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在车辆中应用的方法、车辆和云平台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52559发布日期:2023-08-06 05:3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智能设备在车辆中应用的方法、车辆和云平台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车辆领域中一种智能设备在车辆中应用的方法、车辆和云平台。


背景技术:

1、目前,在车辆行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智能设备逐渐取代了车辆中原有的硬件产品,例如用户可以使用高性能的高清全景摄像头代替车辆中原来的普清全景摄像头。

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设备在代替车辆中原有的硬件产品时,第一种可以通过非法的方式(例如破解的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网络数据、获取原车系统的root权限等)。第二种是使用终端设备或者物理按键控制智能设备,这种方式无法使智能设备与车机进行融合。

3、综上,如何合理正确地在车辆中使用智能设备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在车辆中应用的方法、车辆和云平台,该方法能够在车辆中需要应用智能设备时,在智能设备身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将车辆控制接口开放给智能设备,使得车辆用户可以在车载终端上基于车辆控制接口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从而达到了智能设备和车辆融合的效果。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在车辆中应用的方法,该方法由车载终端执行,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智能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对该智能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在该智能设备身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该智能设备开放该智能设备对应的车辆控制接口;通过该车辆控制接口控制该智能设备实现对应的车辆功能。

3、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将智能设备应用至车辆时,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的方法,该方法由车载终端执行。具体是响应于智能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对智能设备进行身份验证。上述在车载终端与智能设备连接的过程中,首先对智能设备进行身份验证能够保证智能设备与车载终端之间连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在智能设备身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车载终端可以向智能设备开放智能设备对应的车辆控制接口,并基于车辆控制接口控制智能设备实现对应的车辆功能。上述过程能够使得用户通过车载终端上的车辆控制接口与智能设备进行交互,从而达到了智能设备和车机融合的效果,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4、结合第一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过该车辆控制接口控制该智能设备实现对应的车辆功能包括:响应于在该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上的配置操作,生成目标调节指令,该控制界面用于控制该智能设备执行车辆功能;将该目标调节指令通过该车辆控制接口发送至该智能设备,以控制该智能设备执行与该目标调节指令对应的目标车辆功能。

5、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通过车辆控制接口控制智能设备的方式。具体是车载终端可以响应于用户在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上的配置操作,生成目标调节指令,通过车辆控制接口将目标调节指令发送至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执行相应的目标车辆功能。上述过程通过在控制界面控制智能设备的过程,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控制方式,更加直观明了,使得智能设备的控制过程更加高效简单。

6、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连接请求为首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该在该智能设备身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该智能设备开放该智能设备对应的车辆控制接口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该智能设备的授权信息;将该授权信息发送至云平台,以使得该云平台根据该授权信息和预设授权信息,对该智能设备进行激活鉴权;在该智能设备激活鉴权通过的情况下,接收该云平台发送的该智能设备的配置参数,该配置参数用于指示该智能设备能够执行的车辆功能;根据该配置参数,确定该智能设备对应的该车辆控制接口。

7、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智能设备需要首次连接车载终端时,本技术需要先对智能设备进行激活鉴权。具体是车载终端获取智能设备的授权信息,进一步将该授权信息发送至云平台,以使得云平台根据该授权信息和预设授权信息对智能设备进行激活鉴权。上述在智能设备需要首次连接车载终端时,基于激活鉴权的方式为智能设备与车载终端的交互提供了可靠的安全基础,保证了车载终端的安全性。进一步当智能设备激活鉴权通过的情况下,车载终端可以接收云平台发送的智能设备的配置参数,并根据配置参数,预先确定出智能设备对应的车辆控制接口,以便于后续将车辆控制接口开放至智能设备。

8、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对该配置参数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该控制界面。

9、上述技术方案中,车载终端可以对配置参数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到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以使得用户基于控制界面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实现了通过控制智能设备快速实现车辆功能的效果。提高了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实现车辆功能过程中的体验。

10、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对该智能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包括:根据该授权信息,生成第一随机码;将加密后的该第一随机码发送至该智能设备,以使得该智能设备对加密的该第一随机码进行解密,得到第一密钥和第二随机码;响应于该智能设备发送的加密的该第二随机码,对加密的该第二随机码进行解密,得到第二密钥;判断该第一密钥和该第二密钥是否匹配;在该第一密钥和该第二密钥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智能设备身份验证通过。

11、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智能设备首次与车载终端连接的过程中,在云平台对智能设备激活鉴权通过之后,本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对智能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具体是车载终端可以向智能设备先发送加密后的第一随机码,智能设备对加密的第一随机码进行解密后,可以得到第一密钥和第二随机码,并将加密的第二随机码发送至车载终端。车载终端进一步对加密的第二随机码进行解密,得到第二密钥。最后判断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是否匹配,在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匹配的情况下,则认为智能设备身份验证通过。上述通过密钥对智能设备进行首次身份验证的方式能够保证智能设备与车载终端连接过程中的安全性。

