根据第10方式的结构,与处理器始终仅测量一次第四延缓时间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进行配置于摄影区域的原稿的移动、或向摄影区域追加配置原稿的过程中进行摄影的情况。

30、根据第11方式的结构,与处理器始终仅测量一次第四延缓时间及最终延缓时间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进行配置于摄影区域的原稿的移动、或向摄影区域追加配置原稿的过程中进行摄影的情况。

31、根据第12方式的结构,与处理器始终仅测量一次第三延缓时间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进行配置于摄影区域的原稿的移动、或向摄影区域追加配置原稿的过程中进行摄影的情况。

32、根据第13方式的结构,与处理器在经过第三延缓时间后且经过最终延缓时间之前进行了配置于摄影区域的原稿的移动、或向摄影区域追加配置原稿的情况下,重新测量第三延缓时间及最终延缓时间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摄影部拍摄原稿的图像为止的等待时间。

33、根据第14方式的结构,与延缓时间始终为恒定时间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摄影部拍摄原稿的图像为止的等待时间。

34、根据第15方式的结构,与延缓时间始终为恒定时间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摄影部拍摄原稿的图像为止的等待时间。

35、根据第16方式的结构,与延缓时间始终为恒定时间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将由图像摄影装置拍摄的图像形成在记录媒体上为止的等待时间。

36、根据第17方式的结构,与延缓时间始终为恒定时间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将由图像摄影装置拍摄的图像形成在记录媒体上为止的等待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