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二维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的方法

文档序号:7565909阅读:3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将二维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将二维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的方法及由二维图像获得三维图像的三维图像显示系统。
为了获取一个有双目视差的三维图像,以往需要将三维图像信号记录在左右二个通道上。这二个通道是由具有二个摄像机的专用三维图像设备的成象而获得的;再生信号以及将信号在专用的三维(3D)显示设备或类似设备上显示出来。
因而,使用以前的方法三维(3D)图像不能由现有的二维(2D)图像软件中获取。所以,要获得与现有的二维(2D)图像软件相同内容的三维(3D)图像的话必须重新生成新的三维(3D)图像软件。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2D图像转换成3D图像的方法,其中现有的2D图像软件可以转换到伪3D图像软件。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则是提供一个能从2D图像获得3D图像的3D图像显示系统。
按本发明将2D转为3D(以后用2D,3D分别表示2D图像和3D图像)的第一种方法是基于从2D信号生成一个右眼图像信号和一个左眼图像信号,这二个信号之间存在一个相对的时差,这样就可将2D转换成3D。
2D信号是由图像再生装置将贮存在记录介质中的2D软件再生出来而得到的。再者,2D信号是从图像装置、CG(计算机图像)发生装置或类似装置中按实时输出。
由2D信号所表示的图像包括一个移动部分,而时差是受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控制的。
按本发明将2D转换成3D的第二种方法则是基于从2D信号中产生一个形成基准信号的第一图像信号和一个由第一图像信号经延迟后得到的第二图像信号,然后从上述二个信号中取一个信号作为左眼图像信号而另一个则作为右眼图像信号,这样就将2D转换成3D。
由2D信号所表示的图像包括一个移动部分,以及延迟,它是由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所决定的。即,移动部分中的移动速度越高,延迟就越小,反之,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越小,延迟就越大。同时这个延迟也指出了从对应于第一图像信号的场到对应于第二图像信号的场之间究竟有多少场。
第二图像信号是通过将2D信号一次存储到一存储器内、并从存储于此存储器内的2D信号中读取一对应基于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所确定的延迟的2D信号而获得的。
基于移动部分移动的方向可以确定究竟取第一图像信号和第二图像信号中的哪一个作为左眼图像信号哪一个作为右眼图像信号。即,如果移动部分的移动方向是从左至右的话,则将第一图像信号取作为左眼图像信号,而将第二图像信号取作为右眼图像信号。反之,若移动部分的移动方向是从右至左的话,则将第一图像信号取作为右眼图像信号,而将第二图像信号取作为左眼图像信号。
当第一图像信号和第二图像信号在其相应的场的类型上不同时,即一个信号是奇场而另一个信号是偶场时,则可了得到相同类型的图像信号,较好的办法是将第一图像信号和第二图像信号中任一个信号作场内插入处理。
若在刚刚改变延迟的场中,为了获得光滑的移动信号较好的办法是对第二图像信号作场际插入处理。
将2D转换成3D的第三种方法是基于从2D信号中生成右眼和左眼图像信号,在这二个信号之间存在着一种亮度差别。于是可将2D转换成3D。
由2D信号所表示的图像包含一个移动部分而亮度差则是受移动部分移动速度控制的。
将2D转换成3D的第四种方法是基于从2D信号中生成一个第一图像信号以及一个第二图像信号而该信号之亮度从第一图像信号开始逐渐变弱。将这二个信号中之一取作左眼图像信号而另一个则作为右眼图像信号。因此实现了2D至3D的转换。
由2D信号所表示的图像包含一个移动部分。而从第一图像信号至第二图像信号的亮度减弱的变化量则是由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决定的。即,移动速度高则亮度减弱少,反之移动速度低,则亮度减弱大。
由诸如衰减器之类的变量亮度调整装置,将2D信号的亮度减弱以获得第二图像信号。此类衰减器同移动部分移动速度决定的亮度的衰减量有关。
按本发明之第一个3D显示系统的特点是它具有一个将2D转为3D的2D/3D转换器,该转换器从2D信号生成带有相对时差的右眼图像信号和左眼图像信号,同时通过2D/3D转换器获得以右眼图像信号和左眼图像信号为基础的3D显示。
按本发明之第二个3D显示系统的特点是它具有一个将2D转为3D的2D/3D转换器,该转换器从2D信号中生成带有相对亮差的右眼图像信号和左眼图像信号,同时通过2D/3D转换器获得以右眼图像信号和左眼图像信号为基础之3D显示。
显示例子中有一个3D显示监视器用作同时显示由2D/3D转换器得到的右眼图像信号及左眼图像信号。
显示例子中有一个2D显示监视器用作对每个预置场数和帧数的2D/3D转换器所获取的右眼图像信号和左眼图像信号进行交替变换以及显示这些变换得到的信号,同时具有左眼部分和右眼部分的3D取量器(或称取景镜头或观景器)可以作开关变换,它能使二部分中的一部分进入透光状态,而另一部分为遮光状态。在此种情况时,3D取景器的左、右眼部分对应于监视器上所显示的图像作交替变换使得与右眼图像信号和左眼图像信号之间的变换同步地轮流将左眼部分和右眼部分中之一送入透光状态。
