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通信信道的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7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替通信信道的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用通信冗余系统,其中,多个节点或站与多个冗余通信信道(诸如通信总线)相耦合,以便在各站之间发送数据包。
分布式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系统,为在各站间传输数据包,通常采用一个公用通信系统,例如一通信总线。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就是这类系统中的一例,该系统中的站,包括过程控制器、控制台和其它数据处理设备,共享一根公用通信总线。
由于必须高度可靠,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一般采用一个多路冗余公共通信系统,在各站间传送数据包。通常,这种冗余系统采取一根基本通信总线和一根冗余通信总线,两者又都与该系统中的各站相耦合的方式。每个站应设计成单一部件的故障,不致使两根总线均失效。一旦基本总线出故障,则在切断它的同时接通冗余总线-去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如果该冗余总线是可工作的,则过程控制系统也正常地工作。
过去,具有一根冗余总线的分布式系统的结构,对于基本总线和冗余总线之间的某些切换方式还部分地或完全有赖于人的干予。例如,有那么一种类型的系统,从基本总线到冗余总线的切换是自动进行的,但是在基本总线修复之后,各站必须通过手动才能复位到基本总线。
这类先有技术系统的一个问题是它们用一根基本总线和一根暂仃不用的冗余总线,而这根备用总线的可用性要到该基本总线出毛病时才能被发觉。一旦备用总线也有毛病,则整个系统就垮了。
这类先有技术系统的另一个缺点是大量的数据可能在基本总线(或冗余总线)的故障被查出之前,已经丢失。由于过程控制系统通常控制化学、机器制造或其他工业的工艺过程,故各站间的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是极端重要的。
本发明是一个冗余公用通信系统,用以在多个站间传输数据包,而这些站又与多条冗余通信信道相耦合。在本发明中,各站间的传输是根据每个通道及其以前使用频率的质量评定,在各通信信道间交替变换。用于传输一个或是多个数据包的通道的选择,包含在由一个站发送的数据包内的通道选择信息组里。
该系统的各站最好包括为发送数据包的发送器装置,为接收数据包的接收器装置,质量鉴定装置,裕度计算装置,为联接站和已选通道的耦合装置,为决定识别被选通道的装置。在这个实施例中,为持续地传输数据包,各站分享被选通道的选择。
由发送器装置发送的每个数据包最好包括一个通道选择信息组-持续地传输数据包识别被选通道。接收装置从已接收数据包的通道选择信息组,得到下一个要发送的包的被选通道。接收装置还检测通信错误-例如被接收的数据包出错(由和数校验、奇偶位校验及数据包的其他错误编码所表示),发送的数据包有错,未按时接收到数据包以及未接到从其他站发来的回答。
质量鉴定装置,根据使用中通道的通信错误出现率为各信道保持品质因数。在较佳实施例中,就地和组品质因数均得到保持。就地品质因数是基于该站在各通道使用中的经验。组品质因数是基于该系统中其他各站的就地品质因数,就地品质因数是为对故障的快速响应而提供的,而组品质因数去除了在计入其他站故障状态时的偶尔影响。
容限计算装置根据不同的就地和组品质因数,确定一个容限。这个容限代表每站按规定路线,通过各通道的数据包的总通过量大小。
每个数据包,包括一个信息组以确定随后的信息应采用的通信信道。该信息组连同每个数据包一起被接收,从而确定在整个通信系统中,为全部站传输和接收数据包所用的信道。
当某个具体站得到发送机会时,一个信道选择信息组包括在由该信道发送的数据包里,以识别接连传输中所用的被选信道。为确定由信道选择信息组识别的被选信道的装置,是基于由那个站的裕度计算装置计算的裕度判定和每个信道在先使用的频率。结果,数据包的通信量被分布在各信道中,并与每个信道已查明的质量有关。若一个信道坏了,该容限将完全改变,以致实际上全部通信量将经过一个或多个仍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信道传送。
在较佳实施例中,每个站还包括为那个站或为系统所有站进行手动选择容限的装置。这种手动超驰容限选择可便于维修允许维修人员迫使系统在一故障信道上增加通信量。
