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已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存入存储器/从存储器检索出并在纵向记录载体上对该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731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将已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存入存储器/从存储器检索出并在纵向记录载体上对该信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纵向记录载体上的轨道上记录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方法,这种记录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受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把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写入所述轨道中,上述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图像内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以及,第二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本发明还涉及用来把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记录到纵向记录载体上的轨道上/从纵向记录载体上的轨道上再现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记录和再现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来从例如硬盘存储器之类的存储器中检索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设备。
从本申请说明书末尾的参考文献清单里的文件(D1)美国专利USP4807053(PHN 11.768)中已知有如上所述的方法和装置。这种已知的方法和记录装置可按下列方式记录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即能够在特殊或特技的模式下进行再现。特殊或特技模式是那些纵向记录载体的运动速度不是额定运动速度的再现模式,其中,额定运动速度为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原始记录时的速度。非额定运动速度为高于或低于额定运动速度的运动速度。
上述已知装置可能是螺旋扫描型的装置。
本发明目的在于利用线性记录型的记录/再现装置对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加以记录和再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按下列方式记录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即能够在特殊模式下再现出来,更准确地说,能在特殊模式下在记录载体的速度高于额定速度的情况下进行再现。
根据本发明,在开头那一段中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这种记录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把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记录到沿记录载体纵向方向延伸的轨道上,
-产生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中信号块的序列有关的附加信息并把所述附加信息送给至少若干个上述第一和第二信号块,-把第一信号块送到用来对至少一条第一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一写装置,-把第二信号块送给用来对至少一条第二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二写装置,以及-把第二信号块送给上述用来对至少所述一条第一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一写装置上、或者,把第一信号块送给上述用来对至少所述一条第二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二写装置上,从而,使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一轨道中和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二轨道中的信号的比特率基本恒定。本发明基于下列认识。把在高于额定速度下的再现限制到某一最高速度。该最高速度尤其是由电子电路的最大信号处理速度所决定的,而所说的电子电路则能实现对在再现期间内从记录载体读出的信息所必须进行的信道解码和数据扩张。在记录期间内,通过把要记录的所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分配到至少一条第一轨道和一条第二轨道上,可以与把全部信息写入一条轨道中的情况相比降低了每一条轨道上的数据率。而且,在特殊模式下再现期间内可利用写在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的第一信号块。这就具有下列优点。假定只存在1条第一轨道和3条第二轨道并且再现装置包括一些再现电子电路,这些电子电路需要预定的时钟频率以便能够实时地再现从这4条轨道上读出的信号。在这种特殊再现方式下,再现电子电路只处理从上述一条第一轨道上读出的信号。假定记录载体的速度为额定速度,再现电子电路能够按上述预定时钟频率的四分之一来处理该信号。那末,可使记录载体以4倍额定速度传动,当再现电子电路具有所述预定时钟频率时,这些电子电路仍能处理从上述一条第一轨道上读出的并具有4倍数据率的信号。
而且,可以对把从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上读出的第一信号块简单地进行解码(即数据扩张),因为第一信号块包括在记录之前已经过图像内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因此,能够独自地把对应于图像的视频信息解码,而不需要涉及到另一图像以获得再现图像的附加信息。
第二信号块(一般都)写在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这样,为了获得记录在至少一条第一轨道和记录在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上的相同信号比特率,需要把第二信号块也写入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或者,把第一信号块也写入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
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可能是MPEG型的视频信号,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图像内编码的I型视频信息。
在参考文献清单里,在日期为1994年2月22日的草案文件(D2)“GrandAlliance HDTV System Specification”里,更准确地说,在该说明书的第111章描述了一种用来获得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MPEG型视频信号的视频压缩系统。这样获得的已进行了数据的压缩视频信号包括所谓I帧、P帧和B帧的序列。每一个I帧包括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信息相应于业已在图像内编码步骤中编码了的图像。每一个P帧包括已进行了数据压缩视频信息,该信息相应于业已在预测(或单向)图像间编码步骤中编码了的图像。每一个B帧包括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信息相应于业已在双向图像间编码步骤中编码了的图像。
现在,能够以至少从一条第一轨道读出的第一信号块为基础实现特殊模式下的再现,所说的第一信号块包括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信息则包括在由MEPG型视频信号构成的I帧内。
第二信号块可以包括P型已进行了图像间编码的视频信息,或者,可以包括B型已进行了双向图像间编码的信息。因此,第二信号块通常记录到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上。但是,在把第二信号块记录到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上的情况下,为了使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上和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上的比特率基本恒定,在记录载体的速度高于额定速度的特殊模式下的再现期间内,不使用上述第二信号块。
上述方法的特征还在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还包括第三信号块,该信号块具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此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双向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的视频信息中获得的,这种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把第三信号块送给所述写装置,以及-把所述第三信号块写入记录载体上的轨道中。还有,在这种情况下,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可以是MPEG型的视频信号,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是MPEG型的视频信号,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块包括I型已进行了图像内编码的视频信息,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中的第二信号块包括P型已进行了图像间编码的视频信息,并且,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中的第三信号块包括B型已进行了双向图像间编码的视频信息。在这一实施例中,将包括有B型已进行了双向图像间编码信息的信号块单独标记为第三信号块。还有,一般可将第三信号块写入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或者,至少可以写入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以使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的比特率基本等于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的比特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般把第三信号块写入至少一条第三轨道中。还有,可以把第三信号块写入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或者,写入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以便使至少一条第一、第二和第三轨道中的比特率基本相等。
