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理信息服务聚合与服务链构建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46153发布日期:2024-04-18 18:1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理信息服务聚合与服务链构建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地理信息服务聚合与服务链构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不同系统的各类网络化服务是空间信息共享与应用的主要手段,然而目前缺少统一的服务标准,服务接口定义和服务协议格式不一;服务复用率低,各系统间的服务相互独立,无法进行网络化服务调用和服务复用;应用服务构建复杂,系统应用跨测绘、气象、地质等多邻域,应用需求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导致用户难以直接获得所需的信息。

2、技术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3、1)统一的信息服务标准:统一标准的在测绘地理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缺少对气象水文、地理地质、数据挖掘和效能评估相关的服务规范。需要对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及接口所涉及的服务分类、服务定义、服务描述、服务请求和服务应答,进行统一的规范和约束。;

4、2)服务共享融合能力:信息服务基于传统服务架构体系,作为单一的应用提供服务能力,系统间相互独立,无法进行服务共享和服务融合,满足不同系统的应用需求。通过建立一套及时、可靠、一致、基础共用的标准化信息网络化服务平台,提升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服务构建和资源共享能力;

5、3)服务链快速构建手段:通过快速构建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服务应用,提供测绘地理、气象水文、地理地质等基础服务能力,为不同的应用提供定制化、专用化的服务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不同系统的各类网络化服务标准不统一、共享融合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服务聚合与服务链构建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目的是按照统一服务标准和合理的业务逻辑,实现对多源环境下的测绘地理、气象水文、地理地质、数据挖掘和效能评估的服务链构建和服务聚合,满足不同的应用服务需求。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地理信息服务聚合与服务链构建方法,信息服务聚合与服务链构建的实现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服务链编排、服务链实例化和服务链执行;采用服务流程编排进行服务链编排,通过面向web服务的业务流程执行语言和web服务之间的映射实现服务实例化和绑定,最终执行服务链。

4、进一步的,具体的信息服务聚合与服务链构建的实现过程为:

5、首先,从三个不同的网络覆盖服务共同获得一定范围内的栅格覆盖数据,经过描绘服务拼接并呈现为一幅完整的图像,再由投影服务进行坐标变换,同时从一个矢量数据服务中获得该区域内的某要素数据,经过叠加,生成最终的影像地图。

6、进一步的,服务链编排是服务聚合的主要环节,是服务流程正确执行的基础,目的是形成抽象的服务流程逻辑模型;在服务链编排阶段,通过服务流程编排组合原子服务,形成聚合服务,根据业务需求规划出合理的服务链模型,并用数据流和控制流描述该模型;

7、通过可视化编排后的服务链是一个抽象的模型,实例化过程通过查找与抽象服务匹配的服务实例,构造一个可执行的服务链;在基于环境云服务框架的服务注册发现基础上,匹配和绑定所需的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

8、进一步的,服务实例还要根据相关策略选择具体的服务,具体如下:

9、(1)服务注册

10、需在服务本体集成监控客户端,并通过配置文件,指定注册中心的ip地址,服务启动后,客户端向服务端进行服务注册;客户端定时向服务端发送心跳,若服务端超过设定时间未接收到心跳信息,则该客户端服务暂时注销;若服务端正常接收心跳信息,则更新维护注册列表,客户端将注册信息缓存至本地;进行服务调用时,客户端查询本地缓存服务列表,发起调用请求;

11、(2)服务发现

12、微服务架构下,一个应用会被拆分成若干个微服务,每个微服务可能都需要对访问进行鉴权,每个微服务都需要明确当前访问用户以及其权限;在微服务架构下,要考虑外部应用接入的场景、用户-服务的鉴权、服务-服务的鉴权多种鉴权场景;

13、(3)服务治理

14、微服务编排采用容器编排技术,充分考虑服务的资源占用需求,结合对硬件资源、虚拟化资源监控,形成一套基于业务需求的微服务编排;

15、(4)应用配置

16、分布式微服务架构下,各个业务系统以及系统下的微服务节点共享同一个配置中心,由配置中心统一管理各个系统的配置更新;从而达到集中管控的效果。

17、一种地理信息服务聚合与服务链构建系统,

18、服务聚合框架包括服务运维框架、服务组件管理两部分;

19、服务运行框架提供服务资源成果的基础运行环境,实现服务实例的注册、发现、监控、发布功能,提供统一网关进行服务访问的路由定向转发及访问内容分发;对于高并发的服务,服务运行框架提供负载均衡、弹性伸缩能力;服务开发态下实现服务实例间的编排,通过服务运行框架的实例分组管理,实现服务聚合;

20、服务组件管理提供服务运行介质的二次封装功能,主要功能包括服务组件封装、服务组件维护、服务组件发布能力,通过为每个组件添加结构化的元数据信息,将服务运行组件与服务资源制作业务进行关联;

