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媒体融合平台的导播切换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48958发布日期:2023-09-07 21:3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媒体融合平台的导播切换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多媒体领域,涉及媒体融合平台的导播切换技术,具体是一种媒体融合平台的导播切换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媒体融合是指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不仅包含一切与之相关的要素结合,如文化、体制、技术、内容等,而且涉及多领域、多行业的跨界合作。

2、现有技术中需要预先将一天中需要播放的节目规划好,按照计划将每个节目的信息一一录入到导播系统中生成编排好的节目单。然而现在很多频道都是24小时连续播放的,播放时间长、节目数量多,节目的规划和编排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操作,而且无法适用于直播节目,影响观众的实际体验。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媒体融合平台的导播切换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媒体融合平台的导播切换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媒体融合平台进行导播切换时,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成本,而且针对现场直播无法进行精准的导播切换,影响观众实际体验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媒体融合平台的导播切换系统,包括中枢控制模块,以及与之相连接的数据交互模块和输出预览模块;中枢控制模块通过数据交互模块获取根据节目类型设置的旁白大纲和经过信号初筛的多源信号数据;确定多源信号数据中各子信号数据的关联主题,结合内容特征和信号特征计算各子信号数据的质量优先系数;以及串联旁白大纲中的目录主题,生成目录序列;提取目录序列中相邻目录主题的间隔,获取若干主题时段,结合关联主题设置主题时段内的正侧内容分布;中枢控制模块基于正侧内容分布和质量优先系数依次选择至少一组子信号数据,根据选择的子信号数据生成切换逻辑,基于切换逻辑将各子信号数据嵌入对应主题时段,获取预览片段;将预览片段发送至输出预览模块供工作人员预览。

3、现有技术在进行导播切换时,需要花费很多精力进行节目规划和节目编排,而且节目类型和节目资料都需要提前获取和裁剪;对于媒体融合平台来说其花费的精力是呈几何增长的。对于直播来说,其导播工作主要依赖于导播人员,对于导播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数量有较高要求,而且导播人员对于多个信号源的判断存在延迟,影响观众的实际体验。

4、本发明仅需要提前根据智能终端设置好旁白大纲,从内容特征和信号特征对多源信号数据中的各子信号数据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各信号子数据在各主题时段中的分布规则,进而确定切换逻辑,根据切换逻辑自动完成导播工作;本发明各类型导播工作中自动化确定切换逻辑,在保证观众体验的基础上还能够降低导播人员的工作量。

5、本发明中的中枢控制模块分别与数据交互模块和输出预览模块通信和/或电气连接;输出预览模块用于预览生成的预览片段;数据交互模块分别与多源输入设备和智能终端通信和/或电气连接。中枢控制模块主要负责数据处理;数据交互模块用于获取各类型数据;输出预览模块则是根据切换逻辑组织好子信号数据,输出给导播人员进行短暂预览。本发明中的多源输入设备用于获取多源信号数据,多源输入设备是经过授权认证的摄像机、录音机、电脑等,因此导播切换主要是为了保证输出信号的流畅性和观赏性。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或者电脑,用于获取提前设置好的旁白大纲;旁白大纲实际是根据节目内容提前设置的大纲,如对于会议来说主要有开幕、发言、闭幕等环节。

6、本发明中的信号初筛包括质量核验和内容核验,质量核验是核验多源信号数据是否有效,内容核验主要是核验多源信号数据是否与节目相关。多源信号数据包括视频、文字和语音,视频、文字和语音也单独作为子信号数据。

7、本发明中的正侧内容分布指正向内容与侧向内容的分布比例和分布类型,如在某主题时段内正向内容和侧向内容按照多少比例填充,以及正向内容和侧向内容是交叉填充还是顺序填充。本发明的正向内容和侧向内容在不同关联主题下有不同定义;正向内容和侧向内容主要根据视角或者与关联主题相关度。如针对视频而言,正面视角的为正向内容,侧面视角的为侧向内容;或者与关联主题直接相关的为正向内容,与关联主题侧面相关的为侧向内容。

8、优选的,所述确定多源信号数据中各子信号数据的关联主题,包括:确定媒介融合平台符合的主题类型;识别提取各子信号数据的实质内容,计算实质内容与各主题类型的匹配度;基于匹配度筛选至少一个主题类型与该子信号数据进行关联,作为其关联主题。

9、本发明中的主题类型包括会议、娱乐和新闻,该主题类型主要来源于媒体融合平台所服务的范围;当然主题类型还可以更加精细,如某会议、某娱乐现场等。通过各子信号数据中实质内容与主题类型匹配度来对各子信号数据进行划分,有利于对子信号数据进一步处理。