用来在纵向记录载体上的轨道中记录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记录装置包括-一个用来接收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输入端;-用来把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写入所述轨道中的写装置;
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图像内编码步骤的图像的视频信息中获得的;以及,第二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的视频信息中获得的,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这种记录装置是一种线性记录型的记录装置;所说的写装置包括用来将信息写入沿记录载体纵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的第一写装置以及用来将信息写入沿记录载体纵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的第二写装置;并且提供了用来产生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中信号块的顺序有关的附加信息的附加信息发生器装置;提供了用来把所述附加信息送给至少一些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块上的组合装置;提供了多路转换装置,该装置用于把第一信号块送给所述对至少一条第一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一写装置,并用于把第二信号块送到所述对至少一条第二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二写装置,该多路转换装置还用于把第一信号块送到所述对至少一条第二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二写装置,或者,把第二信号块送到所述对至少一条第一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一写装置,以便使写入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和写入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的信号的比特率基本恒定。
记录装置的从属权利要求规定了本发明记录装置的另一些实施例。
用来再现已记录在纵向记录载体上轨道中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再现装置包括-用来从所述轨道中读出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读装置;-一个用来送出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输出端;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在记录之前已经过图像内编码步骤的图像的视频信息中获得的;以及,第二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在记录之前已经过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的视频信息中获得,上述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这种再现装置是一种线性再现型的再现装置;所说的读装置包括用来读出已记录在沿记录载体纵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信息的第一读装置以及用来读出已记录在沿记录载体纵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信息的第二读装置;第一读装置用于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读出第一信号块和第二信号块(如果存在的话),第二读装置用于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读出第一信号块(如果存在的话)和第二信号块;提供了检测装置,该装置用来检测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中信号块在记录之前的顺序有关的附加信息,该附加信息已被存储到至少一些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块中;提供了组合装置,该装置用来在“正常播放”的再现模式下响应于所述已检测到的附加信息而把第一信号块和第二信号块组合起来,以便获得所述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第一拷贝,并且,在“特技播放”的再现模式下,该组合装置还用于只检索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读出的第一信号块,以便获得所述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第二拷贝。
用来在记录载体的速度大于额定速度的特殊模式下再现已记录在纵向记录载体轨道中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再现装置包括-用来从所述轨道中读出信号的读装置;-用来把从所述轨道中读出的信号解码以获得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解码装置;-一个用来送出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输出端;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在记录之前已经过图像内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以及,第二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在记录之前已经过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的视频信息中获得;上述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这种再现装置是一种线性再现型的再现装置;所说的读装置包括-用来从所述轨道中读取信息的读头;-用来以第一速率存储从所述轨道中读出的信息并以第二速率读出所述信息的存储装置,所述第二速率低于所述第一速率;-用来检测在从所述轨道中读出的信号内出现的第一信号块起点的检测装置;-用来以所述第一速率产生读入地址并以所述第二速率产生读出地址的地址发生装置;-用来把存储装置的填充度与一阈值(Ta)加以比较的比较器装置;上述读装置用于执行下列步骤(a)地址发生装置用于从起始地址开始以所述第一速率产生后续的读入地址并以所述第二速率产生后续的读出地址,以便把信息存储到所述存储装置中的后读存储单元内并从该后续存储单元中读出信息;(b)当检测装置检测到从存储器读出的信息中所出现的第一信号块的起点时,就产生一允许信号以便允许解码单元对相应于所述第一信号块的信息开始进行解码,(c)当检测到当前的填充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时,信息向所述存储装置的存储即告结束,读装置响应所述第一信号块解码的结束而返回到(a)。
这一实施例允许以比解码装置时钟频率所允许的速度高得多的速度进行再现,因为,解码装置能根据不规则的算法以低得多的时钟频率读出相应于第一信号块的信息包(或者,在MPEG视频信号的情况下,为一个I帧)并对其加以处理。
在本发明的另一应用中,如权利要求27那样限定了再现装置。这种再现装置非常适用于视频点播系统。
以下根据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多个相继的图像,这些图像已进行了编码以获得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图2a示出了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的串行数据流,所说的视频信号为MPEG型视频信号;图2b示出了把图2a的串行数据流细分成固定长度信号块的情况;图3示出了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4示出了图3记录装置中部件之一的再一种较详细图;图5示出了所述部件的另一种详细图;图6示出了记录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7示出了记录载体的实施例;图8示出了再现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9示出了图8再现装置中检测器的详细图;图10示出了检测器的另一种详细图;图11示出了再现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12示出了图11再现装置中检测器的详细图;图13示出了所述检测器的另一种详细图;图14示出了图8装置在特殊模式下使用时的另一种详细图;图15示出了利用图14实施例获得的信号;图16示出了图11装置在特殊模式下使用时的另一种详细图;图17示出了用来在特殊模式期间内将I帧信息存储到存储器的装置的实施例;图18示出了一种利用图17装置将I帧信息存储到存储器中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9示出了一种视频点播系统的实施例;图20示出了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在存储到图19的视频点播系统中所包括的硬盘装置上时的分解信息流;以及图21示出了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在存储到图19视频点播系统中所包括的硬盘装置上时的分解信息流的另一种结构。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些标为a1~a10的相继图像。在把相应于图像的视频信息记录到记录载体上之前,需要对这些图像信息进行数据压缩。对相应于图像a2的视频信息进行图像内编码。这种图像内编码步骤在本技术中是周知的。当被包含在MPEG视频信号中时,相应于图像a2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被包括在MPEG视频信号的所谓I帧中。在解码(即数据扩张)时,只利用包括在相应于图像a2的I帧中的信息就能够获得图像a2的拷贝。
对相应于图像a5的视频信息进行图像间编码。这种图像间编码步骤在本技术中是周知的,并且需要(在本例中)图像a2以便允许进行图像间编码步骤。当被包含在MPEG视频信号中时,相应于图像a5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被包括在MPEG视频信号的所谓P帧中。在解码时,可以利用包括在相应于图像a5的P帧中的信息以及图像a2的已解码信息来获得图像a5的拷贝。这种关系在图1中由箭头P1所示。