21、服务链编排是服务聚合的主要环节,是服务流程正确执行的基础,目的是形成抽象的服务流程逻辑模型;在服务链编排阶段,通过服务流程编排组合原子服务,形成聚合服务,根据业务需求规划出合理的服务链模型,并用数据流和控制流描述该模型;

22、通过可视化编排后的服务链是一个抽象的模型,实例化过程通过查找与抽象服务匹配的服务实例,构造一个可执行的服务链;在基于环境云服务框架的服务注册发现基础上,匹配和绑定所需的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

23、进一步的,服务实例还要根据相关策略选择具体的服务,具体如下:

24、(1)服务注册

25、需在服务本体集成监控客户端,并通过配置文件,指定注册中心的ip地址,服务启动后,客户端向服务端进行服务注册;客户端定时向服务端发送心跳,若服务端超过设定时间未接收到心跳信息,则该客户端服务暂时注销;若服务端正常接收心跳信息,则更新维护注册列表,客户端将注册信息缓存至本地;进行服务调用时,客户端查询本地缓存服务列表,发起调用请求;

26、(2)服务发现

27、微服务架构下,一个应用会被拆分成若干个微服务,每个微服务可能都需要对访问进行鉴权,每个微服务都需要明确当前访问用户以及其权限;在微服务架构下,要考虑外部应用接入的场景、用户-服务的鉴权、服务-服务的鉴权多种鉴权场景;

28、(3)服务治理

29、微服务编排采用容器编排技术,充分考虑服务的资源占用需求,结合对硬件资源、虚拟化资源监控,形成一套基于业务需求的微服务编排;

30、(4)应用配置

31、分布式微服务架构下,各个业务系统以及系统下的微服务节点共享同一个配置中心,由配置中心统一管理各个系统的配置更新;从而达到集中管控的效果。

32、进一步的,服务注册中心的主要功能特性如下:

33、提供服务注册与发现的能力:

34、微服务在启动的时候,通过客户端将自己的服务信息注册到服务注册中心,服务端负责保存所有的注册信息;微服务通过客户端定时发送心跳到服务注册中心进行健康检查;服务注册中心在接收到服务实例的最后一次心跳后,如果等待超时,注册中心会将该服务实例从服务注册列表中删除;

35、客户端从服务端获取注册表信息,并将其缓存在本地;客户端会使用该信息查找其他服务,从而进行远程调用;该注册列表信息定期更新一次;

36、支持集群高可用部署:

37、注册中心支持以集群的方式部署,集群内的所有注册中心节点会定时自动同步微服务的注册信息,保证所有节点的服务注册信息保持一致;注册中心集群中各个节点都是平等的,某几个节点宕机不会影响其余节点的工作,剩余的节点依然可以提供注册和查询服务。

38、进一步的,服务发现包括以下方案:

39、单点登录:

40、单点登录主要面向用户-服务的鉴权;通过在微服务网关添加访问权限认证;

41、客户端token与api网关结合:

42、这个方案意味着所有请求都通过网关,从而有效地隐藏了微服务;在请求时,网关将原始用户令牌转换为内部会话id令牌;在微服务架构以及restful api的环境中,基于token的认证更加普遍;token会包含用户的相关信息,通过验证token就可以完成身份校验。

43、进一步的,服务治理具体为:

44、微服务编排需具备服务元数据管理、服务资源监控、服务调度功能;

45、服务治理为已注册的服务提供访问控制功能,实现统一访问鉴权,授权客户机访问服务的资格;服务治理展示服务基本信息以及服务实例列表和服务版本,支持黑名单、白名单访问控制,提供服务标签以及自定义标签鉴权规则设置;支持全局限流、局部限流策略;只调用下游服务接口、实例、服务级别基于错误率和满请求率的熔断;支持路由流量来源以及流量目的地规则设置。

46、进一步的,应用配置具体为:

47、配置中心提供可视化界面,基于配置中心的能力支持,对微服务应用进行可视化的配置修改、配置发布、自定义业务配置;后台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提高可靠性;

48、用户在修改完配置并发布后,客户端能实时接收到最新的配置,并通知到应用程序;微服务应用在接收到配置更新通知后,进行本地配置的热更新;另外,微服务应用每次启动时自动从配置中心同步最新的配置;客户端会把从配置中心获取到的配置在本地文件系统缓存一份,在遇到服务不可用或网络不通的时候,依然能从本地恢复配置。

4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50、1)制定了从服务设计、服务开发、服务部署全流程的统一服务标准规范。在测绘地理、气象水文、地理地质等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服务聚合,构建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定制化服务,构建满足不同的应用服务体系;

51、2)相比传统的应用,应用架构从单体应用转变为微服务架构;应用间的调用从动态库、静态库调用转变为更为灵活方便的网络化调用模式;微服务架构使得战场环境应用的服务更加细粒度、松耦合、功能内聚,可灵活组合构建聚合服务,同时每个微服务支持独立部署、扩容和升级等,系统具备更高的可用性以及高性能和高可扩展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