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座和电缆推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338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座和电缆推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的支座以及一种电缆推压结构,所 述的支座将连接于电路板的电缆和上述电路板一体地进行保持。
背景技术
在通过检测燃油器等内的火焰来进行燃油器内的燃烧状态的监 视或控制中使用的光检测器,具有例如在棒状的支座的前端部装入
Cds光敏电阻或光电晶体管等的光传感器的结构。通过从上述支座的 后端部引出的电缆,使该光检测器与燃油器的燃烧控制装置内的电路 板相连。使用此种光检测器时,可将其安装在例如鼓风机上。(参照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261443 )
但是,如果连接上述光检测器和电路板的电缆的长度较长就会降 低电学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目的之一在于拉近光传感 器和最先与其相连的电路板间的距离。这样,即使该初级的电路板和 其后的电路板间由长电缆连接,也不会使电学特性下降。本实用新型 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可将电路板、与该电路板相连的用于与外部连接的 电缆一体地进行保持的支座以及电缆推压结构。特别是提供了 一种不 会在电路板和电缆间的连接部上意外地加载力,可以稳定地保持上述 电路板和导线的结构简单的支座和电缆推压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支座在其前端部配置有光传 感器,从该支座的后端部向外部引出电缆,将支座的中间部作为电路 板支承部,并在该电路板支承部上配置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与该光传 感器、电缆成电连接。为了达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支座具有支座主体和支 座盖,其中,支座主体具有支承上述电路板的电路板支承部和设置在 该电路板支承部的 一端的卡合部,其中的卡合部与上述电路板的 一端
卡合并对该电路板进行定位;支座盖具有基板固定部,该基板固定部 将上述电路板的另 一端夹持在它与上述支座主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的支座具有支座主体和支座盖,其中,支座主体具 有电路板支承部,其用来支承上述电路板;卡合部,其设置在该电 路板支承部的一端,与上述电路板的一端卡合,对该电路板进行定位; 电缆保持部,其从上述电路板支承部的另一端伸出,用于布设与上述 电路板相连的电缆,支座盖安装在上述电缆保持部上并覆盖上述电 缆。特别是,上述支座盖上与之一体地设置有电路板固定部和电缆固 定部,其中,电路板固定部将电路板的另一端夹持它与上述支座主体 之间,电缆固定部将上述电缆夹持它与上述支座主体之间。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支座,可缩短光传感器和最先与其相连的电 路板(初级电路板)间的距离,这样,即使以较长的电缆连接初级电 路板和其后的电路板,也不会使电学特性恶化。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支座,在将电路板的一端嵌入支座的卡合部 后,只需盖上支座盖,即可将电路板夹在支座主体和支座盖之间,并 将其配置在正确位置上。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支座,电路板支承在支座主体的电路板支承 部上,其一端与卡合部卡合而被定位,其另一端和与其连接的电缆同 时被上述支座盖推压,以此来一并保持上述电路板和电缆,所以,电 路板和电缆主体间的位置关系不会发生改变。换言之,由于电路板和 与该电路板的另 一 端相连的电缆在维持着其连接状态不变的状态下 同时受到支座盖的推压,因此,二者间的位置关系不会发生改变。这 样,不会有意外的作用力加在电路板和电缆的钎焊部上,可以充分地
提高二者连接的可靠性。
此外,就支座而言,在具有电路板支承部和从该电路板支承部延 伸出的电缆保持部的支座主体的侧部,设置介由薄壁的铰链部而可叠合的支座盖,仅此,支座的结构变得简单。该支座可以是例如由合成 树脂一体成型的制品,实现了成本的降低。


