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2454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搭载了近程通信系统以及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的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0002]近程通信系统例如是NFC (近场通信)或RFID (射频识别)系统。RFID系统是利用R/W侧线圈与标签侧线圈间的磁场耦合的近程通信系统,用于付费、认证等。
[0003]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例如是以Qi (注册商标)为代表的磁耦合型的电力传输系统。该电力传输系统中,通过利用输电装置侧线圈与通信终端侧线圈间的磁耦合,从而能够以非接触方式进行输电。
[0004]专利文献I中,揭示了搭载了近程通信系统以及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的通信终端。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247124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08]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在小型的通信终端中,因为无法在壳体内部确保足够的空间,所以不得不使近程通信用线圈与电力传输用线圈相邻配置。因此,当进行近程通信或者电力传输时,近程通信线圈与电力传输用线圈间可能会发生磁场耦合。此时,近程通信用电路或者电力传输用电路的谐振频率等会发生变化,从而发生无法获得通信终端所期望的电气特性的问题。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电气特性的通信终端。
[0011]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2]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终端构成如下。
[0013](I)具有:用于近程通信系统的近程通信用线圈;
[0014]用于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的电力传输用线圈;以及
[0015]金属板,
[0016]所述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近程通信用线圈与所述电力传输用线圈之间,
[0017]从与所述金属板的主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看,所述近程通信用线圈与所述电力传输用线圈配置于不重叠的位置,
[0018]所述近程通信用线圈以及所述电力传输用线圈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金属板进行电磁场親合。
[0019]根据该结构,通过使金属板作为近程通信系统以及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系统的辐射元件发挥作用,从而能够获得优异的天线特性。因此,近程通信用线圈以及电力传输用线圈能比以往更小。由此,近程通信用线圈与电力传输用线圈之间的距离变宽。此外,在近程通信用线圈与电力传输用线圈之间配置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因此,近程通信用线圈与电力传输用线圈几乎不进行电磁场耦合。因此,近程通信时以及电力传输时能够得到稳定的电气特性。
[0020](2)优选为,从与所述金属板的主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看,所述近程通信用线圈与所述电力传输用线圈相距所述近程通信用线圈以及所述电力传输用线圈的线圈半径以上。
[0021]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抑制近程通信用线圈与电力传输用线圈之间的电磁场耦入口 O
[0022](3)优选为,从与所述金属板的主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看,所述近程通信用线圈与所述电力传输用线圈配置于夹着所述金属板的中心部彼此相对的位置。
[0023]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近程通信用线圈与电力传输用线圈之间的电磁场耦入口 O
[0024](4)优选为,从与所述金属板的主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看,所述近程通信用线圈的一部分与所述金属板重叠,
[0025]所述近程通信用线圈与所述金属板进行电磁场耦合。
[0026]根据该结构,金属板可作为近程通信系统的辐射元件使用,能够增大近程通信系统的通信距离。
[0027](5)优选为,所述金属板具有第I缝隙部,
[0028]从与所述金属板的主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看,所述近程通信用线圈的线圈开口部与所述第I缝隙部重叠。
[0029]根据该结构,能提高近程通信用线圈与金属板的耦合度,能进一步增大通信距离。
[0030](6)也可为,从与所述金属板的主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看,所述电力传输用线圈的一部分与所述金属板重叠,
[0031 ] 所述电力传输用线圈与所述金属板进行电磁场耦合。
[0032]根据该结构,金属板可作为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的辐射元件(供电元件)使用,能够提高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的电力传输效率。
[0033](7)也可为,所述金属板具有第2缝隙部,
[0034]从与所述金属板的主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看,所述电力传输用线圈的线圈开口部与所述第2缝隙部重叠。
[0035]根据该结构,能提高电力传输用线圈与金属板的耦合度,能更高效地进行电力传输。
[0036](8)也可为,所述金属板具有环部,
[0037]所述环部构成所述电力传输用线圈。
[0038]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少部件数。此外,在电力传输时,能够通过金属板高效地进行散热。
[0039](9)优选为,具有壳体,所述金属板构成该壳体的一部分。
[0040]根据该结构,能够将金属壳体的一部分用作为金属板,无需确保用于另行配置金属板的特别的空间。此外,能够配置大面积的金属板。
[0041]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0042]根据该实用新型,近程通信时以及电力传输时能够获得稳定的电气特性。
【附图说明】
[0043]图1A是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的正面侧的俯视图。图1B是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的背面侧的俯视图。图1C是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的A-A剖视图。
[0044]图2是表示金属板111、近程通信用线圈121以及电力传输用线圈131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0045]图3A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的近程通信用模块的A-A剖面上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3B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的电力传输用模块的A-A剖面上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46]图4A是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以及与之通信的通信装置的剖视图。图4B是表示近程通信用线圈151以及金属板111中流动的电流的俯视图。
[0047]图5A是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以及输电装置的剖视图。图5B是表示近程通信用线圈161以及金属板111中流动的电流的俯视图。
[0048]图6是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的概念图。
[0049]图7A是对于线圈间的磁场耦合进行说明的图。图7B是说明近程通信用线圈121与电力传输用线圈131之间的距离基准的俯视图。
[0050]图8A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的背面侧的俯视图。图SB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的B-B剖视图。图SC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的电力传输用模块的B-B剖面上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51]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的电力传输用模块的概念图。
[0052]图10A、图10B、图1OC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金属板、近程通信用线圈以及电力传输用线圈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第I实施方式》
[0054]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为智能手机。除此以外,例如,也可是带有通信功能的音乐播放设备、笔记本电脑、平板型终端等。图1A是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终端10的正面侧的俯视图。图1B是通信终端10的背面侧的俯视图。图1C是通信终端10的A-A剖视图。图2是表示金属板111、近程通信用线圈121以及电力传输用线圈131位置关系的俯视图。但是,图2中,为了明确位置关系,示出了各线圈的匝数以及尺寸。
[0055]通信终端10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外形形状,具有正面以及背面(比其他面更大的面)。在通信终端10的背面侧设有大致矩形平板状的金属板111。金属板111设置于背面的长边方向的中央区域。金属板111由铝合金或镁合金等构成,构成壳体(本体)11的一部分。
[0056]金属板111具有长边方向以及短边方向。在金属板111的长边方向的第I端形成缝隙部(缺口部)125,在金属板的长边方向的第2端(第I段的反侧)形成缝隙部(缺口部)135。缝隙部125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I缝隙部。缝隙部135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2缝隙部。
[0057]缝隙部125具有金属开口部126。通过在缝隙部125的前端部使缝隙的宽度变大,从而形成金属开口部126。同样地,缝隙部135具有金属开口部136。通过在缝隙部135的前端部使缝隙的宽度变大,从而形成金属开口部136。
[0058]在壳体11的内部设置近程通信用线圈121。近程通信用线圈121用于以NFC为代表的HF(高频)带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近程通信系统。近程通信用线圈121是在FPC(柔性印刷电路)等薄型柔性基材上形成铜或铝等的线圈图案且将卷绕中心部作为线圈开口部124的漩涡状导体。近程通信用线圈121与金属板111接近。俯视时,线圈开口部124与金属开口部126重叠配置。近程通信用线圈121与金属板111进行电磁场耦合。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磁场耦合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