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信息的无缝时空接入方法_2

文档序号:8267148阅读:来源:国知局
解析出JSON文件包含的各项信息,将视频文件和JSON文件解析结果分类存储;
感知信息的发布包括如下步骤:服务器从存储的数据文件中提取出图像信息、视频信息、非成像传感信息及其对应的时间、位置进行发布。
[0013]所述事件信息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置的事件信息输入界面进行输入事件信息后,事件信息与传感器数据、文件标识符、时空信息、移动终端设备属性类按其对应元数据模型一并封装。
[0014]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信息的无缝时空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移动终端感知信息时空关联元数据模型:移动终端感知信息元数据模型包括非成像信息时空关联元数据模型、图像信息时空关联数据模型、视频信息时空关联元数据模型,以上元数据模型包括文件标识符、时空信息、传感器数据、移动终端设备属性类,文件标识符由提取移动终端设备属性中的设备串号和时空信息中的时间信息组成;由元数据模型获取感知信息:移动终端用户利用传感器感知图像信息、视频信息、非成像信息的传感器数据,当传感器感知结果生成时,自动读取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以及开启定位获得移动终端地理位置信息,提取移动终端设备串号信息和时空信息中的时间信息生成文件标识符,将获得以上信息保存至移动终端;感知信息的封装与上传:将获取的感知信息以文件标识符为关联标识对应于其所属类型符合的移动终端感知信息元数据模型进行关联封装成一体,经封装后的数据通过HTTP传输协议上传至服务器;感知信息的统一管理: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进行管理和WEB发布。
[0015]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传感器获取感知信息,将有助于人人参与数据感知,随时随地参与感知,通过人的移动性,可以将感知深入到地球和各个角落,实现更大范围的感知;
2、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传感器获取感知信息,同时,启动时间和空间位置获取模块,将感知信息与时间和地理位置关联,赋予感知数据时空标签,能被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
3、本发明将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结果与传感器属性封装结合,有助于对感知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为后期的数据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4、本发明在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信息时空关联元数据模型中,增加了事件描述信息,通过移动终端向用户提供事件信息输入界面,用户能将与感知信息关联的事件与感知信息一起上报给服务器。事件描述信息将极大提升对灾害和公共安全领域应急事件的响应速度。
[0016]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移动终端感知信息时空关联接入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三种元数据结构归纳图表;
图3是本发明非成像信息元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像信息元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视频信息元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时空信息获取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事件信息获取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非成像信息元数据获取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非成像信息的封装与上传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图像信息元数据获取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图像信息的封装与上传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视频信息时空关联元数据的获取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视频信息的封装与上传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移动终端感知信息统一管理的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感知信息元数据WEB发布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9]按附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感知信息时空关联接入架构,展开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本架构包括:移动终端感知信息时空关联元数据模型建立,移动终端感知信息分类获取,移动终端感知信息分类封装与上传,移动终端感知信息统一管理,移动终端感知信息统一 WEB发布。创建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信息时空关联元数据模型,统一描述不同类型移动终端同种传感器的属性、观测信息和观测时间与地点。在元数据模型指导下,将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信息与时间、地理位置进行关联获取,传感器生成感知信息时,启动时间和地理位置获取模块,获取时间和位置信息。采用统一数据格式,按照元数据模型,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封装。采用标准的传输协议上传封装数据。在服务器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分类存储、并统一管理,而且,在WEB上实时发布移动终端的感知信息。附图1对移动设备端应用的开发以及服务器端数据管理平台的搭建具有指导意义。
[0020]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信息时空关联元数据模型,统一描述了移动终端传感器的基本属性、观测能力、物理意义和感知结果,以及感知结果产生的时间和地理位置,而且,增加了与感知结果关联的事件元数据,使得不同移动终端设备的传感器信息能集中统一管理和共享,异构移动终端设备能高效率地接入服务器,实现即插即用,也使得移动终端设备能相互传递数据,实现互联互通,满足灾害预警、灾害评估和公共安全应急处理的需求。所创建的元数据模型是数据的获取、封装、和管理的理论基础。
[0021]移动终端感知信息分类获取,即在移动终端按照元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获取各项属性,该过程分为两步,首先,移动终端用户利用设备所携带摄像头或非成像传感器主动感知不同物理量,这些物理量可能为图像数据、视频数据或非成像传感器数据。其次,当传感器感知结果生成时,自动读取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并开启地理位置获取功能模块,获得地理位置信息,同时,提供事件输入接口,供用户选择性输入与感知信息关联的事件。
[0022]移动终端感知信息分类封装与上传,主要采用JSON数据交换格式,根据元数据模型,将获取到的时空关联感知信息、移动终端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和传感器的感知结果进行封装,通过HTTP传输协议上传数据至服务器。JSON格式的开放性和标准性使得异构移动终端能以统一的格式向服务器上传数据,不仅屏蔽了移动终端及其传感器的差异性,实现了移动终端动态感知,数据动态接入,而且,数据在移动终端之间、服务器之间、移动终端和服务器之间可以互联互通。
[0023]移动终端时空关联感知信息的统一管理,是指服务器根据JSON格式标准对移动终端上传数据进行解析、分类,并在服务器端建立适合大规模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数据库,管理大量、互异的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信息。分类存储便于数据检索和利用,实现数据共享。
[0024]移动终端传感器时空关联感知信息WEB发布,基于GIS,实时、动态展示各种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信息。服务器从上传的数据文件中提取出图像信息,视频信息,非成像传感信息及其对应的时间、位置和事件信息。在电子地图上根据位置信息对数据进行标注,标注时采用不同的图标分别表示图像、视频和非成像感知信息。非成像数据提供表格或文本框进行显示,图像和视频则提供表格或文本边框显示特征信息,同时,提供图像和视频的下载链接。
[0025]本发明元数据模型具体描述如下:
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信息时空关联元数据模型,移动终端设备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将其感知到的信息分为三大类,即非成像信息,图像信息,视频信息。移动终端感知信息元数据模型包括非成像信息时空关联元数据模型、图像信息时空关联数据模型、视频信息时空关联元数据模型,以上元数据模型归纳为如图2所示,包括文件标识符、时空信息、传感器数据、移动终端设备属性类、事件信息,文件标识符由提取移动终端设备属性中的设备串号和时空信息中的时间信息组成。
[0026]通过建立元数据模型,可以完整地描述这三类信息,三种类型的感知信息分别对应三种元数据模型,分别是:非成像信息时空关联元数据模型、图像信息时空关联元数据模型、视频信息时空关联元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