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03152阅读:来源:国知局
AC的时间与接收到第一 LAC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值,此时,终端设备即可确定发送第一 LAC的基站为假基站。其中,设定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者经验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8s、9s等,对于设定值的具体取值,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0040]本实施例的假基站的识别方法,通过依次接收从基站发送的初始LAC、第一 LAC和第二 LAC,第一 LAC与初始LAC不同,第二 LAC与第一 LAC不同,若第二 LAC与第一 LAC的接收间隔小于设定值,则确定发送第一 LAC的基站为假基站。由于第一 LAC与初始LAC和第二 LAC均不相同,而且终端设备在第一 LAC中驻留很短的时间之后,便连接到第二 LAC中的基站上,由此可以确定出第一 LAC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基站为假基站,从而提高了假基站识别的准确性,避免了用户的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0041]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假基站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终端设备中,本实施例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接收从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 LAC之后,并注册所述第一 LAC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该假基站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在步骤S301中,确定所述第一 LAC与所述初始LAC是否相同。
[0043]在步骤S302中,若所述第一 LAC与所述初始LAC不同,则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注册请求消息。
[0044]在步骤S303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注册响应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注册响应消息在终端设备中注册所述第一 LAC。
[0045]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不断的将网络侧设备确定出的LAC通过系统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一 LAC之后,需要确定接收到的第一 LAC与已经保存的初始LAC是否相同,如果一旦发现第一 LAC与初始LAC不同,则会将新接收到的第一 LAC进行存储,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一注册请求消息,基站接收到该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返回第一注册响应消息,以使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注册响应消息在终端设备中注册第一 LAC,即将新接收到的第一 LAC进行保存。
[0046]本实施例的假基站的识别方法,在确定出第一 LAC与初始LAC不相同时,将第一LAC注册在终端设备中,以便终端设备根据第一 LAC、初始LAC和第二 LAC确定基站是否为假基站,可以提高假基站识别的准确性。
[0047]图4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假基站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终端设备中,本实施例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接收从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 LAC之后,并注册所述第二 LAC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该假基站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8]在步骤S401中,确定所述第二 LAC与所述第一 LAC是否相同。
[0049]在步骤S402中,若所述第二 LAC与所述第一 LAC不同,则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注册请求消息。
[0050]在步骤S403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注册响应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注册响应消息在终端设备中注册所述第二 LAC。
[0051]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二 LAC之后,需要确定接收到的第二 LAC与已经保存的第一 LAC是否相同,如果一旦发现第二 LAC与第一 LAC不同,则会将新接收到的第二 LAC进行存储,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基站接收到该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返回第二注册响应消息,以使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二注册响应消息在终端设备中注册第二 LAC,即将新接收到的第二 LAC进行保存。
[0052]本实施例的假基站的识别方法,在确定出第二 LAC与第一 LAC不相同时,将第二LAC注册在终端设备中,以便终端设备根据第一 LAC、初始LAC和第二 LAC确定基站是否为假基站,可以提高假基站识别的准确性。
[0053]图5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假基站的识别方法的信令图,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分别向终端设备发送初始LAC、第一 LAC和第二 LAC为例详细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图5所示,该假基站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4]在步骤S501中,第一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初始LAC。
[0055]在步骤S502中,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中注册初始LAC。
[0056]在步骤S503中,第二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 LAC。
[0057]在步骤S504中,终端设备确定第一 LAC与初始LAC是否相同。
[0058]在步骤S505中,若终端设备确定出第一 LAC与初始LAC不同,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注册请求消息。
[0059]在步骤S506中,终端设备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注册响应消息。
[0060]在步骤S507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注册响应消息在终端设备中注册第一 LAC。
[0061]在步骤S508中,第三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 LAC。
[0062]在步骤S509中,终端设备确定第二 LAC与第一 LAC是否相同。
[0063]在步骤S510中,若终端设备确定出第二 LAC与第一 LAC不同,向第三基站发送第二注册请求消息。
[0064]在步骤S511中,终端设备接收第三基站发送的第二注册响应消息。
[0065]在步骤S512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注册响应消息在终端设备中注册第二 LAC。
[0066]在步骤S513中,终端设备判断第二 LAC与第一 LAC的接收间隔是否小于设定值。
[0067]在步骤S514中,若终端设备判断出第二 LAC与第一 LAC的接收间隔是否小于设定值,则确定第二基站为假基站。
[0068]在步骤S515中,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上显示提示信息。
[0069]其中,如果初始LAC等于第二 LAC,则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为同一个基站,如果初始LAC不等于第二 LAC,则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为不同的基站,也即UE在与假基站断开连接之后,可能连接到了非初始基站上。
[0070]当终端设备确定发送第一 LAC的基站为假基站之后,将会在终端设备上显示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存在假基站,提醒用户最近接收到的信息有可能是诈骗短信,用户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和短信发送方进行确认,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上当受骗。
[0071 ] 本实施例的假基站的识别方法,通过依次接收从基站发送的初始LAC、第一 LAC和第二 LAC,第一 LAC与初始LAC不同,第二 LAC与第一 LAC不同,若第二 LAC与第一 LAC的接收间隔小于设定值,则确定发送第一 LAC的基站为假基站。由于第一 LAC与初始LAC和第二 LAC均不相同,而且终端设备在第一 LAC中驻留很短的时间之后,便连接到第二 LAC中的基站上,由此可以确定出第一 LAC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基站为假基站,从而提高了假基站识别的准确性,避免了用户的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0072]以上描述了假基站的识别方法的实现过程,该过程可以由识别装置来实现,以下将对识别装置的内部功能和结构进行说明。
[0073]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假基站的识别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该识别装置包括接收模块61和第一确定模块62。
[0074]接收模块61被配置为依次接收从基站发送的初始位置区码LAC,第一 LAC和第二LAC,所述第一 LAC与所述初始LAC不同,所述第二 LAC与所述第一 LAC不同;
[0075]第一确定模块62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