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文档序号:9203109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以实现近距光通信的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数据的传输和信息的分享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多的技术精英研宄如何实现手机对手机或者说点对点之间相互的通信技术,目前基于手机对手机之间相互通信的技术有如下几种方案:
[0003]方案1:通过手机蓝牙进行手动配对连接,在一方手机请求发送例如图片的数据,而另一方手机同意接收后,进行例如图片的数据的传输。然而采用这种方法,双方手机都要手动打开蓝牙,一方点击通过蓝牙发送后需搜索对方手机,点击对方手机蓝牙的名称,对方根据提示点击同意后才能开始接收数据,若此时附近有同款手机也打开蓝牙,那么还需要手动修改手机蓝牙名称等,使用上不够便捷;而且会影响其他蓝牙应用,如果在蓝牙配对连接时,一方手机正在使用蓝牙耳机听歌就需要停止听歌,待传输完毕后再连接蓝牙耳机听歌,若为了分享正在听的歌而中断歌曲的播放就得不偿失。
[0004]方案2:和蓝牙传输类似,只是采用手机的WIFI进行相互的数据传输。由于WIFI技术不为点对点连接而生,因此还需借助第三方才能进行数据传输。其缺点在于:不够便捷,需要一方手机设为主手机(如手动建立热点),另一方手机设为从手机(如手动连接热点),然后也需要通过接收方手动确认同意才能进行数据传输;也会影响其他基于WIFI的应用,因为此种基于WIFI的相互传输不能和其他WIFI应用共存,所以诸如WIFI上网等就需要中断,待两台手机相互传输完毕才能再通过WIFI上网。
[0005]方案3:基于两台都具有NFC功能的手机,通过背靠背靠近后进行自动配对,然后进行数据的传输。此方案虽然在便捷性及无线传输的共存性上有较大改善,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从便捷角度上看,依然有改善的空间,虽然NFC通过手机背靠背接近就可以实现数据交换,但基于数据的安全和隐私等考量还是需要人工干预才能进行数据交换,如手动设置NFC数据的自动接收或者手动设置打开NFC等,否则在公共场合,手机背面朝外(手机NFC天线基本都位于手机背面)放在口袋时(这是大多数人很自然的方式),可能会产生不希望的数据泄露或者接收到垃圾信息等未知的问题;而且,此方案需要两台手机都具有NFC功能,缺一不可,这就造成了应用的局限,无论哪一方手机没有NFC就无法完成此种信息的共享;再者,增加NFC功能会增加手机的成本,并且由于还需在手机内部增加NFC天线,因此也会增加手机的整机厚度,这两项都和目前手机轻薄、低价的趋势相矛盾。
[0006]方案4:基于两台具有hotknot功能的手机,通过面对面靠近后进行自动配对,然后进行数据的传输。hotknot传输是将手机面对面贴合,然后通过电容触摸(CTP)感应来进行数据传输。此种方案的最大局限在于:只有特定的手机CPU平台,采用特定的电容触摸IC搭配特定的电容触摸屏才能实现hotknot的功能,且两台手机都需要具备此功能才能进行传输,局限性太大。
[0007]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种种缺失的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以切实有效地实现手机对手机或者说点对点之间相互的通信问题。

【发明内容】

[0008]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以切实有效地实现手机对手机或者说点对点之间相互方便快捷的通信。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通信方法,其应用于具有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显示屏的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中,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终端通信方法包括:1)将第一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与距离传感器贴合该第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而将第二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与距离传感器贴合该第一移动终端的显示屏;2)令第一移动终端在选定一交互需求后提供一交互按钮,在触动该交互按钮后,触发产生一交互请求指令;3)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该交互请求指令时,启动其自身的距离传感器循环检测与该第二移动终端贴合的距离值,并判断该距离值是否在一允许距离范围内,若是,则进至下一步骤,若否,则判断是否超时,若超时则结束此次通信过程;4)第一移动终端循环发送一握手信号;5)第二移动终端接收到该握手信号时,启动其自身的距离传感器循环检测与该第一移动终端的距离值,并判断所检测的距离值是否在该允许距离范围内,若是,则进至下一步骤,若否,则返回待机状态;6)第二移动终端发送一握手反馈信号;以及7)当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该握手反馈信号时,该第一移动终端与该第二移动终端建立交互连接关系。
[0010]在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通信方法的一实施例中,该交互需求可例如为发送一待传输的数据。则上述步骤7)进一步包括:7-1)当该第一移动终端与该第二移动终端建立交互连接关系后,第一移动终端将一待发送的数据以显示屏的黑白闪烁变化方式予以发送;7-2)启动该第二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检测该第一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黑白闪烁变化,进而转化成可识别的二进制信号,即最终获得该第一移动终端的待发送的数据;以及7-3)当该第二移动终端将待发送的数据接受完毕,即发送一数据接收成功的信息,该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所发送的数据接收成功的信息,则提供一发送/接收成功的提示信息。
[0011]在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通信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该交互需求可例如为双向数据传输。具体而言,该双向数据传输可例如为通信录同步、BT/WIFI配对或者秘钥/权限传递等。则上述步骤7)进一步包括:7-1) ’当该第一移动终端与该第二移动终端建立交互连接关系后,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分别将各自待传输的数据以显示屏的黑白闪烁变化方式予以发送;以及7-2) ’启动该第一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检测该第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黑白闪烁变化,进而转化成可识别的二进制信号,即最终获得该第二移动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同时也启动第二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检测该第一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黑白闪烁变化,进而转化成可识别的二进制信号,则最终获得该第一移动终端所发送的数据。
[0012]此外,上述光线传感器检测显示屏的黑白闪烁变化以转化成可识别的二进制信号的过程进一步包括:当显示屏为黑色时,光线传感器接收到的二进制信号为0,当显示屏为白色时,光线传感器接收到的二进制信号为I。而显示屏的黑白闪烁变化是通过显示屏的屏幕背光的高速亮灭变化来实现显示屏的黑和白的变化。上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在判断该距离值不在该允许距离范围内并进一步判断是否超时,若否,则继续执行该距离值是否在该允许距离范围内的判断步骤,若是,则提供一等待超时的提示信息,并结束此次通信过程。
[0013]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通信方法的第一移动终端,包括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移动终端还包括:触发模块,用以供在选定一交互需求后提供一交互按钮,在触动该交互按钮后即触发产生一交互请求指令;第一处理模块,用以在接收接收到该触发模块所产生的交互请求指令时,启动该距离传感器循环检测与该第二移动终端贴合的距离值,并判断该距离值是否在该允许距离范围内,若是,则循环发送一握手信号并等待该第二移动终端的握手反馈,当接收到该第二移动终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