显示例子中有一个2D显示投影器用作对每个预置场数和帧数的2D/3D转换器所获取的右眼图像信号和左眼图像信号作交替变换以及将这些变换得到的信号投射出来,同时具有左眼部分和右眼部分的3D取景器可以作这样的开关变换,即它能使这二部分中的一部分进入透光状态而另一部分则为遮光状态。在此种情况时,3D取景器的左、右眼部分对应于投影器所投影出来的图像作交替变换使得能与右眼和左眼图像信号之间的变换相同步,且较流地将左眼部分或右眼部分送入透光状态。
结合下列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介绍可以使本发明的其它目标、特点以及各种优点更为明显和清楚。


图1为按本发明而设计的将2D转为3D方法的基本思想图。
图2是2D/3D转换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3是2D/3D转换器的结构框图。
图4是2D/3D转换器的详细结构框图。
图5是第一正常状态中2D/3D转换器部分的信号流程图。
图6是第二正常状态中2D/3D转换器部分的信号流程图。
图7是另一个例子中的2D/3D转换器。
图8是另一个例子中2D/3D转换系统的框图。
图9是又一个例子中的2D/3D转换系统的框图。
图10是再一个例子中的2D/3D转换系统的框图。
图11是再一个例子中的2D/3D转换系统的框图。
图12是右眼图像R和左眼图像L的设计图。
图13是一时标流程图。说明了2D/3D转换数据指示插入的位置。
图14是2D/3D转换指示数据格式的设计图。
现在对本发明之基本思想作一介绍。假定如图1a所示有一图像场景其背景不变而目标物自左至右在移如。如果生成了一个右眼图像和一个左眼图像并且已提供了这二个图像之间的预置时差,如图1b所示那样,则由于右眼和左眼图像之间的物体的位移量使得物体的位置有所不同。因而,在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之间的物体的位差就成为视差,这样就有可能形成3D。图1b和1c中的数字表示场数。
若在2D软件中再生左眼和右眼图像时,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中的一个比另一个延迟了一场乃至数场的话,则原始的2D软件可以转换到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之间存在视差的3D软件上去。
图2说明了利用本发明所述之2D/3D转换方法的3D软件转换系统的结构。
一台2D/3D兼容的录像机VTR11既有再生2D软件的功能又有再生3D软件的功能。由2D/3D兼容的录像机VTR11将2D软件通过2D/3D转换器12转换到伪3D软件,接着将3D软件提供给一个3D监视器13。如果显示是使用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号为65943/1991中所述的晶状方法而不是用玻璃的话,则从2D可能再生一种有部分3D效果的伪3D,也可用只有2D软件再生功能的录像机来代替那个具有2D/3D兼容功能的录像机VTR11。
图3说明了由图2所示之2D/3D转换器12的设计结构。
一2D信号a送至输入端口1,该输入信号a是送到图像开关电路2的第一输入端口,一个移动向量检测电路7和一组场存贮器5。
提供场存贮器组5是为了要将2D信号a作延迟且输出该延迟信号。场存贮器组5的输出(即a的延迟信号为b)送至图像开关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口。图像开关电路2由目标物的移动方向来交换2D信号a和延迟后的信号b的,同时通过将开关打到输出端3和输出端4而输出所获取之信号,即输出端3是输出左眼图像信号L而输出端4则是输出右眼图像信号R。延迟(是指从对应于2D信号a到对应于2D信号b之间存在着多少场)对每一场是控制在0到最大为60之间(在NTSC制(指日本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中约为1秒)。变量单位可能比一场的单位小。若延迟为0,则2D信号a就直接送给输出端3和输出端4。
移动向量检测电路7检测出一个与在2D信号a的基础上二场之间的目标物的移动相应的移动向量。这个被检的移动向量随后就送至CPU8(中央处理器)。
CPU8控制了存贮器控制电路6和图像开关电路2。CPU8将由移动向量检测电路7检测出来的运动向量的水平分量抽出来,同时由水平分量来确定该延迟。CPU8控制存贮器控制电路6以从场存贮器5中读出与上面确定的延迟相应的2D信号。
特别是在目标物的移动很大或移动向量很大时,延迟就要减小。反之,若目标物的移动很小或在再生慢动作时移动向量很小时,则延迟就可增加。
在本例中,延迟的最大值为60。它在NTSC制相当于1秒,它也几乎相当于一个正常的图像场景。但是在低速慢动作再生的情况下,延迟的最大值可能不小于60。进而,在甚低速慢动作再生时,延迟可能达到几百。
CPU8在移动向量方向的基础上控制图像开关电路2。即,如果移动向量的方向是自左至右,则将2D图像信号a送到输出端3以输出左眼图像信号。同时将2D图像信号b送到输出端4以输出右眼图像信号。若移动向量的方向为自右至左,则将2D图像信号a送到输出端4以输出右眼图像信号,而将2D信号b送到输出端3以输出左眼图像信号。
如前所述,在2D/3D转换器12中,在2D信号中目标物按水平方向移动的场景中产生了二个带有与移动速度相应的视差的图像信号。
从输出端3和4输出的左和右图像信号用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号65943/1991中所描述的不用透镜玻璃而用晶球的方法送到3D显示以再生具有部分3D效应的伪3D。
图4说明一个具体的例子,在该例中将上述的2D/3D转换器做到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块(LSI)上。
先用YC分离电路30将2D信号分成亮度信号Y和色差信号R—Y和B—Y。再用模数转换电路31将亮度信号Y转换成数字信号。同时也用模数转换电路32将二个色差信号R—Y和B—Y转换成数字信号。从A/D转换中获取的已转换成数字信号的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输入到作为2D/3D转换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SI33上。