对相应于图像a3的视频信息进行双向图像间编码。这种双向图像间编码步骤在本技术中是周知的,并且,需要(在本例中)图像a2和a5以便允许进行双向图像间编码步骤。当被包含在MPEG视频信号中时,相应于图像a3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被包括在MPEG视频信号的所谓B帧中。在解码时,可以利用包括在相应于图像a3的B帧中的信息以及图像a5和a2的已解码信息来获得图像a3的拷贝。这种关系在图1中由于箭头P2和P3所示。
对相应于图像a4的视频信息进行双向图像间编码步骤。这一编码步骤也需要(在本例中)图像a2和a5以便允许进行双向图像间编码步骤。当被包含在MPEG视频信号中时,相应于图像a4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被包括在MPEG视频信号的所谓B帧中。在解码时,可以利用包括在相应于图像a4的B帧中的信息以及图像a5和a2的已解码信息来获得图像a4的拷贝。这种关系在图1中由箭头P4和P5所示。
对相应于图像a8的视频信息进行图像间编码步骤。这种图像间编码步骤在本技术中是周知的,并且,需要(在本例中)图像a5以便允许进行图像间编码步骤。当被包含在MPEG视频信号中时,相应于图像a5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被包括在MPEG视频信号的所谓P帧中。在解码时,可以利用包括在相应于图像a8的P帧中的信息以及图像a5的已解码信息来获得图像a8的拷贝。这种关系在图1中由箭头P6所示。
对图像a6和a7,进行双向图像间编码步骤。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些编码步骤都需要(在本例中)图像a5和a8以便允许进行双向图像间编码步骤。当被包含在MPEG视频信号中时,相应于图像a6和a7中每一个图像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均被包括在B帧中,如图1所示。在解码时,可以分别利用包括在相应于图像a6和a7的B帧中的信息以及图像a5和a8的已解码信息来获得图像a6和a7的拷贝。这种关系在图1中分别由箭头P7、P8和P9、P10所示。
如果把图像a11编码成P帧,则箭头P11表示对图像a11解码时图像a11与图像a8的关系。如果把图像a11编码成I帧,则不存在这种关系。不论把图像a9和a10编码成I帧还是编码成P帧,当把图像a9和a10解码时,它们都依赖于图像a8和a11。这些关系分别用箭头P12、P13和P14、P15所示。
从图1可以得出结论,P帧依赖于以前的一个P帧或者以前的一个I帧。如果存在这样的序列的话,B帧依赖于以前的一个I帧和后继的一个P帧;或者,以前的一个P帧和后继的一个P帧;或者,以前的一个P帧和后继的一个I帧;或者,以前的一个I帧和后继的一个I帧。
在进行了MPEG编码(数据压缩)以后从图像序列a1~a10所获得的MPEG串行数据流示于图2a,其中,可以看到帧F1~F8。每一帧均包括相应于一个图像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帧F1为B帧并包括相应于图像a1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帧F2为I帧并包括相应于图像a2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帧F3为B帧并包括相应于图像a3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等等。
图2b示出如何在记录到纵向记录载体上之前把MPEG视频信号的串行数据流细分成等长信号块的序列。正如从图2b所示,帧F1与F2之间的边界落入信号块Si内;帧F2与F3之间的边界出现在信号块Sj内;帧F3与F4之间的边界出现在信号块Sk内;帧F4与F5之间的边界出现在信号块Sl内;帧F5与F6之间的边界出现在信号块Sm内;以及帧F10与F11之间的边界出现在信号块Sn内。假定帧F11为I帧。
如前所述,把信号块Si至Sj标为“第一信号块”,因为它们包括I帧信息。同样,把信号块Si至Sp标为“第一信号块”。在第一实施例中,见图3,其中把这样的信号块只分配到一条第一轨道T1和一条第二轨道T2上,把其它信号块标为“第二信号块”。
图3示出了本发明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把输入端子1连接于开关2中标为“a”的固定端和检测器3的输入端。把开关2中标为“b”的端子连接于缓冲器6的输入端上,缓冲器6可以是FIFO型的。把缓冲器6的输出端通过周知的信道编码器(未示出)连接于用来在记录载体10上第一轨道T1中写入信息的记录头8上,记录载体10只示出了一部分。把开关2中标为“c”的端子连接于缓冲器14的输入端上,缓冲器14可以是FIFO型的。把缓冲器14的输出端通过信道编码器(未示出)连接于用来在记录载体10上第二轨道T2中写入信息的记录头16上。提供了检测器3,它具有连接于输入端子1的输入端以及和连接于组合单元18中第一输入端21的输出端。提供了用来确定缓冲器6和14的填充度的填充度确定装置20。把填充度确定装置20的输出端连接于组合单元18的第二输入端23上,而组合单元18的输出端则连接于开关2的切换信号输入端上。
假定在接收诸如帧F2之类的I帧时开始记录。
检测器3对所接收的MPEG信号串行数据流中的各部分(这些部分为图2b中所示的信号块)进行检测以确定这些部分是否包括来自I帧的信息。当检测到一个包括I帧信息的信号块即第一信号块Si(见图2b)时,检测器3就产生加到组合单元18上的第一控制信号。响应于该第一控制信号,组合单元18就产生加到开关2上的第一切换信号。响应于所述第一切换信号,开关就切换到位置a-b上。结果,把第一信号块Si,Si+1,Si+2,…等加到缓冲器6上,随后利用头8将它们写入轨道T1中。记录继续进行直到检测器3检测到信号块Sj+1包括有“非I帧”信息,见图2b。检测器3产生加到组合单元18上的第二控制信号。响应于该第二控制信号,组合单元18产生加到开关2上的第二切换信号。响应于所述第二切换信号,开关切换到位置a-c上。结果,把第二信号块Sj+1,Sj+2,Sj+3,……等加到缓冲器14上,随后,利用头16将它们写入轨道T2中。记录继续进行直到检测器3检测到信号块Sj+1包括有I帧信息,见图2b。检测器3又产生加到组合单元18上的第一控制信号,开关切换到位置a-b上。结果,把第一信号块Sn,Sn+1,Sn+2,……到Sp加到缓冲器6上,随后利用头8将它们写入轨道T1中。当检测器3检测到信号块Sp+1包括有“非I帧”信息这一事实时,见图2b,开关就切换到位置a-c上。结果,把第二信号块Sp+1,Sp+2,Sp+3,……等加到缓冲器14上,随后利用头16将它们写入轨道T2中。
因为要写入轨道T1和T2中的信息是由开关2以不连续的方式送来的,所以,需要有缓冲器6和14,以便能把信息连续地记录到轨道T1和T2上。然而,当开关2处于位置a-c时,可能出现缓冲器6变空或者缓冲器14变成全满的情况。这种情况应该避免,因为这将分别导致没有信息记录到轨道T1上或者使得用来记录到轨道T2上的信息丢失。
填充度确定装置20把缓冲器的填充度与预定的最小和最大填充度级加以比较。
响应于缓冲器6的填充度变成小于所述预定的最小填充度级或者缓冲器14的填充度变成大于所述预定的最大填充度级,装置20会产生第一检测信号并将该第一检测信号送给组合单元18的第二输入端23上。组合单元18响应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按下列方式产生送给开关2的切换控制信号即虽然把第二信号块加到输入端子1上从而由检测器3送出了第二控制信号,但是,使开关会定位于位置a-b上。在位置a-c与位置a-b之间的切换应该最好发生在信号块的边界上。
相反,如果开关2处于位置a-b上,则缓冲器6可能变成全满,或者,缓冲器14可能变成空。这也应该避免,因为这将分别导致没有信息记录到轨道T2上或者使得用来记录到轨道T1上的信息丢失。
响应于缓冲器14的填充度变成小于所述预定的最小填充度级或者缓冲器6的填充度变成大于所述预定的最大填充度级,装置20会产生第二检测信号并将该第二检测信号送给组合单元18的第二输入端23上。组合单元18响应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按下列方式产生送给开关2的切换控制信号,即使切换位置从a-b改变到a-c。从位置a-b到位置a-c的切换应该最好发生在信号块的边界上。更准确地说,如果把第一信号块加到输入端子3上以使得检测器3送出第一控制信号并且如果缓冲器6可用的总存储空间允许将信息连续地存储到缓冲器6中,则可以使从位置a-b到位置a-c的切换延迟直到检测到串行数据流中的第一个第二信号块时。
为了能再现记录在两条轨道T1和T2上的信息,需要在送到头8和16的数据流中插入“某种顺序号信息”。这利用图3中标为25的方框来实现。
方框25的一个实施例示于图4。图4中,标为25′的方框包括顺序号发生器30和组合单元31。发生器30以与把信号块Si加到输入端子1上的速率相等的速率产生连续号的序列。组合单元31把顺序号插入到各个信号块中。
在一种改进型式中,开关2的两次切换之间加到缓冲器之一上的信号块序列接收同一个顺序号。在该开关切换到另一个位置上以后,下一个信号块序列接收一个后继的顺序号,直至下一次切换出现时。再把顺序号增大,下一个信号块序列接收该已增大的顺序号。
在另一种改进型式中,只有紧接在开关2切换到其它位置上之后的那种信号块才接收一个顺序号。
方框25的另一个实施例示于图5。图5中,标为25″的方框包括标志信号发生器35和组合单元36。而且,图3的组合单元18在图5中标为18′,这两种组合单元的结构稍有不同。组合单元18′带有另一个连接于标志信号发生器35中控制信号输入端40上的输出端38。组合单元18′在其输出端38上产生一个指示开关2的位置的信号或者产生一个指示开关位置发生了变化的信号。发生器35响应于加到输入端40上的信号而产生指示开关位置改变了的标志信号。标志信号只存储于从位置a-c切换到位置a-b以后首先加到缓冲器6上的那个信号块中,标志信号只存储于从位置a-b切换到位置a-c以后首先加到缓冲器14上的那个信号块中。
在这一实施例的改进型式中,加到编码器上的最后一个信号块接收标志信号。在图2b的实例中,它们是信号块Sj,Sl-1,Sm,……Sn-1,……在这里,应该指出,顺序号信息或标志信号信息的插入不一定需要在开关2以前进行。可以在该开关以后把顺序号信息或标志信号信息插入到信号块中。
图6示出记录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该装置与图3的实施例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出现在这两个实施例中的相同部件具有相同的标号。图6的实施例还包括缓冲器43和记录头45。开关稍有不同并标记为2′。该开关具有连接于缓冲器43输入端的一个端子d。头45用于把在信道编码器(未示出)加以编码并由缓冲器43送来的信息写入记录载体10′上的第三轨道T3中。
另外,当接收到I帧(诸如图2a中的帧F2之类的I帧)时开始记录。
检测器3′对加到输入端子1上串行数据流中的各信号块进行检测以确定这些信号块包括来自I帧的信息或是包括来自P帧的信息或是包括来自B帧的信息。当检测到一个包括I帧信息的信号块即第一信号块Si(见图2b)时,检测器3′就产生加到组合单元18″上的第一控制信号。响应于该第一控制信号,组合单元18″会产生加到开关2′上的第一切换信号。响应于所述第一切换信号,开关会切换到位置a-b上。结果,把第一信号块Si,Si+1,Si+2,……等加到缓冲器6上,随后,利用头8将它们写入轨道T1中。记录继续进行直到检测器3′检测到信号块Sj+1包括B帧信息,见图2b。检测器3′产生加到组合单元18″上的第三控制信号。响应于该第三控制信号,组合单元18″会产生加到开关2′上的第三切换信号。响应于所述第三切换信号,开关会切换到位置a-d上。结果,把第二信号块Sj+1,Sj+2,Sj+3,……等加到缓冲器43上,随后利用头45将它们写入轨道T3中。记录继续进行直到检测器3′检测到信号块Sl包括P帧信息,见图26。检测器3′产生加到组合单元18″上的第二控制信号,开关切换到位置a-c上。结果,把第一信号块Sl,Sl+1,Sl+2,……到Sm加到缓冲器14上,随后,利用头19将它们写入轨道T2中。当检测器3′检测到信号块Sm+1包括B帧信息这一事实时,见图2b,开关就切换到位置a-d上。结果,把第三信号块Sm+1,Sm +2,Sm+3,……等加到缓冲器43上,随后利用头45将它们写入轨道T3中。
