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振动台漏磁屏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6723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振动台漏磁屏蔽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试验用电动振动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振动台上 的漏磁屏蔽结构。该漏磁屏蔽结构用于降低电动振动台工作台面上的漏磁量, 使电动振动台适用于对磁场敏感的试件。
技术背景电动振动台作为主要的试验仪器,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航空、通讯、 电子、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用电动振动台即可模拟实际工况,考核 产品的结构强度,发现产品的早期故障。电动振动台是由恒定的直流^磁场和位于该磁场中通有一定交流电流的线 圈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电动力来驱动的振动台。其基本结构主要由台体、励 磁绕组、动圏、支承导向装置、驱动电路、冷却装置以及支座等组成,所述 动圏作为产生振动的主要部件,它由动圏骨架和驱动线圈构成,动圏骨架的一端即为安装试件的工作台面;而台体即是为一筒状的磁缸构件,励磁绕组 固定在台体筒内的周向,动圏通过支承导向装置嵌在台体内,整个台体再支 撑在支座上。工作时,在台体的励磁线圏中通入直流电流一一励磁电流,在 台体的环形空隙(工作气隙)中产生很强的辐射状的直流磁场;动圏的驱动 线圏中通以交变电流,这个交流的驱动电流与工作气隙之中的直流恒定^F兹场 相互作用产生交变的电动力一一激振力,这个激振力经动圏骨架传递到安装 试件的工作台面上,以推动试件振动。现有的电动振动台,其台体8的上端(即设有工作台面3的一端) 一般都 覆盖有上罩盖4,以上罩盖4将导向装置9封装在内部;而工作台面3—般为 圆形,其上设有台面螺钉ll,并且现还在动圏7与台体8的间隙间连接有防 尘橡胶膜IO,结构如附图l所示。上述现有的一般电动振动台,在工作中必 然有一部分磁场(一般磁场强度在30Gs至50Gs)会泄漏至工作台面上,虽 有国家标准规定工作台面上的漏磁量应在50Gs以下,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一 些对磁场敏感的试件是无法经受30Gs至50Gs强度的漏磁的,因此,为了适 用于对磁场敏感的试件,现广泛采取的降低漏磁的方式是在台体内部增加 消磁线圏,即是用消磁线圏产生一与原漏磁方向相反的的磁场来抵消原漏磁, 该方法有一定作用,但是其消磁线圏产生磁场在抵消了漏磁的同时,还可能 有一部分附加在工作台面上,有时仍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不仅如此,因该方式是在台体内设置一消磁线圏,设计时需将台体内部结构重新设计留出空 间容纳消^兹线圏,增加了电动振动台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安装制作的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置线圏在抵消泄露的磁场的同 时会产生附加磁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电动振动台工作台面 上漏磁量,又结构筒单、制作方便的漏磁屏蔽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振动台漏》兹屏 蔽结构,包括台面屏蔽板和上罩盖屏蔽板,所述台面屏蔽板覆盖固定于电动 振动台的工作台面上;所述上罩盖屏蔽板覆盖固定于工作台面外围一周的上 罩盖端面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上述技术方案的解释及近一 步的变化如下1、 上述方案中,所述台面屏蔽板可与工作台面的形状(一般为圓形)大 小基本对应,台面屏蔽板将工作台面全覆盖;而上罩盖屏蔽板与上罩盖端面 的形状(为环形)大小基本对应,上罩盖屏蔽板将上罩盖端面(也是台体的 整个环形端面)全覆盖。2、 上述方案中,所述台面屏蔽板和上罩盖屏蔽板都是指具有屏蔽作用的 板体,采用导磁率高、重量轻的材料如铁、矽钢片等制成,最佳是选用厚度 为5 0.3~lmm的普通电力变压器用矽钢片,屏蔽性好又质轻。3、 上述方案中,所述台面屏蔽板与工作台面间以粘合剂粘合固定,这里 采用的粘合剂最好是粘合牢度好、不易老化的材料,如环氧树脂。这样使台 面屏蔽板与工作台面固定成一整体,在高速振动中抖动小。4、 上述方案中,所述台面屏蔽板可由多层导磁屏蔽层叠加粘合构成,并 且各相邻导磁屏蔽层间隔设有橡胶层,起到减振的目的。5、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罩盖屏蔽板由多层导磁屏蔽层叠加粘合构成,并 且,各相邻导磁屏蔽层之间隔设有橡胶层,起到减振目的。7、上述方案中,为屏蔽效果更好,还包括一导磁橡胶膜,它连接于动圏 与台体之间,用它屏蔽动圏与台体间隙中发散出的漏磁。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以工作台面屏蔽板和上罩盖屏蔽板将 工作台面及工作台面外围的台体端面覆盖起来,当电动振动台在工作时,有 动圏和台体内部有一部分》兹场会向工作台面侧泄漏,当该漏磁至工作台面屏 蔽板及上罩盖屏蔽板时,因屏蔽板的导磁率高,磁阻小,漏磁无法穿过屏蔽 板,从而减少穿至工作台面上的漏^f兹量。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工作台面屏蔽板和上罩盖屏蔽板对工作台面及台 体端面进行屏蔽保护,以屏蔽的方式减少电动振动台工作台面上的漏磁量, 效果很好, 一般可降低漏磁量15Gs左右,使电动振动台适用于对磁场敏感的 试件。