箝位电路331对输入到LSI33中去的亮度信号Y进行箝位控制,随后将受箝拉控制的亮度信号Y供给第一选择器S1和第二选择器S2的第一输入端,同时也供给移动向量检测电路7和外部提供的场存贮器组5。
场存贮器组5包括三个存放奇场数据的场存贮器M01到M03和三个存放偶场数据的场存贮器ME1到ME3。这六个场存贮器M01到M03和ME1到ME3是并联连接的。这些存贮器的写入、读出均受存贮控制电路332的控制。
由移动向量检测电路7检测出来的移动向量输入到CPU8,CPU8根据移动向量的水平分量来确定合适的延迟,同时根据已确定的延迟来控制存贮控制电路332。
输入到LSI33中的二个色差信号R—Y和B—Y由箝位电路333箝位,同时被转换成点序列信号R—Y/B—Y,其中色差信号R—Y和B—Y是交替地按点阵循环出现。点序列信号(色差信号)R—Y/B—Y送入第三选择器S3和第四选择器S4的第一输入端以及场存贮器组5。
一个由8位亮度信号和4位色差信号R—Y/B—Y组成的总长为12二进制位的数据送到每一个场存贮器M01到M03和ME1到ME3中去。
从场存贮器M01到M03输出的亮度信号Y0分别送到第一选择器S1和第二选择器S2的第三输入端以及第五选择器S5的第一输入端。从场存贮器ME1到ME3输出的亮度信号YE分别输入到第一选择器S1和第二选择器S2的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五选择器S5的第二输入端。
另外,从场存贮器M01到M03输出的色差信号CO分别输入到第三选择器S3和第四选择器S4的第三输入端以及第八选择器的第一输入端。而从场存贮器ME1到ME3输出的色差信号CE则分别输入到第三选择器S3和第四选择器S4的第二输入端以及第八选择器的第二输入端。
从第二选择器S2输出的亮度信号Y,YO或YE输入到线存LM1和插入电路334中去。在线存中因一次水平扫描而延迟的亮度信号Y,YO或YE输入到第五选择器S5的第三输入端。第五选择器S5的一个输出提供给插入电路334。
插入电路334包括一个以第五选择器S5的输出作为输入的协处理单元(未画出),一个第二选择器S2之输出为其输入的协处理单元(图中未画出)以及一个将协处理单元之输出叠架起来的加法器(图中未画出)。
在以第二选择器S2的输出作为输入的协处理器中,第二选择器S2的输出是通过遮光系数K而多路分配的。在以第五选择器S5的输出作为其输入的协处理器中,第五选择器S5的输出则是通过遮光系数(1—K)而作多路分配的。
插入电路334的输出提供给右眼的第六选择器S6和左眼的第七选择器S7。类似地,第一选择器S1的输出也供给右眼的第六选择器S6和左眼的第七选择器S7。而第六选择器S6的输出是供给右眼第一视差调整存贮器SM1。第七选择器S6的输出则是供给左眼第一视差调整存贮器SM2。
视差调整存贮器SM1和SM2调整读出时的位置,读出操作是与左右二侧无关的按水平方向范围在±48象素点中进行的,因此调整视差即可调整3D的效果。
在下面使用第三选择器S3和第四选择器S4处理色差信号的电路结构与上述处理亮度信号之电路结构是相同的。尤其是在下面涉及到的线存LM2,第八选择器S8,遮光电路335,第九选择器S9,第十选择器S10,第三视差调整存贮器SM3以及第四视差调整存贮器S4分别对应于上述的线存LM1,第五选择器S5,插入电路334,第六选择器S6、第七选择器S7,第一视差调整存贮器SM1和第二视差调整存贮器SM2。
在同步信号叠架电路336将同步信号加上以后,由第一视差调整存贮器SM1中输出的亮度信号变成了右眼亮度信号YR,同时该信号YR又被送到一个数模转换(D/A)电路34。并且,在同步信号叠加电路336将同步信号加上以后,由第三视差调整存贮器SM3中输出的色差信号被一偏码器337转换成右眼色度信号CR。而该信号CR又被送至D/A转换电路34。在D/A转换电路34中被转换成模拟信号的右眼亮度信号YR和右眼色度信号CR通过YC同步电路35合成为右眼图像信号R。
在同步信号叠加电路336将同步信号加上以后,由第二视差调整存贮器SM2中输出之亮度信号变成了左眼亮度信号YL,同时该信号YL又被送到一个数模转换(D/A)电路36。并且,在同步信号叠加电路336将同步信号加上以后,由第四视差调整存贮器SM4中输出的色差信号被一编码器337转换成左眼色度信号CL,而该信号CL又被送至D/A转换电路36。在D/A转换电路36中被转换成模拟信号的左眼亮度信号YL和左眼色度信号CL通过YC同步电路37将其合成为左眼图像信号L。
图5和图6分别说明了图4中所示的2D/3D转换器的各自部分。图5和图6只说明了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中的亮度信号部分。
2D/3D转换器完成的功能可参阅图5和图6来加以说明。处理亮度信号电路的功能与处理色差信号电路的功能除了所处理的对象一为亮度信号另一为色差信号不同之外其它均是相同,因此这里仅对处理亮度信号的电路的功能加以讨论。
如图5所示,将亮度信号Y对每场按M01,ME1,M02,ME2,M03和ME3的次序在存贮器控制电路332的写入脉冲的控制下连续地写入到场存贮器M01至M03和ME1至ME3中去。在六场以后,就完成了对每一个场存贮器的写入。这时,从第一场至第六场的数据是分别写入到它们各自的场存贮器M01至M03和ME1至ME3中去的而且相互不会复盖重叠。
只要无新的写入脉冲输入,场存贮器M01至M03和ME1至ME3中的数据内容是不会改变的。当第七场时M01有一新的写入脉冲,那么第七场的数据内容就被再装入。这样,在场存贮器M01至M03和ME1至ME3中的数据内容每六场就重新装入一次。
在本实例中,这六个场合存贮器是并联着的,在每一场数据只须写入一个存贮器。因而就可以大大地减小功耗,即比起使用串联存贮器以及每一场对各个存贮器都要写入数据来看本方法的功耗要省得多。
场存贮器M01至M03和ME1至ME3的读换制是按下面方式进行的。与移动向量(一个目标物体的移动)相应的延迟是由CPU8确定的。存贮器控制电路332选取一个存放着与由CPU8确定的延迟相应的延迟数据的场存贮器且将读脉冲输给选定的那个场存贮器。
