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884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利用电梯救出建筑物内滞留人员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已有的救出建筑物内滞留人员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例如在日本国特开平5-8954号公报所揭示的那样,在将服务楼层分成多个区域、在各个区域用不同的电梯群进行服务的建筑物中,一旦发生火灾,将在包括火灾发生楼层的区域服务的电梯群最优先进行火灾控制运行,然后对在与火灾发生楼层所属的区域相邻的上层区域进行服务的电梯群优先进行火灾控制运行。
另外,日本国特开平10-182029号公报中揭示了一旦发生火灾,将轿厢引向发生了火灾的楼层以外的楼层,以使轿厢内的乘客进行避难的技术。
但是,建筑物以各规定的地面面积设置防火隔离区,以使火灾不会从各防火隔离区蔓延至其他防火隔离区。电梯的升降井也被防火隔离,与各楼层隔断。
另外,一方面火灾会使受害范围增大,另一方面,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动作也往往能够使事态不扩大。而且,滞留人数因建筑物的种类及楼层而异。
这样,建筑物的火灾具有多样性,故存在事先将火灾时电梯的服务设定为统一模式会不适应建筑物火灾的实际情况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发生火灾时,能根据建筑物及火灾的实情运行电梯以解救滞留人员。


发明内容
1.本发明,一旦设置在建筑物中的火灾感应器起动就进行解救运行以将建筑物内的滞留人员救至避难楼层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中,对每个楼层预先估算火烟蔓延至电梯乘厅的时间并将其作为避难时间,将所述避难时间比使所述轿厢对从所述避难楼层来的救援呼叫重新响应所需的时间长的所述楼层判断为解救对象楼层,比其短的楼层判断为非解救对象楼层,而且,针对每个解救对象楼层决定进行解救的顺序,依次进行解救运行。
因此,作为火灾发生时的避难手段可利用电梯,且可避免火烟,救出解救对象楼层的滞留人员。
另外,决定了顺序进行电梯的解救运行,故可进行适应火灾实情的解救运行。
2.另外,本发明将解救运行的顺序做成,从火烟蔓延至电梯乘厅的时间即从避难时间短的解救对象楼层开始依次进行解救运行。
因此,能对紧急的楼层优先救出滞留人员。
3.而且,本发明将解救运行的顺序做成,从滞留人员多的解救对象楼层开始依次进行解救运行。
因此,随着解救运行的进行,各楼层的滞留人数大致均匀,能大致同时结束解救。
4.另外,本发明按以下方法得到第3项所述的发明的滞留人数,即,将从各楼层的注册人员名单中事先登记的注册人员减去预估的利用紧急楼梯的避难人员所得的人数作为初始值,从所述初始值减去迄今为止电梯的解救运行所救出的避难人员所得到的人数为滞留人数。
因此,能掌握反映解救运行结果的目前的滞留人数。
5.另外,本发明按以下方法得到第3项所述的发明的滞留人数,即,将从利用电梯进入各楼层的人数减去利用电梯从各楼层离开的人数所得的各楼层的人数差作为滞留人数。
因此,即使不根据注册人员名单也能掌握各楼层的滞留人数,即使是外来人员多的建筑也可应用本发明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
6.本发明从设置在各楼层的电梯乘厅内的摄影手段所摄影的影像检测出滞留人数。
因此,能确切地检测出想利用电梯进行避难的实际的滞留人数。
7.本发明将解救运行手段设定成,按由解救运行顺序决定手段所决定的顺序选择解救对象楼层,使所有的轿厢从避难楼层一起起动前往该被选择的解救对象楼层,以解救滞留人员。
因此,所有的轿厢在大致同时到达解救对象楼层救出滞留人员,故可抑制避难行动处于恐慌状态。
8.本发明将解救运行手段设定成,将由解救运行顺序决定手段决定的顺序所选择的解救对象楼层的滞留人员输送到避难楼层所需的轿厢台数进行分配,使其从避难楼层一起起动进行解救运行,剩余的轿厢针对此后顺序的解救对象楼层的滞留人员输送至避难楼层所需的轿厢台数按顺序依次进行分配,使它们分别从避难楼层一起起动进行解救运行。
因此,不会出现针对1个解救对象楼层分配过多的轿厢情况,可提高解救运行中的输送能力,缩短结束救出滞留人员所需的时间。
9.本发明在电梯乘厅内设置有显示解救对象楼层判断手段的判断结果的乘厅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
因此,电梯乘厅的滞留人员能容易地判断电梯是否做出解救响应。
10.本发明在轿厢内设置显示解救运行的轿厢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
因此,轿厢内的乘客容易知道发生了紧急事态。
11.本发明在各楼层的电梯乘厅内设置防火门,将判断为非解救对象楼层的电梯乘厅用防火门隔离。
