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卡移动终端中执行业务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691168阅读:来源:国知局
操作动作;以及,
[0061]感应设备识别所述操作动作并发送相应电信号。
[0062]移动终端通过上述电信号,可以判断输入的外部指令是否发起某一移动业务,所述业务包括:包括语音通话业务、数据流量业务、短信/彩信业务及视频通话业务。
[0063]在具体判断过程中,可在移动终端内设置发起上述业务的条件:当所述感应设备发送的电信号符合所述发起业务的条件,则所述外部指令发起业务。
[0064]参考图2,比如移动终端10进行语音通话业务,并根据移动终端触摸屏上的图形界面11进行拨号,所述发起业务的条件为检测到拨出电话按键区域12对应产生的电信号,若恰好感应设备输入外部指令相应发生的电信号是来自电话按键区域12,则可认为所述外部指令发起了语音通话业务。
[0065]继续参考图1,所述多卡移动终端中执行业务的方法还包括:
[0066]步骤S101,在所述外部指令发起业务时,获得与所发起业务对应的主识别卡。
[0067]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发起业务时,移动终端主动获得与所发起业务对应的主识别卡。
[0068]进一步的,是在该业务发起下,根据用户识别卡中该业务的余量对所述用户识别卡进行排序,选择该业务余量最多的识别卡作为所述主识别卡。
[0069]移动终端可以基于所述切换用户识别卡的处理设备,记录每一识别卡中的业务信息及识别卡已使用的业务余量,以供上述排序操作使用:当一张识别卡处于业务状态,移动终端可使用处于工作状态的用户识别卡中的信息与移动通信网络实现连接,移动终端可检测连接时产生的流量,进行本地业务数据的统计。
[0070]参考图3,在移动终端20统计识别卡业务量的图形界面中,该移动终端具有四张识别卡(S頂卡),分别设置于卡槽一、卡槽二、卡槽三及卡槽四,移动终端20记录了对应用户识别卡已使用的业务量:
[0071]卡槽一中的识别卡语音通话业务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960分钟,已使用的业务量为320分钟;该识别卡数据流量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500兆(M),已使用的业务量为390兆;该识别卡视频通话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60分钟,已使用的业务量为52分钟。
[0072]卡槽一中的识别卡语音通话业务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960分钟,已使用的业务量为320分钟;该识别卡数据流量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500兆,已使用的业务量为390兆;该识别卡视频通话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60分钟,已使用的业务量为52分钟。
[0073]卡槽二中的识别卡语音通话业务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960分钟,已使用的业务量为320分钟;该识别卡数据流量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1024兆,已使用的业务量为320兆;该识别卡视频通话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60分钟,已使用的业务量为52分钟。
[0074]卡槽三中的识别卡语音通话业务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960分钟,已使用的业务量为320分钟;该识别卡数据流量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1024兆,已使用的业务量为320兆;该识别卡视频通话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60分钟,已使用的业务量为20分钟。
[0075]卡槽四中的识别卡语音通话业务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960分钟,已使用的业务量为920分钟;该识别卡数据流量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1024兆,已使用的业务量为1024兆;该识别卡视频通话的套餐业务量总额为60分钟,已使用的业务量为52分钟。
[0076]故在图3所示使用业务量的情况下,在语音通话业务发起后,执行步骤S101包括:基于各识别卡语音通话业务的业务量余量,获取业务余量最多的一个识别卡作为对应此时语音通话业务的主识别卡。
[0077]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从图3的记录可知,卡槽一中识别卡语音通话业务的业务量余量为640分钟,卡槽二中识别卡语音通话业务的业务量余量为640分钟,卡槽三中识别卡语音通话业务的业务量余量为640分钟,卡槽四中识别卡语音通话业务的业务量余量为40分钟,此时,卡槽一中识别卡、卡槽二中识别卡及卡槽三中识别卡对应语音通话业务的业务量余量最多,则择一选择一个作为本次语音通话业务的主识别卡。