例如,在图5中所示的当前场之数据是03而延迟为2,则就将读脉冲中输给当前场前面二场的存放着数据02的那个场存贮器M02,于是便从场存贮器M02中读出了数据02。
下面对选择器的每步功能作详细介绍。选择器是由CPU8中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完成一次选择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有第一正常模式,第二正常模式和编辑模式,这些模式均可任意设置。当设置在第一正常模式时的操作由下面介绍(1)第一正常模式如果设置成第一正常模式,则2D/3D转换器12中的信号的各自部分如图5所示。
如果设置了第一正常模式,就存在(a)不进行插入的场,(b)作场内插入的场。
如果同时提供给3D监视器13的左眼图像信号和右眼图像信号之一是奇场而另一个是偶场的话,则在左、右图像之间就发生了垂直方向的移位。
如果一个含有从场存贮器M01和M03和ME1到ME3读出的亮度信号YO和YE(此为延迟亮度信号)的场和一个含有从箝位电路331输出的亮度信号Y的场的组合是一个奇场和偶场的组合的话,那么场内插入就按延迟亮度信号的垂直方向来进行。由场内插入处理获取之信号作为延迟亮度信号送至一只眼睛。
如果一个含有从场存贮器M01至M03和ME1到ME3读出的亮度信号YO和YE(此为延迟亮度信号)的场和一个含有从箝位电路331输出的亮度信号Y的场的组合是偶场的组合或是奇场的组合,那么从场存贮器中读出的延迟亮度信号就直接作为延迟亮度信号送至一只眼睛。
第一选择器S1总是从箝位电路331中选取亮度信号Y,并且将当前的不是延迟的场中的亮度信号Y提供给作为右眼的第六选择器S6和作为左眼的第七选择器S7。
另一方面,第二选择器S2在亮度信号Y,YO和YE中选取任何一个,并根据延迟以及对应于此延迟的场是奇场还是偶场来决定输出所选取的是那个亮度信号。即,当延迟为0时,选取亮度信号Y。在延迟不为0时,则在与该延迟对应的场是奇场时选取亮度信号YO,而在与该延迟对应的场为偶场时,选取亮度信号YE。
第五选择器S5总是选取线存LM1。因而,将从第二选择器S2输出的亮度信号Y,YO和YE和由于进行一次水平扫描而延迟了亮度信号所得到的信号一起输入到插入电路334中去。
插入电路334的插入系数是由CPU8设置的。如果从第一选择器S1输出的亮度信号Y和从第二选择器S2输出的亮度信号YO或YE都是奇场或都是偶场的话,则插入系数K是1,这样就不必进行内场插入处理。即,如果延迟是0或是偶数的,那么就不进行插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从第二选择器S2中输出的亮度信号Y,YO或YE是从插入电路334输出来的。
如果包含从第一选择器S1输出的亮度信号Y的场和包含从第二选择器S2中输出的亮度信号YO或YE的场中之一是偶的而另一个是奇的则插入系数K是0.5,这样就进行场内插入处理。在此情况下,从第二选择器S2输出的经过延迟的亮度信号YO或YE经内场遮光后得到的信号由插入电路334输出。
由插入电路334输出的亮度信号与由第一选择器S1输出的亮度信号Y同时提供给第六和第七选择器S6、S7。由选择器S6和S7组成如图3上所示的图像变换电路2,该电路是用来将第一选择器S1的输出Y和遮光电路334的输出Y,YO或YE中的一个输出根据移动向量的方向送到右眼SM1的视差调整存贮器,而将另一个输出送到左眼SM2的视差调整存贮器。视差是由视差调整存贮器SM1和SM2作调整。
(2)第二正常模式下面对设置成第二正常模式时各选择器的操作作介绍。在这种情况下的2D/3D图像转换器12中各自的信号如图6所示。
如果设置了第二正常模式,就存在(a)不作插入处理的场,(b)作插入处理的场,(c)作场际插入处理的场。
当改变了延迟时,与当前场的图像相比经延迟以后图像的移动不太光滑。因而,在第二正常模式中,对应于一个延迟的延迟图像需要对刚改变过延迟的场作一定的场际插入处理,这样可使移动呈光滑的结果。
而对未作过延迟改变的场,则其操作就同第一正常模式时的情况一样处理。
在第二正常模式中,若延迟从n改变为n+1,则分别将对应于延迟为n时的场中的图像和将对应于延迟为n+1时的场中的图像读出。在图6中,延迟从1改变为2,此时当前场中的数据变成了03。而将当前场的前一场中的数据E2和当前场的前二场中的数据02从场存贮器中读出。
当延迟是从n变成n-1时,则分别将对应于延迟为n时的场中的图像和对应于延迟为n-1时的场中的图像读出。在图6中,延迟从3改变为2。此时当前场中的数据变成了08,而将当前场的前三场中的数据E6和当前场中前二场的数据07从场存贮器中读出。
第一选择器S1总是选取从箝位电路331中输出的亮度信号Y,同时将此未经延迟当前场中的亮度信号Y送至左眼第六选择器S6和右眼第七选择器S7。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第二选择器S2选取亮度信号Y,YO和YE中的任一个。并输出所选取的信号。即,在延迟从0变为1时的场中选择亮度信号Y。在延迟不是从0变为1的其它场中,只有在延迟为0时才选取亮度信号Y,这一点与第一正常模式情况时相同。然而,若延迟不是0,则当与此延迟相应的场为奇场时选取亮度信号YO,当与此延迟相应的场为偶场时选取亮度信号YE。
在作场际插入处理的场中,即延迟被改变的场,第五选择器S5选取亮度信号YO或YE,同时按下列规则输出选中的亮度信号。尤其是在延迟从0变成1的场中,若此场之前一场为奇场,则选取亮度信号YO,若此场之前一场为偶场,则选取亮度信号YE。
在延迟改变不是从0到1的那个场中,以当前场为基准差对应于该延迟被改变之前的场是奇场时,则选取亮度信号YO,另一方面,以当前场为基准若对应于该延迟改变之前的场是偶场时,则选取亮度信号YE。
含有从第一选择器S1中输出的亮度信号Y的场和含有从第二选择器S2中输出的经延迟后的亮度信号YO或YE的场,如果这二个场均不是作场际插入处理的场而且其中一个是奇场而另一个是偶场的话,那么就由第五选择器S5选取线存LM1的输出。