该系统最好还包括信道交替信号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未选信道上存在的通信量。这为维修功能提供了有用的数据,同时指出了潜在的差错状态。例如,若一个站正期望着某信道的某数据包,该信号却在未选信道上接收到了,这就表明在这个站,在该系统中的其他站或在信道之一中,存在潜在的差错状态。
由于如本发明所提供的多信道之间的交替和可选择切换而产生了明显的好处。本发明的信道不是凭一根冗余总线(即信道)可不可以工作,而是凭连续监视它们的工作状态,而连续作选择性地切换的。这就避免了(如在先有技术系统中,因采用不灵活的冗余通道而可能发生的)未检测到的故障。对本发明而言,在一个信道开始损坏时,由于它的质量相对于另一信道降低,而使用频率也降低。甚至一个信道的次要问题也将引起在那个信道上传送的数据包在数量上合乎需要的转移,这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那个信道即传送较多的数据包。
图1是一个具有4个站连到两根公用总线的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图1中连到两根公用总线的一个站的详细方框图。
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本发明的一个冗余公共通信系统10,包括多个站12A-12D,这些站被连到通信媒体14,而通信媒体14具有多个冗余通信信道(本例中的总线A和总线B)。站12A-12D最好包括处于分散的多个过程控制站或数据处理系统中的站,例如一个以微处理机为基础的过程控制器,一个CRT监视器/控制台,一个数据记录器,或一个主计算机。总线A和B,最好各包括多个双心电缆,光导或无线电频率波道-用于传输由站12A-12D产生的诸如序列、错误编码的数字数据包等信号。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12A-12D的每一站通过总线A和B均有既能发送数据包,又能接收数据包的能力。在其他实施例中,更多的站被连到通信媒体14,以便接收数据包,但他们本身并不发送数据包。
在本发明中,站12A-12D,在为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的总线A和总线B之间,其交替基本上是一致的。每个数据包最好包括一个信道即总线选择信息组,用来指明在随后的数据包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传输将采用A和B中的哪一根总线。12A-12D的每个站始终监视着被使用中的总线A和B,并保存各总线工作状态的统计量,该量是在相应总线上接收到的数据包的频率、质量和总量的函数。当总线转向发送时,12A、12B、12C或12D站选择在随后的连续传输期间要用的总线并包含有发送的数据包的信道选择信息组。这一选择是基于各站对每根总线A和B的质量鉴定,和每根总线上先前通信量的频率。
图2表示图1所示系统10的12A-12D中具有代表性的12A站的详细方框图。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站12A包括总线耦合逻辑电路16,发送器18,接收器20,数据处理机22,输入/输出(I/O)设备24,交替总线信号检测器26,就地质量鉴定器28,组质量鉴定器30,总线容限计算逻辑32,及积分控制器34。
总线耦合逻辑电路16包括开关36A、36B、38A、38B、40A和40B,将12A站连到传输和接收数据包的总线A和总线B上。开关36A和36B控制对总线A或总线B的选择,分别地根据由接收器20发出的总线选择信号,传输由发送器18来的数据包。开关38A和38B分别地控制总线A或B的选择,以便根据来自接收器20的总线选择信号,传输来自发送器18的数据包。开关40A和40B通过交替总线信号检测器26,从不被发送器18和接收器20所使用的总线来的信号,控制数据的接收。
发送器18根据从数据处理机22接收到的数据,编码和发送数据包。在下一数据包传输期间,用以识别为系统10所有站所用的总线的一个信道(或说总线)选择信息组,包括在数据包内。信道选择信息组的内容,来自积分控制器34,并通过发送器18接收-作为一个下一总线的选择信号。
接收器20接收和翻译由总线耦合逻辑电路16所选取的总线A或B的数据包代码。接收器20翻译所有接收到的数据包,执行差错校验,探测接收到的超时差错(表明一个数据包在予期的时间间隔内,尚未接收到),并能使信息按总线存取协议进行传输。接收器20的输出包括供给数据处理机22的译码数据,供给就地质量鉴定器28的差错信息,供给组质量鉴定器30的远程质量数据,供给总线耦合逻辑电路16和积分控制器34的总线选择信号和一个供给发送器18的“发送起动”信号。
