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的控制程序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620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摄像装置、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的控制程序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的控制程序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 制程序。
【背景技术】
[0002] 已知有如下立体摄像装置:使用两个摄影光学系统,获取由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 图像构成的立体图像。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8-470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由立体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立体图像数据存在因摄影时的条件、场景中被拍摄体 的配置等而在左右图像间极端地产生视差的情况,并且存在观赏者在观赏时感到不协调 感、疲劳感的情况。
[0007] 本发明的第1方案中的摄像装置,具备:摄像部,其生成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而生 成的摄影图像数据,该摄影图像数据包含基准图像数据、相对于基准图像数据的被拍摄体 像在一个方向具有第1视差的第1视差图像数据、以及在与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具有 第2视差的第2视差图像数据;调整条件获取部,其获取与视差量调整有关的调整条件;和 图像处理部,其基于调整条件,对基准图像数据、第1视差图像数据以及第2视差图像数据 进行处理,由此生成在一个方向具有与第1视差不同的第3视差的第3视差图像数据、和在 另一方向具有与第2视差不同的第4视差的第4视差图像数据。
[0008] 本发明的第2方案中的摄像装置,具备:摄像部,其生成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而生 成的摄影图像数据,该摄影图像数据包含基准图像数据、相对于基准图像数据的被拍摄体 像在一个方向具有第1视差的第1视差图像数据、以及在与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具有 第2视差的第2视差图像数据;调整条件获取部,其获取用于生成具有与第1视差及第2视 差不同的视差的调整视差图像数据的与视差量调整有关的调整条件;和输出部,其将调整 条件与摄影图像数据相关联地输出。
[0009] 本发明的第3方案中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取入部,其取入摄影图像数据和与摄 影图像数据相关联的与视差量调整有关的调整条件,其中,该摄影图像数据包含基准图像 数据、相对于基准图像数据的被拍摄体像在一个方向具有第1视差的第1视差图像数据、以 及在与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具有第2视差的第2视差图像数据;和图像处理部,其基于 调整条件,对基准图像数据、第1视差图像数据以及第2视差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由此生成 在一个方向具有与第1视差不同的第3视差的第3视差图像数据、和在另一方向具有与第 2视差不同的第4视差的第4视差图像数据。
[0010] 本发明的第4方案中的摄像装置的控制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下述步骤:摄像步骤, 其生成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而生成的摄影图像数据,该摄影图像数据包含基准图像数据、 相对于基准图像数据的被拍摄体像在一个方向具有第1视差的第1视差图像数据、以及在 与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具有第2视差的第2视差图像数据;调整条件获取步骤,其获取 与视差量调整有关的调整条件;和图像处理步骤,其基于调整条件,对基准图像数据、第1 视差图像数据以及第2视差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由此生成在一个方向具有与第1视差不同 的第3视差的第3视差图像数据、和在另一方向具有与第2视差不同的第4视差的第4视 差图像数据。
[0011] 本发明的第5方案中的摄像装置的控制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下述步骤:摄像步骤, 其生成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而生成的摄影图像数据,该摄影图像数据包含基准图像数据、 相对于基准图像数据的被拍摄体像在一个方向具有第1视差的第1视差图像数据、以及在 与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具有第2视差的第2视差图像数据;调整条件获取步骤,其获取 用于生成具有与第1视差及第2视差不同的视差的调整视差图像数据的与视差量调整有关 的调整条件;和输出步骤,其将调整条件与摄影图像数据相关联地输出。
[0012] 本发明的第6方案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下述步骤:取入 步骤,其取入摄影图像数据和与摄影图像数据相关联的与视差量调整有关的调整条件,其 中,该摄影图像数据包含基准图像数据、相对于基准图像数据的被拍摄体像在一个方向具 有第1视差的第1视差图像数据、以及在与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具有第2视差的第2 视差图像数据;和图像处理步骤,其基于调整条件,对基准图像数据、第1视差图像数据以 及第2视差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由此生成在一个方向具有与第1视差不同的第3视差的第 3视差图像数据、和在另一方向具有与第2视差不同的第4视差的第4视差图像数据。
[0013] 本发明的第7方案中的摄像装置,具备:检测部,其相对于场景检测进深方向的被 拍摄体分布;确定部,其基于被拍摄体分布,确定与视差量有关的变更条件;和控制部,其 基于变更条件执行生成包含彼此具有视差的第1视差图像数据和第2视差图像数据的摄影 图像数据的摄像控制。
[0014] 本发明的第8方案中的摄像装置的控制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下述步骤:检测步骤, 其相对于场景检测进深方向的被拍摄体分布;确定步骤,其基于被拍摄体分布,确定与视差 量有关的变更条件;和摄像控制步骤,其基于变更条件,生成包含彼此具有视差的第1视差 图像数据和第2视差图像数据的摄影图像数据。
[0015] 此外,上述的发明概要并没有例举出本发明所需的全部技术特征。另外,这些特征 组的子组合也能够构成发明。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数码相机的结构的图。
[0017] 图2是概念性地表示将摄像元件的一部分放大后的状态的概念图。
[0018] 图3是说明2D图像数据和视差图像数据的生成处理的例子的图。
[0019]图4是说明离焦的概念的图。
[0020] 图5是表示视差像素所输出的光强度分布的图。
[0021] 图6是表示用于说明调整视差量的概念的像素值分布的图。
[0022] 图7是说明彩色视差层数据的生成处理的图。
[0023] 图8是说明RGB的像素值分布的变化的图。
[0024]图9是表示观赏者的辐辏角与视差量的关系的图。
[0025] 图10是对光圈值、表示图像的清晰度的对比度以及视差量的关系示意性地进行 表不的图。
[0026] 图11是显示视差量限制的菜单界面的数码相机的后视图。
[0027] 图12是表示视差量调整的概念的图。
[0028] 图13是动态图像摄影中的处理流程。
[0029] 图14是到生成视差彩色图像数据为止的处理流程。
[0030] 图15是说明优选的开口形状的图。
[0031] 图16是说明数码相机与TV显示器的协作的图。
[0032] 图17是作为变形例的数码相机的动态图像摄影中的处理流程。
[0033] 图18是作为变形例的TV显示器中的处理流程。
[0034] 图1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数码相机的结构的图。
[0035] 图20是对表示图像的清晰度的对比度与视差量的关系示意性地进行表示的图。
[0036]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被拍摄体与视差量的关系的图。
[0037] 图22是不意性地表不光圈值与视差量的关系的图。
[0038] 图23是示意性地表示焦点位移的概念的图。
[0039] 图24是表示使用立体调整参数后的视差量调整的概念的图。
[0040] 图25是显示视差量范围限制的菜单界面的数码相机的后视图。
[0041] 图26是说明被拍摄体指定的图。
[0042] 图27是第1实施例涉及的动态图像摄影中的处理流程。
[0043] 图28是第2实施例涉及的动态图像摄影中的处理流程。
[0044] 图29是到生成视差彩色图像数据为止的处理流程。
[0045] 图30是说明优选的开口形状的图。
[0046] 图31是说明数码相机与TV显示器的协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以下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以下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权利要求 书所涉及的发明进行限定。并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所有特征组合不必为发明的解决手段 所必须的。
[0048]〈第1实施方式〉
[0049] 作为摄像装置的一个形态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被构成为针对一个场 景通过一次拍摄便能生成多个视点数的图像。将彼此视点不同的各个图像称为视差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对生成基于与右眼和左眼对应的两个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