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线路防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571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话线路防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线路防盗器,一种防止用户线路或用户码号被他人盗用的防盗器。
随着电话的日益普及,盗用他人电话线路进行通话的不良行为时有发生。目前,电话用户除了利用电信局提供的呼出限制服务之外,还没有其它有效的方法来阻止他们盗用自己的电话线路,而且即使用户选择了呼出限制服务,一旦泄漏了登记的密码,还是难以杜绝被人盗用电话线路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给电话用户提供一种电话线路防盗器,它能够在电话线路被人盗用时,产生干扰信号,使得盗用电话线路者无法呼出,以阻止电话线路被他人盗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以控制电路及振荡电路作为电话线路防盗器的核心电路,该振荡电路续接在控制电路上,所述控制电路可由分压回路及两只晶体管组成的二级反相放大电路构成,振荡电路与控制电路的具体连接形式是将控制电路中的一只晶体管连接振荡电路的电源端,所述振荡电路可由振荡集成块及RC电路组成,也可采用晶体管多谐振荡器或反向器组成多谐振荡器以及单晶体管振荡电路。
当电话机处于待命状态时,话路电压约保持在48伏左右,而摘机后话路电压会降至10伏左右,利用这一电压的变化,通过上述控制电路能保证振荡电路在电话机待命时不工作而处于监控状态,而一旦摘机,控制电路能使振荡电路得电工作,使其产生一个较强的音频噪声干扰电话线路,以实现线路被盗用之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所示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参照图1,控制电路中的分压回路由上分压电阻R1、稳压管D6和下分压电组R2串联构成,而控制电路中的二级反相放大电路则由晶体管T1和T2以共射极放大电路直接耦合而成,在晶体管T1集电极和晶体管T2基极的联接点上经偏流负载电阻R3与上分压电阻R1的另一端(即分压回路正极)联接,晶体管T1和T2的发射极同时与下分压电阻R2的另一端(即分压回路负极)联接。
而振荡电路在本实施例中由振荡集成块IC(例如CONS7555)和RC电路组成,振荡集成块IC的脚1和脚2之间并接振荡电容C2,脚2和脚6短接后与脚4分别接振荡电阻R5和R6且将振荡电阻R5和R6的另一端共接在脚7上,脚8经限流电阻R4接在控制电路中的上分压电阻R1和偏流负载电阻R3的联接点上,并且脚8与脚4短接在一起,脚1接控制电路中晶体管T2的集电极,同时在脚8与脚1之间并接稳压管D5,稳压管D5既具有吸收脉冲拨号时产生的脉冲电流的作用,也具有保护振荡集成块IC的作用,脚3经耦合电容C3接至上分压电阻R1的一端(即分压回路正极)。
为确保电话线路防盗器中的控制电路正极和振荡电路正极能够接在电话线路中的正极端,本实用新型在电路整体进线端还设有一个极性保护电路,在附图1中可以看出,该极性保护电路由四只二级管D1、D2、D3和D4组成。
附图1中的开关K是为了便于控制整个电话线路防盗器的工作状态而设置的,而并接在下分压电阻R2上电容C1起延时保护作用,以防止电路频繁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结合附图1说明如下a.b两端并接在电话线路的接线端子上,开关K关断时,本装置不工作,此时不影响自身电话机的使用。在主人外出或晚间不使用电话时,把开关K接通,约48伏的话路电压经四只二级管D1~D4组成的电压极性保护电路送入,以保证电压的极性始终是上正下负。该话路电压经上下分压电阻R1、R2和稳压管D6组成的分压回路,在下分压电阻R2的两端得到一个控制电压,使得晶体管T1饱和导通,晶体管T2无基极电流而截止,晶体管T2集电极所接的振荡电路IC不工作,电路呈监控状态,几乎不耗电(仅微安培级)。
当电话线路上有人挂上话机窃打电话时,a.b两端的话路电压降至10伏左右,由于稳压管D6选在10V以上,此时R1、D6、R2组成的分压回路就没有电流通过,晶体管T1的基极失去控制电压而截止,电流经偏流负载电阻R3和晶体管T2的基射极流过,晶体管T2导通,振荡电路IC得电工作,振荡主频率由R5、R6和C2决定,振荡电压由耦合电容C3输出到话路中去,在话路的a.b两端形成较强的音频噪声。该噪声是不稳定,且不规则的,使得窃打电话者在使用双音频方式拨打电话时,双音频信号无法检出,而打不出电话,只能听到杂音。同时,由于晶体管T2的导通,本装置电流增大,类似于电话通话状态,窃打电话者若用脉冲方式拨号,脉冲电流将被本装置吸收掉,也无法打出。只有在窃打电话者挂上话机,a.b两端的电压回升,本机才复原成监控状态。若窃打者再次偷打,又会重复上述过程。
电路中晶体管T1,T2组成二级反相放大,电阻R4是交直流共用的负载电阻,并兼作稳压管D5的限流电阻,稳压管D5起吸收脉冲拨号电话的作用,并保护振荡电路IC;电容C1起延时作用,防止电路频繁动作。
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控制电路控制了振荡电路的工作状态,因此即使整个装置并接在电话线路中处于监控状态时,也不会影响呼入电话时的振铃,并且在监控状态下,整个装置几乎不耗电,同时由于在振荡电路上并接了稳压管,所以既能干扰双音频方式的呼出,又能阻止脉冲方式的呼出,从而杜绝了电话线路被他人盗用的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电话线路防盗器,其特征是以控制电路及振荡电路为核心电路,该振荡电路续接在控制电路上,所述控制电路由分压回路及两只晶体管组成的二级反相放大电路构成,其中的一只晶体管连接振荡电路的电源端。
2.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电话线路防盗器,其特征是所述分压回路由上分压电阻R1、稳压管D6和下分压电组R2串联构成,所述二级反相放大电路由晶体管T1和T2以共射极放大电路直接耦合而成,在晶体管T1集电极和晶体管T2基极的联接点上经偏流负载电阻R6与上分压电阻R1的另一端(即分压回路正极)联接,晶体管T1和T2的发射极同时与下分压电阻R2的另一端(即分压回路负极)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规定的电话线路防盗器,其特征是所述振荡电路由振荡集成块IC以及RC电路组成,振荡集成块IC的脚1和脚2之间并接振荡电容C2,脚2和脚6短接后与脚4分别接振荡电阻R5和R4且将振荡电阻R5和R6的另一端共接在脚7上,脚8经限流电阻R4接在控制电路中的上分压电阻R1和偏流负载电阻R3的联接点上,并且脚8与脚4短接在一起,脚1接控制电路中晶体管T2的集电极,同时在脚8与脚1之间并接稳压管D5,脚3经耦合电容C5接至上分压电阻R1的一端(即分压回路正极)。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规定的电话线路防盗器,其特征是在电路整体进线端还设有由四只二极管D1、D2、D3和D4组成的极性保护电路。
专利摘要电话线路防盗器,由控制电路及振荡电路为核心电路,振荡电路续接在控制电路上,控制电路由分压回路及二极反相放大电路构成,而振荡电路则由振荡集成块及RC电路构成或采用晶体管多谐振荡器等构成,当发生电话线路被盗用时,由于话路中的电压下降,控制电路触发振荡电路工作,既能干扰双音频方式的呼出,又能阻止脉冲方式的呼出,从而杜绝了电话线路被人盗用的现象。
文档编号H04M1/00GK2214057SQ9424189
公开日1995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24日
发明者欧阳谊明, 欧阳炘明, 钱强, 李奕晖, 钱虹, 蔡国颖, 谢海, 欧阳俊 申请人:欧阳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