数据处理机22,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是一台MC68000微处理机,与其通信的I/O设备24可能是一台CRT监视器和键盘或可能是一台包括用于过程控制回路里的参数传感器和控制设备的过程控制器。数据处理机22接收来自接收器20的译码数据,并给发送器18提供要发送的数据。在一个较佳实例中,数据处理机22还给积分控制器34,选择性地提供一个超驰容限。这个超驰容限,使在从发送器18发送的数据包的通道选择信息组里选择总线方面,可手动选择由积分控制器34所用的总线容限。该超驰容限是可通过I/O设备24选择的,而且当系统10需要维护或在寻找故障过程中是有用的。
交替总线信号检测器26,为监视未被总线选择信号所选总线上的数据传输。换句话说,若发送器18和接收器20两者都通过开关36A和38A连到总线A,则交替总线信号检测器26就通过开关40B被连到总线B。相反,若发送器18和接收器20分别通过开关36B和38B连到总线B,则交替总线信号检测器26就通过开关40A连到总线A。交替总线信号检测器26的异常总线输出信号,向就地质量鉴定器28指出正在通过通信媒体18发送的数据,是在未被总线耦合逻辑电路16所选的总线上。这指出一种潜在的差错状态。
就地质量鉴定器28,对由站12A从总线A和B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得出对每根总线的总线质量的综合衡量。就地质量鉴定器28考虑了如下一些因素(1)所接收到的包含差错的数据包的比例;
(2)发送的数据包中,有差错的数据包所占比例;
(3)每单位时间接收超时差错的数目;
(4)所予期的广播数据包,但未被站12A接收的比例;及(5)由站12A发出的数据包中,在请求回答时,未回答的比例。
这些因数的每一个要乘以一个调整常数,然后将这些数值相加即成两根总线中每一根总线的就地总线品质因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每个就地品质因数的调整常数是由实验确定的,以便对那些确实关系到总线质量的差错,提供合适的权。因此,调整常数可因系统各异而不同,甚至可因一个系统内的各站不同而不同。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每个站12A-12D通过通信媒介周期地广播一个数据包,-向所有其他站通报来自该站的(就地)总线品质因数。当这种总线质量信息为接收器20所接收和译码后,被供给组质量鉴定器30。
远程质量数据通过组质量鉴定器30相加,从而产生一个来自系统10中其他站的全部就地总线品质因数的加权平均值。在较佳实施例中,组品质因数是时间加权平均值,因而并不特别受传输率或丢失一些数据包的影响。这些时间加权平均值对最新的误差给予较大的权。
总线容限计算逻辑电路32,利用来自就地质量鉴定器28的就地品质因数和来自成组质量鉴定器30的组品质因数,以确定这样一个总线容限反映出在总线A上,与总线B上所发送的总的数据包之比,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比例。换言之,若总线容限为30%,即意味着站12A将设法维持全部总线通信量的30%在总线A上,70%在总线B上。
当由就地和组的总线品质因数确定总线容限时,可利用许多不同的数字关系式,现已发现可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关系式如下总线容限=(LQA+GQA)/(LQA+GQA+LQB+GQB)其中
QA=就地品质因数,总线A;
GQA=组品质因数,总线A;
LQB=就地品质因数,总线B;
GQB=组品质因数,总线B。
使总线容限的能通过系统10进行手动调整是有用的-以便由总线容限计算逻辑电路32执行的计算,为手动选择的容限所替代。由数据处理器22提供的超驰容限,使得操作员或维修人员在出现多个故障时,能超驰由总线容限计算逻辑电路32所计算得的总线容限。而且为便于修理,还可在故障总线上手动地增加通信量。
要在由发送器18发送的数据包的信道选择信息组有效地确定要选的总线,是通过积分控制器34来完成的。这一选择是利用总线通信量的最初记载作为被测变量和(不是总线容限就是超驰容限)作为积分控制器34的设定点而作出的。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总线通信量的最新记载是由来自接收器20的总线选择信号指出的。积分控制器34是一台仅仅综合总线通信量最新记载的数字积分控制器。由积分控制器34产生的积分项被限定在零周围的小范围内,在此范围内,每个总线的使用引起积分项移一个反比于容限的值。当积分项的符号为正,积分控制器34向发送器18提供一个下一个总线选择信号以请求总线A。若积分项的符号不是正,则由积分控制器34来的下一总线选择信号,请求总线B。
