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8162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套合组件的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在电子产品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
背景技术
在蓬勃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各种不同外形与功能的电子产品纷纷上市,笔记本型计算机等便携电子产品的发展更为迅速。为了实现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可移植性,除了计算机主机、显示器薄型化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妥善笔记本型计算机进行有效的保护设计。因此现有笔记本型计算机均采用主机与屏幕可相互折叠开合的设计形式,携带时可折叠收合,保护例如屏幕的液晶面板与键盘等组件。目前笔记本型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盖体结构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该屏幕盖体包括壳盖2、液晶面板4以及盖板6。该壳盖2呈扁平盒状结构,具有设在内部的容置空间21以及多个设在周缘的固定部23。该液晶面板4可由平行于该壳盖2的方向安装在该壳盖2的容置空间21内。该盖板6则设有多个对应该固定部23的结合孔(例如鱼眼孔)61,由多个诸如螺丝的锁固组件8穿过该结合孔61锁固到该固定部23,使盖板6相对结合在该壳盖2,并将液晶面板固定于其中。
为了保护例如上述屏幕盖体并使整体外观一致与美观,通常会在该盖板6外露出该锁固组件8头部之处对应贴上橡胶垫10。大体来说,该橡胶垫10的颜色大致与该盖板6相同,在该橡胶垫10的背面设有背胶,利用粘性将该橡胶垫10粘贴到诸如螺丝的锁固组件8头部。
但是,任意两个装配件相互间的组装,只要考虑到将来必须拆卸的可能性,都应尽可能地采取具有拆装功能的组件,然而这种现有技术却完全无法提供这种便利性与实用性,造成拆装上的困难。
当要维修这种屏幕盖体内的液晶面板4时,例如更换灯管,必须先拆下该橡胶垫10才能卸下该锁固组件8;由于这种橡胶垫10的粘性很强,不仅耗费较多的时间,且更要小心不要伤及该盖板6与该锁固组件8。因此,应用这种现有技术会造成维修作业上的困难且十分费力。
同时,为节省时间强行拆下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橡胶垫10时,该橡胶垫10的背面或背胶会产生皱褶,再次使用时不易保持平整,甚至有可能造成该橡胶垫10因破损报废,不利于重复利用(Rework)。而且,由于已无法再次使用该,更换新的橡胶垫10也会提高维修成本。
此外,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橡胶垫10因具有背胶,在运输该橡胶垫10时,必须在该橡胶垫10具有背胶的表面例如贴上离型纸或采用其它方式,防止各该橡胶垫10彼此粘贴,这也提高了包装运输成本与难度。
由于上述现有技术不能改善屏幕盖体组装上的便利性与实用性,造成维修作业费时费力,维修成本提高,且也增加了包装运输的成本与难度。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已成目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修作业的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维修成本的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包装运输的成本与难度的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
为达上述以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安装在屏幕盖体所设锁固组件的结合孔中,且该结合孔具有第一扣合部,该套合组件包括该套合组件包括盖部,设置在该结合孔;第二扣合部,设在该盖部的外侧面,对应扣合该第一扣合部;以及套合部,设在该盖部内周缘,套合在该锁固组件该盖部与该屏幕体的外表面齐平,该第二扣合部可以是对称该盖部外侧面的两侧设置的突出结构,或者是连续设置的突出结构,或者是间隔设置的突出结构。其中,该第二扣合部可例如是凸块、凸肋、凸点、楔、榫、阶状结构、锯齿状结构或其它等效突出结构中的一种。
该套合部可以是设在该盖部内周缘的开口。该开口是朝向远离该盖部渐缩的锥状结构,且可令该套合部的直径小于所结合的该锁固组件的直径。在具体实施中,该套合部是朝向远离该盖部仅局部渐缩的结构,该套合部的直径也可等于所结合的该锁固组件的直径。另外,该套合组件是由可变形材料制成,它是用可变形材料一体成形该盖部、第二扣合部及该套合部。该可变形材料是橡胶或塑料。
本实用新型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使用时,如维修该屏幕盖体内的显示器,可轻易地用诸如拔模工具将该套合组件取下,即可卸下该锁固组件,无需如现有技术需要拆下粘性强的橡胶垫,令拆卸作业困难且费力。所以,与维修作业费时费力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简单、快速地装配与拆卸该套合组件。
同时,本实用新型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不需使用粘性强的背胶或其它接着材料,不仅可节省设置背胶或接着材料的成本,更可避免现有技术因背胶产生皱褶或甚至因橡胶垫破损造成的成本提高,进而降低维修成本,有利于重复利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可采用简单的包装运输方式,不需在橡胶垫具有背胶的表面贴上离型纸或采用其它方式防止各该橡胶垫彼此粘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包装运输的成本与难度增加等缺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运用第二扣合部以及套合部的设计,可方便地与屏幕盖体所设锁固组件的结合孔进行拆卸与安装,克服现有技术维修作业费时费力的缺点,更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维修成本高以及不能重复利用的缺点,因而相对降低了材料成本、包装运输成本与难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合组件应用在屏幕盖体局部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套合组件安装在屏幕盖体的示意图;以及图4是现有屏幕盖体结构的结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并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可应用在诸如笔记本型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上,由于现有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屏幕、其它电子产品的显示器等结构均为适用对象,且其结构并未改变,为简化起见,并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结构更清晰易懂,在附图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直接关联的结构,其余部分则略除。同时,非本实用新型特征且与现有技术相同的结构,引用相同的组件符号。