2、 同样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工作台面屏蔽板和上罩盖屏蔽板对工作台面 及台体端面进行屏蔽保护,以屏蔽的方式减少电动振动台工作台面上的漏》兹 量的,工作台面屏蔽板和上罩盖屏蔽板均置于动圏和台体外,其设计结构简 单、不破坏台体的内部结构,安装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l为现有振动台工作台面处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俯视示意图;附图4为实施例一台面屏蔽板和上罩盖屏蔽板的剖视示意图。附图5为实施例二台面屏蔽板和上罩盖屏蔽板的剖视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台面屏蔽板;2、上罩盖屏蔽板;3、工作台面;4、上罩 盖;5、橡胶层;6、矽钢片;7、动圏;8、台体;9、导向装置;10、防尘橡 胶膜;11、台面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2、附图3所示, 一种电动振动台漏磁屏蔽结构,由 台面屏蔽板1和上罩盖屏蔽板2构成,所述台面屏蔽板1与工作台面3形状 大小相匹配(具体呈圆形),它覆盖粘合固定于电动振动台的工作台面3上; 所述上罩盖屏蔽板2与电动振动台工作台面3外围一周的上罩盖4端面形状 大小相匹配(具体呈环形),覆盖粘合于上罩盖4端面的内表面上,以此使上 罩盖屏蔽板2不外露,保持外表的整洁美观。参见附图2、附图3所示,台面屏蔽板1和上罩盖屏蔽板2粘合固定具体 采用环氧树脂作为粘剂。所述台面屏蔽板1上也对应工作台面3上的台面螺 钉ll分布有孔,台面螺钉ll经孔连接在工作台面3上,台面螺钉ll对台面 屏蔽板1也有一定固定作用。参见附图4所示,所述台面屏蔽板1和上罩盖屏蔽板2具体由三层导磁屏 蔽层之间间隔橡胶层5叠加构成,即台面屏蔽板1和上罩盖屏蔽板2厚度方向上共六层,为三层导》兹屏蔽层和三层橡胶层5间隔着一层层叠加粘合构成。 所述各导磁屏蔽层为0.3mm厚的矽钢片6。实施例二参见附图2、附图3所示, 一种电动振动台漏磁屏蔽结构,包 括台面屏蔽板1和上罩盖屏蔽板2,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附图5 所示,所述台面屏蔽板1和上罩盖屏蔽板2具体是由单层导磁屏蔽层和一橡 胶层5构成,所述单层导磁屏蔽层为lmm厚的矽钢片6;并且,本电动振动 台磁屏蔽结构还包括一导磁橡胶膜,它连接于动圏7与台体8之间,替换原 有的防尘橡胶膜10,以导^兹橡胶膜在动圏7与台体8之间的间隙处起i兹屏蔽 作用。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 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 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电动振动台漏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台面屏蔽板[1]和上罩盖屏蔽板[2],所述台面屏蔽板[1]覆盖固定于电动振动台的工作台面[3]上;所述上罩盖屏蔽板[2]覆盖固定于工作台面[3]外围一周的上罩盖[4]端面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振动台漏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台面屏蔽板[1与工作台面[3间粘合并用台面螺钉[ll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振动台漏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台面屏蔽板[1由多层导磁屏蔽层叠加粘合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振动台漏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各相邻导磁屏蔽层之间隔设有橡胶层[5]。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振动台漏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导磁屏蔽层为矽钢片[6。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振动台漏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上罩盖屏蔽板[2由多层导磁屏蔽层叠加粘合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振动台漏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各相邻导磁屏蔽层之间隔设有橡胶层[5。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振动台漏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导磁屏蔽层为矽钢片[6]。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振动台漏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一导磁橡胶膜,它连接于动圏[7与台体[8]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振动台漏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台面屏蔽板[1]和上罩盖屏蔽板[2],所述台面屏蔽板[1]覆盖固定于电动振动台的工作台面[3]上;所述上罩盖屏蔽板[2]覆盖固定于工作台面[3]外围一周的上罩盖[4]端面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内置线圈在抵消原来泄露的磁场的同时产生附加磁场的问题,且结构和安装简单,容易制作。
文档编号H05K9/00GK201115261SQ20072004097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4日
发明者张新宝, 武元桢, 钟琼华 申请人:苏州试验仪器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