[0078]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上述判断业务余量的结果是有多张识别卡余量最多(即该识别卡的业务余量一致)时,也可以默认选择卡槽序列居前的一张识别卡作为主识别卡。
[0079]再有,若移动终端自行检测连接时产生的业务流量/数据,进行本地业务数据的统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业务量统计偏差(该偏差可能是检测设备或检测程序的关闭等因素引起),因此,在对每张识别卡的各项业务使用量进行统计时,移动终端还可以定期向识别卡所属运营商发送获取业务套餐余量或业务套餐使用数据的请求,上述识别卡的业务量统计数据可以基于上述请求的反馈数据而更新,从而获得统计数据的及时校准,保证识别卡业务数据实时统计的准确性。
[0080]继续参考图1,所述多卡移动终端中执行业务的方法还包括:
[0081]步骤S102,将所述主识别卡的状态变为业务状态以执行业务。
[0082]对于多卡多待移动终端,各识别卡同时待机,所述将所述主识别卡的状态变为业务状态指的是使用该主识别卡执行上述发起业务:
[0083]比如,在拨号时,用户按下拨号键,移动终端根据上述步骤确定了主识别卡,并自动将所述拨号键与该主识别卡对应,由于各识别卡处同时待机状态,因此,在主识别卡与网络模式对应后即可发起呼叫。
[0084]对于多卡单待移动终端,各识别卡并非同时待机,在一张识别卡待机情况下,剩余卡处于关闭、此时,若主识别卡为待机状态,则所述将所述主识别卡的状态变为业务状态指的是使用该主识别卡执行上述发起业务,若主识别卡为关闭状态,则所述将所述主识别卡的状态变为业务状态指的是先将主识别卡从关闭状态变为待机状态、再使用该主识别卡执行上述发起业务:
[0085]比如,在拨号时,用户按下拨号键,移动终端根据上述步骤确定了主识别卡,并自动将所述拨号键与该主识别卡对应,而该主识别卡处于关闭状态,则先将所述主识别卡转换为待机状态,再基于该主识别卡发起呼叫。
[008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确定主识别卡是遵循用户手动设置为前提的;因此,基于上述描述,如识别卡被用户手动关闭,依据上述步骤进行排序及主识别卡的选择的时候是将用户主动关闭的识别卡排除在外的;上述步骤基于其他未被关闭的识别卡进行。
[0087]实施例二
[0088]一种多卡移动终端中执行业务的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0089]步骤S200,通过所述感应设备输入外部指令。
[0090]步骤S201,在所述外部指令发起业务时,获得与所发起业务对应的主识别卡;所述主识别卡为当前网络归属地的用户识别卡。
[0091]在执行步骤S201的过程中,本实施例也是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发起业务时,移动终端主动获得与所发起业务对应的主识别卡的。但是,不同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在该业务发起下,是优先选择当前网络归属地的用户识别卡,再选择当前网络归属地识别卡中对应业务余量最多的识别卡作为所述主识别卡。
[0092]移动终端可检测对应识别卡的网络状态,并获取对应识别卡的网络归属地信息及当前网络归属地信息。
[0093]参考图5,在移动终端30统计识别卡业务量的图形界面(基于图3所示的图形界面)中,该移动终端具有四张识别卡(SIM卡),分别设置于卡槽一、卡槽二、卡槽三及卡槽四,移动终端30记录了对应用户识别卡已使用的业务量及对应网络归属地信息,其中,阴影部分的识别卡信息显示区域表示卡槽一及卡槽二识别卡的网络归属地与当前网络归属地信息(例如,深圳)一致,是优先选择的、及根据业务余量进行选择的识别卡:
[0094]在图5所示业务量及网络归属地数据的情况下,若移动终端发起数据流量业务,执行步骤S201的过程包括:
[0095]选择网络归属地与当前网络归属地一致的识别卡,也即卡槽一及卡槽二的识别卡;
[0096]基于卡槽一及卡槽二的识别卡的数据流量业务余量,获取余量最多的一个识别卡作为对应此时数据流量业务的主识别卡,也即卡槽二的识别卡。
[0097]本实施例是优先匹配识别卡网络归属地与当前网络归属地,再选择业务余量多的识别卡作为对应业务的主识别卡的。
[0098]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优先选择业务余量多的识别卡,在业务余量多的识别卡具有多张时,再从网络归属地与当前网络归属地一致的识别卡中选择主识别卡。
[0099]上述优先方式也可以集成在软件功能里,通过如图6所示的移动终端40的图形界面进行任意选择。若选中“以当前网络归属地优先”,则执行本实施例的优先选择方式,若选中“以S頂卡套餐余量优先”,则执行本实施例记载的另一种优先选择方式,图6中选择了前者。
[0100]继续参考图4,本实施例多卡移动终端中执行业务的方法还包括:
[0101]步骤S202,将所述主识别卡的状态变为业务状态以执行业务
[0102]步骤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