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触点电喇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148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触点电喇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警告装置,用于产生音响警告信号。(B6005/00)现有技术中的电喇叭,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触点式,这是传统技术,利用断续器触点通断喇叭线圈中的电流,产生脉动电磁力,使衔铁、振动膜产生振动而发声。另一类是无触点式,喇叭线圈中电流的通断由振荡电路和半导体功率开关来实现,因而不存在触点的烧蚀和电磁噪声问题,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调整、寿命长。但现有电喇叭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一只喇叭只能发出一种音调。实际使用中,为使喇叭的声音宏亮悦耳、引人注意,常将高、低音调的两只喇叭组合成双音喇叭使用。由于两只喇叭的基频须符合一定的比率——否则不和谐,所以当其中之一损坏时,需换用和原来具有相同音调的喇叭。但由于制造原因和使用中产生的变化,这点很难做到,需作调整才能满意。对于有触点式喇叭,由于音量和音调互相影响,要反复调整才能达到目的。对于无触点式喇叭,为使电路部分能稳定地工作,必须将它密封或封装于喇叭体内,因此要调整音调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同时使用两只喇叭,其成本较高。又工作电流较大,为保护喇叭按钮的触点,还要使用喇叭继电器,增加了零件和成本。″集成电路电喇叭″(申请号89205233、3)提出的装置中,可用一小电流控制喇叭的工作,但其中的振荡电路(由NE555组成)则始终接通电源而在工作,因此可靠性降低,而且还要用其他开关控制喇叭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与双音喇叭效果相当,不使用喇叭继电器,不需调整、可靠性高、安装容易而又制造简单、成本较低的无触点电喇叭,它能产生人耳敏感的颤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由电路部分、线圈、铁芯、衔铁、振动膜、共鸣器和壳体等组成。其中电路部分由下列四部分组成控制电路、低频振荡器、压控多谐振荡器和功率开关。低频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5至20Hz,其输出送至压控多谐振荡器的电压控制端,使它的振荡频率产生变动,其频率在200至1000Hz之间。功率开关在压控多谐振荡器的控制下,接通或切断线圈的电流,使衔铁和振动膜振动发声,而且其音调以5至20Hz的频率变动,即是一种颤音。控制电路可以用一小电流(mA数量级)控制振荡电路的工作。
控制电路可以是一个小电流开关电路,在喇叭按钮的控制下,接通或切断低频振荡器和压控多谐振荡器的电源,它由PNP型三极管和电阻组成,在喇叭按钮接通时导通,按钮松开时截止,电路不消耗电流。
控制电路也可以是电阻组成,低频振荡器和压控多谐振荡器的控制端在喇叭按钮松开时通过电阻接高电平,电路停止工作,两个振荡电路均输出低电平,而且消耗的电流小于10μA。在喇叭按钮接通时,控制端为低电平,低频振荡器和压控多谐振荡器开始工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优点是喇叭发出的是一种人耳敏感的颤音,可以代替双音喇叭,而且不需要调整,不需要喇叭继电器,使安装简化,成本降低。同时它具有无触点喇叭的所有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示意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图中B+为电源正极,B-为电源负极,S为喇叭按钮,L是线圈,(1)是控制电路,(2)是低频振荡器,(3)是压控多谐振荡器,(4)是功率开关。喇叭按钮S接通时,控制电路(1)使低频振荡器(2)和压控多谐振荡器(3)工作。低频振荡器(2)的振荡频率为5至20Hz。压控多谐振荡器(3)的振荡频率为200至1KHz,其频率根据低频振荡器的输出而改变;高电平时频率低,低电平时频率高。低频振荡器(2)和压控多谐振荡器(3)可由时基电路或门电路构成,电路类型可以是双极型集成电路或CMOS集成电路。当用双极型集成电路时,由于静态电流大,控制方法采用控制电源的方式,即控制电路(1)采用由PNP型三极管组成的小电流开关电路;当用CMOS集成电路时,由于其静态电流极小,对蓄电池的放电影响可以忽略,因此采用电路中的控制端将振荡电路停振的方式,控制电路(1)由电阻组成,并且在停振时,压控多谐振荡器(3)的输出为低电平。