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存储与共享方法及相关装置

文档序号:35126488发布日期:2023-08-14 20:1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存储与共享方法及相关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据,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存储与共享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量、数据量正在成指数级的攀升,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安全有效的存储与共享成为了世界各方共同面临的问题。

2、近年来,针对于传统的文件系统存储方式存在的存储速度慢且存储空间有限的问题,相关技术多采用对象存储方式对数据进行存储。其中,对象存储方式即用户将数据存储到对象存储服务器中,以获得一个地址信息,对象存储服务器通过该地址信息即可在对象存储服务器中找到已存储的数据,用户无需知道数据的存储形式和存储位置,只需通过该地址信息即可在对象存储服务器中下载对应数据。该存储方式使得对象存储服务器具有较高的扩展性,容易提升存储量;且对象存储服务器作为分布式系统服务器,在数据读写时可以使用多台服务器同时进行读写,使得存储速度大大加快。

3、但是,实际应用中用户在上传数据时可以直接访问到对象存储服务器,也就导致了对象存储服务器中存储的其他数据都暴露在用户面前,势必造成严重的数据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与共享方法及相关装置,在方便用户上传数据进行存储的同时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并能够共享给用户进行下载。

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存储与共享方法,应用于对象存储服务器,所述对象存储服务器包括数据汇集栈、数据存储栈和数据分发栈,所述方法包括:

4、通过所述数据汇集栈接收第一用户上传的待存储数据,所述待存储数据为文件系统存储方式存储的数据;

5、通过所述数据汇集栈将所述待存储数据转换为以对象存储方式存储的数据,获得对象存储数据;

6、通过所述数据汇集栈将所述对象存储数据提交给所述数据存储栈,以便所述数据存储栈将所述对象存储数据进行存储;

7、响应于第二用户发送的所述对象存储数据的下载请求,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从所述数据存储栈中获取所述对象存储数据;

8、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将所述对象存储数据转换为文件系统存储方式存储的待下载数据,以便所述第二用户获取所述待下载数据。

9、可选的,在所述数据汇集栈将所述对象存储数据提交给所述数据存储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所述对象存储服务器获取所述对象存储数据的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为所述对象存储数据在所述数据存储栈中的存储位置信息;

11、所述对象存储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提交给所述数据存储栈,以便所述数据存储栈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进行存储。

12、可选的,在所述数据汇集栈接收第一用户上传的待存储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3、通过所述数据汇集栈将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

14、若在预设时间内获得所述对象存储数据,删除所述数据汇集栈存储的所述待存储数据;

15、若在预设时间内无法获得所述对象存储数据,再次执行通过所述数据汇集栈将所述待存储数据转换为以对象存储方式存储的数据的步骤。

16、可选的,响应于第二用户发送的所述对象存储数据的下载请求,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从所述数据存储栈中获取所述对象存储数据包括:

17、响应于第二用户发送的所述对象存储数据的下载请求,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根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在所述数据存储栈中获取所述对象存储数据;

18、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将所述对象存储数据转换为文件系统存储方式存储的待下载数据,以便所述第二用户获取所述待下载数据包括:

19、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将所述对象存储数据转换为文件系统存储方式存储的待下载数据;

20、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存储所述待下载数据;

21、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获得第二地址信息,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为所述数据分发栈在所述对象存储服务器中的位置信息;

22、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将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以便所述第二用户根据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在所述数据分发栈中获取所述待下载数据。

23、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24、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的所述对象存储数据的下载请求,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判断所述下载请求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是,则将所述下载请求认定为合法请求;

25、响应于第二用户发送的所述对象存储数据的下载请求,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根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在所述数据存储栈中获取所述对象存储数据包括:

26、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响应于所述合法请求,根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在所述数据存储栈中获取所述对象存储数据。

27、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28、若所述待下载数据的存储时间符合预定时间,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将所述待下载数据删除。

29、可选的,所述对象存储服务器为文件传输协议服务器;

30、通过所述数据汇集栈接收第一用户上传的待存储数据包括:

31、通过所述数据汇集栈接收第一用户通过与所述文件传输协议服务器对应的文件传输协议上传的待存储数据。

3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存储与共享装置,应用于对象存储服务器,所述对象存储服务器包括数据汇集栈、数据存储栈和数据分发栈,所述装置包括:

33、数据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据汇集栈接收第一用户上传的待存储数据,所述待存储数据为文件系统存储方式存储的数据;

34、第一数据转换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据汇集栈将所述待存储数据转换为以对象存储方式存储的数据,获得对象存储数据;

35、数据提交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据汇集栈将所述对象存储数据提交给所述数据存储栈,以便所述数据存储栈将所述对象存储数据进行存储;

36、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第二用户发送的所述对象存储数据的下载请求,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从所述数据存储栈中获取所述对象存储数据;

37、第二数据转换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将所述对象存储数据转换为文件系统存储方式存储的待下载数据,以便所述第二用户获取所述待下载数据。

38、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39、第一地址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对象存储数据的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为所述对象存储数据在所述数据存储栈中的存储位置信息;

40、第一地址信息提交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提交给所述数据存储栈,以便所述数据存储栈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进行存储。

41、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42、数据存储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据汇集栈将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

43、第一数据删除单元,用于若在预设时间内获得所述对象存储数据,删除所述数据汇集栈存储的所述待存储数据;若在预设时间内无法获得所述对象存储数据,再次激活第一数据转换单元。

44、可选的,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还用于响应于第二用户发送的所述对象存储数据的下载请求,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根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在所述数据存储栈中获取所述对象存储数据;

45、所述第二数据转换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将所述对象存储数据转换为文件系统存储方式存储的待下载数据;

46、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存储所述待下载数据;

47、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获得第二地址信息,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为所述数据分发栈在所述对象存储服务器中的位置信息;

48、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将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以便所述第二用户根据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在所述数据分发栈中获取所述待下载数据。

49、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50、下载请求判断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的所述对象存储数据的下载请求,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判断所述下载请求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是,则将所述下载请求认定为合法请求;

51、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响应于所述合法请求,根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在所述数据存储栈中获取所述对象存储数据。

52、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53、第二数据删除单元,用于若所述待下载数据的存储时间符合预定时间,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栈将所述待下载数据删除。

54、可选的,所述对象存储服务器为文件传输协议服务器;

55、所述数据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数据汇集栈接收第一用户通过与所述文件传输协议服务器对应的文件传输协议上传的待存储数据。

56、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57、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58、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数据存储与共享方法。

59、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数据存储与共享方法。

6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用户在上传待存储数据时只能访问到数据汇集栈,而不能访问到数据存储栈,从而避免了因用户能直接访问到对象存储服务器,导致的对象存储服务器中存储的其他数据暴露在用户面前的风险,有效保护了数据存储栈中存储的其他数据的数据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