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同频设备发射互调抑制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38497发布日期:2024-04-18 17:57阅读:9来源:国知局
多同频设备发射互调抑制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一般涉及航天器电磁分析,具体涉及一种多同频设备发射互调抑制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在空间卫星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星载平台作为多样化战术任务的执行主体,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空间任务中。其中,星载平台一般配备了多台发射机和接收机,由于星载平台空间有限,天线数量众多,发射设备发射功率大,接收设备灵敏度高,工作频带宽,可能造成卫星平台设备间互绕问题频发。因此,为了避免信道间干扰造成通信质量差、作用距离短等问题,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对非线性干扰进行分析和建模显得尤为重要。

2、目前,相关技术中一种方式是采用接收机非线性阻塞干扰模型,对接收机非线性干扰进行测试,并采用折线拟合法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另一种方式是采用非线性干扰信噪比模型并进行了测试。然而上述两种方案在干扰抑制方面的分析较为单一片面,导致干扰抑制准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多同频设备发射互调抑制评估方法和系统,能够精准地确定出互调抑制最终指标,从而快速完成对同平台内,有多台同频发射干扰情况下,接收机的互调抑制的评估和计算,以便更好的评估互调干扰,为后续设备的试验验证考核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同频设备发射互调抑制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

3、获取多个发射设备中每个发射设备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

4、对于每个发射设备,计算发射设备的输出功率达到发射天线端口的功率;发射天线端口为发射设备的天线端口;

5、计算发射设备的发射天线和接收设备的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6、根据发射设备的输出功率达到发射天线端口的功率和隔离度,计算发射设备对接收设备的互调抑制指标;

7、根据所有发射设备的互调抑制指标,确定所有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互调抑制最终指标。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多个发射设备中每个发射设备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包括:

9、对于每个发射设备,获取发射设备的属性信息,从发射设备的属性信息中获取发射设备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或者,

10、对于每个发射设备,获取发射设备工作频带的工作频率、发射设备噪声功率的统计平均值、单部发射设备输出功率的基波功率测量值和发射设备的取样数量,并根据发射设备工作频带的工作频率、发射设备噪声功率的统计平均值、单部发射设备输出功率的基波功率测量值和发射设备的取样数量,确定发射设备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射设备工作频带的工作频率包括:低端工作频率和高端工作频率;

12、根据发射设备工作频带的工作频率、发射设备噪声功率的统计平均值、单部发射设备输出功率的基波功率测量值和发射设备的取样数量,确定发射设备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包括;

13、根据单部发射设备输出功率的基波功率测量值和发射设备的取样数量,计算基波辐射功率的统计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14、根据基波辐射功率的统计平均值、发射设备工作频带的低端工作频率、高端工作频率、发射设备噪声功率的统计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确定发射设备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算发射设备的输出功率达到发射天线端口的功率,包括:

16、获取发射设备线缆的第一长度信息和第一使用频率信息;

17、根据发射线缆的第一长度信息和第一使用频率信息,计算发射设备的发射馈线损耗;发射馈线损耗用于表征输出功率从发射设备达到发射天线端口之间产生的损耗;

18、基于发射设备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和发射设备的发射馈线损耗,确定发射设备的输出功率达到发射天线端口的功率。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算发射设备的发射天线和和接收设备的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包括:

20、获取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发射天线的增益,接收天线的增益、发射天线两正交分量的幅度比和初相位差、接收天线两正交分量的幅度比和初相位差;

21、根据发射天线两正交分量的幅度比和初相位差、接收天线两正交分量的幅度比和初相位差,计算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极化失配度;

22、根据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极化失配度、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发射天线的增益,接收天线的增益,计算发射设备的发射天线和和接收设备的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发射设备的输出功率达到发射天线端口的功率和隔离度,计算发射设备对接收设备的互调抑制指标,包括:

24、获取接收设备线缆的第二长度信息、第二使用频率信息、接收设备内部前端带外衰减抑制值和接收设备的标准响应值;

25、根据接收线缆的第二长度信息和第二使用频率信息,计算接收设备的接收馈线损耗;接收馈线损耗用于表征输出功率从接收设备达到接收天线端口之间产生的损耗;

26、根据发射设备的输出功率达到发射天线端口的功率、隔离度、接收设备内部前端带外衰减抑制值和接收设备的标准响应值,计算发射设备对接收设备的互调抑制指标。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有发射设备的互调抑制指标,确定所有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互调抑制最终指标,包括:

28、从所有互调抑制指标中选择最大值,将最大值作为所有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互调抑制最终指标。

2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多同频设备发射互调抑制评估装置,该装置包括:

30、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发射设备中每个发射设备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

31、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对于每个发射设备,计算发射设备的输出功率达到发射天线端口的功率;发射天线端口为发射设备的天线端口;

32、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发射设备的发射天线和接收设备的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33、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发射设备的输出功率达到发射天线端口的功率和隔离度,计算发射设备对接收设备的互调抑制指标;

34、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有发射设备的互调抑制指标,确定所有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互调抑制最终指标。

35、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多同频设备发射互调抑制评估方法。

36、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上第一方面的多同频设备发射互调抑制评估方法。

3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同频设备发射互调抑制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获取多个发射设备中每个发射设备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对于每个发射设备,计算发射设备的输出功率达到发射天线端口的功率,并计算发射设备的发射天线和接收设备的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然后根据发射设备的输出功率达到发射天线端口的功率和隔离度,计算发射设备对接收设备的互调抑制指标,最后根据所有发射设备的互调抑制指标,确定所有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互调抑制最终指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技术方案中能够获取每个发射设备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并精准地计算出发射设备的输出功率达到发射天线端口的功率以及收发天线的隔离度等参数,从而综合考虑了该参数信息,能够全面且精准地确定出各个发射设备对接收设备的互调抑制指标,进而根据评估方法确定出互调抑制最终指标,提高了互调抑制最终指标确定的准确度,快速完成对同平台内,有多台同频发射干扰情况下,接收机的互调抑制的评估和计算,以便更好的评估互调干扰,为后续设备的试验验证考核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例如可有效指导航天器接收机的电磁敏感性设计及后续试验考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