因此,能将电梯乘厅与居室隔断,阻止火灾扩大,且可阻止滞留人员集中在变为无法进行解救运行的电梯乘厅内。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建筑物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向视图2的III-III线截面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电路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避难人数表33a的内容的图。
图6是表示电梯的运行曲线的说明用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解救响应时间表33b的内容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与电梯相关的火灾感应器动作表33c的内容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与居室相关的火灾感应器动作表33d的内容的图。
图10是表示火灾发生时电梯乘厅Eh的温度上升的说明用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避难时间表33e的内容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解救运行顺序表33f的内容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滞留人数表33g的内容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机械室及升降井的火灾感应器动作检测程序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电梯乘厅的火灾感应器动作检测程序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居室的火灾感应器动作检测程序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避难时间运算程序及解救运行顺序决定程序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解救对象楼层判断程序及解救运行指令程序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滞留人数运算程序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解救运行顺序表33h的内容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滞留人员表33i的内容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滞留人员人数运算程序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滞留人数运算手段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说明。不过,各图中同一或相当的部分标上同一符号,并适当简化或省略其重复说明。
实施形态1图1至图19表示本发明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实施形态1。
该实施形态1从事先登记在各楼层的注册人员名单中的注册人数对滞留人数进行计算,而且,将解救运行的顺序从避难时间短的解救对象楼层开始依次进行。
图1是表示系统整体结构的方框图,轿厢2由卷扬机1升降驱动,出入口由轿厢门3进行开闭。另外,设有轿厢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CA,以让乘客8知道发生火灾而切换成了解救运行。
建筑物的避难楼层F1是特别实施了火灾对策的楼层,火灾时用于轿厢2与解救对象楼层之间进行往复,救出建筑物内的滞留人员。在居室Rm部分设有火灾感应器Fd。在电梯乘厅Eh内安装有火灾感应器Fde、温度检测器TD及乘厅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HA。该乘厅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HA显示该楼层是否被判断为解救对象楼层,以告诉电梯乘厅Eh的滞留人员Mrs。
当火灾感应器动作检测手段11检测到火灾感应器Fd、Fde动作就会发出有效信号。避难时间运算手段12根据火灾感应器动作检测手段11的有效信号动作,如图10所示,对从由温度检测器TD检测到的电梯乘厅Eh的现在温度TEp达到临界温度TEmx所需的时间即避难时间Te进行计算。解救响应时间运算手段13根据图6所示的电梯的运行曲线,对轿厢2从避难楼层F1升降至解救对象楼层并打开门所需的时间即解救响应时间Trs进行计算。
