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耳机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6913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耳机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收取耳机的耳机包。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当代电子产品的盛行,耳机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人们总会随身携带着耳机,用于听歌、打电话、收听广播等等,但大多数人往往胡乱地把它们放在口袋或者包里。由于耳机线过长,在口袋或包里存放时总会打结或缠绕成一团,使得人们在想要使用它们时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耐心来解开这些结扣。因为耳机是一种较为脆弱的物品,长期的打结和缠绕会对耳机线造成伤害,进而会导致耳机的损坏。耳塞头也是很脆弱的部位,不小心的磕碰,都有可能导致耳塞头损坏。
[0003]现有的耳机包大多是一个小的空包,耳机放在里面,依旧还是缠缠绕绕,毫无规贝1J,并且这些耳机包无法给耳塞头提供一个固定和保护,很容易在携带过程中,由于挤压造成耳塞头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收取耳机,使耳机线规则有序,给耳塞头提供保护,便于携带的耳机包。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采用尼龙布材料制作耳机包外壳,并辅以拉锁用于开闭。尼龙布材质的选取可以使得耳机包重量轻,耐磨损,防污渍,且便于携带。在耳机包的内部一侧安设上下各一个塑料的平头铆钉,以及一个卡扣,用于规则收取耳机线和固定耳塞头。在耳机包内部的另一侧安设一个网状的储物袋,用于安放备用的耳塞头或其他物品。设计选取的平头铆钉和卡扣高度大于普遍耳塞头的高度,使得耳机包在承受挤压时,平头铆钉和卡扣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耳塞头被挤压损坏。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快速收取耳机,使耳机线规则有序,给耳塞头提供保护,便于携带的耳机包。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耳机包的主视图。
[0008]图2是耳机包收取耳机后的主视图。
[0009]图3是耳机包关闭后的立体图。
[0010]图4是耳机包开始时的立体图。
[0011]图1中1.上平头铆钉,2.下平头铆钉,3.卡扣,4.储物袋。图3中5.拉链,6.夕卜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所示的新型耳机包由上平头铆钉⑴、下平头铆钉(2)、卡扣(3)、储物袋⑷、拉链(5)和外壳(6)组成。通过如图3中的拉链(5)开启和关闭耳机包。存放时,将耳塞头末端较宽于耳机线的部位,卡放在卡扣(3)中,以起到固定耳塞头的作用。接着将耳机线绕过下平头铆钉(2),然后再绕过上平头铆钉(I),依次如此,可将耳机线完全规则的绕在上下平头铆钉(1、2)之间,使得耳机线得到固定且规则有序,不会出现耳机线打结,乱缠乱绕的现象。而且平头铆钉和卡扣的高度高于耳塞头高度,防止耳塞头被挤压破坏。取出时,从耳机末端开始,依次绕出上下平头铆钉(1、2),最后从卡扣(3)中取出耳塞头,即可。
[0014]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快速收取耳机,使得耳机线规则缠绕,耳塞头固定且得到保护,方便快捷,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主权项】
1.一种可以快速收取耳机,使耳机线规则有序,给耳塞头提供保护,便于携带的耳机包,包括上平头铆钉(I)、下平头铆钉(2)、卡扣(3)、储物袋(4)、拉链(5)和外壳(6),其特征在于:上平头铆钉(I)连接在耳机包内部的上侧,下平头铆钉(2)连接在耳机包内部的下侦牝卡扣(3)位于耳机包内部面板的外侧位置,上平头铆钉(I)、下平头铆钉(2)各自与卡扣(3)的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包,其特征在于:上下平头铆钉(1、2)和卡扣(3)的高度为2cm,大于普遍耳塞头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包,其特征在于:上下平头铆钉(1、2)和卡扣(3)的高度为2cm,大于普遍耳塞头的高度,既可以固定耳机线和耳塞头,又可以对耳塞头提供保护,防止耳塞头被挤压损坏。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耳机包,其特征在于:上下平头铆钉(1、2)和卡扣(3)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快速规则的收取耳机线,固定耳塞头,为耳塞头提供保护的作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新型的耳机包,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收取耳机,使耳机线规则有序,给耳塞头提供保护,便于携带的耳机包。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尼龙布材料制作耳机包外壳,并辅以拉锁用于开闭。在耳机包的内部一侧安设上下各一个塑料的平头铆钉,以及一个卡扣,用于规则收取耳机线和固定耳塞头。在耳机包内部的另一侧设一个网状的储物袋。设计选取的平头铆钉和卡扣高度大于普遍耳塞头高度,使得耳机包在承受挤压时,平头铆钉和卡扣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耳塞头被挤压损坏。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廉,可以快速收取耳机,使得耳机线规则缠绕,耳塞头固定且得到保护,方便快捷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IPC分类】H04R1/10, A45C11/24
【公开号】CN204721573
【申请号】CN201520435030
【发明人】朱飞昊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