填充度确定装置20′把缓冲器6、14和43的填充度与预定的最小和最大填充度级加以比较。
响应于缓冲器6的填充度变成小于所述预定的最小填充度级,需要把第二信号块或第三信号块或者这两种信号块加到缓冲器6上,以便记录到轨道T1上。响应于缓冲器14的填充度变成小于所述预定的最小填充度级,需要把第一信号块或第三信号块或者这两种信号块加到缓冲器14上,以便记录到轨道T2上。响应于缓冲器43的填充度变成小于所述预定的最小填充度级,需要把第一信号块或第二信号块或者这两种信号块加到缓冲器43上,以便记录到轨道T3上。
而且,响应于缓冲器6的填充度变成大于所述预定的最大填充度级,需要把第一信号块分别加到缓冲器14或缓冲器43上,以便记录到轨道T2或轨道T3上。响应于缓冲器14的填充度变成大于所述预定的最大填充度级,需要把第二信号块分别加到缓冲器6或缓冲器43上,以便记录到轨道T1或轨道T3上。响应于缓冲器43的填充度变成大于所述预定的最大填充度级,需要把第三种信号块分别加到缓冲器6或缓冲器14上,以便记录到轨道T1或轨道T2上。
响应于上述情况之一,装置20′会产生控制信号。组合单元18″响应于这种控制信号而产生送给开关2′的相应切换信号,从而使该开关切换到所需位置上。
为了能再现记录在三条轨道T1、T2和T3上的信息,需要在送到头8、16和45的数据流中插入“某种顺序号信息”。这可利用图6中标为40的方框来实现。
方框40的一个实施例等同于图4中方框25的实施例。在这一实施例中,把顺序号插入到每一个信号块中或者只插入到特定的信号块,例如紧接在开关2′切换到其它位置上之后的那种信号块中。
方框40的另一个实施例等价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因此,该实施例需要有图5所示输出端38的组合单元18″。响应于加到输入端40上的信号,标志信号发生器35可产生指示开关2′已切换到另一位置上的标志信号。而且,该标志信号指示所述开关应该定位于哪一个位置上。因此,如果开关是否已切换到位置a-b上,则标志信号发生器35会产生第一标志信号;开关2′已切换到位置a-c上,则产生指这一状态的第二标志信号;或者如果开关2′已切换到位置a-d上,则产生指示这一状态的第三标志信号。
在把信号块Si~Sj加到缓冲器6上的期间内,见图2b,把第三标志信号存储于加到缓冲器6上的最后一个信号块中即信号块Sj中。把信号块Sj+1~Sl-1加到缓冲器43上。接着,把第二标志信号存储于加到缓冲器6上的最后一个信号块中即信号块Sl-1中。然后,把第三标志信号送给信号块Sm,该信号块是加到缓冲器14上的最后一个信号块。这一操作继续进行直到把第一标志信号存储到信号块Sn-1中。
在这里,还应该指出,顺序号信息或标志信号信息的插入不一定需要在开关2′以前进行。可以在该开关以后把顺序号信息或标志信号信息插入到信号块中。
可以有记录装置的其它实施例,例如,图3的实施例,图3中,把缓冲器6所提供的信道信号分配并存储到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第一轨道T1·1,T1·2,T1·3,……中,并且,把缓冲器14所提供的信道信号分配并存储到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第二轨道T2·1,T2·2,T2·3,……中,见图7,图7示出了其上记录有所述轨道的记录载体10″的一个实施例。
用相同的方法能够按下列方式改进图6的实施例即把缓冲器6、14和43中一个或多个缓冲器提供的每一个信道信号分配到沿记录载体长度方向上互相平行延伸的两条或多条轨道上。
图8示出本发明再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说的再现装置用来再现来自记录载体10上的第一轨道T1和第二轨道T2的信息,此信息是由图3的记录装置获得的。提供了用来分别从记录载体10的第一轨道T1和第二轨道T2读取信息的读取头50和51。把读取头50和51的输出通过周知的信道解码电路(未示出)分别连接于缓冲器56和57的输入端上。把缓冲器56和57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开关58的端子b和c上。缓冲器56和57可以是FIFO型的。把开关58的固定端子a连接于所述装置的输出端子63上。而且,提供了检测器60,它具有分别连接于缓冲器56和57输出端上的输入端65和66。把检测器60的输出端61连接于开关58的切换控制输入端上。检测器60在其输出端61上产生切换控制信号以便控制开关58的位置。
头50和51从轨道T1和T2上读出信号块,并且,将这些信号块分别送给缓冲器56和57。
在图9所示检测器60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检测器检测存储在每一个信号块中的顺序号。图9的检测器包括顺序号提取器70和71,它们分别具有连接于检测器60的输入端65和66的输入端。把提取器70和71的输出端连接于比较器72的相应输入端上,而比较器72的输出端则连接于检测器60的输出端上。比较器72把从由缓冲器56所获得信号块中提取出来的顺序号与从由缓冲器57所获得信号块中提取出来的顺序号加以比较。如果出现在缓冲器56输出端上信号块的顺序号小于出现在缓冲器57输出端上信号块的顺序号,比较器72就产生使开关58定位于位置b-a上的第一切换控制信号。当如图2b所示缓冲器56送出信号块Si~Sj(的拷贝)且信号块Sj+1(的拷贝)出现(并等待)在缓冲器57的输出端上时,情况就是这样。
由于已假定,该再现始于从把具有I帧信息的信号块加以再现出,所以,开关58起始时会定位于位置b-a上。
将第一信号块连续地送给缓冲器56的输出端以及输出端子63,直到信号块Sj送给了所说的该输出端上时。缓冲器56输出端上的下一个信号块为信号块Sn,见图2b。现在,比较器72检测到提取器70送来信号块Sn的顺序号大于信号块Sj+1的顺序号,因此,比较器会在其输出端产生一第二切换信号。在这一信号的影响下,开关会切换到c-a位置上。这样,来自缓冲器56的信号块输出就会停止,并且,缓冲器57输出加到输出端子63上的信号块。在业已输出了信号块Sn-1以后,见图2b,比较器会检测到出现并等待在缓冲器56输出端上信号块Sn的顺序号小于该瞬间出现在缓冲器57输出端上信号块(可能就是信号块Sp+1)的顺序号。结果,就会产生第一切换信号,并且,开关58切换到b-a位置上。这样,重新构成了信号块的原始顺序。
对于如图3所示的在记录期间内于开关2的两次切换之间加到轨道之一上的信号块序列接收同一个顺序号的改进型式来说,以及对于在记录期间内只有紧接在开关2切换到其它位置上之后的那种信号块才接收一个顺序号的其它改进型式来说,检测器60的上述实施例也能正确地起作用。
检测器60的另一个实施例示于图10。图10中,标以60′的检测器包括标志信号检测器75和76,它们分别具有连接于检测器60′的输入端65和66上的输入端。检测器75和76的输出端连接于切换控制信号发生器78的相应输入端。
在再现第一信号块Si~Sj的期间内,见图2b,开关58处于位置b-a上,缓冲器56把该信号块送给输出端子63。信号块Sj+1出现并等待在缓冲器57的输出端上。在信号块Sn出现在缓冲器56输出端上的瞬间,检测器75会检测到存储在该信号块中标志信号的存在。响应于检测到该标志信号,检测器75把检测信号送给发生器78。发生器78响应于此而产生第二切换控制信号,在该控制信号的影响下,开关58切换到位置c-a上。缓冲器57把信号块Sj+1~Sn-1送给输出端子63。信号块Sn出现并等待在缓冲器56的输出端上。在已经把信号块Sn-1送出以后将出现于缓冲器57输出端上的那个信号块会包括标志信号。当检测器76检测到这一标志信号时,发生器78就会送出一第一切换控制信号,因此,开关58会切换到b-a位置上。缓冲器56恢复送出信号块,从而重新构成了信号块的原始序列。
在一个改进型式中,把标志信号存储在信号块Sj,SL-1,Sm,……Sn- 1,……中。这使切换信号的产生在时间上晚一个信号块。
当只把标志信号用于指示开关58的切换瞬间时,则在开始再现时该开关可能处于错误的位置上。在连接于输出端子63上的(MPEG)解码器(未示出)中能够检出这种状态。当检测器检测到这种状态时,就会产生附加的切换信号,因此,把开关切换到其正确的切换相位上。
在这里,应该指出,顺序号信息或标志信号信息的检测不一定需要在缓冲器56和57之后进行。可以在信号通路中能够进行这种检出的地方早一点检测顺序号信息或标志信号信息。
图11示出了再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再现装置用于再现来自记录载体10′上的第一轨道T1、第二轨道T2和第三轨道T3中的信息。记录载体10′可利用图6的记录装置获得。提供了读取头50、51和80,它们用来读取分别来自记录载体10′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轨道T1、T2和T3的信息。把读取头50、51和80的输出通过信道解码电路(未示出)分别连接于缓冲器56、57和84的输入端。把缓冲器56、57和84的输出分别连接于开关58′的端子b、c和d。缓冲器可以是FIFO型的。而且,提供了检测器60″,它具有分别连接于缓冲器56、57和84输出端的输入端65、66和86。
头50、51和80从轨道T1、T2和T3上读出信号块,这些信号块分别送给缓冲器56、57和84并存储在那里。
在图12所示检测器60″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检测器检测存储在每一个信号块中的顺序号。图12的检测器包括顺序号提取器70、71和88,它们具有分别连接于检测器60″的输入端65、66和86的输入端。提取器70、71和88的输出端连接于比较器72′的相应输入端,而比较器72′的输出端则连接于检测器60″的输出端。比较器72′把从由缓冲器56所获得信号块中提取出来的顺序号与从由缓冲器57所获得信号块中提取出来的的顺序号以及从由缓冲器84所获得信号块中提取出来的顺序号加以比较。如果出现在缓冲器56输出端上的信号块的顺序号小于出现在缓冲器57和84输出端上的信号块的顺序号,比较器72′就产生使开关58′定位于位置b-a上的第一切换控制信号。当如图2b所示缓冲器56送出信号块Si~Sj(的拷贝)、同时信号块Sj+1(的拷贝)出现(并等待)在缓冲器84的输出端上且信号块Sl(的拷贝)出现(并等待)在缓冲器57的输出端上时,情况就是这样。
因为已假定再现是从把具有I帧信息的信号块再现出来开始的,所以,开关58起始时定位于位置b-a。
第一信号块连续地送给缓冲器56的输出端以及输出端子63直到信号块Sj送到该输出端上时。在缓冲器56输出端上的下一个信号块为信号块Sn,见图2b。现在,比较器72′检测到提取器70所送来信号块Sn的顺序号大于出现并等待在缓冲器84输出端上信号块Sj+1以及出现并等待在缓冲器57输出端上信号块Sl的顺序号。更准确地说,检测器60″检测到出现并等待在缓冲器84输出端上信号块Sj+1的顺序号为最小。结果,比较器72′在其输出端产生一第三切换信号。在这一信号的影响下,开关58′会切换到d-a位置上。来自缓冲器56的信号块输出停止,并且,缓冲器84会输出加到输出端子63上的信号块。在已经输出了信号块Sl-1以后,见图2b,比较器会检测到出现并等待在缓冲器57输出端上信号块Sl的顺序号小于该瞬间出现在缓冲器84输出端上信号块(可能就是信号块Sm+1)的顺序号、同时小于该瞬间出现在缓冲器56输出端上信号块(可能就是信号块Sn)的顺序号。结果,会产生第二切换信号,并且,开关58′切换到c-a位置上。来自缓冲器84的信号块输出停止,缓冲器57把信号块Sl~Sm加到输出端子63上。这样,就重新构成了信号块的原始顺序。
对于如图3所示的在记录期间内于开关2的两次切换之间加到轨道之一上的信号块序列接收同一个顺序号的改进型式来说;以及对于在记录期间内只有紧接在开关2切换到其它位置上之后的那种信号块才接收一个顺序号的其它改进型式来说,在检测器60″的上述实施例也能正确地起作用。
检测器60″的另一个实施例示于图13。图13中,标以60的检测器包括标志信号检出器75、76和90,它们具有分别连接于检出器60的输入端65、66和86上的输入端。把检出器75′、76′和90的输出端连接于切换控制信号发生器78′的相应输入端。