解救对象楼层判断手段14将来自避难时间运算手段12的各楼层的避难时间Te与来自解救响应时间运算手段13的至该楼层的解救响应时间Trs进行比较,当避难时间Te大于解救响应时间Trs时判断为解救对象楼层。解救运行顺序决定手段15按照从避难时间Te短的楼层开始依次进行解救运行的避难时间顺序方式进行决定。解救运行手段16针对解救对象楼层判断手段14所判断的解救对象楼层,按照解救运行顺序决定手段15所判定的顺序进行解救运行。
图2是利用了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建筑物的纵向剖视图,避难楼层作为1楼F1,建筑物由2楼2F至5楼5F构成。
这里,末尾数字以外的部分的符号如与图1相同就表示与图1相同的构件,末尾的数字表示安装在不同的场所。例如,HA1表示安装在避难楼层F1内的乘厅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Fd1表示安装在2楼F2的居室Rm部分的火灾感应器。以下,总称时省略末尾的数字。
图2中,轿厢2与配重7一起收放在升降井F6内,由设置在机械室F7内的卷扬机1升降驱动。位置开关9(1)~9(5)安装在各楼层F1~F5内,当轿厢2到达后动作。总称时称为位置开关9。轿厢2到达后轿厢门3开闭,当轿厢门3关闭后门开关5动作。在2楼F2~5楼F5的各电梯乘厅Eh2~Eh5内安装有防火门Fp1~Fp4,需要时关闭。各设备与设置在机械室F7内的电梯控制装置10 连接。
图3是图2的III-III线截面,表示4楼F4的平面。
同样,末尾的数字以外的符号与图1相同的部分就是表示与图1相同的构件,末尾的数字表示安装在4楼F4的情况。
图3中,在电梯乘厅Eh4的两侧设有紧急楼梯ST,利用紧急楼梯避难的人员Ms3可从此避难。
图4是表示火灾控制系统的电路的方框图。
ROM32与CPU31的总线连接。该ROM32内分别存储有以下程序。即对安装在机械室F7、升降井F6及电梯乘厅Eh内的火灾感应器Fde1、Fde2及Fde3~Fde5(以下将与电梯相关的火灾感应器总称为Fde)动作进行检测的程序;对安装在居室Rm内的火灾感应器Fd动作进行检测的程序;计算避难时间Te的程序;决定解救运行顺序的程序;判断是否是解救对象楼层的程序;发出解救运行指令的程序;计算滞留人数Mrs的程序。
RAM33由以下各表及临时存储数据的存储器构成,这些表分别为各楼层的避难人数表33a;存储有电梯从避难楼层F1前往各楼层进行解救的场合的时间的解救响应时间表33b;存储有与电梯相关的火灾感应器Fde的动作情况的火灾感应器动作表33c;存储有安装在居室Rm内的火灾感应器Fd的动作情况的火灾感应器动作表33d;存储有火灾蔓延至电梯乘厅Eh所需的时间的避难时间表33e;按照避难时间短的顺序记录有解救运行的顺序的解救运行顺序表33f;存储有在各楼层等待解救的滞留人数的滞留人数表33g。
输入电路34与火灾感应器Fde、Fd、温度检测器TD、门开关5、秤重装置6及电梯控制电路35连接。从电梯控制电路35输入轿厢2的位置及起动停止的信号。
输出电路35与电梯控制电路35、轿厢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CA、安装在各楼层内的乘厅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HA及对电梯乘厅Eh隔离的防火门FP连接。
CPU31、ROM32、RAM33、输入电路34、输出电路35及电梯运行电路35组装在电梯控制装置10内。另外,写入RAM33的数据除了来自各设备的动作信号以外,也可人为操作写入。
图5表示避难人数表33a的内容,是针对图2所示的建筑物所例示的。楼层FL(j)是存储有楼层名的存储器地址。同样,注册人数Mn(j)是存储有事先登记在各楼层的注册人员名单内的注册人数的存储器地址。利用紧急楼梯避难人数Ms(j)是存储有注册人员中利用紧急楼梯ST进行避难的预测人数的存储器地址。利用电梯避难人数Me(j)是存储有注册人员中利用电梯进行避难的预测人数的存储器地址。
因此,j=1时,楼层FL(j)成为楼层FL1,该地址内存储有2楼2F。同样,在注册人数Mn1中存储有2楼2F的注册人数=300人。在利用紧急楼梯避难人数Ms1内存储有2楼2F的利用紧急楼梯避难人数=290人。在利用电梯避难人数Me1中存储有2楼2F的利用电梯避难人数=10人。
楼层FL(j)是存储有楼层名的存储器地址,但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是指该地址中存储的楼层名。即,j=1时的楼层FL1表示2楼2F。对于注册人数Mn(j)、利用紧急楼梯避难人数Ms(j)及利用电梯避难人数Me(j)也同样有时是指存储于各地址中的内容。
图6表示电梯的运行曲线,轿厢2进行解救所需的解救响应时间Trs由加速时间Ta、以额定速度进行升降的时间Tm、减速时间Tr、开门时间Tdo、避难人员在解救对象楼层乘入轿厢2的乘入时间Tgo、关门时间Tdc的合计时间构成。