将遮光电路334的插入系数K设置成0.5这样在刚刚改变过延迟的场中就进行场际插入处理。在此种情况下,相应于当前场延迟的场中的数据和前一场中的数据均提供给插入电路334。在图6中,若当前场为03,数据02和E2被送到插入电路334,在遮光电路334中,就可得到二个相邻场的算术平均值,因而使图像的移动较为平滑。
如果含有从第一选择器S1输出的亮度信号Y的场和含有从第二选择器S2中输出的经延迟的亮度信号YO或YE的场中之一个场是奇场,而另一个场是不作场际插入处理的偶场,那么将插入系数置成0.5以完成场内插入处理。
在其它场中,插入系数K被置成1,这样无论是场际还是场内的插入处理都不进行。
在图6所示之例中,在当前场中的亮度信号Y为02,03,04,05,07,08,09时则进行场际插入处理。而当前场中的亮度信号Y为E2,E4,E7和E9时则作场内插入处理。
第二正常模式中第六选择器和第七选择器S6,S7的操作与第一正常模式中的相同。
(3)编辑模式下面介绍编辑模式。
在上述二种正常模式中,当前亮度信号和延迟后的亮度信号根据右眼第六选择器S6和左眼第七选择器S7之输出中的移动向量的方向按互补方式作不规则的替换的。因而,延迟后的亮度信号根据不同的情况既可输出作为左眼图像信号也可作为右眼图像信号。
另外,将未经延迟的亮度信号和延迟后的亮度信号(例如,当前场中的亮度信号Y和图5中所示的遮光电路334的输出)二者相比较后可以十分清楚地知道,延迟后的亮度信号的场序与未经延迟的亮度信号的场序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减少延迟的过程中,某几场会变谈。
左眼图像信号和右眼图像信号中即使选中了二者之一,未经延迟的亮度信号同延迟后的亮度信号也是混合出现的。因而,编辑时最好不使用选中的图像信号。特别是,在编辑时场序必须至少和左眼图像信号或右眼图像信号中之一的原始图像的场序相同。
若本例中的LSI33需在编辑状态时,在场存贮器的输出端和以场存贮器的输出端为输入的LSI33的输入端之间要有一个外部选择器。另外,场存贮器的数目应增加到大约13。
在编辑模式时,右眼第六选择器S6应设置成使得第一选择器S1的输出总是提供给右眼的视差调整存贮器SM1。因而,第一选择器S1的输出的选择必须是右眼的输出。另外,左眼第七选择器S7的设置要使得插入电路334的输出总是提供给左眼的视差调整存贮器SM2,于是遮光电路334的输出的设置必须是左眼的输出。
另外,第一选择器S1的设置要使得总是选择第三输入端,而第二选择器S2的设置要使得总是选择第二输入端。上述的外部选择器在以对于第一选择器S1为当前场的基础上其延迟为常数的场中选取有关数据(存贮器输出),再将所选取的数据送到第一选择器S1的第三输入端。另外,上述外部选择器以延迟为提供给第一选择器S1的常数的场中的数据为基础,在与相应于随移动向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延迟的场中选取数据(存贮器输出)。同时将选中的数据提供给第二选择器S2的第二输入端。
因而,就有可能在编辑时始终获得一个按场序与输出端之一的原始图像相同的信号。
虽然按上述实例2D/3D是用转换器从2D信号生成了二个存在时差的信号作为在左眼和右眼图像之间生成视差的方法,但是也可用Pulfrich效应生成二个存在亮差的信号以作为3D。
图7说明了一个2D/3D转换器的实施例,它生成二个存有亮差的信号。在图7中,与图3所示的相同部分所标的参考数字与图3的相同,因而不再赘述。
在本2D/3D转换器中,有一个是衰减器9,它的亮度级的衰减范围是在0db与—10db之间。有一个增益控制电路10,它是用来作为图3上所示的场存贮器组5以及存贮器控制电路6的。
衰减器9和增益控制电路10是受移动向量的幅度所控制的,就同图3中所示的2D/3D转换器一样。特别是在目标物的移动很大,移动向量很大时,就要控制衰减器9使其亮度衰减量减小。如果是在目标物的移动很小或在使用慢动作再生时移动向量很小时,就要控制使亮度衰减量也增加。
衰减器9的衰减量未必限制在0到—10db之间。如在低速慢动作再生时使用,也可用负几十个分贝(db)衰减。另外,也可使用变量增益放大器来代替衰减器。
再者,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如上例描述的那些将现有的2D软件转换成3D软件的情况,同时也适用于从摄象机实时输出的2D信号,从计算机图像生成设备中输出的2D信号或者类似实时转换成3D信号的情况。
图8介绍了另一个2D/3D转换系统的实例。
2D/3D转换系统的结构的输入信号既可以使用2D信号也可以用3D信号。
提供了可以分别输入3D信号的3D输入端14和15,和可以输入2D信号的2D输入端16。2D信号和3D信号均可以输入。
按照输入信号的类型,变换开关S会自动作变换。从3D输入端14和15输入的3D信号分别输入到第一图像检测电路17。在第一图像检测电路17中,检测每一个3D信号是否存在,随后由检测结果的逻辑与门送到控制电路19。
从2D输入端16输入的2D信号则被输入到第二图像检测电路18中去。在第二图像检测电路18中,先检测是否存在图像信号,随后再将检测结果送入控制电路19。
当第一图像检测电路17的输出是“存在”、第二图像检测电路18的输出是“不存在”时,控制电路19便将转换开关S打到a端。而当第一图像检测电路17的输出是“不存在”,第二图像检测电路18的输出是“存在”时,控制电路19便将转换开关S打到b端。
特别是在2D/3D转换系统中,输入的是2D信号还是3D信号是自动进行判别的。在输入3D信号时,3D信号就通过转换开关S送至3D监视器13。而在输入2D信号时,则由2D/3D转换器12先将2D信号转换成3D信号,随后将变换后的3D信号经过转换开关S提供给3D监视器13。
2D/3D转换器12和转换开关S都可以放到3D监视器13中去。
图9是关于2D/3D转换系统的又一个例子。
一个2D/3D兼容的录象机VTR11带有输出端20,21和22。在3D模式时,在L通道上的信号从输出端20输出,而在R通道上的信号则从输出端21输出。在2D模式时,2D信号是从输出端20输出。
另外,在3D和2D模式时,在“H”级的鉴别信号和在“L”级的鉴别信号分别从输出端22输出。鉴别信号是由在2D/3D兼容的VTR11中的系统控制器(图中未画出)根据所设置的模式而产生的,这个信号随后被送到2D/3D图像转换器12和转换开关S。
