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戒区域确定方法和系统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828590阅读:来源:国知局
以每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为中心构建预设图形区域,获取所有预设图形区域形成 的集合作为警戒区域。其中,优选的,在本发明的警戒区域确定系统100的一具体实施例中, 每相邻两个预设图形区域部分重叠。
[0088] 进一步的,参见图5,作为本发明的警戒区域确定系统100的另一具体实施例,其还 包括采集点补充模块150。采集点补充模块150,用于根据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中每相邻两 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之间的实际间隔距离与第一预设距离的大小关系,对第一警戒区域采集 点集合进行采集点补充。
[0089] 具体的,采集点补充模块150进行采集点补充时,采集点补充模块150包括判断单 元151和补充单元152。其中,判断单元151,用于判断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中每相邻两个警 戒区域采集点之间的实际间隔距离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补充单元152,用于判断 单元151判断出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中每相邻两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之间的实际间隔距离大 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在相应的相邻两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之间补充N个采集点。其中,N 等于相邻两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之间的实际间隔距离/第一预设距离。补充单元152,还用于 判断单元151判断出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中每相邻两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之间的实际间隔距 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则不进行采集点补充。
[0090] 更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警戒区域确定系统100的又一具体实施例,其采集点获 取模块120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21和第二获取单元122。第一获取单元121,用于根据警戒区 域选择信号,获取警戒区域选择速度。第二获取单元122,用于根据警戒区域选择速度,按照 相应的采集速度采集所述警戒区域采集点,获取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其中,警戒区域选择 速度与采集速度--对应。
[009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警戒区域确定系统100还包括比例控制模块160和屏幕固 定模块170。比例控制模块160,用于控制移动终端中的地图比例为预设比例。屏幕固定模块 170,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的当前地图屏幕。
[0092] 另外,当采用本发明的警戒区域确定系统100所设置的警戒区域进行监测时,参见 图5,其只需在其内部增加配置一监测控制模块,由监测控制模块140实时监测移动终端位 置是否触发警戒区域的边界线,并在监测到移动终端位置触发警戒区域的边界线时,发出 报警信号。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0093]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警戒区域确定 系统100。
[009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 一种警戒区域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警戒区域选择信号; 根据所述警戒区域选择信号,采集与所述警戒区域选择信号相应的警戒区域采集点, 获取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 提取所述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中的每个警戒区域采集点,并分别以每个警戒区域采集 点为中心构建预设图形区域,获取所有预设图形区域形成的集合作为警戒区域。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后,还包括 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中每相邻两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之间的实际间隔距离与 第一预设距离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进行采集点补充。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中每相邻两 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之间的实际间隔距离与第一预设距离的大小关系,对所述警戒区域采集 点集合进行采集点补充,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中每相邻两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之间的实际间隔距离是 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若是,则在相应的相邻两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之间补充N个采集点; 其中,N等于所述每相邻两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之间的实际间隔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 离; 若否,则不进行采集点补充。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的取值为小于或等于20 米。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警戒区域选择信号,采集与 所述警戒区域选择信号相应的警戒区域采集点,获取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警戒区域选择信号,获取警戒区域选择速度; 根据所述警戒区域选择速度,按照相应的采集速度采集所述警戒区域采集点,获取警 戒区域采集点集合; 其中,所述警戒区域选择速度与所述采集速度一一对应。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警戒区域选择信号之 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地图比例为预设比例,并固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地图屏幕。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图形区域为圆形区域、菱形区域 和多边形区域中的至少一种。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以每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为中心, 构建预设图形区域,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以每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为中心,第二预设距离为半径,构建圆形区域。9.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戒区域为电子围栏区域。10. -种警戒区域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收模块、采集点获取模块和警戒 区域构建模块;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警戒区域选择信号; 所述采集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警戒区域选择信号,采集与所述警戒区域选择信 号相应的警戒区域采集点,获取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 所述警戒区域构建模块,用于提取所述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中的每个警戒区域采集 点,并分别以每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为中心构建预设图形区域,获取所有预设图形区域形成 的集合作为警戒区域。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集点补充模块; 所述采集点补充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中每相邻两个警戒区域采集 点之间的实际间隔距离与第一预设距离的大小关系,对所述第一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进行 采集点补充。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点补充模块包括判断单元和补 充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中每相邻两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之间 的实际间隔距离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所述补充单元,用于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中每相邻两个警戒 区域采集点之间的实际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在相应的相邻两个警戒 区域采集点之间补充N个采集点; 其中,N等于相邻两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之间的实际间隔距离/第一预设距离; 所述补充单元,还用于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中每相邻两个警 戒区域采集点之间的实际间隔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则不进行采集点补充。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点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 和第二获取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警戒区域选择信号,获取警戒区域选择速度;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警戒区域选择速度,按照相应的采集速度采集所述 警戒区域采集点,获取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 其中,所述警戒区域选择速度与所述采集速度一一对应。14.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比例控制模块和屏幕 固定t吴块; 所述比例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地图比例为预设比例; 所述屏幕固定模块,用于固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地图屏幕。15. -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至14任一项所述的警戒区域确定系 统。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警戒区域确定方法和系统及移动终端,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警戒区域选择信号;根据警戒区域选择信号,采集与警戒区域选择信号相应的警戒区域采集点,获取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提取警戒区域采集点集合中的每个警戒区域采集点,并分别以每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为中心构建预设图形区域,获取所有预设图形区域形成的集合作为警戒区域。由此通过以每个警戒区域采集点为中心构建预设图形区域,获取所有预设图形区域形成的集合作为警戒区域,使得所设置的警戒区域与实际地理位置更为匹配。最终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在移动终端上所设置的警戒区域精确性较低的问题。
【IPC分类】H04W4/02, H04W88/02
【公开号】CN105592416
【申请号】CN201510821968
【发明人】袁永栋
【申请人】北京安赛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4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