门开闭时间Toc为恒定,如将乘入人数作为轿厢2的额定人数的话则乘入时间Tgo也恒定。因此,只要确定从避难楼层F1的距离Ds就可计算解救响应时间Trs。
图7表示解救响应时间表33b的具体例子,例示了额定速度为90m/min、额定人数为11人的电梯情况下,从图2所示的建筑物的避难楼层F1前往各楼层进行解救所需的解救响应时间Trs。
这里,k=1时,在楼层FL1存储2楼2F,在离避难楼层F1的距离Ds1存储3m,在加速时间Ta存储1.5秒,在额定速度时间Tm1存储0.5秒,在加速时间存储1.5秒,在门开闭时间Toc存储4秒,在乘入时间Tgo存储作为11人乘入的9秒。因此,解救响应时间Trs是各时间的合计,成为19.5秒。以下相同。
k=1时的楼层FL1与图5的j=1时的楼层FL1,分别指不同的存储器地址。详细地说,k=1表示(C+1)地址,j=1表示(B+1)地址。因此,k=1的楼层FL1与j=1的楼层FL1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地址内,不会重复使用相同的地址。以下相同。
图8表示存储有与电梯相关的火灾感应器的动作情况的火灾感应器动作表33c的内容,是针对图2所示的建筑物例示的。
g=1时,存储器地址Fde1内存储有火灾感应器Fde1,在存储器地址FL1内存储有安装有火灾感应器Fde1的楼层即机械室F7,在存储器地址Fne1内存储有表示动作情况的“OFF”。g=2,存储有升降井F6的火灾感应器Fde2的动作情况。g=3~g=6,存储有电梯乘厅Eh的火灾感应器Fde3~Fde6的动作情况。以下相同。
图9是表示与居室Rm相关的火灾感应器动作表33d的内容的图,是针对图2所示的建筑物例示的。
m=1时,存储器地址Fd1内存储有火灾感应器Fd1,存储有安装有该火灾感应器Fd1的楼层的存储器地址FL1内存储有2楼F2,存储有火灾感应器Fd1的动作情况的存储器地址FN1内存储有“OFF”。
以下相同,m=22的存储器地址Fd22内存储的火灾感应器Fd22从存储器地址FL22的记载可知设置在4楼4F,其动作情况在存储器地址FN22内存储为“ON”,表示已经动作。M=23时也相同,表示火灾感应器Fd23已经动作。
图10是表示火灾发生后随着时间的经过电梯乘厅Eh的温度上升的图。
即,电梯乘厅Eh的室温由温度检测器TD检测。将允许进行解救运行的室温的最高温度作为临界温度TEmx,则其室温从现在室温TEp达到临界温度TEmx所需的时间成为避难时间Te。避难时间Te并不一定随时间经过而减少。现实中喷水灭火装置动作,进行灭火活动,故也可想象现在室温TEp下降。下降的场合,避难时间Te延长。因此,避难时间Te需要始终通过温度检测器TD对电梯乘厅Eh的室温进行检测运算。
图11是表示避难时间表33e的内容的图,是针对图2所示的建筑物例示的。
i=1时,在存储器地址FL1内存储有2楼F2,在存储器地址TEp1内存储有从温度检测器TD1读取的电梯乘厅Eh1的现在室温TEp=24℃,在存储器地址Te1内存储有避难时间Te=90分钟。以下相同。
图12是表示解救运行顺序表33f的内容的图,是从图11所示的避难时间表33e中存储的避难时间Te短的楼层开始依次排列而成。
p=1时,存储有避难时间表33e的i=4的各值。即,图12中,存储器地址FL1内存储有4楼F4,在存储器地址Te1内存储有10分钟。以下相同。
如上所述,p=1时存储器地址FL1与图11的i=1时的存储器地址FL1分别是不同的存储器地址。详细地说,p=1表示(U+1)地址,i=1表示(A+1)地址。因此,是分别不同的地址,不会重复使用相同的地址。对于存储器地址Te1也相同。
图13是表示滞留人数表33g的内容,将存储在图5的避难人数表33a内的利用电梯避难人数Me作为初始值,针对各楼层将从上述初始值减去至今电梯解救运行所救出的避难人数而得到的人数作为滞留人数Mrs加以存储而成。因此,到通过解救运行救出为止,使利用电梯避难人数Me与滞留人数Mrs相同。
即,h=1时,在表示楼层的存储器地址FL1内存储有2楼F2,在存储器地址Me1内存储有从避难人数表33a转存的利用电梯避难人数=10人,在存储器地址Mrs1内存储有滞留人数=10。以下相同。
h=3时,存储器地址Me3中存储有300人,在存储器地址Mrs3内存储有260人。40人表示已经由电梯救出。
下面根据图14至图19对电梯的火灾控制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该动作以规定的时间间隔重复。
图14是表示对安装在机械室F7及升降井F6内的火灾感应器Fde1及Fde2的动作进行检测的程序。
在步骤S11,检查机械室F7的火灾感应器Fde1是否动作。已动作的场合,在步骤S12中将表示火灾感应器动作表33c的动作情况的存储器地址FNe1(以下称为动作情况FNe1)设定为“ON”。在步骤S13中,向电梯控制电路35发出指令以使轿厢2返回避难楼层F1。在步骤S14中,轿厢2返回避难楼层F1,开门后关门,等待成为待机状态,在步骤S15中将运行模式DM设定为运行暂停。在步骤S16中,在轿厢用及乘厅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CA及HA上导向显示“运行暂停”,结束处理。因此,该场合不进行解救运行。