2D/3D兼容VTR11的输出端20与2D/3D转换器12的输入端相连。
在3D模式时,由在“H”级的鉴别信号将转换开关S打到a端。这样,从2D/3D兼容VTR11的输出端20和21中输出的L通道和R通道上的信号通过转换开关S输出。
在2D模式时,2D/3D转换器12被加电,并且由在“L”级的鉴别信号将转换开关S打到b端。在这种情况下,从2D/3D兼容VTR11的输出端20输出的2D信号经过2D/3D转换器12转换成3D信号,同时将转换后的3D信号通过转换开关S输出。
2D/3D转换器12和转换开关S可放到2D/3D兼容VTR11中去。
图10是又一个2D/3D转换系统的例子。
在2D模式时,2D摄象机23的输出直接输入到2D/3D兼容的VTR11的输入端24。而在3D模式时,2D摄象机23的输出先由2D/3D转换器12将它转换成3D信号,由转换得到的二个通道的信号分别送到输入端25和输入端26。
在2D模式时,2D/3D兼容的VTR11将从输入端24输入的信号记录到记录介质上。而在3D模式时,则是将从输入端25和26输入的二个通道上的信号分别记录到记录介质上去。
2D/3D转换器12可以装入2D摄象机23中去。
图11是2D/3D转换系统的又一个例子。
一个2D再生设备101包括一台普通的磁带录象机,磁盘放像机或类似的设备。一个电视广播接收机102包括电视调谐器,一个闭路电视(CATV)调谐器或类似设备以接收从天线或电缆线中发射过来的电视信号。
由用户从2D再生设备101所再生出来的2D信号和从电视广播接收机102接收到并作解调右的2D信号中通过开关103选取一个2D信号104送到2D/3D转换器12去。
在2D/3D转换12中,同上面介绍过的一样,输入的2D信号被转换成3D信号,其中包括二者有视差的右眼图像信号R和左眼图像信号L。随后,从2D/3D转换器12输出的右眼图像信号R和左眼图像信号L送入到一个并行/串行信号转换器105。
这个并行/串行信号转换器105在预置的时间间隔内不断在右眼图像信号R和左眼图像信号L之间作交替变换,这二个信号是并行同时输入的且通过开关后是串行输出的,通过转换器105后成为串行序列的右眼图像信号和左眼图像信号随后就被送至图像显示。
图像显示的例子包括一个普通的电视接收机106,它是使用显象管的,一个投影仪和一台小型的液晶电视机108。
下面再对并行/串行信号转换器105的操作作较详细的介绍。
如果输入的右眼图像信号R和左眼图像信号L是按2∶1隔行扫描型的,如图12a和12b所示,在转换器105中输出的是奇场数据时则只输出右眼图像信号R,而在转换器105中输出的是偶场数据时则只输出左眼图像信号L。因而,对每一场来说,右眼图像信号R和左眼图像信号L是被交替地送到如电视接收机之类的图像显示器上。
另外,即使在右眼图像信号R和左眼图像信号L都是按2∶1隔行扫描型的,信号转换器105也可在每一帧(二场)交替输出右眼图像信号R和左眼图像信号L。此时,含有奇场和偶场的右眼图像信号R和含有奇场和偶场的左眼图像信号L交替地按帧送到如电视接收机之类的图像显示器上去。
如果右眼图像信号R和左眼图像信号L都是非隔行扫描型的,则右眼图像信号R和左眼图像信号L要送到每帧去以作图像显示。
不管所输入的二个右眼和左眼的图像信号是2∶1隔行扫描型的还是非隔行扫描型的,他们都可以交替地送入图像显示器作为多场或多帧。
如果要从诸如电视接收机等的图像显示器中观看3D图像,就要使用3D图像观景透镜109。该透镜109的右眼部分和左眼部分作这样的变换使得一部分为透光状态时另一部分为遮光状态。而这个变换同石眼图像信号R和左眼图像信号L之间的变换同步。
尤其是在图像显示器对右眼图像信号R作显示或投影时,透镜109的右眼部分和左眼部分被分别置成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相反,在对左眼图像信号作显示或投影时,则透镜109的左眼部分和右眼部分被分别置成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
透镜109是由光偏振片和液晶板做成,因此是透光状态的电气开关。不过,也可以使用快门装置这种机械开关来实现而不必使用光偏振片和液晶板。再者,透镜109的右眼和左眼部分的转换是由从并行/串行信号转换器105发出的通过电缆线110或无线电波的变换信号控制的。
如果使用投影仪107作为图像显示器,则从投影仪107输出的右眼图像信号R和左眼图像信号L被射到屏幕111上。这时,观察者便能通过打开着的3D图像观景器109观看到射在屏幕111上的图像。
正如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已说过的那样,可以将从2D/3D转换器12输出的右眼图像信号和左眼图像信号直接送到一个所谓不带取景透镜的3D显示器上,这样可以不用3D图像观景透镜而观看到3D图像。
无观景透镜的3D显示器可以这样制成将液晶显示夹在各象元的右眼图像信号R和左眼图像L的中间,将中间的信号发射出去,同时在显示屏上(或者在投影屏幕的正前面)按装上晶状透镜层或视差阻隔层。
从图像再生设备101或电视广播接收机102上得到的所有景色均能转换到3D图像,而交替地进行着只有那些诸如物体按预定方向移动的这种适合于转换成3D图像的场景才能转换成3D图像。
若一个特定的场景被转换成了3D图像,刚该场景就自动地从2D图像信号中检测出来。而被检测出来的那个场景就转换成了3D图像。如2D图像信号是由电视广播或类似设备产生的,则场景的自动检测最好是按下列方式进行。
如图13所示,在紧靠上述特定场景之前一个垂直空白间隔中某一适当的时间,电视广播电台和闭路电视中继中心先要插入一个数据,该数据指出接下去的那个场景须要经2D/3D图像的转换,然后将此数据一起发送出去。在图11所示的2D/3D转换器12检测到这个2D/3D图像转换指示数据后,就将上述特定场景自动地转换成3D图像而显示。
2D/3D图像转换指示数据由如下几个数据组成指示出对于某一特定场景是否要作2D/3D图象转换的数据(开/关);指示出该特定场景中物体移动方向的数据(左/右);指示出延迟量的数据等,例如在图14中所示的那样。