在再现第一信号块Si~Sj的期间内,见图2b,开关58′处于位置b-a上,缓冲器56把该信号块送给输出端子63。信号块Sj+1出现并等待在缓冲器84的输出端上,而信号块Sl则出现并等待在缓冲器57的输出端上。在信号块Sj出现在缓冲器56输出端上的瞬间,检出器75′检测到存储在该信号块中第三标志信号的存在。响应于检测到该第三标志信号,检测器75′把检测信号送给发生器78′。发生器78′响应于此产生一第三切换控制信号,在该控制信号的影响下,开关58′切换到位置d-a上。缓冲器84把信号块Sj+1~Sl-1送给输出端子63。信号块Sn出现并等待在缓冲器56的输出端上,而信号块Sl则仍出现并等待在缓冲器57的输出端上。信号块Sl-1一出现在缓冲器84的输出端上,检测器90就会检测到存储在信号块Sl-1中的第二标志信号。当检测器90检测到这一第二标志信号时,发生器78′就送出一第二切换控制信号,因此,开关58′会切换到c-a位置上。缓冲器57开始送出信号块,从而将信号块Sl~Sm送给输出端子63上。接着,信号块Sm-1一出现在缓冲器57的输出端上,检测器76′就检测到存储在信号块Sm-1中的第三标志信号。当检测器76′检测到这一第三标志信号时,发生器78′就会送出一第三切换控制信号,因此,开关58′会切换到d-a位置上。缓冲器84开始送出信号块。一旦缓冲器之一送出信号块Sn-1,相应的检测器就会检测到存储在所述信号块中的第一标志信号。当检测到这一第一标志信号时,发生器78′就会送出第一切换控制信号,因此,开关58′会切换到b-a位置上。缓冲器56开始送出信号。这就重新构成了信号块的原始序列。
在这里,应该指出,顺序号信息或标志信号信息的检测不一定需要在缓冲器56′、57′和84以后进行。可以在信号通路中在能够进行这种检测的地方早一点检测顺序号信息或标志信号信息。
显然,为了能从参考图7所描述的记录载体上再现信息,需要适当个数的附加读取头和其它信号组合电子线路,以便把从各轨道上读出的信号组合起来。
以下参考图14说明在特殊模式期间内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的再现。图14示出了图8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带有允许在特殊模式下(更准确地说是即在记录载体的速度例如为额定速度2倍的再现模式下)进行再现的附加部件。该装置还包括可控开关100,它具有连接于头50上的端子a以及连接于头51上的端子b。开关100的端子c连接于信道解码电路102的输入端。信道解码电路102的输出端连接于可控开关110的端子a上。开关110的端子b连接于缓冲器56的输入端上,所述开关的端子c连接于缓冲器57的输入端。信道解码电路102在正常播放再现方式下对头50和51从轨道上读出两个信号中的每一个分别进行均衡、信道解调和纠错。为此,电路102通过连线108从中央处理器CPU接收时钟信号。
开关100和110的位置由通过连线112送给这些开关上的控制信号所控制。还提供了图8的检测器60,但该检测器标以标号106并具有附加的控制信号输入端104。中央处理器CPU也把控制信号送给该检测器106。
当通过把控制信号加到CPU的输入端118而触发了“正常播放”再现方式时,上述控制信号就会加到开关100、110和检测器106上,从而,开关100以通过连线112加到开关100上的控制信号所专用的频率周期性地在位置a-c与b-c之间进行切换。在同一个控制信号的影响下,开关110以同种方式周期性地在位置a-b与a-c之间进行切换。
所说的切换按这样的方式进行即头50读出的信息在电路102中进行处理并送给缓冲器56;头51读出的信息由电路102进行处理并送给缓冲器57。包括开关100和110的电路102就好像已经提供了用于对上述两个读头所读出的信号进行信道解码的独立信道解码电路那样起作用。
当通过把控制信号加到CPU的输入端120上而触发了“特殊播放”模式时,这种控制信号就会加到开关100和110上,因此,这两个开关会分别处于位置a-c和a-b上。记录载体的运动速度可以是记录载体额定运动速度的两倍。可按两倍的高数据率读出记录在轨道T1上的信息。电路102以提高了的数据率对来自一条轨道T1的信号进行信道解码。结果,虽然从该轨道上读出的信号具有提高了的数据率,但是,信道解码电路102能够以其额定的处理速度进行操作。
由CPU加到检测器106控制输入端104上的控制信号会使检测器106无效。响应于这一控制信号,检测器106在其输出端61上产生一切换控制信号,从而使得开关58继续定位于位置b-a上。
结果,在输出端子63上可以获得图15所示的数据流。假定原始MPEG数据流中所包括总的I帧信息最多等于MPEG数据流总信息内容的一半,这意味着,将把包括I帧信息的全部信号块记录在轨道T1上。但是,在总的I帧信息少于MPEG数据流总信息内容的情况下,可能还有P帧或B帧的信息也记录到轨道T1上。
图15示出了如何将第一信号块Si~Sj送给图14装置的输出端子63上。上述信号块包括帧F2内所含有的I帧信息,见图2a和2b。如果在轨道T1上除了第一信号块以外没有存储别的信号块,这意味着,在已把信号块Sj送给输出端子63之后,送给输出端子63的下一个信号块是信号块Sn,而信号块Sn之后是信号块Sn+1~Sp。这些信号块包括帧F11中所含有的I帧信息,见图2b。
第二信号块可能已在信号块Sj与Sn之间的、即在I帧的信息内容小于MPEG数据流总信息内容一半的情况下存储到轨道T1上。在对读出信号所执行的进一步处理中,只利用I帧信息来产生数字视频信号的拷贝。连接于输出端子63上的MPEG解码器(未示出)对I帧信息进行与记录之前所执行图像内编码步骤相反的处理,这就会形成再现的I图像。在连接于输出端子63上的解码器中不会使用出现在由头50所读出的信号中的第二信号块。因而,可以不考虑那些出现在图15所示的、在处理器电路102输出端处可以得到的输出信号中的第二信号块。这可用各种方法来实现。有一种方法是,一旦解码器电路102送出第二信号块,开头110就切换到位置a-c上,从而使得没有第二信号块信息存储在缓冲器56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开关58具有一个附加的位置,在该位置处,端子a连接于开路端上。当缓冲器56在其输出端送出第二信号块信息时,开关58就切换到所述开路端上,从而,没有第二信号块信息送给连接于输出端子63上的MPEG解码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MPEG解码器本身把送给其输入端上的第二信号块信息忽略掉。
正如从图15可以看到的那样,总有完整的I帧出现在再现的输出信号中,例如是帧F2和F11。在MPEG解码器中分别对这些再现的I帧解码以便获得图像a2和a11,见图1。可以把上述图像存储到图像存储器(未示出)中,以便能够在屏幕上顺序显示这些图像。
以下,说明在图11再现装置的特殊模式期间内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的再现。图16示出了图11的实施例,它带有允许在特殊模式下(更准确地说是在记录载体的速度例如为额定速度3倍的再现方式下)进行再现的附加部件。所述装置还包括可控开关100′,它具有分别连接于头50、51和80上的端子a、b和d以及连接于信道解码电路102′输入端上的端子c。信道解码电路102′的输出端连接于可控开关110′的端子a。开关110′的端子b、c和d分别连接于缓冲器56、57和84的输入端上。信道解码电路102′在正常播放再现方式下对由头50、51和80从轨道上读出三个信号中的每一个分别进行均衡、信道解调和纠错。为此,电路102′通过连线108从中央处理器CPU接收时钟信号。
开关100′和110′的位置由通过连线112送到这些开关的控制信号所控制。还提供了图11的检测器60″,但是,该检测器标以标号106′并具有附加的控制信号输入端104。中央处理器CPU也把控制信号送给该检测器106′。
当通过把控制信号加到CPU的输入端118上而触发了“正常播放”再现模式时,这种控制信号会加到开关100′、110′和检测器106′上,从而开关100′会以通过连线112加到开关100′上的控制信号所专用的频率周期性地在位置a-c、b-c与d-c之间进行切换。在同一个控制信号的影响下,开关110′以同种方式周期性地在位置a-b、a-c与a-d之间进行切换。
上述切换按这样的方式进行即头50读出的信息在电路102′中进行处理并送给缓冲器56;头51读出的信息由电路102′进行处理并送给缓冲器57;头80读出的信息由电路102′进行处理并送给缓冲器84。包括开关100′和110′的电路102′就好像已经提供了用于对上述三个头所读出的信号进行信道解码的独立信道解码电路那样起作用。
当通过把控制信号加到CPU的输入端120上而触发了“特殊播放”模式时,这种控制信号会加到开关100′和110′上,因此,这两个开关会分别处于位置a-c和a-b。记录载体的运动速度可以是记录载体额定运动速度的三倍。以三倍的高数据率读出记录在轨道T1上的信息。电路102′以提高了的数据率对来自一条轨道T1的信号进行信道解码。结果,虽然从该轨道上读出的信号具有提高了的数据率,但是,信道解码电路102′能够按其额定的处理速度进行操作。
CPU加到检测器106′控制输入端104上的控制信号会使检测器106′失效。响应于这一控制信号,检测器106′在其输出端61上产生一切换控制信号,从而使得开关58′继续定位于位置b-a上。
结果,在输出端子63上可能又获得图15所示的数据流。这假定了原始MPEG数据流中所包括的总的I帧信息最多等于MPEG数据流总信息内容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能把包括I帧信息的全部信号块记录在轨道T1上。可能还有P帧或B帧的信息也记录到轨道T1上,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总的I帧信息可能会少于MPEG数据流的总信息内容。
在总的I帧信息内容大于总MPEG信息三分之一的情况下,I帧信息也已记录在轨道T2或T3上。因此,在特殊模式下再现期间内不会读出所述I帧信息并跳过这些I帧信息。
虽然已经按记录载体的速度分别为额定记录载体速度两倍和三倍的特殊模式说明了图14和16的实施例,但是,甚至在不提高信道解码器中的处理速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记录载体速度高于记录载体速度2~3倍的特殊模式。下文将加以说明。
应该指出,下文描述的再现方法适用于图14和16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这种再现方法同样能很好地适用于用来从纵向记录载体上的轨道上再现MPEG视频信号的目前技术水平的线性再现装置。
图17示出了其大小能够存储最大长度为I帧的存储器140。在记录载体的速度比两倍或三倍额定速度高得多的特殊模式下进行再现期间内,在A/D变换器146中以等于Nfn的取样速率fs(此处,fn为设备处于正常播放方式下的额定取样速率)对头142从轨道上所读出的信号进行取样和A/D变换。N为“特技播放”的再现速度与额定再现速度之间的比值。接着,在加到存储器140地址信号输入端144上的写地址信号的影响下,把已取样和进行A/D变换了的信号存储到存储器140中。具有连接于存储器140输入端144上的地址信号输出端的地址发生器148会产生所说写地址。取样频率fs等于送给发生器148的时钟频率,它由时钟信号发生器150提供。地址发生器148产生始于一第一地址值的地址,而所述第一地址相应于存储器140中第一个地址单元的地址,此后,地址发生器会产生直至等于最高地址值的地址值,最高地址值相应于存储器140中最后一个地址单元的地址。而且,提供了一读地址信号发生器149,它在发生器150送来时钟频率fn的影响下送出读地址信号。这些读地址送给存储器140的地址输入端145。这样,可按高比特率将样本存储到存储器140中,并按额定比特率从该存储器读出该样本。这样,跟随在存储器140之后的电路可以以其额定时钟频率fn对信号进行处理。
跟随在存储器140之后的电路包括对存储器140送出的信号进行均衡和位检测的电路142以及用于处理I帧中所包括信息以便获得图像的信号处理电路175。
而且,提供了能够检测到出现在每一个I帧中的同步信号的同步检测器152。更准确地说,I帧、P帧和B帧可以有同一个同步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帧均包括一个标识该帧为I帧或P帧或B帧的标识符。于是,检测器152还能够检测到I帧标识符。
把检测器152的输入端连接于电路142的输出端,把检测器152的输出端连接于中央处理器CPU的控制信号输入端154。