在图1和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每个被发送的数据包,为数据包的下一个传输确定被整个系统10所使用的总线(不管从哪个站开始传输)。这个实施例将会受到该领域的专业人员的赞赏。但是,在本发明的其余实施例中,每个被发明的数据包可包括一个为选择总线的信道选择信息组,该总线用来传输比紧随的数据包要多的数据包。仍就其他实施例而言,仅是已选数据包包括有信道选择信息组,而且在那种情况下,每个信道选择信息组选择总线切换的形式,直到下一个包括一信道选择信息组的数据包被发送以后为止。
本发明具有某些重要特征,为系统10的运行提供了高度的可靠性,在执行中没有折衷余地。首先,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可达到连续的总线同步,以使所有的站12A-12D在某一时刻仅在一根总线上发送和接收。按常规,要完成-下一次被系统10的站12A-12D中任一个所采用的总线,通过在前个数据包中的信道选择信息组加以确定,一旦总线达到同步,而且只要不存在通信问题,在所有的站12A-12D中维持完全同步的情况下,每个数据包在总线A和总线B之间可完成一次切换。
当出现通信问题时,可能失去同步,又必须给予恢复。这种通信问题通常归纳为以下两类已检测到的和未检测到的差错。本发明对此两类差错(已检测和未检测的)造成的事件可提供快速的同步恢复。
当接收器20检测到一个错误传输(或在超时期间无传输),接收站(例如站12A)没有信道选择信息组可提供给,因而它必须在内部确定采用哪根总线。由于12A-12D各站独立地作出它的决定,使在错误传输或根本没有传输的事件中,不同的站将选择不同的总线,故系统10会暂时地失步。
当一个未检测到的差错,造成两个站在关于什么样的数据包内容可视为是正确的看法不一致时,也能出现失步。一般由于数据包里包含有纠错码和冗余信息,上述情况不大可能出现,但对所有通信系统来讲,仍然有一定的可能性。
当出现不同步时,系统10立即被分成两组某些站在总线A上进行通信,而另一些站在总线B上进行通信。那么除了没同另一组通信之外,组间同步被恢复(假设没有其他通信问题)。由于总线切换出现得既快又频繁,又由于每组内因不同站影响总线选择的因素方面,存在着足够的随机性,故两组很快就会碰得彼此交叉,并重又同步起来。
本发明的第二个重要特性和优点是在对总线选择和切换方面采用分类判定。本发明使任何的或说所有的站12A-12D,分享总线的选择。由于所有的站都易遭故障,故这样做较之在通信发生问题的事件中,单单靠一个站响应选择总线或从一根总线切换到另一总线的做法更可靠,而且也是可能做到的。
本发明的第三个重要特性和优点是采用由12A-12D各站的单独总线质量统计,以便产生每根总线的就地品质因数。不管装置出故障还是别的通信问题,为维持快速响应时间,每站必须能做出快而可靠的总线切换决定。这些决定通过连续更新是非常容易实现的,而且对每根总线的质量作出了高度精确的统计。
本发明的第四个重要特性和优点是运用了总线间或通信信道间的频繁切换。有规律地使用所有总线,使每根总线能最精确地反映通信数据。频繁地切换使得每根总线被使用率接近常数,而且使每根总线的质量统计数据既精确又最新。
本发明的第五个重要特性和优点是在总线质量上应用了组统计。单个站可能经常碰到未被系统10的其他站所检测到的一些问题。在本发明中,这些问题均通过系统10综合地传达,以使其他站能注意避免使用损坏了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六个重要特性和优点是包括了一个手动操作的超驰容限。在系统10内,出现多重故障的事件中,或某处一个异常通信问题的假象引起12A-12D各站的自动总线切换机构误动作时,手动控制可能是必须的。为便于系统的维护和修理,使用手动超驰容限还可迫使系统10去增加在损坏总线上的通信量。
虽然本发明可为各种各样不同的总线存取协议所利用,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已被用于象在前面提到的均未结案的专利申请里所描述的一个系统中,有着特殊好处,该系统运用在系统不同站间可轮流存取的被优先化的时间分割协议。在这种类型的系统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包-“广播包”、“点对点”包、“空闲”包。广播包发向所有各站,并不要求显示包回答。点对点包是直接指向一特定的目的地址要求一个回答的数据包。空闲包实际上承担全部空闲量,以保持通信媒体14始终处于主动状态。