虽然在图11中只以图像再生设备101和电视广播接收机102作为2D图像源,但是事实上普通的摄象机,2D计算机图像生成设备等都是可以用的,只须它们能输出2D信号。
对本发明虽已作了详细的说明和介绍,但是可以理解,这里仅仅是通过说明以及有关的例子加以阐述,而实际决不能局限于此,下面所附之权利要求说明了限定本发明所含之思想与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将二维信号转换成三维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从二维图像信号产生一右眼图像信号和一左眼图像信号,所述右眼图像信号和左眼图像信号之间存在相对时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维图像信号是由存贮在记录介质上再生二维图像软件通过图像再生装置而获得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维图像信号是由成象装置按实时要求输出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维图像信号是由计算机图像生成装置按实时要求输出的。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的二维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包括一个移动部分,所述之时差是受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控制的。
6.一种将二维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从二维图像信号中生成一个作为基准的第一图像信号以及生成一个将第一图像信号经过一段延迟的第二图像信号,从而将这二个信号中的一个取作为左眼图像信号而另一个取作为右眼图像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包括一个移动部分,延迟是指根据所述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从相应于第一图像信号的场到相应于第二图像信号的场之间存在着多少场。
8.根据权利要求7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之移动部分的速度越高,则延迟越短,而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越低,则延迟越长。
9.根据权利要求7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信号是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将所述二维图像信号先存入存贮器,然后再在所述存贮器中从二维图像信号中读出一个与由所述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确定的延迟相对应的二维图像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移动部分的移动方向来决定在所述第一图像信号和所述第二图像信号中究竟取哪一个信号作为所述左眼图像信号和右眼图像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之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移动部分的移动方向为自左至右的,则取第一图像信号为左眼图像信号,而第二图像信号取作为右眼图像信号,而在移动部分之移动方向为自右至左时,则取第一图像信号为右眼图像信号,而第二图像信号取作为左眼图像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7之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相应的第一图像信号和第二图像信号在场型上是不同的,则第一图像信号和第二图像信号中之一个信号须经场内插入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7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延迟刚改变的场中所述第二图像信号须经场际插入处理。
14.一种将二维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从二维图像信号生成二个带有相对亮差的右眼图像信号和左眼图像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之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之二维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包括一个移动部分,以及所述之亮差是受移动部分之移动速度控制的。
16.一种将二维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从二维图像信号中生成一个作为基准的第一图像信号和一个由第一图像信号的亮度衰减后的第二图像信号,同时上述二个信号中的一个作为左眼图像信号而另一个信号则作为右眼图像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包括一个移动部分,由第一图像信号的亮度经衰减后得到第二图像信号,其衰减量是由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而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6之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部分移动速度越高,则亮度衰减越小,反之移动部分移动速度越低,则亮度衰减越大。
