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业务诊断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76012发布日期:2024-02-20 21:3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系统业务诊断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互联网,特别涉及一种系统业务诊断方法,还涉及一种系统业务诊断装置、业务诊断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rdma(remotedirect memoryaccess,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是为了解决网络传输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数据处理的延迟而产生的,其可以将数据直接从一台计算机的内存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无需双方操作系统的介入。为了兼容以太网,rdma基于以太网定义了roce(基于融合以太网的rdma,rdmaover ethernet)、iwarp(internetwidearea rdma,互联网广域rdma协议)两种实现,使得rdma在传统以太网得以应用。

2、然而,以太网相对于fc网络(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技术)、pcie网络(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一种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很大的不同在于,以太网是有损网络(fc、pcie等是无损网络),并且,在使用时需要先配置ip、网关、路由等,交换机也需要配置vlan(virtual lan,虚拟局域网)才能正常联调(fc、sas等是即插即用的)。因此,如若以太网出现问题,需要排查的方面就会比较多,而roce又在以太网之上,需要检查的方面又有增加,故而roce系统的业务故障排查更为繁琐,且准确性较低。

3、因此,如何对roce系统进行更为高效且准确的业务诊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业务诊断方法,该系统业务诊断方法可以对roce系统进行更为高效且准确的业务诊断;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业务诊断装置、业务诊断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系统业务诊断方法,所述系统为基于以太网的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系统,包括主机端和存储端,所述主机端部署有客户机,所述存储端部署有服务器,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客户机,包括:

3、根据系统启动指令进行本地信息采集,获得主机端环境信息;

4、利用所述主机端环境信息进行以太网诊断,获得以太网状态;

5、当所述以太网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发送诊断指令至所述服务器;

6、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诊断指令反馈的存储端环境信息;

7、调用预设通信模型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获得通信信息;

8、利用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与所述通信信息进行业务诊断。

9、可选地,所述主机端环境信息包括主机端设备信息、主机端驱动信息、主机端路由信息、主机端网络信息,所述利用所述主机端环境信息进行以太网诊断,获得以太网状态,包括:

10、按照主机端校验规则分别对所述主机端设备信息、所述主机端驱动信息、所述主机端路由信息、所述主机端网络信息进行校验;

11、当校验通过时,确定所述以太网状态为所述正常状态;

12、当校验失败时,确定所述以太网状态为非正常状态。

13、可选地,所述存储段环境信息包括存储端设备信息、存储端端口信息、存储端内存信息,所述利用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与所述通信信息进行业务诊断,包括:

14、按照存储端校验规则分别对所述存储端设备信息、所述存储端端口信息、所述存储端内存信息进行校验;

15、当校验失败时,确定所述系统存在业务异常;

16、当校验成功时,按照阈值匹配规则对所述通信信息进行校验;

17、当校验失败时,确定所述系统存在业务异常;

18、当校验成功时,确定所述系统不存在业务异常。

19、可选地,所述当所述以太网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发送诊断指令至所述服务器,包括:

20、当所述以太网为所述正常状态时,发送本地密钥至所述服务器;

21、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关于所述本地密钥的校验通过提示;

22、若接收到所述校验通过提示,则发送所述诊断指令至所述服务器。

23、可选地,所述系统业务诊断方法还包括:

24、获取业务诊断结果;

25、利用所述主机端环境信息、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所述通信信息、所述业务诊断结果进行报表填充,获得业务诊断报表;

26、输出所述业务诊断报表。

27、第二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另一种系统业务诊断方法,所述系统为基于以太网的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系统,包括主机端和存储端,所述主机端部署有客户机,所述存储端部署有服务器,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28、根据系统启动指令进行本地信息采集,获得存储端环境信息;

29、当接收到所述客户机发送的诊断指令时,发送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至所述客户机,以使所述客户机利用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和通信信息进行业务诊断;

30、所述诊断指令由所述客户机在根据主机端环境信息确定以太网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向所述服务器发起;

