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84060阅读:来源:国知局
公开的技术方案。
[0082]在步骤104中,确定当前的用户视野范围。
[0083]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捕捉到的用户头部朝向和眼球运动状态,确定当前的用户视野范围。以智能眼镜为例,图4示出了确定用户视野范围的示意图,其中智能眼镜上的摄像头可以随用户的头部转动而转动,从而形成图4所示的头部朝向范围,即用户在当前的头部朝向姿态下,能够看到的最大视野范围;进一步地,通过对用户的眼球运动状态进行捕捉,即可得到用户的左眼视线和右眼视线的观看焦点位置,并将该观看焦点位置附近的视野区域,作为用户视野范围。
[0084]在步骤106中,选取所述视频文件中对应于所述用户视野范围的视频片段,并播放所述视频片段。
[008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用户视野范围,使得用户通过转动头部等方式来调整视野范围时,播放的视频内容能够随之发生变化,便于用户对被摄对象的每一运动阶段进行仔细查看,并且能够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
[0086]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对视频片段进行正常播放,而无需对播放速度、播放画面等进行调整;当然,也可以对视频片段的播放过程进行处理,以实现进一步的优化,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行说明。
[0087]—、变速播放
[0088]当视频片段中的被摄对象的运动状况不利于用户观察时,比如运动剧烈程度过高而导致用户无法仔细查看,或者运动剧烈程度过低而导致用户需要长时间观看,才能够获得整体上的连贯的观看体验,此时就可以通过对视频片段的变速播放,从而优化用户的观看体验。
[0089]因此,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对被摄对象的运动剧烈程度进行有效的判断或预估,从而确定是否需要执行变速播放,以及采用何种形式的变速播放。
[0090]1、基于运动特征参数
[0091]I)运动速度
[0092]运动速度存在过快或过慢的情况,这里以“过快”为例进行说明。由于人眼存在“视觉残留”的时间大约为t = 0.1-0.4秒,因而当被摄对象的运动速度过大,导致其在用户视野范围内的运动时间小于t时,将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观察该被摄对象,甚至无法做出分辨。
[0093]因此,为了确保被摄对象的运动剧烈程度属于预设程度范围,确保用户能够正常观看,应当确保被摄对象从进入用户视野范围至离开用户视野范围的时间长度大于t,才不会出现无法分辨的情况。
[0094]而为了达到上述的时间长度要求,实际上需要同时考虑到被摄对象的实际运动速度和该被摄对象的拍摄距离。比如图5示出了用户观看赛车比赛时的用户视野范围,其中赛车的实际运动速度为V,且基于该赛车的当前拍摄距离(摄像头与赛车之间的距离),其运动轨迹在用户视野范围的实际距离为L,因而可以计算出赛车通过当前的用户视野范围的时间为T = L/v,且在确保!1 > t的情况下,用户才能够看清赛车的运动状况。相应地,在图5所示的拍摄距离和用户视野范围的情况下,“预设程度范围”(此时相当于“预设速度范围”)的上边界值为L/t,即只要确保赛车的实际运动速度V小于L/t,即可确保赛车的运动状态能够被用户清楚地观察到,否则就应当对视频文件进行慢速回放。
[0095]而当赛车的拍摄距离增大时,相应的用户视野范围将如图6所示,赛车的运动轨迹在用户视野范围的实际距离相应的增大为L’,则此时“预设程度范围”的上边界值增大为L’ /t,即只要确保赛车的实际运动速度V小于L’ /t,即可确保赛车的运动状态能够被用户清楚地观察到,否则就应当对视频文件进行慢速回放。
[0096]2)运动频率
[0097]运动频率同样存在过快或过慢的情况,这里以“过快”为例进行说明。与运动速度相类似的,同样是由于人眼存在大约t = 0.1-0.4秒的“视觉残留”,因而被摄物体在同一用户视野范围内的运动频率大于F = 25次/秒时,将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观察该被摄对象,甚至无法做出分辨。
[0098]比如图7为用户观察蜂鸟飞行时的用户视野范围。在观看过程中,蜂鸟可能一直处于用户视野范围内,但在拍动翅膀的频率通常都大于50次/秒,最高甚至可能达到数百次/秒,导致用户无法直接正常地观察蜂鸟的飞行过程。因此,通过检测此时的被摄对象“蜂鸟”的翅膀扇动频率f,当f大于F时,即可确定为运动剧烈程度超出预设程度范围(此时相当于“预设频率范围”,且F为预设频率范围的上边界值),需要通过对视频文件的慢速回放,优化用户的观看体验。
[0099]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运动速度和运动频率的说明中,均以“过快”为例进行说明;类似地,也可以通过设置“预设程度范围”的下边界值,从而当运动速度或运动频率低于该下边界值时,判定为运动剧烈程度过低,需要通过对视频文件的快速回放,优化用户的观看体验。其中,针对运动速度设置对应的下边界值时,该下边界值与拍摄距离之间也呈正相关。
