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装置、承载系统及倾斜校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65553发布日期:2024-03-01 12:0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承载装置、承载系统及倾斜校正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理领域,尤其涉及物体运动和姿态调整技术,特别是一种承载装置、承载系统及倾斜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1、数字显微技术的关键是把显微图像变成数字图像,数字病理扫描仪是把玻片上的样本信息,变成数字图像,用于病理观察和诊断;现有技术中,数字病理扫描仪,根据扫描仪的进片方式,大致分为手工进片和自动进片两种;其中,手工进片指的是操作人员把玻片放到载片台上,作业时可根据目测或者触感判定玻片状态,进而将玻片装载到载片台上;而自动进片是通过自动化技术,把玻片上载到载片台上。

2、而不管是手工进片,还是自动进片,由于目前的载片台缺乏引导结构,这就会导致玻片在上载时容易产生偏移或者倾斜,进而导致玻片被挤压破碎或者翘起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装置、承载系统及倾斜校正方法,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用于承载被承载件,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底座和夹持组件;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均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夹板用于对所述被承载件的第一面进行夹持;所述第二夹板用于对所述被承载件的第二面进行夹持;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位置相对;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当所述被承载件发生第一预设角度倾斜时,利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变形,消除所述被承载件的上载阻力,以实现校正所述被承载件的运动方向。

3、本发明中,一方面,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实现对被承载件在上载过程中的引导,可减少该被承载件在上载过程中发生偏移或者倾斜;另一方面,通过采用柔性引导方式,避免了该被承载件在上载过程中发生偏移或者倾斜后,导致的该被承载件被挤压破碎或者翘起脱落;通过将本发明提供的承载装置应用于数字病理扫描仪,有效解决了现有数字病理扫描仪存在的缺乏引导结构,会导致玻片在上载时容易产生偏移或者倾斜,进而导致玻片被挤压破碎或者翘起脱落的问题。

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倾斜校正组件、控制电路、第一监测单元及第二监测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均设于所述倾斜校正组件上;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和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均设于所述倾斜校正组件上,且所述第一监测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监测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夹板远离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和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均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被承载件发生第二预设角度倾斜时,监测第一倾斜信号,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倾斜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监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被承载件发生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倾斜时,监测第二倾斜信号,及用于将所述第二倾斜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底座或所述倾斜校正组件,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倾斜校正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倾斜信号和所述第二倾斜信号控制所述倾斜校正组件动作,以实现校正所述被承载件的运动方向。

5、本实现方式中,通过第一监测单元和第二监测单元采集对应被承载件的倾斜信号,可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作用下,利用倾斜校正组件校正该被承载件的运动方向,以避免其由于倾斜导致被挤压破碎或者翘起脱落。

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监测单元与所述第一夹板之间,及所述第二监测单元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均相距预设距离。

7、本实现方式中,通过在第一监测单元与第一夹板之间,及第二监测单元与第二夹板之间保留预设距离,在被承载件在上载过程中发生倾斜时,若倾斜位置于该预设距离范围内,可利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柔性,消除被承载件的上载阻力,使其运动方向改变,完成校正;若倾斜位置超过该预设距离,则可通过触发第一监测单元和第二监测单元,使其采集倾斜信号,以实现基于该倾斜信号控制倾斜校正组件动作,进而实现校正被承载件的运动方向。

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倾斜校正组件包括:夹板座和驱动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及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均设于所述夹板座上;所述驱动部件分别与所述夹板座和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底座或所述夹板座上,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倾斜信号和所述第二倾斜信号控制所述驱动部件运动,以带动所述夹板座相对所述底座运动,实现校正所述被承载件的运动方向。

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限位孔;所述夹板座上对应所述限位孔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限位孔内;当所述夹板座相对所述底座运动,所述限位块在所述限位孔内运动。

10、本实现方式中,通过限位块和限位孔的设计,对夹板座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使其在旋转运动时,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进行旋转。

11、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板靠近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夹板靠近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均设有耐磨片;当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对所述被承载件进行夹持时,所述被承载件与所述耐磨片接触。

12、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耐磨片的设计,避免被承载件在上载过程中,直接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接触,对其造成磨损。

13、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上盖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上盖用于对所述被承载件的第三面进行限位。

14、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设计上盖,对被承载件的第三面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可避免其在上载过程中,发生翘起脱落。

15、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承载系统,包括:被承载件和上述的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用于承载所述被承载件。

16、本发明中,提供的承载系统不限于为数字病理扫描系统,通过承载装置承载被承载件,在将该被承载件上载至该承载装置的过程中,若被承载件发生倾斜时,通过该承载装置能够实现及时校正该被承载件的运动方向,避免被承载件在发生偏移或者倾斜后,导致的该被承载件被挤压破碎或者翘起脱落。

17、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的承载装置实现的倾斜校正方法,应用于在所述承载装置上承载的被承载件发生倾斜时,校正所述被承载件的运动方向,所述倾斜校正方法包括:在将所述被承载件上载至所述承载装置的过程中,若所述被承载件发生第一预设角度倾斜,则利用所述承载装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变形,消除所述被承载件的上载阻力,以实现校正所述被承载件的运动方向。

18、本发明中,在被承载件上载至承载装置的过程中,若该被承载件发生了偏移或者倾斜,通过利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柔性变形,能够实现校正该被承载件的运动方向,避免其被挤压破碎或者翘起脱落。

19、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倾斜校正组件、控制电路、第一监测单元及第二监测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均设于所述倾斜校正组件上;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和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均设于所述倾斜校正组件上,且所述第一监测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监测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夹板远离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和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均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底座或所述倾斜校正组件,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倾斜校正组件连接;在将所述被承载件上载至所述承载装置的过程中,若所述被承载件发生第二预设角度倾斜,则所述倾斜校正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监测第一倾斜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倾斜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监测单元监测第二倾斜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倾斜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第一倾斜信号和所述第二倾斜信号控制所述倾斜校正组件动作,以实现校正所述被承载件的运动方向。

20、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倾斜信号和所述第二倾斜信号控制所述倾斜校正组件动作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倾斜信号和所述第二倾斜信号判断所述被承载件的倾斜方向;获取用于推送所述被承载件的推送机构在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和所述第二监测单元被触发时的位置信号;基于所述位置信号、所述第一倾斜信号、所述第二倾斜信号及所述被承载件的长度计算所述被承载件的倾斜角度;根据所述倾斜方向和所述倾斜角度控制所述倾斜校正组件动作。

21、本实现方式中,能够实现判断出被承载件的倾斜方向,及计算出其倾斜角度,以基于该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控制倾斜校正组件动作,实现改变该被承载件的运动方向,完成校正。

22、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倾斜校正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倾斜校正组件归位。

23、如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承载装置、承载系统及倾斜校正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利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柔性,能够实现消除被承载件在上载过程中的上载阻力,使其运动方向改变,完成校正;另一方面,通过第一监测单元和第二监测单元,采集被承载件的倾斜信号,可实现基于该倾斜信号控制倾斜校正组件动作,进而实现校正被承载件的运动方向,完成校正,有效避免了该承载件在上载过程中,由于产生偏移或者倾斜,导致其被挤压破碎或者翘起脱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