在步骤S11中,机械室F7的火灾感应器Fde1没有动作时,转入步骤S17,调查升降井F6的火灾感应器Fde2是否动作。已动作时,将动作情况Fne2设定为“ON”,转入步骤S13,以下按上述处理。
在步骤S17中,升降井F6的火灾感应器Fde2没有动作时转入图15所示的处理。
图15是对安装在电梯乘厅Eh内的火灾感应器Fde3~Fde6的动作进行检测的程序。
在步骤S21中,设定为g=3,在步骤S22中对2楼2F的火灾感应器Fde3是否动作进行调查。已经动作时,在步骤S23中将火灾感应器动作表33c的动作情况FNe3设定为“ON”。在步骤S24中,对楼层FL3=2楼F2的电梯乘厅Eh2的防火门FP1发出关闭指令。在步骤S25中,运行模式DM还未变为解救运行指令时,在步骤S26中设定为解救运行指令,在步骤S27中向电梯控制电路35发出指令以使轿厢2向避难楼层F1返回。在步骤S28中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CA及HA上导向显示“解救运行”。在步骤S25中,已经成为解救运行指令时,转入步骤S28,进行上述显示,转入步骤S30。
在步骤S22中,火灾感应器Fde3没有动作时转入步骤S29,将火灾感应器动作表33c的动作情况Ne3设定为“OFF”,转入步骤S30。
通过步骤S30及步骤S31,对安装在电梯乘厅Eh内的最后的火灾感应器Fde(g)为止进行处理,转入图16所示的处理。
图16是对安装在居室Rm内的火灾感应器Fd(m)的动作进行检测的程序。
在步骤S41中,设定为m=1。这里,变量m表示与图9所示的火灾感应器动作表33d有关。在步骤S42及步骤S43中对火灾感应器Fd1是否动作进行调查。已经动作时,在步骤S44中将火灾感应器动作表33d的动作情况FN1设定为“ON”。在步骤S45中,运行模式DM还未变为解救运行指令时,在步骤S46中设定为解救运行指令,在步骤S47中向电梯控制电路35发出指令以使轿厢2向避难楼层F1返回。在步骤S48中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CA及HA上导向显示“解救运行”。在步骤S45中,已经成为解救运行指令时,转入步骤S48,进行上述显示,转入步骤S50。
在步骤S43中,火灾感应器Fd1没有动作时转入步骤S49,将火灾感应器动作表33d的动作情况FN3设定为“OFF”,转入步骤S50。
通过步骤S50及步骤S51,对安装在电梯乘厅Eh内的最后的火灾感应器Fd(m)为止进行处理,转入图17所示的处理。
图17是计算避难时间Te决定解救运行顺序的程序。
在步骤S61中,对运行模式DM是否成为解救运行指令进行调查。
没有成为解救运行指令时转入步骤S72,将运行模式DM设定为平常运行指令,结束处理。
成为解救运行指令时,在步骤S62设定为I=1。这里变量i表示与图11所示的避难时间表33e有关,使楼层FL1=2楼2F。在步骤S63中,从温度检测器TD1读取楼层FL1=2楼2F的电梯乘厅Eh2的现在室温TEp,存储于避难时间表33e的现在室温TEp1。在步骤S64,根据图10计算相对于室温TEp的避难时间Te,并存储于避难时间表33e的避难时间Te1。通过步骤S65及步骤S66,变量i到最后为止重复上述处理,完成避难时间表33e后转入步骤S67。
从步骤S67至步骤S71是根据避难时间表33e对解救运行的顺序进行决定处理。
解救运行以高层优先。为此,通过步骤S67至步骤S70的处理,将从低层至高层的顺序排列的避难时间表33e改变为从高层至低层的顺序的排列以制作解救运行顺序表33f。而且,在步骤S71中,对于解救运行顺序表33f,将避难时间Te(p)最短的楼层FL(p)最先存储在p=1的存储器地址内,以下将楼层FL(p)按增大的顺序重新排列,完成解救运行顺序表33f后,转入图18所示的处理。这里,在步骤S71的重新排列处理是众所周知的,故省略详细说明。
图18是解救对象楼层的判断及按照规定的顺序发出解救运行指令的程序。
在步骤S81中对是否所有的轿厢2都返回避难楼层F1并处于关门待机状态进行调查。不处于关门待机状态时,转入图19所示的处理。处于关门待机状态时,在步骤S82中从电梯控制电路10检测可解救运行的轿厢台数并写入轿厢台数Nav中。在步骤S83中设定变量p=1。在步骤S84中,从解救运行顺序表33f读取避难时间Te1=10分钟。在步骤S85中,读取楼层FL1的解救响应时间Trs(k)。即,变量p与图12所示的解救运行顺序表33f有关,故楼层FL1=4楼4F。因此,解救响应时间Trs(k)在图7中,4楼4F的解救响应时间Trs(4)=29.5秒。在步骤S86中,将避难时间Te1=10分钟与解救响应时间Trs(4)=29.5秒进行比较。因避难时间Te1=10分钟的时间长,故转入步骤S89,读取楼层FL1的滞留人数Mrs(h)。这里也相同,因楼层FL1=4楼4F,故在图13中,滞留人数Mrs4=260人。因此,从步骤S90转入步骤S91,算出用于救出滞留人数Mrs4=260人所需的轿厢台数Ncar。即,将轿厢2的额定人员作为Cap=11人,则所需的轿厢台数Ncar=(滞留人数Mrs4=260人)/(轿厢额定人数Cap=11人)=23.6台。将小数点后的数进位成整数,即所需的轿厢台数Ncar=24台。因所需的轿厢台数Ncar大于可运行的轿厢台数Nav=4台,故转入步骤S93,对可运行的所有台数Nav的轿厢2发出前往楼层FL1=4楼4F的解救运行指令,并转入图19的程序。电梯运行电路35根据上述解救运行指令将轿厢2运行至4楼4F。
