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的信息处理方法_2

文档序号:8447445阅读:来源:国知局
获得的数据,分别计算访问路径L1,L2,…,Lk的综合评价参数Φ1,Φ2,…,Φ??,选择综合评价参数值最大的访问路径作为最佳访问路径;具体地,访问路径Li的综合评价参数Φ?的计算公式如下:
[0055]Φ? = lg(ffi+l)/lg(Ti+l)*(3Ci+2Ii)2;
[0056]其中,i是正整数,且I彡i彡k。
[0057]进一步地,当确定所述目标P2P无线终端bn之后,在所述起始P2P无线终端bl和目标P2P无线终端bn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包括身份验证过程,具体如下:
[0058]步骤VI,bn生成一个随机数R,将其发送给bI ;
[0059]步骤V2,bl收到bn生成的随机数R后,生成一个私钥Ks和两个公钥Kpl和Kp2 ;
[0060]其中,(Kpl)2+(Kp2)2=R2;
[0061]然后,bl将公钥Kpl和Kp2返回给bn ;
[0062]步骤V3,bn收到公钥Kpl和Kp2后对其进行验证,如果(Kpl)2+(Kp2)R 2,则身份验证失败,终止通信;否则,分别使用公钥Kpl和Kp2对R进行加密,将加密数据E (Kpl)和Ε(Κρ2)发送给bl ;
[0063]步骤V4’ bl利用私钥Ks对收到的加密数据E(Kpl)和E(Kp2)解密,如果解密结果都是R,则身份验证通过,表明bl和bn之间可以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否则,身份验证失败,终止通信。
[0064]进一步地,在执行所述起始P2P无线终端bl和目标P2P无线终端bn之间的身份验证过程中,为了数据安全性目的,需要对两者之间传输的数据信息执行完整性校验;假设数据发送方的名称为R1,数据接收方的名称为R2,则上述完整性校验过程如下:
[0065]所述数据发送方Rl执行以下操作:
[0066]步骤II,将待发送的数据信息分割为三段,分别为子数据信息infol、子数据信息info2、以及子数据信息info3,上述三段子数据的长度分别为kl字节、k2字节、k3字节;将上述三段子数据信息按顺序排列接合可得传输的数据信息;
[0067]其中,k2>kl+k3,且k3 = [1g2 (kl)],符号[]表示截取整数部分运算;
[0068]步骤12,将子数据信息infol和子数据信息info3按顺序排列接合,获得校验数据信息;
[0069]步骤13,计算所述校验数据信息的MD5值,获得参考完整性校验值Hl ;
[0070]步骤14,将所述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共同发送至所述数据接收方R2 ;
[0071]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参考完整性校验值H1、以及kl和k3的值;
[0072]所述数据接收方R2接收到所述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后,执行以下操作:
[0073]步骤J1,提取所述数据信息的起始kl字节和末位k3字节,按顺序排列接合,获得待校验信息;
[0074]步骤J2,计算所述待校验信息的MD5值,获得实际完整性校验值H2 ;
[0075]步骤J3,将计算获得的所述实际完整性校验值H2与接收的控制信息中的参考完整性校验值Hl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同,则所述数据信息通过完整性校验;否则,将所述数据信息丢弃,并向所述数据发送方Rl发送重新传输指令。
[007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以下优点:
[0077]第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运用了基于身份验证以及数据完整性校验的安全技术,大大提高了无线物联网中数据采集端、服务器端、以及P2P无线终端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78]第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于无线物联网中分布式路由路径的选择过程,综合了各种因素,使得无线物联网中的路径选择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007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功能模块。所述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0080]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81]通过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所述描述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
[0082]图1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
[0083]参照图1所示,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无线物联网中包括多个无线传感器节点、一个资源信息转发服务器、以及多个P2P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0084]每个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所述无线物联网中物品或服务的数据信息,并将采集的数据信息发送到资源信息转发服务器;
[0085]所述资源信息转发服务器对从所述无线传感器节点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识别处理和安全性过滤,并将所述数据信息转发到一个P2P无线终端;
[0086]每个P2P无线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资源信息转发服务器所转发的数据信息;并且,所述P2P无线终端能够读取其他P2P无线终端中存储的数据信息。
[0087]进一步地,在每个无线传感器节点将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资源信息转发服务器之前,还需要在该无线传感器节点和所述资源信息转发服务器之间进行身份验证;假设与该无线传感器节点直接连接的计算机或其他计算终端的名称为R1,所述资源信息转发服务器的名称为R2,则身份验证过程如下:
[0088]步骤Ul,R2生成一个随机数Q,将其发送给Rl ;
[0089]步骤U2,Rl收到R2生成的随机数Q后,生成一个私钥Ks和两个公钥Ka和Kb ;
[0090]其中,(Ka)2+(Kb)2=Q2;
[0091]然后,Rl将公钥Ka和Kb返回给R2 ;
[0092]步骤U3,R2收到公钥Ka和Kb后对其进行验证;
[0093]如果(Ka)2+(Kb)2乒Q 2,则身份验证失败,终止通信;
[0094]否则,分别使用公钥Ka和Kb对Q进行加密,将加密数据E (Ka)和E (Kb)发送给Rl ;
[0095]步骤U4,Rl利用私钥Ks对收到的加密数据E (Ka)和E (Kb)解密,如果解密结果都是Q,则身份验证通过,表明Rl和R2之间可以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否则,身份验证失败,终止通信。
[0096]进一步地,在所述无线传感器节点和所述资源信息转发服务器之间完成身份验证之后,所述无线传感器节点通过以下方式将采集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资源信息转发服务器,具体地:
[0097]对于所述无线传感器节点:
[0098]该无线传感器节点在将采集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资源信息转发服务器之前,执行以下操作:
[0099]步骤M1,将所述数据信息分割为三段,分别为子数据信息infol、子数据信息info2、以及子数据信息info3,上述三段子数据信息的长度分别为kl字节、k2字节、k3字节;将上述三段子数据信息按顺序排列接合可得所述数据信息;
[0100]其中,k2>kl+k3,且k3>kl ;
[0101]步骤M2,将子数据信息infol和子数据信息info3按顺序排列接合,获得校验数据信息;
[0102]步骤M3,计算所述校验数据信息的MD5值,获得参考完整性校验值Hl ;
[0103]步骤M4,将所述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共同发送至所述资源信息转发服务器;
[0104]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参考完整性校验值H1、以及kl和k3的值;
[0105]对于所述资源信息转发服务器:
[0106]该资源信息转发服务器接收到来自所述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后,执行以下操作:
[0107]步骤NI,提取所述数据信息的起始kl字节和末位k3字节,按顺序排列接合,获得待校验信息;
[0108]步骤N2,计算所述待校验信息的MD5值,获得实际完整性校验值H2 ;
[0109]步骤N3,将计算获得的所述实际完整性校验值H2与接收的控制信息中的参考完整性校验值Hl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同,则所述数据信息通过完整性校验;否则,丢弃所述数据信息,并向所述无线传感器节点发送
...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