[0100]比如图8示出了用户观察蜗牛爬行时的用户视野范围,蜗牛可能需要花费数十分钟的时间,才能够通过当前的用户视野范围,不利于用户对整个运动过程的整体性观看和评价。因此,可以通过对蜗牛爬行过程的快速回放,时用户在短时间内完整地观看整个爬行过程,对蜗牛的运动轨迹、运动状态等进行更好地观察。
[0101]2、基于拍摄场景
[0102]智能眼镜可以根据被摄对象的类型或被摄对象的执行动作的类型,识别视频文件的拍摄场景;然后,根据拍摄场景是否属于预设变速回放场景,判断视频文件中的被摄对象是否满足预定义的变速回放条件。
[010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定义需要进行变速回放的场景,即“预设变速回放场景”,并设置每一预设变速回放场景的识别特征,比如被摄对象的类型、被摄对象的执行动作的类型等,即可据此确定视频文件的拍摄场景。
[0104]对于图5所示的赛车比赛的拍摄场景,可以预先确定为需要慢速回放的拍摄场景,并将“赛车”的特征和赛车的“行驶”动作作为当前拍摄场景的识别特征,那么智能眼镜只要识别出当前的被摄对象为赛车,且该赛车处于行驶状态,即可确定当前的拍摄场景需要进行变速回放处理,且实际上为慢速回放处理。
[0105]类似地,比如对于图8所示的蜗牛爬行的拍摄场景,可以预先确定为需要慢速回放的拍摄场景,并将蜗牛的特征作为当前拍摄场景的识别特征,那么智能眼镜只要识别出当前的被摄对象为蜗牛,即可确定当前的拍摄场景需要进行变速回放处理,且实际上为快速回放处理。
[0106]二、变速回放
[0107]对视频文件的变速回放,可能存在多种形式,下面以其中几种可能的形式进行举例说明,但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0108]1、重叠回放
[0109]从视频文件的视频拍摄画面中,提取被摄对象或被摄对象中满足变速回放条件的组成部分对应的播放数据;然后,对视频文件进行正常回放时,对提取的播放数据进行重叠播放。
[0110]如图9所示,拍摄对象为车辆,且图9中左侧的虚线车辆为视频拍摄画面中提取的画面元素,而所有视频拍摄画面中提取的画面元素,构成了提取的播放数据;同时,图9右侧的实线车辆为视频文件中的原始画面元素。因此,在变速回放过程中,相当于在包含右侧的实线车辆的视频拍摄画面中,叠加显示了左侧的虚线车辆,即提取的画面元素,从而得到了图9最终示出的显示画面,可以通过图2或图3所示的智能眼镜的显示屏进行播放。
[0111]由图9可知,由于采用了慢速回放,因此右侧的实线车辆行驶距离为L2时,左侧的虚线车辆的行驶距离仅为LI,以便用户仔细地观察车辆的行驶过程。
[0112]需要指出的是:正如上文中“被摄对象中满足变速回放条件的组成部分对应的播放数据”所描述的,由于被摄对象并不都像图9所示的车辆一样,整体上产生剧烈运动,因而在判断被摄对象是否满足预定义的变速回放条件时,还可以分别判断被摄对象的每一组成部分是否满足预定义的变速回放条件,并仅对满足变速回放条件的组成部分进行变速回放。
[0113]比如图10所示,当蜂鸟在空中悬停时,仅翅膀的运动频率大于预设频率范围,因而可以对蜂鸟的翅膀区域进行提取,以用于慢速回放处理。当然,如果将提取的画面元素与原始画面元素进行叠加显示,由于被摄对象的位置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使得原始的翅膀和慢速回放的翅膀相互干扰,影响用户的观看。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采用下述的播放方式:
[0114]I)从视频文件的视频拍摄画面中,提取所述被摄对象或所述被摄对象中满足所述变速回放条件的组成部分对应的播放数据;对所述视频文件进行正常回放时,在预设位置的回放区域内,对提取的播放数据进行重叠播放。
[0115]比如图10所示,预设位置可以为用户视野范围的右下角,或者其他任意位置,并且应当确保该预设位置不会对原始画面元素造成遮挡。因此,用户可以同时观看正常播放的视频文件,又能够从预设位置观看到慢速回放的播放数据,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对比观看。
[0116]2)从视频文件的视频拍摄画面中,提取被摄对象或被摄对象中满足所述变速回放条件的组成部分对应的播放数据;从所述视频文件的视频拍摄画面中,擦除提取的播放数据在所述视频拍摄画面中对应的原始画面元素,得到处理后的视频文件;对所述处理后的视频文件进行正常回放时,对提取的播放数据进行重叠播放。
[011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提取的画面元素与原始画面元素之间的相互干扰,可以直接擦除视频文件中的原始画面元素;由于用户希望观看的是变速回放的画面元素,因此不会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
[0118]2、整体变速回放
[0119]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对包含被摄对象的视频拍摄画面进行整体变速回放。比如图11所示,可以直接对蜗牛的爬行过程对应的视频文件进行整体上的快速回放,从而无需对视频文件的视频播放画面进行复杂地处理。
[0120]三、显示运动轨迹
[0121]在播放视频片段时,基于被摄对象的运动情况,还可以生成相应的运动轨迹,并显示于视频片段的视频拍摄画面中。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