而且,提供了比较器156,该比较器具有分别连接于地址信号发生器148和149上的输入端150和160。比较器156的输出端162连接于中央处理器CPU的输入端。CPU的控制信号输出端166分别连接于地址信号发生器168和169。
下面将参考图18的流程图进一步说明图17实施例的操作。
在特殊模式下的再现从方框180开始。然后,把地址发生器148和149的起始地址设定为在本例中等于零的起始地址值,见方框182。再现信号的样本到达存储器140的输入端并在以频率fs送到输入端144上的写地址的影响下存储到该存储器中。与此同时,在以较低频率fn送到输入端145上的读地址的影响下、把存储在存储器140中的样本读出。这一点是在图18的流程图方框186中实现的。在电路142中对按额定频率读出的样本进行处理。这时,在CPU通过连线176送来控制信号的影响下,使处理电路175无效。
比较器156把瞬时读写地址之差与阈值Ta加以比较。瞬时读写地址之差是对存储器140填充度的一种度量。如果存储器140的填充度太高、同时尚未检出I同步,则意味着处理电路142和175无法利用存储在存储器140中的信息内容来检测并全面处理I帧。在图18的方框192中进行利用比较器156的比较。如果方框192中的比较结果是肯定的,程序则通过连线194返回到方框182。把读写地址复位,程序重新起动。然而,也可以通过使读地址等于当前的写地址而重新起动程序并在方框186中重新开始该程序。
如果方框192中的比较是否定的,则程序继续至方框196。如果检测器152未检测到同步信号,则程序通过连线190继续。
当同步检测器152检测到同步信号时,见方框196,检测器152就会把检测信号送给CPU。当接收到该检测信号时,CPU借助于允许信号通过连线176而允许处理器电路175工作。检测器152检测到I帧的I同步信号,把属于该I帧的样本存储到处理器175中的存储器(未示出)内,处理器电路175开始处理I帧的信息内容,而该信息内容仍有一部分存储在存储器140中并传送给电路175。
只要存储器140的填充度是100%,就可以把样本继续存储到存储器140中,见方框184和连线190,因此,有可能检测到第二I同步信号。如果填充度达到100%的值,则样本在存储器140中的存储就结束了,见方框188。
在方框200中,确定I帧是否已被电路175全部接收。如果是这样,程序则返回到方框182。从第一个地址值开始恢复了信息在存储器140中的存储,如前所述。
然而,如果在信号通路202中读地址值等于当前的写地址值,则从发生器148当前的写地址开始继续存储信息。
从存储器140读出样本的发生器149用来送出读地址的时钟频率低于用来把写地址送到存储器140的时钟频率,以及读入样本。这样,头142传送输入数据的较高数据率能够适应处理电路142和175的较低时钟频率。
图19以视频点播系统的形式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系统包括连接于服务器222的诸如硬盘装置之类的随机存取存储器220。终端224、226和228设置在用户房间内并且可以是机上盒的形式。通过把指令信号输入终端,该终端的用户就能够选择多个电影中的一个,这些电影以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形式存储在硬盘装置220中硬盘上。服务器222接收指令信号并通过对硬盘上存储着要检索的电影的存储单元加以寻址来选择适当的电影。从硬盘上检索出来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通过服务器222传输到终端上。而且,用户能够选择各种操作模式,例如,正常播放模式和各种特技播放模式。
图20概略地示出如何把电影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存储到硬盘上。把相应于所述电影的总信息内容分成至少两个单独的信息流230和232。第一信息流230包括相应于所述电影的已数据压缩的数字信息信号的所有I帧。第二信息流至少包括B帧,并且,如果不存在其它第三信息流,则第二信息流还包括P帧。如果至少存在着第三信息流,则第二信息流只包括B帧,第三信息流包括P帧。
在正常播放模式下的再现期间内,从硬盘检索出信息流230和232,这两种信息流在服务器222中组合起来,以便获得送到接收终端上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在终端上进行数据扩张,以便视频信号准备好显示在设置于用户房间内的电视屏幕(未示出)上。如果用户选择特技播放模式,服务器则从硬盘只检索出第一信息流并将该信息流送给接收终端,在接收终端内可以把I帧解码,以便按所需速率再现I帧。
图21示出图19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I帧存储在一个单独的存储区232内,P帧存储在一个单独的存储区234内,B帧存储在另一个单独的存储区236内。在“正常播放”期间内,把存储在这三个存储区232、234和236内的所有帧组合起来,以便恢复各帧的原始串行数据,从而恢复数字视频信号。
在第一“特技播放”操作模式下,只利用从存储区232中检索出的I帧来产生数字视频信号的拷贝。在第二“特技播放”操作模式下,检索出存储在存储范围232和234内的I帧和P帧并将它们组合起来,以产生数字视频信号的拷贝。
在迄今所描述的任一种方式下,数字视频信号拷贝的重新创造正如上文参考图4所说明的那样可能需要插入“顺序号信息”,或者,需要插入“时间标记”。
早先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08/225193号和美国专利申请第08/253535号说明了插入时间标记以实现MPEG信息信号的记录和再现,美国专利申请第08/225193号的申请日期为08-04-94(PHN14.818)并且是相关文献清单中的文献(D3),美国专利申请第08/253535的申请日为03-06-94(PHA21.886)并且是相关文献清单中的文献(D4)。
参考文献清单(D1)美国专利USP 4807053(PHN 11.768)(D2)1994年2月22日提交ACATS技术分组的“Grand Alliance HDTVSystem Specification(HDTV系统的联合总规格)”(草案文件),第III章,视频压缩系统。
(D3)美国专利申请第08/225193号,申请日为08-04-94(PHN14.818)(D4)美国专利申请第08/253535号,申请日为03-06-94(PHA21.886)
权利要求
1.一种在纵向记录载体上的轨道上记录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把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写入所述轨道中;上述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图像内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以及,第二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把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记录到沿记录载体纵向方向延伸的轨道上,-产生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中信号块的序列有关的附加信息并把所述附加信息送给至少若干个上述第一和第二信号块,-把第一信号块送给用来对至少一条第一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一写装置,-把第二信号块送给用来对至少一条第二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二写装置,以及-把第二信号块送给上述用来对至少所述一条第一轨道进行写操作第一写装置、或者,把第一信号块送给上述用来对至少所述一条第二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二写装置,从而,使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一轨道中和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二轨道中的信号的比特率基本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所说的第二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单向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其特征在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还包括第三信号块,此信号块具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双向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还包括下列步骤-把第三信号块送给所述的写装置,以及-把所述第三信号块写入记录载体上的轨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把第三信号块送给所述的第二写装置,以及-把所述第三信号块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二轨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把第三信号块送给所述的第一写装置,-把所述第三信号块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一轨道中,以便使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一轨道中和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二轨道中的信号的比特率基本恒定。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把所述附加信息送给至少若干个所述第三信号块,-把第三信号块送给用来对至少一条沿记录载体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三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三写装置,-把第一信号块送给用来分别对至少所述一条第二或第三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二或第三写装置,或者,把第二信号块送给用来分别对至少所述一条第一或第三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一或第三写装置,或者,把第三信号块送给用来分别对至少所述一条第一或第二轨道进行写操作的所述第一或第二写装置,以便使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一轨道、至少所述一条第二轨道和至少所述一条第三轨道中的信号的比特率基本恒定。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是MPEG型的视频信号,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图像内编码的I型视频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是MPEG型的视频信号,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图像内编码的I型视频信息,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中的第二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图像间编码的P型视频信息,并且,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中的第三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双向图像间编码的B型信息。