在步骤S92中,当滞留人数Mrs(h)减少,不需要可运行的所有台数Nav的轿厢2时,转入步骤S94,发出所需轿厢台数Ncar前往楼层FL(p)的解救指令。在步骤S95中,将剩下台数(Nav-Ncar)设定为新的可运行轿厢台数Nav。在步骤S96中,至最后顺序的楼层FL(p)为止进行了解救运行后转入图19所示的程序。还没有轮到最后时,通过步骤S97转入步骤S84,读取下一个顺序楼层FL(p)的避难时间Te(p),以下重复上述处理。
在步骤S86中,现在室温TEp上升,避难时间Te(p)变短,小于解救响应时间Trs(k)时,转入步骤S87,发出关闭该楼层FL(p)的防火门FP的指令。在步骤S88中,在楼层FL(p)的乘厅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HA上显示“不能解救运行”,转入步骤S96。到最后顺序楼层FL(p)为止进行了解救运行后转入图19所示的程序。
图19是计算各楼层的滞留人数的程序。滞留人数因解救运行而变化,故对应于该变化修正滞留人数。
在步骤S101中,设定变量h=1。在步骤S102中,将表示轿厢2的机组号码的变量设定为nc=1。在步骤S103中,对1号电梯的轿厢2是否停止在楼层FL(h)即楼层FL1进行调查。变量h与图13所示的滞留人数表33g有关,故楼层FL1=2楼2F。
步骤S103和步骤S104是对利用秤重装置6秤量轿厢2的载重Wc的时间进行检测的处理。即,在步骤S103中,检查轿厢2是否停止在2楼2F,在步骤S104中检查是否门3关闭并即将起动前往避难楼层F1。上述两个条件不成立时转入步骤S107。上述两个条件成立时,在步骤S105中,读取秤重装置6的输出,算出载重Wc。将该载重Wc除以乘客8每人的体重=65kg算出乘电梯人数Men。在步骤S106中,计算(滞留人数Mrs1-乘电梯人数Men),将其结果作为新的滞留人数写入滞留人数Mrs1内。通过该写入,使滞留人数Mrs1得到修正。在步骤S107及步骤S108中,对下一号机组进行同样的处理。对最后的机组进行了处理后,在步骤S109和步骤S110中,h=2,即,对楼层FL2=3楼F3也进行相同的处理。在步骤S109中,最后的楼层为止进行了处理后结束。
以上结束了解救运行的一个循环的处理。经过了规定的时间间隔后,从图14的步骤S11重新开始处理,进行应对火灾情况变化的解救运行。
根据上述实施形态1,针对每个楼层预先估算火烟蔓延至电梯乘厅Eh为止的避难时间Te,将该避难时间Te大于将轿厢2从避难楼层F1重新进行解救响应所需的解救响应时间Trs的楼层判断为解救对象楼层,避难时间Te小于解救响应时间Trs的楼层判断为非解救对象楼层,对于解救对象楼层进行解救滞留人员,可在火灾蔓延至电梯之前进行解救运行。
另外,将解救运行的顺序按照从避难时间Te短的解救对象楼层开始依次进行解救运行,故可优先从紧急的楼层救出滞留人员,可进行适合火灾实情的解救运行。
而且,将从事先登记在各楼层的注册人员名单中的注册人数减去预估的利用紧急楼梯的避难人数而得到的人数作为利用电梯的避难人数Me,将从上述避难人数Me减去至今由电梯的解救运行所救出的人数而得到人数作为滞留人数Mrs,故外来人员少的办公大楼的场合,能正确地把握滞留人数Mrs,而且轿厢2不会运行至已没有了滞留人员Mrs的楼层,可高效地进行解救运行。
而且,使所有的轿厢2从避难楼层F1一起起动前往被选择的解救对象楼层并大致同时到达解救对象楼层,故可抑制避难行动处于失控状态。
而且,将解救对象楼层的滞留人员Mrs输送到避难楼层F1所需的轿厢2的台数进行分配,使其从避难楼层F1一起起动进行解救运行,剩余的轿厢2针对此后顺序的解救对象楼层的滞留人员Mrs输送至避难楼层F1所需的轿厢2的台数依次进行分配,分别使它们从避难楼层F1一起起动进行解救运行,因此,不会出现针对1个解救对象楼层分配过多的轿厢2的情况,可提高解救运行中的输送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救出滞留人员。
而且,在电梯乘厅内设置有乘厅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HA以显示解救运行情况,因此,电梯乘厅Eh的滞留人员Mrs能容易地判断电梯是否做出解救响应。
而且,在轿厢2内设置了显示解救运行的轿厢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CA,因此,轿厢2内的乘客8能容易地知道发生了紧急事态。