功率开关(4)可以由大功率三极管或功率开关集成电路组成,其控制特性是输入高电平时导通,输入低电平时关断。它在压控多谐振荡器(3)的控制下,接通或切断线圈L的电流,使之产生电磁力,喇叭发声。喇叭按钮S断开时,控制电路(1)使低频振荡器(2)和压控多谐振荡器(3)停止工作,整个电路也就停止工作。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图中,B+、B-、S、L的符号意义同图1,IC1A、IC1B为双时基集成电路NE556的各一半,其功能同NE555,IC2为功率开关集成电路BTS412。其中,T1、R1、R2组成控制电路(1),T1为PNP型小功率三极管,喇叭按钮S断开时,T1截止,S接通时,T1导通,IC1A、IC1B接通电源而工作。IC1AR3、C1组成低频振荡器(2),其振荡频率由R3、C1乘积决定。IC1B、R4、R5、D2、C2组成压控多谐振荡器(3),IC1A的输出通过R4接IC1B的“电压控制”端,该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即由(R4+R5)·C2的数值和“电压控制”端上的电压决定,其频率在200至1KHz之间。D1用于调节脉冲占空比,R4调节频率变化范围。IC2和R7组成功率开关(4),由于它在关断状态时耗电极小(小于0.1mA),因此直接与电源接通。R7为输入保护电阻。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图中,B+、B-、S、L的符号意义同图1。IC1A、IC1B、IC1C、IC1D为四二输入或非门集成电路CC4001。其中,IC1A、IC1B、R3、R4、C1组成低频振荡器(2),IC1C、IC1D、R5、R6、R7、C2、T1组成压控多谐振荡器(3),T1为小功率MOS场效应管,通过改变其栅极的电压,可改变T1与R6、R7组成的网络的等效电阻,当IC1B输出高电平时,T1导通,R6与R7并联,等效电阻减小,使振荡频率上升,IC1B输出低电平时,T1关断,振荡频率由R7与C2决定。R1和R2组成控制电路,R2为输入保护电阻。当喇叭接钮S断开时,或非门IC1A~IC1D的其中一个输入端通过R1、R2接高电平,电路停止振荡且IC1D输出低电平。当S接通时,或非门IC1A~IC1D的其中一个输入端通过R2接低电平,低频振荡器(2)和压控多谐振荡器(3)开始工作。由于CC4001的消耗电流小于10μA,因此直接与电源接通而不设电源开关。T2为大功率VMOS管,组成功率开关(4),IC1D输出高电平时T2导通,IC1D输出低电平时T2截止。
由于整个电路部分体积很小,因此可以封装于喇叭体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机动车、船的无触点电喇叭,由线圈、铁芯、衔铁、振动膜、共鸣器、壳体和电路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电路部分包括功率开关(4),用以控制线圈中电流的通断;压控多谐振荡器(3),产生音频脉冲以驱动功率开关(4);低频振荡器(2),控制压控多谐振荡器(3),使之振荡频率产生周期性的变动;控制电路(1),用于控制低频振荡器(2)和压控多谐振荡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触点电喇叭,其特征在于低频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5至20Hz。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触点电喇叭,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1)为由三极管组成的小电流开关电路,用于控制低频振荡器(2)和压控多谐振荡器(3)的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触点电喇叭,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1)由电阻组成,使低频振荡器(2)和压控多谐振荡器(3)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或低电平,以控制电路的工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替代普通双音喇叭的无触点电喇叭,它的电路部分由控制电路、低频振荡器、压控多谐振荡器和功率开关组成。它能够产生人耳敏感的颤音,并不需要喇叭继电器,具有免调整、安装容易、工作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H04R9/00GK2109035SQ9123235
公开日1992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15日
发明者李国荣 申请人:李国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