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口冲突解决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18606发布日期:2023-08-24 18:4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端口冲突解决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具体涉及一种端口冲突解决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数据分发服务(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dds)通信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针对使用以太网dds通信技术的车载控制器,在软件开发前期需要通过dds协议栈仿真应用(即仿真系统)仿真虚拟节点与该车载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并且,需要通过测试系统监听仿真系统与该车载控制器之间发送的报文,以对该车载控制器的dds通信协议一致性进行充分验证。当前在自动化测试过程中,车载控制器可以采用预先配置的固定端口与仿真系统进行通信。

2、但是,在上述方法中,车载控制器采用预先配置的固定端口号与仿真系统进行通信时,测试系统会抢占该端口号造成端口冲突,导致仿真系统和测试系统无法同时获取车载控制器发送的报文,仿真系统和测试系统无法稳定运行。在测试系统占用端口时,仿真系统无法与车载控制器进行正常通信,从而对车载控制器进行仿真测试的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口冲突解决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在车载控制器与仿真系统进行通信时,测试系统抢占端口号造成端口冲突,导致仿真系统和测试系统无法同时获取车载控制器发送的报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2、根据本技术涉及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端口冲突解决方法,包括:基于电子设备中的测试系统对应的物理网卡套接字,通过测试系统接收车载控制器发送的目标报文,电子设备包括测试系统和仿真系统,目标报文用于请求仿真系统与车载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基于仿真系统对应的本地回环套接字,通过测试系统向仿真系统发送目标报文;基于目标报文,通过仿真系统向车载控制器发送连接建立报文,连接建立报文用于建立车载控制器与仿真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

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通过测试系统对应的物理网卡套接字,实现测试系统占用端口接收目标报文,并通过仿真系统对应的本地回环套接字,实现通过测试系统向仿真系统发送目标报文,通过测试系统占用端口接收目标报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仿真系统抢占端口引起端口冲突,导致测试系统和仿真系统不能稳定运行的问题,同时可以通过测试系统将目标报文发送至仿真系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测试系统抢占端口导致仿真系统无法接收报文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仿真测试的效率。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将电子设备的网际互连协议ip地址和预设端口号配置为测试系统对应的物理网卡套接字,预设端口号为车载控制器发送目标报文的端口号。

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将电子设备的ip地址和预设端口号配置为测试系统对应的物理网卡套接字,以基于电子设备的ip地址,通过测试系统接收车载控制器通过预设端口号发送的目标报文,避免仿真系统抢占端口。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将电子设备的本地回环ip地址和预设端口号配置为仿真系统对应的本地回环套接字。

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将电子设备的本地回环ip地址和预设端口号配置为仿真系统对应的本地回环套接字,以基于本地回环ip地址,通过测试系统将目标报文发送至仿真系统,保证仿真系统在不占用端口的情况下接收目标报文。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通过测试系统对目标报文进行识别处理,确定目标报文是否为用于请求仿真系统与车载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报文;在确定目标报文是用于请求仿真系统与车载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报文的情况下,将目标报文存储至电子设备中。

9、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将用于请求仿真系统与车载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报文存储至电子设备中,保证接收的报文是用于进行仿真测试的报文。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确定目标报文不是用于请求仿真系统与车载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报文的情况下,将目标报文丢弃。

11、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将不是用于请求仿真系统与车载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报文丢弃,避免与仿真测试无关的报文占用存储空间。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目标报文,通过仿真系统向车载控制器发送连接建立报文,包括:基于目标报文,通过仿真系统建立虚拟域,并向车载控制器发送连接建立报文与车载控制器进行握手,建立车载控制器与仿真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虚拟域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参与者、接收数据端点、发送数据端点、主题。

1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通过仿真系统建立虚拟域,实现通过仿真系统仿真虚拟节点,并向车载控制器发送连接建立报文与车载控制器进行握手,建立车载控制器与仿真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实现仿真系统和车载控制器之间通过通信连接进行用户流量阶段的数据接收。

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端口冲突解决装置,包括接收模块以及发送模块;接收模块,用于基于电子设备中的测试系统对应的物理网卡套接字,通过测试系统接收车载控制器发送的目标报文,电子设备包括测试系统和仿真系统,目标报文用于请求仿真系统与车载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发送模块,用于基于仿真系统对应的本地回环套接字,通过测试系统向仿真系统发送目标报文;发送模块,还用于基于目标报文,通过仿真系统向车载控制器发送连接建立报文,连接建立报文用于建立车载控制器与仿真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端口冲突解决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将电子设备的网际互连协议ip地址和预设端口号配置为测试系统对应的物理网卡套接字,预设端口号为车载控制器发送目标报文的端口号。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将电子设备的本地回环ip地址和预设端口号配置为仿真系统对应的本地回环套接字。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测试系统对目标报文进行识别处理,确定目标报文是否为用于请求仿真系统与车载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报文;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目标报文是用于请求仿真系统与车载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报文的情况下,将目标报文存储至电子设备中。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目标报文不是用于请求仿真系统与车载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报文的情况下,将目标报文丢弃。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目标报文,通过仿真系统建立虚拟域,并向车载控制器发送连接建立报文与车载控制器进行握手,建立车载控制器与仿真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虚拟域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参与者、接收数据端点、发送数据端点、主题。

2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端口冲突解决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4、由此,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特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可以通过测试系统对应的物理网卡套接字,实现测试系统占用端口接收目标报文,并通过仿真系统对应的本地回环套接字,实现通过测试系统向仿真系统发送目标报文,通过测试系统占用端口接收目标报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仿真系统抢占端口引起端口冲突,导致测试系统和仿真系统不能稳定运行的问题,同时可以通过测试系统将目标报文发送至仿真系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测试系统抢占端口导致仿真系统无法接收报文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仿真测试的效率。

26、(2)可以将电子设备的ip地址和预设端口号配置为测试系统对应的物理网卡套接字,以基于电子设备的ip地址,通过测试系统接收车载控制器通过预设端口号发送的目标报文,避免仿真系统抢占端口。

27、(3)可以将电子设备的本地回环ip地址和预设端口号配置为仿真系统对应的本地回环套接字,以基于本地回环ip地址,通过测试系统将目标报文发送至仿真系统,保证仿真系统在不占用端口的情况下接收目标报文。

28、(4)可以将用于请求仿真系统与车载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报文存储至电子设备中,保证接收的报文是用于进行仿真测试的报文。

29、(5)可以将不是用于请求仿真系统与车载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报文丢弃,避免与仿真测试无关的报文占用存储空间。

30、(6)可以通过仿真系统建立虚拟域,实现通过仿真系统仿真虚拟节点,并向车载控制器发送连接建立报文与车载控制器进行握手,建立车载控制器与仿真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实现仿真系统和车载控制器之间通过通信连接进行用户流量阶段的数据接收。

3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对应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3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