而且,在各楼层的电梯乘厅Eh内设置防火门FP,将判断为非解救对象楼层的电梯乘厅Eh用防火门FP隔离,因此,能将电梯乘厅Eh与居室Rm隔断,阻止火灾扩大,且可阻止滞留人员Mrs集中在电梯乘厅Eh内。
上述实施形态1中建筑物为5层楼,但并不局限于此。通过根据建筑物制作相当于各数据表33a~33g的数据表,就可适用于各种建筑物。这从上述记载能容易地推测。
实施形态2图20表示实施形态2。本实施形态2对滞留人数多的解救对象楼层开始依次进行解救运行。
即,图20表示按滞留人数的顺序排列的解救运行顺序表33h,是将图13的滞留人数表33g所示的各楼层的滞留人数Mrs从多的人数依次排列而成。其排列可根据图17的步骤S67~步骤S71的处理制作,可容易地进行类推,故省略详细说明。
根据上述实施形态2,随着解救运行的进行,各楼层的滞留人数Mrs变得大致均匀,能大致同时救出。
实施形态3图21及图22表示实施形态3。本实施形态3将滞留人数,即,将从利用电梯进入楼层的人数减去利用电梯从楼层离开的人数所得的人数差针对各楼层进行统计。使用图21的滞留人员表33i和图22的滞留人数运算程序来代替实施形态1的图13的滞留人员表33g和图19的滞留人数运算程序进行解救运行。
图21表示滞留人员表33i的内容,在楼层FL(h)内存储有各楼层名,在到达人数Mr(h)中按各楼层存储有从轿厢2进入楼层FL(h)的人数的统计值,在离开人数Ms(h)中按各楼层存储有从楼层FL(h)进入轿厢2的人数的统计值。利用电梯避难率α(h)内按各楼层存储有认为利用电梯进行避难的人数的比例。在滞留人数Mrs(h)内按各楼层存储有{Mr(h)-Ms(h)}×α(h)的运算结果。
图22是计算各楼层的滞留人数的程序,用于制作滞留人员表33i。
在步骤S121中,将表示轿厢2的机组号码的变量设定为nc=1。在步骤S122中,设定变量h=1。在步骤S123中,调查1号电梯的轿厢2是否停止在楼层FL(h)即楼层FL1。变量h与图21所示的滞留人员表33i有关,故楼层FL1=2楼2F。如没有停止在楼层FL1,则通过步骤S123、步骤S124及步骤S125对每个楼层调查1号电梯是否停止。如任何一个楼层FL(h)都没有停止的话,通过步骤S126及步骤S137依次对后面的机组号码进行调查,直到最后的机组为止。
步骤S123~步骤129是计算到达人数Mr(h)的处理。在步骤S123中,1号轿厢2停止在楼层FL1=2楼2F时,转入步骤S126,调查轿厢2到达后是否轿厢门3即将打开。即步骤S126是对利用秤重装置6秤量轿厢2的载重Wc的时间进行检测的处理。即将开门时进入步骤S127,读取秤重装置6的输出算出载重Wc。将该载重Wc除以乘客8每人的体重=65kg算出乘电梯人数Men。在步骤S128中,对至今到达楼层FL1的人数Mr1加上上述乘电梯人数Men。在步骤S129中,将相加后的值作为新的到达人数Mr1加以存储。对其他楼层FL(h)也进行相同的处理。
步骤S130~步骤S135,是计算离开人数Ms(h)的处理。在步骤S123中1号轿厢2在楼层FL1=2楼2F停止,在步骤S130中调查轿厢2是否已关闭轿厢门3并即将起动。即,步骤S130是对利用秤重装置6对轿厢2的载重Wc进行秤量的时间进行检测的处理。即将起动时,进入步骤S131,读取秤重装置6的输出算出载重Wc。将该载重Wc除以乘客8每人的体重=65kg算出乘电梯人数Men。在步骤S132中,对至今离开人数Ms1加上上述乘电梯人数Men,将相加后的值作为新的离开人数Ms1。在步骤S133中,从至今到达楼层FL1=2楼2F的到达人数Mr1减去离开人数Ms1算出人数差Δm(=Mr1-Ms1)。在步骤S134中,将人数差Δm乘上楼层FL1=2楼F2的利用电梯避难率α1=1/30得到的值与至今的滞留人数Mrs1相加,以此作为新的滞留人数Mrs1。在步骤S135中,将修正后的新的离开人数Ms1及滞留人数Mrs1存储在滞留人员表33i内。
对于其他楼层FL(h)也相同,以步骤S126及步骤S130的时机计算达到人数Mr(h)及离开人数Ms(h),从而算出滞留人数Mrs(h)。
通过以上制作的滞留人员表33i也可与实施形态1及2相同地进行电梯的火灾时的解救运行。
根据上述实施形态3,从利用电梯的人数计算滞留人数Mrs(h),故不根据注册人员名单也可掌握各楼层的滞留人数Mrs(h),对掌握外来人员多的建筑物的滞留人数是有益的。
实施形态4图23表示实施形态4。本实施形态4是通过设置在各楼层的电梯乘厅内的摄影手段所摄影的影像检测滞留人数。
图23是表示滞留人数运算手段构成的方框图。图中,与图4相同的符号表示同一部分。
由摄影手段即电视摄像机41对电梯乘厅Eh进行摄影,事先对无人的电梯乘厅Eh进行摄影,并将该图像事先存储在背景图像存储手段42内。图像取样手段43以一定的周期从电视摄像机41读取图像。减法手段44输出背景图像存储手段42的背景图像与图像取样手段43的图像的差分图像。该差分图像由绝对值运算手段45变换为绝对值图像。该绝对值图像的各像素通过2进制化手段46与规定的基准值β比较,在基准值β以下时将像素值作为“0”,即“无变化”,比基准值β大时将像素值作为“1”即“有变化”。由变化面积运算手段47对像素值=1的像素进行计数以计算变化面积S。由除法手段48将变化面积S除以电梯乘厅Eh的滞留人员的图像的每人的占有面积γ,从而算出滞留人数Mrs。针对各楼层计算该滞留人数Mrs,并通过输入电路34存储在RAM33的滞留人员表33g或33i的滞留人数Mrs(h)内。