10、优选的,所述结合内容特征和信号特征计算各子信号数据的质量优先系数,包括:识别子信号数据对应的内容特征;当内容特征为正向内容,则st=1;当内容特征为侧向内容时,则st=-1;获取子信号数据的信号特征,将信号特征中的信号稳定系数和内容质量系数分别标记为xwx和nz;通过zyx=αi×st×(β1×xwx+β2×nz)公式计算各子信号数据的质量优先系数zyx。

11、本发明需要根据正向内容和侧向内容的划分规则来对子信号数据所输出的内容进行分析,为根据分析结果为st赋值。同时对子信号数据对应的多源输入设备的信号特征进行分析,主要是分析信号是否稳定以及内容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得到信号稳定系数和内容质量系数,且信号稳定系数越大说明信号越稳定,内容质量系数越大说明内容质量越高。

12、本发明从内容特征和信号特征来计算子信号数据的质量优先系数,根据质量优先系数可实现对子信号数据的筛选。信号稳定系数主要是筛选出受环境影响较小的子信号数据,尤其是针对媒体融合平台;内容质量系数是筛选出内容和逻辑清晰的子信号数据,避免影响用户体验;st则有利于区分正向内容和侧向内容。本发明中的αi为各子信号数据的数据类型对应的权重系数,i是数据类型的编号;如视频、音频、文字对应的权重系数分别为α1、α2和α3,且α1≤α2≤α3,可以理解为同一正向内容或者侧向内容中,优先选择视频,其次音频,最后是文字。β1和β2分别为信号稳定系数和内容质量系数对应的权重系数。

13、优选的,所述生成目录序列,包括:调取根据节目类型设置的旁白大纲,从中提取目录主题;将目录主题按照在旁白大纲中的时间顺序拼接起来,生成目录序列。

14、本发明中的目录主题是对接下来所展示内容的总结,相当于论文中的子标题,每个目录主题均会针对性展示内容。从旁白大纲中提取若干目录主题,按照规划的顺序串联目录主题可得到目录序列。本发明提取目录主题生成目录序列是为了后续提取主题时段,并对主题时段进行合理填充。

15、优选的,所述结合关联主题设置主题时段内的正侧内容分布,包括:根据关联主题确定正向内容与侧向内容在各主题时段的分布比例;在各主题时段内设置正向内容和侧向内容的分布类型,与分布比例整合成对应主题时段的正侧内容分布。

16、本发明主要是根据经验来确定主题类型的中正向内容和侧向内容的分布比例以及分布类型;在另外一些优选的方案可对各种主题类型下观众的喜欢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确定分布比例和分布类型。通过设置分布比例和分布类型实现对每个主题时段的内容规划,有利于后续对各可用的子信号数据进行针对性筛选。

17、优选的,所述根据选择的子信号数据生成切换逻辑,包括:在正侧内容分布的基础上,根据质量优先系数对若干子信号数据进行筛选,获取筛选的子信号数据在主题时段内出现的时间次序;按照时间次序对子信号数据的唯一标识进行排序,生成切换逻辑。

18、本发明在确定正侧内容分布之后,根据质量优先系数的正负对正向内容和侧向内容进行筛选。在正向内容或者侧向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出质量优先系数大的子信号数据对主题时段进行填充,可知晓在主题时段内何时切换到哪一个子信号数据,形成切换逻辑。

19、本发明根据正侧内容分布和子信号数据的质量优先系数对主题时段进行预先或者实时填充,形成切换逻辑。根据切换逻辑即时切换到对应的子信号数据即可完成自动化导播切换,省时省力。

20、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媒体融合平台的导播切换方法,包括:获取根据节目类型设置的旁白大纲和经过信号初筛的多源信号数据;确定多源信号数据中各子信号数据的关联主题,结合内容特征和信号特征计算各子信号数据的质量优先系数;串联旁白大纲中的目录主题,生成目录序列;提取目录序列中相邻目录主题的间隔,获取若干主题时段,结合关联主题设置主题时段内的正侧内容分布;其中,正侧内容分布指正向内容与侧向内容的分布比例和分布类型;基于正侧内容分布和质量优先系数依次选择至少一组子信号数据,根据选择的子信号数据生成切换逻辑,基于切换逻辑将各子信号数据嵌入对应主题时段,获取预览片段;将预览片段发送至输出预览模块供工作人员预览。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1.本发明提取目录序列中相邻目录主题的间隔,获取若干主题时段,结合关联主题设置主题时段内的正侧内容分布;基于正侧内容分布和质量优先系数依次选择至少一组子信号数据,根据选择的子信号数据生成切换逻辑;本发明从多个角度对子信号数据进行细分筛选,保证导播切换的呈现效果流畅充实。

23、2.本发明根据节目类型设置的旁白大纲和经过信号初筛的多源信号数据;确定多源信号数据中各子信号数据的关联主题,结合内容特征和信号特征计算各子信号数据的质量优先系数;本发明预先从多个维度对多源信号数据进行评估,筛选出高质量的子信号数据,为导播切换奠定数据基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