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0492发布日期:2023-12-29 21:4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信号屏蔽,具体而言涉及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


背景技术:

1、信号屏蔽器针对各类发射机发射的无线信号,例如wifi信号、蜂窝网络信号(gprs、4g、5g等频段)、蓝牙无线信号等进行屏蔽,利用屏蔽器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干扰从基站/发射源传过来的信号,从而起到信号屏蔽作用,一般来说,手机信号屏蔽器可以限制自干扰发射台500m米范围,且半径>20米的手机信号,并且屏蔽覆盖频段、幅值和半径均可调。

2、信号屏蔽器主要针对各类考场、学校、加油站等禁止使用移动电话的场所,采用固定地点安装(挂墙或者落地安装)、车载或者背负式设计,以一定的速度从前向信道的低端频率向高端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接收报文信号中形成乱码干扰,手机不能检测出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使手机不能与基站建立联接,表现为无信号、无服务系统等现象。

3、目前屏蔽器的功率一般在12w到480w,针对特殊区域采用的大功率信号屏蔽器,要求其覆盖范围大,而且相互覆盖区域之间具有重叠区域,以避免屏蔽空隙的产生。

4、可以看出,随着通讯的发展,信号的频段越来越多,当人们希望屏蔽全部频段的信号时,所需要的天线数量越多,目前的屏蔽器内的天线通常是线性排列到一块散热板的方式,底部设置风扇通风,然而,这种方式当天线再拓展增加后导致屏蔽器体积增加,显然对制造端和用户端来说都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实用新型目的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屏蔽器单元,所述屏蔽器单元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被配置为向安装到所述底座上的屏蔽器单元供电;

2、沿底座向上的方向,所述屏蔽器单元包括连接座、中座、多个天线单元以及外壳,每个所述天线单元用于产生目标频段的屏蔽信号;

3、所述连接座上设有风扇;

4、所述中座固定到所述连接座;

5、多个所述天线单元安装到所述中座;

6、所述外壳至少覆盖在所述天线单元的外侧,且所述外壳上设有散热窗;

7、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进风口,多个所述天线单元呈圆周阵列分布,且内侧形成通风通道,所述风扇用于向所述通风通道内吹风,使由进风口进入的气流流过处于通风通道周围的天线单元并从散热窗流出。

8、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设有变压模块,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连接市电的取电插座以及为屏蔽器单元供电的供电插座,所述变压模块被配置为将市电变压成屏蔽器单元所需的电压等级。

9、优选的,所述连接座设有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被配置为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插座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风扇、天线单元电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中座被构造成空心的柱状,所述中座的外壁设有多根定位柱,每两根定位柱的内侧形成安装天线单元的安装穴,多个安装穴呈圆周阵列分布,在所述中座的内侧设有散热鳍片,所述中座的内侧、散热鳍片的周围形成通风通道。

11、优选的,所述散热鳍片对应于所述安装穴的位置设置。

12、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供屏蔽器单元安装的多个拓展位,多个所述拓展位呈线性分布。

13、优选的,所述外壳被构造成矩形柱状,包括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垂直于底座长度方向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

14、优选的,所述外壳的第三侧面和/或第四侧面设有第一散热窗。

15、优选的,所述外壳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延伸到第三侧面和/或第四侧面,所述凹槽上设有第二散热窗。

16、优选的,所述外壳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设有连接部件,当相邻的两个拓展位上均安装屏蔽器单元后,相邻位置外壳上的连接部件相互连接。

17、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设置到第一侧面的第一连接结构和设置到第二侧面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一连接结构相互适配,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在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相互固定。

1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被构造成钩状结构,使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能相互卡合。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本实用新型将屏蔽器设置成底座、屏蔽器单元的模式,屏蔽器单元可独立的安装到底座上,底座提供供电,每个屏蔽器单元具有一定数量的天线单元,可发射出处于目标频段的屏蔽信号,若目标频段新增后,可根据需要,在原有屏蔽器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一个或多个屏蔽器单元,以覆盖到新增的所需屏蔽的目标波段;

21、本实用新型每个屏蔽器单元中的天线单元呈圆周阵列分布,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线性排列的方式,在紧凑型和散热效率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每个屏蔽器单元作为可拓展的独立单元拼接形成屏蔽器时,体积小于目前的屏蔽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和至少一个屏蔽器单元,所述屏蔽器单元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底座(10),所述底座(10)被配置为向安装到所述底座(10)上的屏蔽器单元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内设有变压模块,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连接市电的取电插座以及为屏蔽器单元供电的供电插座(11),所述变压模块被配置为将市电变压成屏蔽器单元所需的电压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0)设有电连接器(33),所述电连接器(33)被配置为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插座(11)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风扇(32)、天线单元(5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座(40)被构造成空心的柱状,所述中座(40)的外壁设有多根定位柱(41),每两根定位柱(41)的内侧形成安装天线单元(50)的安装穴(411),多个安装穴(411)呈圆周阵列分布,在所述中座(40)的内侧设有散热鳍片(42),所述中座(40)的内侧、散热鳍片(42)的周围形成通风通道(4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42)对应于所述安装穴(411)的位置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设有供屏蔽器单元安装的多个拓展位,多个所述拓展位呈线性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被构造成矩形柱状,包括平行于底座(10)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垂直于底座(10)长度方向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24),所述凹槽(24)延伸到第三侧面和/或第四侧面,所述凹槽(24)上设有第二散热窗(2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设有连接部件(22),当相邻的两个拓展位上均安装屏蔽器单元后,相邻位置外壳(20)上的连接部件(22)相互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22)包括设置到第一侧面的第一连接结构(221)和设置到第二侧面的第二连接结构(222),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22)与第一连接结构(221)相互适配,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21)和第二连接结构(222)在平行于底座(10)长度方向相互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信号屏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可拓展式信号屏蔽器,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屏蔽器单元,所述屏蔽器单元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被配置为向安装到所述底座上的屏蔽器单元供电;沿底座向上的方向,所述屏蔽器单元包括连接座、中座、多个天线单元以及外壳。本技术将屏蔽器设置成底座、屏蔽器单元的模式,屏蔽器单元可独立的安装到底座上,底座提供供电,每个屏蔽器单元具有一定数量的天线单元,可发射出处于目标频段的屏蔽信号,若目标频段新增后,可根据需要,在原有屏蔽器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一个或多个屏蔽器单元,以覆盖到新增的所需屏蔽的目标波段。

技术研发人员:翟明圣,潘林,陈叶娣,黄敏高,张顺顺,郭雨涵,郑云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胜马(南京)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