12、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该第二密钥和该授权信息中的该智能设备的标识,生成该智能设备的预设认证信息,该预设认证信息用于在与该智能设备非首次连接的情况下,对该智能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13、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连接请求为非首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该响应于智能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对该智能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包括:响应于该非首次连接请求,获取该智能设备的认证信息;判断该认证信息是否与预设认证信息匹配;在该认证信息与该预设认证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智能设备身份验证通过。

14、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车载终端对智能设备首次身份验证通过之后,车载终端可以生成智能设备的预设认证信息,其中,预设认证信息包括第二密钥和智能设备的标识。当下一次在接收到智能设备的连接请求之后,车载终端可以快速通过获取的智能设备的认证信息和预设认证信息,对智能设备进行身份验证,从而既可以保证智能设备与车载终端非首次连接时的安全性,又可以实现非首次身份验证的高效性。

15、综上,在将智能设备应用至车辆时,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的方法,该方法由车载终端执行。具体是响应于智能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对智能设备进行身份验证。上述在车载终端与智能设备连接的过程中,首先对智能设备进行身份验证能够保证智能设备与车载终端之间连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在智能设备身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车载终端可以向智能设备开放智能设备对应的车辆控制接口,并基于车辆控制接口控制智能设备实现对应的车辆功能。上述过程能够使得用户通过车载终端上的车辆控制接口与智能设备进行交互,从而达到了智能设备和车机融合的效果,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16、进一步,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车辆控制接口控制智能设备的方式。具体是车载终端可以响应于用户在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上的配置操作,生成目标调节指令,通过车辆控制接口将目标调节指令发送至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执行相应的目标车辆功能。上述过程通过在控制界面控制智能设备的过程,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控制方式,更加直观明了,使得智能设备的控制过程更加高效简单。

17、当智能设备需要首次连接车载终端时,本技术需要先对智能设备进行激活鉴权。具体是车载终端获取智能设备的授权信息,进一步将该授权信息发送至云平台,以使得云平台根据该授权信息和预设授权信息对智能设备进行激活鉴权。上述在智能设备需要首次连接车载终端时,基于激活鉴权的方式为智能设备与车载终端的交互提供了可靠的安全基础,保证了车载终端的安全性。进一步当智能设备激活鉴权通过的情况下,车载终端可以接收云平台发送的智能设备的配置参数,并根据配置参数,预先确定出智能设备对应的车辆控制接口,以便于后续将车辆控制接口开放至智能设备。

18、在生成控制界面的过程中,车载终端可以对配置参数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到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以使得用户基于控制界面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实现了通过控制智能设备快速实现车辆功能的效果。提高了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实现车辆功能过程中的体验。

19、在智能设备首次与车载终端连接的过程中,在云平台对智能设备激活鉴权通过之后,本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对智能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具体是车载终端可以向智能设备先发送加密后的第一随机码,智能设备对加密的第一随机码进行解密后,可以得到第一密钥和第二随机码,并将加密的第二随机码发送至车载终端。车载终端进一步对加密的第二随机码进行解密,得到第二密钥。最后判断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是否匹配,在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匹配的情况下,则认为智能设备身份验证通过。上述通过密钥对智能设备进行首次身份验证的方式能够保证智能设备与车载终端连接过程中的安全性。

20、在车载终端对智能设备首次身份验证通过之后,车载终端可以生成智能设备的预设认证信息,其中,预设认证信息包括第二密钥和智能设备的标识。当下一次在接收到智能设备的连接请求之后,车载终端可以快速通过获取的智能设备的认证信息和预设认证信息,对智能设备进行身份验证,从而既可以保证智能设备与车载终端非首次连接时的安全性,又可以实现非首次身份验证的高效性。

21、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在车辆中应用的方法,该方法由云平台执行,该方法包括: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智能设备的授权信息;根据该智能设备的授权信息和预设授权信息,对该智能设备进行激活鉴权;在该智能设备激活鉴权通过的情况下,向该车载终端发送该智能设备的配置参数,以使得该车载终端根据该配置参数,确定该智能设备对应的车辆控制接口,该配置参数用于指示该智能设备能够执行的车辆功能。

22、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智能设备需要首次连接车载终端时,本技术需要先对智能设备进行激活鉴权。具体是云平台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智能设备的授权信息,并根据该授权信息和预设授权信息,对智能设备进行激活鉴权。上述在智能设备需要首次连接车载终端时,基于激活鉴权的方式为智能设备与车载终端的交互提供了可靠的安全基础,保证了车载终端的安全性。进一步当智能设备激活鉴权通过的情况下,云平台还可以向车载终端发送智能设备的配置参数,使得车载终端根据配置参数,预先确定出智能设备对应的车辆控制接口,以便于后续将车辆控制接口开放至智能设备。

23、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开发终端发送的授权信息获取请求,确定该预设授权信息,该开发终端用于开发该智能设备;将该预设授权信息发送至该开发终端;接收该开发终端发送的该配置参数以及测试报告;在该智能设备的配置参数以及测试报告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该智能设备能够与该车载终端建立连接。

