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接收设备中实现自动对频的装置和方法_2

文档序号:847488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个数多于无线接收设备中要求的个数,这时则按照获取的满足阈值的频点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先得到的作为有效的频点。因此,在扫频模块11中,至少要进行一次循环扫描预定频点的过程。
[0034]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扫频模块11可以用于扫描预定频点,根据预定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从预定频点中获取有效的频点。具体地,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在无线接收设备中实现自动对频的装置实施例中扫频模块1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扫频模块11可以包括:信号特征信息获取单元111、第一比较单元112和第一判定单元113,第一比较单元112与信号特征信息获取单元111相连,第一判定单元113与第一比较单元112相连。其中,信号特征信息获取单元111用于循环扫描预定频点,获取当前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其中,当前频点指的是当前扫描到的那个预定频点;第一比较单元112用于将当前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与第一预定阈值进行比较;第一判定单元113用于根据第一比较单元112的比较结果,判定当前频点是否为有效的频点。例如:若当前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大于第一预定阈值,则判定当前频点为有效的频点,若当前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小于或等于第一预定阈值,则判定当前频点为无效的频点。
[0035]可选地,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在无线接收设备中实现自动对频的装置实施例中扫频模块11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与图2中不同的是,扫频模块11还可以包括第二比较单元114,第二比较单元114与第一比较单元112相连,第一判定单元113与第二比较单元114相连。其中,信号特征信息获取单元111用于循环扫描预定频点,获取当前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第一比较单元112用于将当前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与第一预定阈值进行比较;第二比较单元114用于当第一比较单元112的比较结果为第一预定结果时,将当前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与接收信号的信号特征信息进行比较,当第一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不是第一预定结果时,则返回信号特征信息获取单元111中继续扫描预定频点;第一判定单元113用于根据第二比较单元114的比较结果,判定当前频点是否为有效的频点。例如:若当前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大于接收信号的信号特征信息,则判定当前频点为有效的频点,若当前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小于或等于接收信号的信号特征信息,则判定当前频点为无效的频点。
[0036]在本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扫频模块11的第一种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但是这时判断的有效的频点可能会包括在无线接收设备对频所不需要的频点,而在图3所示的扫频模块11的第二种结构中增加第二比较单元114,使得在第一比较单元112的比较结果为第一预定结果时,将当前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继续与接收信号的信号特征信息进行比较,排除出现上述无线接收设备对频所不需要的频点,使得对有效的频点的判定更加准确。
[0037]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在无线接收设备中实现自动对频的装置实施例中图3所示扫频模块11的一种实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在该实例的工作流程中,预定频点的数量为16个,第一预定结果具体可以为当前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大于第一预定阈值,信号特征信息具体可以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1n,简称:RSSI),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38]步骤41、信号特征信息获取单元111初始化η = 0,ρ = 0,crssi = O ;
[0039]其中,采用η对16个预定频点进行计数,采用P表示有效的频点为16个预定频点中的第P个频点,crssi为接收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0040]步骤42、信号特征信息获取单元111控制η加1,即n = η+1 ;
[0041]这样,依次获取16个预定频点中的下一个频点;
[0042]步骤43、信号特征信息获取单元111判断η是否小于或等于16,若是则执行步骤44,否则执行步骤48 ;
[0043]步骤44、信号特征信息获取单元111获取当前第η个频点的RSSI ;
[0044]步骤45、第一比较单元112比较当前第η个频点的RSSI是否大于第一预定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46,否则执行步骤42 ;
[0045]步骤46、第二比较单元114比较当前第η个频点的RSSI是否大于接收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crssi,若是则执行步骤47,否则执行步骤42 ;
[0046]步骤47、第一判定单元113判定当前频点η为有效的频点,将η的值赋给ρ,将接收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crssi的值赋给第η个频点的RSSI,然后返回步骤42 ;
[0047]这样,就实现了对16个预定频点的扫描,获取了有效的频点;
[0048]步骤48、结束扫频。
[0049]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3根据接收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检测接收频点是否维持有效,当接收频点失效时,触发扫频模块11获取新的有效的频点。具体地,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在无线接收设备中实现自动对频的装置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检测模块13可以包括:第三比较单元131、第二判定单元132和触发单元133,第二判定单元132与第三比较单元131相连,触发单元133与第二判定单元132相连。其中,第三比较单元131用于将接收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与第二预定阈值进行比较;第二判定单元132用于根据第三比较单元131的比较结果,判定接收频点是否维持有效,例如:若接收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阈值,则判定该接收频点维持有效,若接收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小于第二预定阈值,则判定该接收频点失效;触发单元133用于当接收频点失效时,触发扫频模块11获取新的有效的频点。
[0050]可选地,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在无线接收设备中实现自动对频的装置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3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与图5中不同的是,检测模块13还可以包括:计时单元134和第四比较单元135,计时单元134与第三比较单元131相连,第四比较单元135与计时单元134相连,第二判定单元132与第四比较单元135相连。其中,第三比较单元131用于将接收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与第二预定阈值进行比较;计时单元134用于对第三比较单元131的比较结果满足第二预定结果的延续时间进行计时,若第三比较单元131的比较结果不满足第二预定结果,则不计时;第四比较单元135用于将第三比较单元131的比较结果满足第二预定结果的延续时间与预定时间阈值进行比较;第二判定单元132用于根据第四比较单元135的比较结果,判定接收频点是否维持有效,例如:若第三比较单元131的比较结果满足第二预定结果的延续时间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间阈值,则判定该接收频点维持有效,若第三比较单元131的比较结果满足第二预定结果的延续时间大于预定时间阈值,则判定该接收频点失效;触发单元133用于当接收频点失效时,触发扫频模块11获取新的有效的频点。
[0051]在本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检测模块13的第一种结构通过比较接收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与第二预定阈值来判定接收频点是否维持有效,简单、易实现,而在图6所示的检测模块13的第二种结构中加入计时单元134和第四比较单元135,进一步地对第三比较单元131的比较结果满足第二预定结果的延续时间进行计时,并将计时单元134中第三比较单元131的比较结果满足第二预定结果的延续时间与预定时间阈值进行比较,根据这个比较结果来判定接收频点是否维持有效,防止了接收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因突发情况短暂小于第二预定阈值而被误判为失效的情况发生,更加精确。
[0052]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在无线接收设备中实现自动对频的装置实施例中图6所示检测模块13的一种实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在该实例的工作流程中,预定频点的数量为16个,第二预定结果具体可以为接收频点的信号特征信息小于第二预定阈值,信号特征信息具体可以为RSSI,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53]步骤71、第三比较单元131比较接收频点的RSSI是否小于第二预定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72,否则执行步骤76 ;
[0054]步骤72、计时单元134对接收频点的RSSI小于第二预定阈值的延续时间进行计时;
[0055]这里在接收频点的RSSI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时开始计时,当接收频点的RSSI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阈值时停止计时;
[0056]步骤73、第四比较单元135比较步骤72中接收频点的RSSI小于第二预定阈值的延续时间Timer是否大于预定时间阈值T,若是则执行步骤74,否则执行步骤71 ;
[0057]其中,Timer为步骤72中接收频点的RSSI小于第二预定阈值的延续时间,T为预定时间阈值;
[005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