图1及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结构示意图及其所应用的屏幕盖体局部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1安装在屏幕盖体(在本实施例中是盖板6)所设锁固组件8的结合孔61,且该结合孔61的两侧具有第一扣合部63,该套合组件1主要包括盖部11、第二扣合部13以及套合部15。
在本实施例中,该套合组件1可选用例如橡胶或塑料等可变形材料制成,并且颜色可与屏幕盖体(盖板6)配合。该盖部11供设置在该结合孔61上并且外露出其顶面,该盖部11最好是与对应面该结合孔61的屏幕盖体(盖板6)外表面齐平,维持外观的平整性。
该第二扣合部13是沿该盖部11外侧面向外延伸设置,对应扣合该第一扣合部63。虽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扣合部13是对称该盖部11外侧面设置的凸块,提供较佳的扣合强度,在其它实施例中,该第二扣合部13也可以是连续设置在该盖部11外侧面或间隔设置在该盖部11外侧面的突出结构;而且该第二扣合部13也可例如是凸肋、凸点、楔、榫、阶状结构、锯齿状结构或其它等效的突出结构至少其中的一种,也就是可例如是间隔设置凸块与凸点的组合结构,而非局限于本该套合部15设在该盖部11的周缘,供套合到该锁固组件8。该套合部15是设在该盖部11内周缘的开口,该开口的内径R1小于所结合的该锁固组件8的外径R2。为提供较高的套合强度,有利于该套合组件1紧密套合在该锁固组件8上,在本实施例中令该例如为开口的套合部15设计为向远离该盖部11渐缩的锥状结构,以例如该直内径R1小于该外径R2为例说明。但是,该内径R1也可等于该外径R2,且该例如为开口的套合部15也可设计为向远离该盖部11仅局部渐缩的结构,并非以本实施例所述为限。
如图3所示,当该套合组件1安装在该屏幕盖体(盖板6)的结合孔61时,由于该套合组件1是由例如橡胶或塑料等可变形材料制成,可先将该套合组件1由该结合孔61推入,令该第二扣合部13对应扣合该第一扣合部63,该套合部15则受到该例如是螺丝的锁固组件8头部的挤压,进而向该第二扣合部13的方向适当变形,以便套合到该锁固组件8,有利于该套合组件1紧密安装在该结合孔61上,避免松动或脱落现象。
由于本实用新型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1是利用突出的第二扣合部13以及具有干涉配合效果的套合部15等设计,可快速地从该屏幕盖体(盖板6)结合孔61上装配与拆卸该套全组件1,有利于维修作业。因此,与维修作业困难且费时费力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便于拆卸装配件的功效外,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组件不能重复利用的缺点,相对地改善屏幕盖体在组装上的便利性与实用性,提供方便维修作业、可降低维修成本与材料成本的设计。
同时,由于不需要在橡胶垫具有背胶的表面贴上离型纸或采用其它方式防止各该橡胶垫彼此粘贴,本实用新型的盖合组件可采用诸如PE袋将所需的套合组件包装的方式运输。这样,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包装运输上成本较高与难度增加等缺点,简化了包装运输作业,降低了包装运输的成本与难度。
权利要求1.一种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安装在屏幕盖体所设锁固组件的结合孔,且该结合孔具有第一扣合部,其特征在于,该套合组件包括盖部,设置在该结合孔;第二扣合部,设在该盖部的外侧面,对应扣合该第一扣合部;以及套合部,设在该盖部内周缘,套合在该锁固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盖部顶面与该屏幕盖体外表面齐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扣合部是对称该盖部外侧面两侧而设的突出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扣合部是连续设置的突出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扣合部是间隔设置的突出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扣合部是选自由凸块、凸肋、凸点、楔、榫、阶状结构或锯齿状结构组成群组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套合部设在该盖部内周缘的开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开口是朝向远离该盖部渐缩的锥状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开口的内径小于等于所套合的该锁固组件的外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套合组件是用可变形材料一体成形该盖部、第二扣合部及该套合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可变形材料是橡胶或塑料。
专利摘要一种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安装在屏幕盖体所设锁固组件的结合孔,该结合孔具有第一扣合部,该套合组件包括盖部,设置在该结合孔;第二扣合部,设在该盖部的外侧面,对应扣合该第一扣合部以及套合部,设在该盖部内周缘,套合在该锁固组件;本实用新型屏幕盖体的套合组件运用第二扣合部以及套合部的设计,可方便地与屏幕盖体所设锁固组件的结合孔进行拆卸与安装,克服现有技术维修作业费时费力的缺点,更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维修成本高以及不能重复利用的缺点,因而相对降低了材料成本、包装运输成本与难度。
文档编号H05K5/03GK2819285SQ20052011421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0日
发明者杨永吉, 缪新杰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