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粉末冶金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893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粉末冶金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与汽车减震器中活塞制造 时的粉末冶金压制模具。
技术背景粉末冶金压制模具中用于轴向孔形成的芯棒为细长杆,通过轭形板,连 接在压机下压头上,并随之一起上下运动,其长度长,刚性差,容易折断, 给生产、采购、装模都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在脱模时,随阴模和下模冲一 一起向下运动实现脱模,在脱模过程中,由于脱模力大,也容易造成芯棒的 折断,生产成本提高,降低了工作效率。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芯棒在工作过程中不易 折断的新型粉末冶金压制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阴模、上模冲、下模冲一、下模冲二、 芯棒,阴模设置在阴模板上,阴模板通过导柱和轭形板活动连接,轭形板连 接在压机下压头上,上模冲通过上模冲板连接在压机上压头上,通过导柱实 现同阴模的同轴要求,下模冲一通过弹性杆和轭形板活动连接,下模冲二设 置在底板上,底板固定在压机台面上,各模同轴设置,芯棒固定连接在下模 冲二上。本实用新型改变了芯棒的连接模式,把芯棒从原来连接在轭形板上改为连接在下模冲二上,使芯棒的长度变短,刚性得到增强,且改变了以往的脱 模方式,现脱模方式为压胚先脱阴模,后脱芯棒,使芯棒受到的力大大减少, 不易折断,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为上模冲板、2为上模冲、3为导柱、4为下模冲一、5为阴模、6 为阴模板、7为芯棒、8为下模冲二、 9为下模冲二托板、IO为底板、11为弹 性杆、12为轭形板、13为楔形块、14为滑块、15为滚轮。图2为现有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阴模、上模冲、下模冲一、下模冲二和芯棒,模具通过 轭形板连接在压机下压头上,阴模设置在阴模板上,阴模板上向下连接有楔 形块,轭形板通过导柱和阴模板活动连接,上模冲设置在上模冲板上,并通 过上模冲板安装在压机上压头上,上模冲板和阴模板通过导柱活动连接,下 模冲一通过弹性性杆和轭形板活动连接,下模冲二连接在底板上,底板固定 在压机台面上,芯棒通过下模冲二托板固定连接在下模冲二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可分为装粉、压制成形、脱模和复位。首先通过弹 性杆将下模冲一向上顶,以次来调节下模冲一和下模冲二之间的轴向装粉高 度,通过导柱使阴模板上行,调整下模冲一与阴模端面之间的轴向成形的装 料位置,粉末充填于阴模型腔。压制时上压头下降,上模冲由导柱准确导向 进入阴模进行压制,上模冲压縮到一定行程后压力大于下缸的浮动力后,即 和阴模、阴模板一起下降,轭形板也一起下降,当下模冲一承受的压力大于弹性杆的弹性力时,下模冲一也随同下降,当下模冲一受压下降到使下模冲 一支座触及滑块时,其正好位于和下模冲二相对应的位置,此时由上模冲进 行最终压制成形。压制成形后,上压头带动上模冲上行,而下模冲继续向下 运动,使安装在阴模板上的楔形块将滚轮向左右推开,使滑块从下模冲一两 侧移开,阴模和下模冲一继续下行直到压胚可以自由脱出阴模,此时压胚和 芯棒之间己无多大抱紧力,压胚非常容易从芯棒脱出。最后下压头上升,借 借助弹性杆使下模冲一和滑块复位。
权利要求1、新型粉末冶金压制模具,包括阴模、上模冲、下模冲一、下模冲二、芯棒,阴模设置在阴模板上,阴模板通过导柱和轭形板活动连接,轭形板连接在压机下压头上,上模冲通过上模冲板连接在压机上压头上,上模冲板通过导柱和阴模板活动连接,下模冲一通过弹性杆和轭形板活动连接,下模冲二设置在底板上,底板固定在压机台面上,各模和芯棒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芯棒固定连接在下模冲二上。
专利摘要新型粉末冶金压制模具,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它包括阴模、上模冲、下模冲一、下模冲二、芯棒,阴模设置在阴模板上,阴模板通过导柱和轭形板活动连接,轭形板连接在压机下压头上,上模冲通过上模冲板连接在压机上压头上,上模冲板通过导柱和阴模板活动连接,下模冲一通过弹性杆和轭形板活动连接,下模冲二设置在底板上,底板固定在压机台面上,各模和芯棒同轴设置,芯棒固定连接在下模冲二上。本实用新型把芯棒从连接在轭形板上改为连接在下模冲二上,芯棒的长度变短,刚性得到增强,且改变了以往的脱模方式,现脱模方式为压胚先脱阴模,后脱芯棒,使芯棒受到的力大大减少,不易折断,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文档编号B30B15/02GK201099004SQ200720046149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4日
发明者莲 葛 申请人:莲 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