19.根据权利要求17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之第二图像信号是通过一个变量亮度调整装置,按照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而定的衰减量对所述二维图像信号之亮度作衰减后得到的。
20.一个3D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2D/3D图像转换器用来从一个二维图像信号中产生带有相对时差的右眼图像信号以及左眼图像信号,从而将一个二维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以及一个显示器用来在2D/3D图像转换器中输出右眼图像信号和左眼图像信号的基础上作三维图像的显示。
21.根据权利要求20之3D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一个三维图像显示监视器用来同时显示由所述的2D/3D图像转换器输出的所述的右眼图像信号和所述的左眼图像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0之3D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之显示器包括一个二维图像显示监视器用来对预定的场数和帧数交替变换由所述的2D/3D图像转换器送来的所述的右眼图像信号和所述的左眼图像信号,同时显示变换的信号,以及具有左眼部分和右眼部分的三维图像观景器,这二个部分可以这样作变换,即其中一部分为透光状态,而另一部分为遮光状态,所述三维图像观景器之左眼和右眼部分,按照其相应的在所述的监视器上显示的图像作这样的变换即左眼部分和右眼部分之一进入透光状态是与所述右眼图像信号和所述左眼图像信号之间的变换同步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0之3D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一个二维图像显示投影仪用来对预定的场数和帧数交替变换由所述2D/3D图像转换器送来的所述的右眼图像信号和所述的左眼图像信号,同时将变换的信号投射出去,以及具有左眼部分和右眼部分的三维图像观景器,这二个部分可以这样作变换,即其中一部分为透出状态,而另一部分则进入遮光状态,所述三维图像观景器之左眼和右眼部分按照其相应的在所述投影仪上显示出的投影图像作这样的变换即左眼部分和右眼部分之一进入透光状态是与所述右眼图像信号和所述左眼图像信号之间的变换同步的。
24.一种3D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2D/3D图像转换器用来从一个二维图像信号中产生带有相对亮差的右眼图像信号和左眼图像信号,从而将一个二维图像转换成一个三维图像;以及一个显示器是用来在从2D/3D图像转换器输出的右眼图像信号和左眼图像信号的基础上作三维图像显示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4之3D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一个三维图像显示监视器用作同时显示由所述的2D/3D图像转换器输出的所述右眼图像信号和所述左眼图像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4之3D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之显示器包括一个二维图像显示监视器用来对每个预定的场数和帧数交替变换由所述2D/3D图像转换器送来的所述右眼图像信号和所述左眼图像信号,同时显示变换后所得之信号,以及具有左眼部分和右眼部分的三维图像观景器,这二个部分可以作这样的变换,即其中一部分为透光状态而另一部分为遮光状态,所述三维图像观景器之左眼和右眼部分按照其相应的在所述监视器上显示的图像作这样的变换即左眼部分或右眼部分之一进入透光状态是与所述右眼图像信号和所述左眼图像信号之间的变换是同步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4之3D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一个二维图像显示投影仪用来对每个预定的场数和帧数交替地变换由所述2D/3D图像转换送来的所述的右眼图像信号和所述的左眼图像信号,同时将变换后的信号投影出去,以及具有左眼部分和右眼部分的三维图像观景器,这二个部分可以作这样的变换,即其中一部分为透光状态,而另一部分则进入遮光状态,所述三维图像观景器之左眼部分和右眼部分按照其相应的在所述投影仪上投影出的图像作这样的变换即左眼部分和右眼部分之一进入透光状态是与所述右眼图像信号和所述左眼图像信号之间的变换是同步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将二维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的方法。在本发明是从二维图像信号中生成一个右眼图像信号和一个左眼图像信号而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对的亮差或时差,因而二维图像就转换成了三维图像。因此,根据本发明之方法就可以将现存的二维图像软件转换成伪三维图像软件以获得三维图像。
文档编号H04N13/00GK1126344SQ95100370
公开日1996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1日
发明者井植敏, 村田治彦, 森幸夫, 饭沼俊哉, 前中章弘, 安东孝久, 竹森大祐, 峰近重和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