前面提到的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系统采用一予定的时间间隔的传输周期(例如四分之一秒)。在每个传输周期期间,12A-12D的每个站发送一个广播包,该包包括一个由那个特定站确定的作为总线A和总线B的就地品质因数。自一个广播包用于发送就地品质因数后,与通信媒体14耦合的12A-12D的每个站,接收其余各站的就地品质因数,并利用那些因数来计算组品质因数。
12A-12D的各站,在每根总线处理后,通过通信媒体14传输依次排列的数据包。若不存在等待着的常规包通信量(即没有等待发送的广播包或点对点包),则12A-12D各站以排一个空闲包来代替。空闲包只包含诊断或校错数据,与通道选择信息组一起包括在下一总线选择中。空闲信息排列在较之其他任一类型数据包为低的传输优先级。因此,空闲包不会缩减执行或说干涉系统10中的常规通信量。
因为总有一个包排队等待由12A-12D的各站发送,因此在所选总线A或B上要发送的数据包之间,存在一个最大保证时间。切换到不工作总线的一个站,用一超时计数器(其包含在接收器20内)能检测到违反这个最大时间的事件,那时还能切换回另一总线。
该空闲包通信量还保证在总线A和总线B上的作用的连续程度。这个连续的作用是为保持总线质量统计,做到精确和最新所必要的。
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将会考虑到具有较高通信量级的其他通信协议,可能不要求使用空闲包。作为这样一个交替总线存取协议的一例,即是一个标记传送协议。
在象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的系统里,一种常见的可予料的故障涉及一个站对一根总线的松散连接。为说明起见,考虑一个例子松散连接存在于站12A和总线A之间。在那类事件中,作为站12A的总线容限将大大有利于在总线B上的传输(总线B仍连接良好)。其余站12B-12D,在其未能从站12A接收到总线A上的信息以后,也倾向于总线B。此外,来自处理机22的广播包将包括由站12A产生的就地品质因数(它将由站12A表明对总线B的特别优选)。因而,这将影响系统10的其他各站12B-12D的总线容限。
再举一个系统10的灵活性方面的例子,若站12A对总线A有一种松散连接,然后站12B也有一个对总线B的松散连接时,考虑其响应特性,在先有技术系统中,总线A可能被断开,同时总线B可能处于运行状态引起站12B完全脱离通信。在系统10中,总线A和总线B均处于工作状态,仅仅丢失站12A和12B之间的信息,在更佳的实施例中,站12C接收总线B上来自站12A的信息和总线A上来自站12B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再发送至总线A上的站12B和总线B上的站12A。因此,没有丢失信息。
因此,人们能看到诸如松散连接等故障,将引起一个使两总线A和B上的通信量以一定比例改变,以便补偿两总线之一遇到的问题。由于只要请求对站12A-12D的每个总线容限的显示,因而维修人员进行系统10的故障寻找过程大大简化了。两站之一的总线容限(在此情况下,即为站12A)相对于其他站(12B-12D)的总线容限之间的很大差异,将有助于维修人员判断通信系统中问题的大致部位。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较佳实施例作了描述,但在该技术领域
的专业人员将会考虑到在不违背发明精神和不越出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形式和细节方面可能会做些改动。例如,虽然本发明已参照两根通信总线和四个站作了描述,但总线和站的数目可能并将根据系统要求而变。此外,尽管已具体描述了通信总线,但人们会想到其他形式的通信信道,诸如光学波导和无线电或微波通信信道,也能用作基于本发明的通道。
权利要求
1.一个具有多个站的公共通信系统,为在各站之间交换包,每个站在至少与两根通信信道相连接,这些站包括为发送包而有选择地连到每个信道的发送器装置;为接收包而有选择地连到每个信道的接收器装置;为鉴定信道质量,并为每个信道提供一个品质因数而连到接收器装置的信道质量鉴定装置;连到信道质量鉴定装置、发送器装置和接收装置为选择信道用的信道选择装置,在该信道上,至少一个连接包被发送并作为品质因数和这些信道以前使用的频率的函数而被接收。
2.根据权项1所述的系统,其信道质量鉴定装置提供代表第一信道工作状态的第一就地品质因数,和代表第二信道工作状态的第二就地品质因数。
3.根据权项2所述的系统,其中的第一就地质量因数,是一个以前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包的函数,其中的第二就地质量因数,是一个以前在第二信道上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包的函数。