8.一种用来在纵向记录载体上的轨道中记录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记录装置,包括-一个用来接收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输入端;-用来把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写入所述轨道中的写装置;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图像内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以及,第二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其特征在于,这种记录装置是线性记录型的记录装置;所说的写装置包括用来将信息写入沿记录载体纵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的第一写装置以及用来将信息写入沿记录载体纵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的第二写装置;提供了用来产生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中信号块的顺序有关的附加信息的附加信息发生器装置;提供了用来把所述附加信息送给至少一些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块上的组合装置;提供了多路转换装置,该装置用于把第一信号块送给所述对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进行写操作的第一写装置,该多路转换装置还用于把第二信号块送给所述对至少一条第二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二写装置;所说的多路转换装置还用于把第一信号块送给所述对至少一条第二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二写装置,或者,把第二信号块送给所述对至少一条第一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一写装置,以便使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一轨道中和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二轨道中的信号的比特率基本恒定。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还包括第三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双向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所说的多路转换装置还用于把第三信号块送给前述写装置;写装置还用于把所述第三信号块写入记录载体上的轨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多路转换装置还用于把第三信号块送给所述对至少一条第二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二写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路转换装置还用于把第三信号块送给所述对至少一条第一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一写装置,以便使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一轨道中和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二轨道中的信号的比特率基本恒定。
12.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组合装置还用于把所述附加信息送给至少一些所述第三信号块;写装置还包括用来将信息写入沿记录载体纵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第三轨道中的第三写装置;多路转换装置还用于把第三信号块送给所述对至少一条第三轨道进行写操作的第三写装置,多路转换装置还用于把第一信号块分别送给所述第二或第三写装置,以便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二或第三轨道中,或者,把第二信号块分别送到所述第一或第三写装置上,以便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一或第三轨道中,或者,把第三信号块分别送给所述第一或第二写装置上,以便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一或第二轨道中,从而使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一轨道中、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二轨道中和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三轨道中的信号的比特率基本恒定。
13.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是MPEG型的视频信号,MPEG型视频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图像内编码的I型视频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是MPEG型的视频信号,MPEG型视频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图像内编码的I型视频信息,MPEG型视频信号中的第二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图像间编码的P型视频信息,并且,第三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双向图像间编码的B型信息。
15.一种用来再现已记录在纵向记录载体上轨道中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再现装置,包括-用来从所述轨道中读出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读装置,-一个用来送出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输出端;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在记录之前已经过图像内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以及,第二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在记录之前已经过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其特征在于,这种再现装置是线性再现型的再现装置;读装置包括用来读出记录在沿记录载体上纵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信息的第一读装置,以及,用来读出记录在沿记录载体上纵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信息的第二读装置;第一读装置用于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读出第一信号块和第二信号块(如果存在的话),第二读装置用于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读出第一信号块(如果存在的话)和第二信号块;提供了检测装置,该装置用来检测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中信号块在记录之前的顺序有关的附加信息该附加信息已被存储到至少一些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块中;提供了组合装置,该装置用来在“正常播放”的再现模式下响应于所述已检测到的附加信息而把第一信号块和第二信号块组合起来,以便获得所述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第一拷贝,并且,在“特技播放”的再现模式下,该组合装置还用于只检索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读出的第一信号块,以便获得所述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第二拷贝。
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还包括第三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双向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读装置还用于从记录载体上的轨道中读出第三信号块;检测装置还用于检测可能存在于至少一些第三信号块中的前述附加信息;在所述“正常播放”的再现模式下,组合装置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已检出的附加信号而把第一、第二和第三信号块组合起来,以便获得所述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第一拷贝。
17.根据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读装置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读出第三信号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读装置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读出第三信号块(如果存在的话)。
19.根据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读装置还包括第三读装置,它用来读出记录在沿记录载体纵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第三轨道中的信息;第一读装置用于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读出第一信号块、第二信号块(如果存在的话)和第三信号块(如果存在的话),第二读装置用于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读出第一信号块(如果存在的话)、第二信号块和第三信号块(如果存在的话),第三读装置用于从所述至少一条第三轨道中读出第一信号块(如果存在的话)、第二信号块(如果存在的话)和第三信号块。
20.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是MPEG型的视频信号,MPEG型视频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图像内编码的I型视频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是MPEG型的视频信号,MPEG型视频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图像内编码的I型视频信息,MPEG型视频信号中的第二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图像间编码的P型视频信息,并且,第三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双向图像间编码的B型视频信息。
