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协同服务系统及云-端协同工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47504阅读:来源:国知局
储各类资源和提供各类服务。
[0026]云服务器I具有丰富的软硬件资源,智能家庭中用户终端所用的资源都集中在云服务器I端,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咨询、影视娱乐、游戏动漫、远程服务、视频定制、音乐定制、各种推送服务等。同时,云服务器I的信息更新快、实时性高,能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数据信息。另外,云服务器I还能将所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和建立索引,实现数据资源的模型化,有利于高效管理。
[0027]用户终端3,包括智能电视,一体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0028]用户终端3通过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从云服务器I请求资源,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将适合用户终端3的特性和用户喜欢的云资源通过用户终端3展现给用户。
[0029]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分别与所述云服务器I和所述用户终端3相连,用于完成云资源和所述用户终端3的匹配。
[0030]优选的,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的上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云服务器I进行信号连接,下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用户终端3进行信号连接,用户终端3需通过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才能与云服务器I进行交互。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独立于云服务器I和用户终端3之间,具有单独的功能实现,将用户个人信息保存在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可以保证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0031]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具有较强的计算、分析和处理能力,能够记录用户在使用智能用户终端3时的各种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或语义推理等方法对用户数据进行个性化分析和数据标记,建立用户个性化信息。用户个性化信息包括用户终端3的特性信息和用户的喜好信息。用户终端3的特性信息主要包括用户终端3的性能、存储容量、屏幕大小(分辨率)、联网状态、电量等信息。根据用户终端3的特性和用户的喜好智能的从云服务器I获取适合用户终端3的特性和用户喜爱的云资源,或者从云服务器I获取超出用户期望的业务体验,推荐给用户。其次,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能够实时收集用户在不同的用户终端3上不同资源的使用频率,根据用户需要和用户喜好以及用户终端3的各项性能和网络状况,实现云资源的按需存储和智能选择删除。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终端3,如果用户操作超出用户终端3的处理能力,如大量计算,图形渲染等,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能够将计算任务迀移至云服务器1,利用云服务器I强大的计算能力进行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返回到用户终端3。同时,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能提供对用户终端3的实时控制功能。
[0032]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在完成用户个性化分析后,再根据用户的需求从云服务器I请求数据资源,各种数据信息再经过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处理,根据用户正在使用用户终端3的信息,将适合用户终端3的特性和用户喜爱的数据资源或服务下发给正在使用的用户终端3。由于用户终端3的多样性和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在复杂的业务场景下,如用户首次使用业务或存在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无法判断用户真实需求时,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和用户终端3可能要经过多次交互,也可以以交付样例的形式请用户快速确认需求的符合性。
[0033]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根据用户的需要,从云资源中寻找与用户终端模型相匹配的资源,在网络空闲时智能的推送到相应用户终端3存储,以方便用户使用。同时也智能的删除无用的资源,释放用户终端3的存储空间。这样可以降低对网络高速大容量传送的依赖,利用用户终端3越来越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保证用户随时随地的高质量的业务体验。
[0034]其中,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包括三个模模块。图2为图1所示的云-端协同服务平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5]如图2所示,所述云-端协同服务平台2包括云资源模型构建模块21、用户终端模型构建模块22、匹配模块23 ;其中,
所述云资源模型构建模块21用于构建云资源模型。云资源模型包括云资源共性模型和云资源个性模型。构建云资源共性模型是指对云资源的共性属性进行建模,以建立云资源共性属性的数据模型。云资源的共性属性指的是云资源共有的属性,包括但不限于电影、音乐、游戏的出品时间、分类类型等。云资源的分类类型具有多样性,如地区分类,语言分类,风格分类等。构建云资源个性模型是指对云资源的个性属性进行建模,以建立云资源个性属性的数据模型。云资源的个性属性指的是云资源独有的属性,包括但不限于电影音乐的名称、存储大小、分辨率、推荐使用的用户终端的配置等。通过构建云资源共性模型和云资源个性模型,从而建立标准的云资源模型。云资源模型至少包括云资源共性模型和云资源个性模型,因而云资源模型中包含了云资源的共性属性和云资源的个性属性。
[0036]用户终端模型构建模块22用于构建用户终端模型。用户终端模型包括用户终端特性模型和用户喜好模型。构建用户终端特性模型是指对用户终端的特性信息进行建模,以建立用户终端特性信息的数据模型。用户终端的特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终端的性能、存储容量、屏幕大小(分辨率)、联网状态、电量等信息。构建用户喜好模型是指对用户喜好属性进行建模,以建立用户喜好属性的数据模型。用户喜好属性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云资源的类型、使用云资源常用的用户终端设备、云资源使用频率、用户操作习惯等。云资源的类型具有多样性,如地区分类、语言分类、风格分类等。通过对用户终端特性以及用户喜好进行建模,从而建立标准的用户终端模型。用户终端模型是通过构建用户终端特性模型和用户喜好模型得到的,因而用户终端模型包含了用户终端特性信息和用户喜好属性。
[0037]匹配模块23分别与所述云资源模型构建模块21和用户终端模型构建模块22相连,用于所述云资源模型和所述用户终端模型的匹配。进一步的,匹配模块23用于通过对云资源模型中的云资源个性模型与用户终端模型中的用户终端特性模型进行比对,找到与用户终端特性相匹配、适合用户终端特性的云资源;并用于通过对云资源模型中的云资源共性模型与用户终端模型中的用户喜好模型进行比对,找到与用户喜好属性相匹配的、用户喜欢的云资源。通过上述匹配,对用户终端的请求进行有选择性的反馈,提升用户体验。
[0038]同时云-端协同服务平台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根据上述匹配数据,从云资源中寻找与用户终端模型相匹配的云资源,在网络空闲时智能的推送到相应的用户终端存储,以方便用户使用。云-端协同服务平台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智能的删除无用的资源,释放用户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这样可以降低对网络高速大容量传送的依赖,利用用户终端设备越来越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保证用户随时随地的高质量的业务体验。
[0039]本实施例的云-端协同服务系统,通过云-端协同服务平台对用户终端特性信息以及用户喜好属性进行建模,即用户终端特性建模和用户喜好建模,从而建立标准的用户终端模型;同时通过对云资源共性属性和云资源个性属性进行建模,即云资源共性建摸和云资源个性建模,从而建立标准的云资源模型;然后通过对云资源模型中的云资源个性属性与用户终端模型中的用户终端特性信息进行比对,找到与用户终端特性相匹配,适合用户终端特性的云资源;通过对云资源模型中的云资源共性模型与用户终端模型中的用户喜好模型进行比对,找到与用户喜好属性相匹配,用户喜欢的云资源。同时云-端协同服务平台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从云资源中寻找与用户终端模型相匹配的云资源,在网络空闲时智能的推送到相应的用户终端存储,以方便用户使用。云-端协同服务平台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智能的选择删除,释放用户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从而降低了对网络高速大容量传送的依赖,利用用户终端设备越来越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保证用户随时随地的高质量的业务体验。这样通过对云资源模型与用户终端模型进行模型匹配,实现了云服务器与用户终端的协同工作,从而实现了云资源利用的高效性、针对性,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服务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其次,云-端协同服务平台独立于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之间,具有单独的功能实现,将用户个人信息保存在云-端协同服务平台,可以保证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0040]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云-端协同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1]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云-端协同工作方法包括将云服务器中的云资源与用户终端进行匹配,完成云服务器与用户终端的协同工作,上述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