根据上述实施形态4,通过设置在各楼层的电梯乘厅内的摄影手段所摄影的影像检测滞留人数,因而能可靠地检测出想利用电梯进行避难的实际的滞留人数,可进行与火灾时的实情相对应的电梯解救运行。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在设有电梯的建筑物中,作为火灾发生时的避难手段可广泛地加以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一旦设置在建筑物中的火灾感应器起动就进行解救运行以将所述建筑物内的滞留人员救至避难楼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每个楼层预先估算火烟蔓延至电梯乘厅的时间并将其作为避难时间的避难时间运算手段;将所述避难时间比使所述轿厢对从所述避难楼层来的救援呼叫重新响应所需的时间长的所述楼层判断为解救对象楼层,比其短的所述楼层判断为非解救对象楼层的解救对象楼层判断手段;对所述每个解救对象楼层决定进行所述解救的顺序的解救运行顺序决定手段;根据所述顺序进行所述轿厢的解救运行的解救运行手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将解救运行顺序决定手段做成,以从避难时间短的解救对象楼层开始依次进行解救运行的方式进行决定的避难时间顺序方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将解救运行顺序决定手段做成,以从滞留人数多的解救对象楼层开始依次进行解救运行的方式进行决定的滞留人数顺序方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将从各楼层的注册人员名单中事先登记的注册人员减去预估的利用紧急楼梯的避难人员所得的人数作为初始值,从所述初始值减去迄今为止电梯的解救运行所救出的避难人员所得到的人数作为滞留人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将从利用电梯进入各楼层的人数减去利用所述电梯从所述各楼层离开的人数所得的各楼层的人数差作为滞留人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在各楼层的电梯乘厅内的摄影手段所摄影的影像检测出滞留人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解救运行手段,按由解救运行顺序决定手段所决定的顺序选择解救对象楼层,使所有的轿厢从避难楼层一起起动前往该被选择的解救对象楼层,以解救滞留人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解救运行手段,按由解救运行顺序决定手段决定的顺序选择解救对象楼层,将该被选择的解救对象楼层的滞留人员输送到避难楼层所需的轿厢台数进行分配,使其从所述避难楼层一起起动进行解救运行,剩余的所述轿厢针对此后顺序的所述解救对象楼层的所述滞留人员输送至所述避难楼层所需的所述轿厢台数按所述顺序对所述解救对象楼层进行分配,分别使它们从所述避难楼层一起起动进行解救运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电梯乘厅内设置有显示解救对象楼层判断手段的判断结果的乘厅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轿厢内设置显示解救运行的轿厢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
11.一种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中,在各楼层的电梯乘厅内设置防火门,将由解救对象楼层判断手段判断为非解救对象楼层的所述电梯乘厅用所述防火门隔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针对各楼层就火烟蔓延至电梯乘厅的时间进行预先估算并将其作为避难时间,将该避难时间比将轿厢从避难楼层重新进行解救响应所需的时间长的楼层判断为解救对象楼层,比其短的楼层判断为非解救对象楼层,而且,针对每个解救对象楼层决定进行解救的顺序,依次进行解救运行。因此,可将电梯作为火灾发生时的避难手段救出解救对象楼层的滞留人员。另外,决定顺序后进行电梯的解救运行,故可实施与火灾实情对应的解救运行。
文档编号B66B5/02GK1668522SQ03816650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4日
发明者河合清司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