31、所述通信信息由所述客户机调用预设通信模型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时获得。

32、可选地,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包括存储端设备信息和存储端端口信息,所述发送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至所述客户机之前,还包括:

33、根据所述诊断指令获得所述主机端的本地密钥;

34、利用所述存储端设备信息和所述存储端端口信息生成校验密钥;

35、利用所述校验密钥对所述本地密钥进行校验,并在校验通过时,执行所述发送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至所述客户机的步骤。

36、第三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系统业务诊断装置,所述系统为基于以太网的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系统,包括主机端和存储端,所述主机端部署有客户机,所述存储端部署有服务器,所述装置应用于所述客户机,包括:

37、第一采集模块,用于根据系统启动指令进行本地信息采集,获得主机端环境信息;

38、第一诊断模块,用于利用所述主机端环境信息进行以太网诊断,获得以太网状态;

39、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以太网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发送诊断指令至所述服务器;

40、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诊断指令反馈的存储端环境信息;

41、调用模块,用于调用预设通信模型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获得通信信息;

42、第二诊断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与所述通信信息进行业务诊断。

43、第四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另一种系统业务诊断装置,所述系统为基于以太网的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系统,包括主机端和存储端,所述主机端部署有客户机,所述存储端部署有服务器,所述装置应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44、第二采集模块,用于根据系统启动指令进行本地信息采集,获得存储端环境信息;

45、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客户机发送的诊断指令时,发送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至所述客户机,以使所述客户机利用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和通信信息进行业务诊断;

46、所述诊断指令由所述客户机在根据主机端环境信息确定以太网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向所述服务器发起;

47、所述通信信息由所述客户机调用预设通信模型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时获得。

48、第五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业务诊断系统,所述系统为基于以太网的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系统,包括主机端和存储端,所述主机端部署有客户机,所述存储端部署有服务器;

49、所述客户机,用于根据系统启动指令进行本地信息采集,获得主机端环境信息;利用所述主机端环境信息进行以太网诊断,获得以太网状态;当所述以太网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发送诊断指令至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诊断指令反馈的存储端环境信息;调用预设通信模型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获得通信信息;利用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与所述通信信息进行业务诊断;

50、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启动指令进行本地信息采集,获得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当接收到所述诊断指令时,发送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至所述客户机。

51、第六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52、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53、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系统业务诊断方法的步骤。

54、第七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系统业务诊断方法的步骤。

5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系统业务诊断方法,所述系统为基于以太网的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系统,包括主机端和存储端,所述主机端部署有客户机,所述存储端部署有服务器,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客户机,包括:根据系统启动指令进行本地信息采集,获得主机端环境信息;利用所述主机端环境信息进行以太网诊断,获得以太网状态;当所述以太网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发送诊断指令至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诊断指令反馈的存储端环境信息;调用预设通信模型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获得通信信息;利用所述存储端环境信息与所述通信信息进行业务诊断。

56、应用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roce系统,可以在主机端部署客户机,在存储端部署服务器,从而形成c/s(client-server,服务器-客户机)架构,首先由客户机端采集主机端环境信息实现以太网状态诊断,并在确定以太网状态为正常状态的基础上,与存储端的服务器进行通信,获取存储端环境信息,与此同时,调用预设通信模型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获得主机端与服务端之间的通信信息,从而利用存储端环境信息和通信信息实现业务诊断,由此,基于该c/s架构,先实现了以太网状态诊断,后实现了系统业务诊断,从而可以有效保证主机端无异常、存储端无异常、主机端与存储端之间的数据通信无异常,由此可见,本技术方案对roce系统实现了更为高效且准确的业务诊断。

5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客户机请求获取存储端环境信息以及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以获取通信信息之前,先由存储端的服务器对主机端的客户机进行了合法性校验,即由主机端发送本地密钥至服务器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在确定主机端合法时再执行获取存储端环境信息和通信信息的操作,由此,即可有效保证存储端的安全性。

58、本技术所提供的系统业务诊断装置、业务诊断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