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84159阅读:来源:国知局
(内置综合保护器)的传输,速率为2400-57600bps ; (3)传输接口为主从式、半双工、RS-485、双极性。
[002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能特性为:(I)模拟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不大于1.0% ; (2)系统最大巡检周期应不大于30s ; (3)远程控制执行时间不大于系统巡检周期,就地控制执行时间不大于2s ; (4)调出整幅画面85%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s,其余画面应不大于5s ;
(5)误码率不大于10_8;(6)从工作主机故障到备用主机投入正常工作不大于5min ;(7)系统最多可监控6台分站,每台分站最多可监控64台保护器的开关;(8)在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应能保证系统连续监控时间不小于2h ;(9)值班人员发现工作主机的故障,立即手动更换接线至已通电待用的备用主机,使备用主机投入正常工作,其间花费时间应不大于5min ; (10)系统具有对开关模拟量数据统计值、开关量的动作时刻及状态记录、报警记录时刻及状态、操作记录、设备故障/恢复正常时刻及状态等可以保存I年以上。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不大于5min。
[0027]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特性为:
[0028](I)数据采集功能:系统每个回路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等模拟量,开关分/合闸状态开关量,有功电量等累积量计量的采集、传输、显示及报警功能。
[0029](2)控制功能:包括①地面远程分合闸、故障复位等就地手动控制功能;?欠压、过压、过流、漏电等远程整定功能;③欠压保护、过压保护、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漏电闭锁保护等就地自动控制功能;④地面中心站手动远程控制开关分/合闸和故障复位功能并具有操作权限管理和记录功能。
[0030](3)具备显不、存储和查询功能:可列表显不各项系统参数,具有以地点、名称和设备编号为索引的存储和查询功能。
[0031](4)数据通信功能:KJ736_F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力传输分站安装有以太网交换机,用于实现与其它设备间的以太网通信。矿用本安型通讯管理机中有RS485通信口,用于实现与其它设备间的RS485通信。
[0032](5)防止短路越级跳闸功能:电流速断闭锁型防止短路越级跳闸系统根据有无短路电流自动进行闭锁和解除闭锁返回,不需要人为干预。系统闭锁线路和设备通过电力监控系统自动检测,当断线或设备故障时自动发出报警,并指示出故障点。
[0033]本实用新型的主电路及控制电路的连接为:
[0034](I)主电路的连接:对于地面中心站部分,电源AC 220V接入避雷器后,接入UPS电源。两台工控机、打印机、地面环网交换机用电电源取自UPS电源。对于井下监控设备部分有开关设备(带有通讯传输功能)、KJ736-F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力传输分站、矿用阻燃通信光缆、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防越级跳闸闭锁控制器、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安全隔离器等。
[0035](2)通讯电路的连接:需使用多芯屏蔽电缆或双绞线连接控制端子,当RS485设备比较多时应采用RS485手拉手方式接线,并在总线的末端并上120欧姆的电阻,使用屏蔽电缆时(靠近KJ736-F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力传输分站一端)应连接到KJ736-F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力传输分站的接地端子,布线时控制电缆应远离主电路和强电线路(包括电源线,电机线,继电器,接触器连线等)20cm以上,避免平行走线,建议采用垂直布线,以防止外部干扰引起变频调速装置误动作。
[0036]本实用新型中人机界面的操作为:通过KJ736-F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力传输分站设有“上、下、左、右、取消、确认”六个按扭来完成人机对话操作。
[0037]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为:系统分为地面中心站部分和井下监控设备部分。地面中心站部分主要有两台工控机(安装有相互冗余监控系统软件)、打印机、UPS电源、避雷器,地面环网交换机。井下监控设备部分主要有开关设备、KJ736-F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力传输分站、矿用阻燃通信光缆、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防越级跳闸闭锁控制器、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安全隔离器。
[0038]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在于KJ736-F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力传输分站。采用了 32位低功耗微处理器为核心控制器,用Linux专业开发的操作系统,严格按照工业III级标准设计制作的带有7寸真彩显示的工控机用来完成对内置所有模块的信息管理和任务调度功能。KJ736-F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力传输分站内置语音处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本安型千兆光纤网环交换机、本安型通讯管理机可监控64台开关(内置综合保护器)、镍氢电池组的UPS电源并有独立电源管理系统在交流断电后分站可以正常工作4小时以上。
[0039]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包括地面中心站和井下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中心站包括计算机、UPS电源(I)、电源避雷器(2)、地面环网交换机(3)和打印机(4),所述电源避雷器(2)的一端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电源避雷器(2)的另一端连接UPS电源(I),所述计算机、地面环网交换机⑶、打印机⑷均由UPS电源⑴供电,所述打印机(4)与计算机相连,所述计算机连接地面环网交换机(3),所述井下监控设备包括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力传输分站(5)、开关设备(6)、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防越级跳闸闭锁控制器(7)和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安全隔离器(8),所述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力传输分站(5)、开关设备(6)、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防越级跳闸闭锁控制器(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安全隔离器(8)分别通信连接地面环网交换机(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中心站的计算机包括主工控机(9)和备用工控机(10),所述主工控机(9)、备用工控机(10)相互冗余并分别以以太网的方式连接地面环网交换机(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力传输分站内置有语音处理模块(11)、视频处理模块(12)、本安型千兆光纤环网太网交换机(13)、本安型通讯管理机(14)以及带有镍氢电池组的电源管理系统(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力传输分站(5)的前端面板上设有观察窗以及上、下、左、右、取消、确定按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力传输分站(5)外形为矩形,所述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力传输分站(5)由电气隔爆腔体以及本安腔体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包括地面中心站和井下监控设备,地面中心站包括计算机、UPS电源(1)、电源避雷器(2)、地面环网交换机(3)和打印机(4),电源避雷器(2)连接UPS电源(1),计算机、地面环网交换机(3)、打印机(4)均由UPS电源(1)供电,计算机连接地面环网交换机(3),井下监控设备包括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力传输分站(5)、开关设备(6)、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防越级跳闸闭锁控制器(7)和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安全隔离器(8);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煤矿井下设备的利用效率,实时对电气设备运行工况监测,可就地和远程控制电气设备启停,易于操作和设置,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IPC分类】H04L29-08, E21F17-06
【公开号】CN204392308
【申请号】CN201520072786
【发明人】叶忠松, 储成俊, 马海刚, 伍森, 叶春晓
【申请人】电光防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