4.根据权项3所述的系统,其中的包具有串行数字查错-编码数据,同时第一和第二就地品质因数是在第一和第二信道分别出错时接收到的包的比例的函数。
5.根据权项3所述的系统,其中的包具有串行数字查错-编码的数据,同时第一和第二就地品质因数是由第一和第二信道分别出错时发送的包的比例的函数。
6.根据权项1所述的系统,其中的接收器装置,在一个予定的时间间隔期间,来自一信道的包没有被接收之后,给信道质量鉴定装置提供一个超时误差信号,其中的就地品质因数是超时误差信号的函数。
7.根据权项1的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站的发送器装置周期地向其他站发送它的就地质量鉴定因数。
8.根据权项1所述的系统,其中的信道质量鉴定装置还为第一信道提供一个第一组品质因数-该因数作为每个站接收到的第一就地品质因数的一个函数,并为第二信道提供一个第二组品质因数-该因数作为每个站接收到的第二就地品质因数的一个函数。
9.根据权项1所述的系统,其中的信道选择装置提供一个信道余量,这个余量是第一和第二就地品质因数及第一和第二组品质因数的函数。
10.根据权项9所述的系统,其中的信道选择装置选择一个信道-其上至少一个作为该信道余量函数的连续包要被发送和接收。
11.根据权项10所述的系统,其中的信道选择装置具有一个对设定值和一个被测变量作出响应的积分控制器,而且所述的信道余量是该设定值而一个现时被选信道就是被测变量。
12.根据权项3所述的系统,其中由一个站发送的某些包,要求从另一站来一个回答包,并且其中的第一和第二就地品质因数是未收到的回答信号的函数。
13.根据权项1所述的系统,其中由一个站发送的每个包,包括一个信道选择信息组,用来识别由通道选择装置选择的信道,并其中接收该包的站将它的发送器和接收器装置有选择地连到那个由为连续传输数据包的信道选择信息组所识别的信道。
14.作为一个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的公用通信系统包括为传送编码包的多个通信信道;和多个站,每个站为处理这些包而被连到每个信道,每个处理机装置又包括选择性地连接发送和接收包到每个信道的装置;为每个信道提供一个信道品质因数的装置,这个品质因数是至少一个被接受包的函数;和为选择一个信道的装置,(在这个信道上发送和接收至少一个如前一包所指出的下一包);和为确定哪个信道发送下一个将为一个站所识别的包的装置,该装置为所有站用以发送和接收至少一个连续包,该连续包作为信道品质因数和先前使用率的一个函数。
15.一个公用通信系统,其具有多个站与为在各站间发送数据包的多个通信信道相耦合,每个站包括为发送数据包的发送装置,每个数据包包括一个信道选择信息组,该信息组能识别为一数据包持续传输已选信道;为接收数据包的接收装置和提供一个已选通道的指示,该指示包含在接收包的通道选择信息组内;质量鉴定装置为维护每个信道的品质因数-该品质因数是基于该信道使用中的通信误差出现率;为确定基于品质因数的信道容限的容限计算装置;为使站与已选信道相耦合的装置,该已选信道包含在该已接收数据包的信道选择信息组内;和为确定能为通道选择信息组识别的被选信道的装置,该信息组是由发送器装置根据信道容限和各信道以前的使用频率而发送的数据包。
16.一种公用通信系统,在系统中,包在多个站间发送和接收,每个站被连到多个通信信道,改进包括为鉴定通过每个信道的通信质量的质量鉴定装置;为使各站以同步方式交替选择信道的装置,这些信道为传输和接收至少一个这样的包-作为每个信道被鉴定的质量和每个信道以前使用的频率的一个函数。
17.权项16的发明,其中为使各站交替选择的装置,周期性地给所有站发送一个包括一个信道选择信息组的包,该信息组识别为传输和接收至少一个包的信道。
专利摘要
分布式过程控制或数据处理系统的冗余公用通信系统,具有多个站——与至少两根备用信道相连。每站包括数据包的发送器和接收器。每个“包”包括信道选择域——标志在连续传输“包”期间,为各站要用的已选信道。各站根据各信道使用中错误出现率对其作质量鉴定,从而计算余量值。当某站得到发送机会,发送“包”通道选择域根据余量值和各通道以前的使用频率,识别一个被选信道。这样由于每个信道的使用百分率依赖于各站对其所作的质量鉴定,结果使其在多个信道间频繁地切换。
文档编号H04J99/00GK85101153SQ85101153
公开日198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吉纳·奥尔森, 丹尼斯·奎伊 申请人:罗斯曼特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