24、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授权信息的获取方式,具体是云平台响应于开发终端发送的授权信息获取请求,确定出智能设备的预设授权信息;并将预设授权信息发送至开发终端。上述云平台下发智能设备的预设授权信息的过程保证了每一个智能设备在身份验证过程中的唯一性,为后续智能设备的激活鉴权和身份验证过程提供了安全保障。

25、进一步,当开发终端对智能设备开发完成之后,云平台还可以接收开发终端发送的配置参数以及测试报告,并且在智能设备的配置参数以及测试报告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云平台才确定智能设备能够与该车载终端建立连接。上述基于配置参数以及测试报告验证智能设备的开发是否合格保证了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6、综上,当智能设备需要首次连接车载终端时,本技术需要先对智能设备进行激活鉴权。具体是云平台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智能设备的授权信息,并根据该授权信息和预设授权信息,对智能设备进行激活鉴权。上述在智能设备需要首次连接车载终端时,基于激活鉴权的方式为智能设备与车载终端的交互提供了可靠的安全基础,保证了车载终端的安全性。进一步当智能设备激活鉴权通过的情况下,云平台还可以向车载终端发送智能设备的配置参数,使得车载终端根据配置参数,预先确定出智能设备对应的车辆控制接口,以便于后续将车辆控制接口开放至智能设备。

27、具体的,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授权信息的获取方式,具体是云平台响应于开发终端发送的授权信息获取请求,确定出智能设备的预设授权信息;并将预设授权信息发送至开发终端。上述云平台下发智能设备的预设授权信息的过程保证了每一个智能设备在身份验证过程中的唯一性,为后续智能设备的激活鉴权和身份验证过程提供了安全保障。

28、进一步,当开发终端对智能设备开发完成之后,云平台还可以接收开发终端发送的配置参数以及测试报告,并且在智能设备的配置参数以及测试报告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云平台才确定智能设备能够与该车载终端建立连接。上述基于配置参数以及测试报告验证智能设备的开发是否合格保证了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9、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在车辆中应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智能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对该智能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开放模块,用于在该智能设备身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该智能设备开放该智能设备对应的车辆控制接口;控制模块,用于通过该车辆控制接口控制该智能设备实现对应的车辆功能。

30、结合第三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在该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上的配置操作,生成目标调节指令,该控制界面用于控制该智能设备执行车辆功能;将该目标调节指令通过该车辆控制接口发送至该智能设备,以控制该智能设备执行与该目标调节指令对应的目标车辆功能。

31、结合第三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连接请求为首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该在该智能设备身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该智能设备开放该智能设备对应的车辆控制接口之前,该装置还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该智能设备的授权信息;将该授权信息发送至云平台,以使得该云平台根据该授权信息和预设授权信息,对该智能设备进行激活鉴权;在该智能设备激活鉴权通过的情况下,接收该云平台发送的该智能设备的配置参数,该配置参数用于指示该智能设备能够执行的车辆功能;根据该配置参数,确定该智能设备对应的该车辆控制接口。

32、结合第三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该配置参数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该控制界面。

33、结合第三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身份验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该授权信息,生成第一随机码;将加密后的该第一随机码发送至该智能设备,以使得该智能设备对加密的该第一随机码进行解密,得到第一密钥和第二随机码;响应于该智能设备发送的加密的该第二随机码,对加密的该第二随机码进行解密,得到第二密钥;判断该第一密钥和该第二密钥是否匹配;在该第一密钥和该第二密钥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智能设备身份验证通过。

34、结合第三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二密钥和该授权信息中的该智能设备的标识,生成该智能设备的预设认证信息,该预设认证信息用于在与该智能设备非首次连接的情况下,对该智能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35、结合第三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连接请求为非首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该身份验证模块还用于:响应于该非首次连接请求,获取该智能设备的认证信息;判断该认证信息是否与预设认证信息匹配;在该认证信息与该预设认证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智能设备身份验证通过。

36、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在车辆中应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智能设备的授权信息和预设授权信息;鉴权模块,用于根据该授权信息,对该智能设备进行激活鉴权;发送模块,用于在该智能设备激活鉴权通过的情况下,向该车载终端发送该智能设备的配置参数,以使得该车载终端根据该配置参数,确定该智能设备对应的车辆控制接口,该配置参数用于指示该智能设备能够执行的车辆功能。

37、结合第四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开发终端发送的授权信息获取请求,确定该预设授权信息,该开发终端用于开发该智能设备;将该预设授权信息发送至该开发终端;接收该开发终端发送的该配置参数以及测试报告;在该智能设备的配置参数以及测试报告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该智能设备能够与该车载终端建立连接。

38、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在车辆中应用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载终端和云平台。其中,该车载终端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云平台能够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39、可选的,该系统还包括开发终端,该开发终端用于向该云平台发送授权信息获取请求;接收该云平台发送的该智能设备的授权信息;向该云平台发送该智能设备的配置参数以及测试报告。

40、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载终端,该车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可执行程序代码,使得该车载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41、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云平台,该云平台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可执行程序代码,使得该云平台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42、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43、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