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数据采集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89149发布日期:2024-01-23 12:0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采集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网络传输,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采集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自动重传(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和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correction,fec)是两种在网络传输中应对网络丢包的技术。arq适用于数据往返时延较低的场景,丢包后自动重传能有效解决因网络丢包导致的视频延时、卡顿、花屏、跳秒等问题。但在网络传输时延高、数据传输不可靠的场景下,丢包重传的开销巨大,会增大视频传输延时,严重时会卡顿、跳秒,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fec技术是这种场景下的更优选择,通过在前端视频设备对视频数据进行冗余编码,让接收端具备一定程度的抗丢包能力,即使传输过程中丢失部分数据包,接收端仍可以通过冗余部分还原原始视频数据,从而避免重传,减少传输时延。

2、fec的冗余度设置需要合理,若设置过小,小于丢包率,则会导致接收端还原数据失败;若设置过大,则会导致冗余数据过多、传输时延增大、带宽利用率降低。因此,设置不同合理的冗余容易影响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采集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一种数据采集设备,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3、响应于设备拉流指令,获取当前链路冗余度和/或历史冗余度;

4、根据所述当前链路冗余度和/或所述历史冗余度,确定拉流冗余度;

5、利用所述设备拉流指令对应的原始数据按照所述拉流冗余度,编码得到冗余数据;

6、将所述原始数据和所述冗余数据发送给所述设备拉流指令对应的数据拉流设备。

7、其中,所述当前链路冗余度为所述数据采集设备正在拉流的其他链路的冗余度;

8、所述根据所述当前链路冗余度和/或所述历史冗余度,确定拉流冗余度,包括:

9、响应于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存在正在拉流的其他链路,获取所述其他链路的最大冗余度作为所述当前链路冗余度;

10、根据所述当前链路冗余度确定所述拉流冗余度。

11、其中,所述历史冗余度为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历史拉流记录的历史冗余度;

12、所述根据所述当前链路冗余度和/或所述历史冗余度,确定拉流冗余度,包括:

13、响应于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存在历史拉流记录,获取所述历史拉流记录中所有历史冗余度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历史冗余度;

14、根据所述历史冗余度确定所述拉流冗余度。

15、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历史冗余度确定所述拉流冗余度,包括:

16、响应于所述数据采集设备不存在正在拉流的其他链路,根据所述历史冗余度确定所述拉流冗余度。

17、其中,所述当前链路冗余度为数据转发平台正在拉流的其他链路的冗余度;

18、所述根据所述当前链路冗余度和/或所述历史冗余度,确定拉流冗余度,包括:

19、响应于所述数据采集设备不存在拉流的其他链路,且所述数据转发平台存在正在拉流的其他链路,获取所述其他链路的最大冗余度作为所述当前链路冗余度;

20、根据所述当前链路冗余度确定所述拉流冗余度。

21、其中,所述将所述原始数据和所述冗余数据发送给所述设备拉流指令对应的数据拉流设备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22、获取所述数据拉流设备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数据还原结果;

23、响应于所述数据还原结果为还原失败时,获取上一次计算的波动值;

24、按照预设上调比例以及所述上一次计算的波动值,计算当前波动值;

25、按照所述当前波动值重新设置所述拉流冗余度。

26、其中,所述获取所述数据拉流设备的反馈信息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27、响应于所述数据还原结果为还原成功时,获取上一次计算的波动值;

28、按照所述预设下调比例以及所述上一次计算的波动值,计算当前波动值。

29、其中,所述反馈信息还包括丢包率;

30、所述按照所述当前波动值重新设置所述拉流冗余度,包括:

31、按照所述当前波动值和所述丢包率的和,确定所述拉流冗余度。

3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数据采集设备,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耦接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数据以实现如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3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在被计算机执行时,用以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数据采集设备响应于设备拉流指令,获取当前链路冗余度和/或历史冗余度;根据所述当前链路冗余度和/或所述历史冗余度,确定拉流冗余度;利用所述设备拉流指令对应的原始数据按照所述拉流冗余度,编码得到冗余数据;将所述原始数据和所述冗余数据发送给所述设备拉流指令对应的数据拉流设备。通过上述数据传输方法,提供一种设置合理前向纠错初始冗余值的方法,通过获取当前链路冗余度或者历史冗余度方式来设置前向纠错初始冗余值,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一种数据采集设备,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9.一种数据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耦接的处理器;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在被计算机执行时,用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采集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一种数据采集设备,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响应于设备拉流指令,获取当前链路冗余度和/或历史冗余度;根据所述当前链路冗余度和/或所述历史冗余度,确定拉流冗余度;利用所述设备拉流指令对应的原始数据按照所述拉流冗余度,编码得到冗余数据;将所述原始数据和所述冗余数据发送给所述设备拉流指令对应的数据拉流设备。通过上述数据传输方法,提供一种设置合理前向纠错初始冗余值的方法,通过获取当前链路冗余度或者历史冗余度方式来设置前向纠错初始冗余值,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锡祥,王飞,叶奇,邓志吉,刘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