22.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记录装置获得的纵向记录载体,这种记录载体具有已记录在该记录载体上轨道中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图像内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以及,第二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其特征在于,这种记录载体具有沿着记录载体纵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第一轨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轨道,把第一信号块记录在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第二信号块记录在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轨道中,还把第一信号块至少记录在所述一条第二轨道中,或者,还把第二信号块记录在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轨道中,以便使至少写入所述一条第一轨道中和写入至少所述一条第二轨道中的信号的比特率基本恒定。
23.根据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纵向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些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块包括附加信息,该信息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的数据流中的信号块在记录之前的顺序有关。
24.一种用来在记录载体的速度大于额定速度的特殊模式下再现已记录在纵向记录载体轨道中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再现装置,包括-用来从所述轨道中读出信号的读装置;-用来把从所述轨道中读出的信号解码以便获得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解码装置;-一个用来送出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输出端;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在记录之前已经过图像内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第二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在记录之前已经过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其特征在于,这种再现装置是线性再现型的再现装置,所说的读装置包括-用来从所述轨道中读取信息的读头(142),-用来以第一速率存储从所述轨道中读出的信息并以第二速率读出所述信息的存储装置(140),所述第二速率低于所述第一速率,-用来检测在从所述轨道中读出的信号内出现的第一信号块起点的检测装置(152),-用来以所述第一速率产生读入地址并以所述第二速率产生读出地址的地址发生装置(148,149),-用来把存储装置的填充度与一阈值(Ta)加以比较的比较器装置(156);上述读装置用于执行下列步骤(a)地址发生装置用于从起始地址开始以所述第一速率产生后继的读入地址、并以所述第二速率产生后续的读出地址,以便把信息存储到所述存储装置中后续的存储单元内并从该后续存储单元中读出所说的信息,(b)当检测装置检测到从存储器读出的信息中所出现的第一信号块的起点时,就产生一允许信号,以便允许解码单元对相应于所述第一信号块的信息开始进行解码,(c)当检测到当前的填充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时,信息向所述存储装置的存储即告结束,读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一信号块解码的结束而返回到(a)。
25.根据权利要求24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在步骤(a)期间内当前的填充度大于第二阈值,则重新开始步骤(a)。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是MPEG型的视频信号,MPEG型视频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图像内编码的I型视频信息。
27.一种用来再现已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再现装置,包括-用来从所述存储器中检索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检索装置;-一个用来送出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输出端;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在记录到该存储器中之前已经过图像内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以及,第二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在记录到所述存储器中之前已经过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这种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说的存储器为随机存取存储器,把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至少两个分开的存储区内,第一存储区包括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块,第二存储区包括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第二信号块;检索装置用于在“正常播放”的再现模式下分别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存储区内检索出第一和第二信号块;提供了组合装置,该装置用来在“正常播放”的再现模式下把第一信号块和第二信号块组合起来,以便获得所述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第一拷贝;在“特技播放”的再现模式下,检索装置还用于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内检索出第一信号块,以便获得所述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第二拷贝。
28.根据权利要求27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还包括第三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双向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检索装置还用于在所述“正常播放”的再现模式下从所述存储器读出第三信号块;组合装置还用于把第一、第二和第三信号块组合起来,以便获得所述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所述第一拷贝。
29.根据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存储区包括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第二和第三信号块。
30.根据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器中的第三存储区内包括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第三信号块;检索装置用于在所述“正常播放”的再现模式下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存储区中检索出第一、第二和第三信号块。
31.根据权利要求30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特技播放”的再现模式下,检索装置还用于分别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存储区内只检索出第一和第二信号块,以便获得所述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第二拷贝。
32.根据权利要求27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特技播放”的再现模式下,检索装置用于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内只检索出第一信号块,以便获得所述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所述第二拷贝。
33.根据权利要求27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是MPEG型的视频信号,在MPEG型视频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图像内编码的I型视频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是MPEG型的视频信号,MPEG型视频信号中的第一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图像内编码的I型视频信息,MPEG型视频信号中的第二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图像间编码的P型视频信息,并且,第三信号块包括已进行了双向图像间编码的B型信息。
全文摘要
记录已进行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已进行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号息是从已经过图像内编码步骤的图像视频信息中获得的已进行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的;以及,第二信号块,此信号块带有已进行了数据压缩的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是从已经过图像间编码步骤的图像的视频信息中获得的。把已进行数据压缩的视频信号记录在纵向记录载体(10)上的一些轨道中。把第一和第二信号块互相分开(2)并进行信道编码(4,12)。把已信道编码的第一信号块写入至少一条第一轨道(T
文档编号H04N9/877GK1138402SQ95191181
公开日1996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13日
发明者G·J·范登恩登, A·F·舍恩梅卡斯 申请人: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