图1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支座的光检测器的外观立 体图。
图2是为了说明图1中所表示的光检测器的大致结构而将其一部 分截面化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支座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中,(a)是表示支座的大致整体结构的俯视图,(b)是表 示在将电路板组装到支座上的状态下支座的纵剖视图。
图5是表示通过支座的后端部进行电路板和电缆组装的结构的图。
图6是为了说明盒部的顶端部的结构和安装有透明罩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以光检测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 支座进4亍i兌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光检测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为了说明其 大致结构而将一部分截面化的立体图。该光检测器具有支座10,其 用于支承由CdS光敏电阻(cadmium sulphide cell)或光电晶体管 (phototransistor )等制成的光传感器1、作为光传感器1的驱动部的 电路板3、以及与电路板3连接的电缆5;筒状的盒体(支座保持体) 50,其收容该支座10;透明罩60,其安装在该盒体50顶端部上,寸呆 护上述光传感器l;凸缘体70,其安装在上述盒体50的中部。
上述支座10、盒体50以及凸缘体70均是由具有良好弹性和耐油 性的尼龙等经注射模塑成形制成的普通的合成树脂制品。上述透明罩 60也是由具有良好弹性和耐油性的尼龙等经注射模塑成形制成的透明的合成树脂制品。另外,上述凸缘体70是用于将光检测器安装到 燃油器等的火焰检测部位上的辅助零件。
就支座10而言,如图3中以立体图表示的整体的结构所示,该 支座IO具有长条形的支座主体11和支座盖13,其中,支座主体 11上,在前端部20形成有保持光传感器1的保持部,在中间部30 形成有支承上述电路板3的支承部,并在后端部40形成有保持上述 电缆5的电缆保持部;支座盖13通过薄壁的铰链部12与该支座主体 11的后端部40的侧部连接。通过弯4斤上述铰链部12,可使该支座盖 13与支座主体11的后端部40的上表面叠合,以后述的方式,在该支 座盖13与上述支座主体11之间夹入并保持电缆5。
图4中(a)是表示上述支座10的大致的主体结构的俯视图,另 外,图4中(b)是安装有电路板3的上述支座10的(轴向)纵剖视 图。如上述图4中(a) 、 (b)以及上述图3所示,上述支座10的 前端部20具有扁平化的外观形状,即,在直径比上述光传感器1的 外径略大的圆柱体上,大致以沿其轴向的平面与该轴线平行地截取上 述圆柱体而形成平面,4吏圆柱体扁平化而成的形状。此外,上述前端 部20的顶端面上形成有与上述光传感器1的形状相吻合的凹形的第1 传感器保持部21,上述前端部20的被形成为平面部的侧表面上形成 有凹形的第2传感器保持部22,并且该第2传感器保持部22位于上 述第1传感器保持部21的后侧。另外,上述各凹形的传感器保持部 21、 22的底面上分別设置有供光传感器1的引线2穿过的通孔23、 24。
另外,在前端部20上的位于上述第2传感器保持部22后侧的位 置上形成有导向部25,该导向部25用于将安装在上述第1传感器保 持部21上的光传感器1的引线2导向到由上述中间部30支承的电路 氺反3的4f焊部上。该导向部25具有第1导向部25a和第2导向部25b, 其中,第l导向部25a在第2传感器保持部22的与上述通孔23相对 的面上具有开口部,并且形成有伴随靠近支座10的后端侧其自身高 度逐渐上升的倾斜面;第2导向部25b沿支座10的宽度方向区划上述第1导向部25a,并形成有随着靠近支座10的后端侧而向支座10 的宽度方向的外侧逐渐扩展的倾斜面。
在具有如上所述的第1导向部25a和第2导向部25b的导向部25 上,对从上述第1传感器保持部21的通孔23穿入的上述光传感器1 的引线2加以导向,这样,伴随着将光传感器1向上述第l传感器保 持部21进行安装,即伴随着引线2的塞入,该引线2被沿着上述两 斜面在支座10的上表面侧向着该支座10的宽度方向布线。然后,引 线2的顶端部被定位于电路板3的前端部所设有的钎焊安装部上,其 中所提及的电路板3由上述中间部30支承。
另外,当将光传感器1安装到上述第2传感器保持部22上时,
然后,将从支座IO的上表面侧引出的引线2向支座IO的后端侧弯折。 于是,引线2被沿着上述第2导向部25b的倾斜面向支座10的宽度 方向布线,其顶端部被定位于在电路板3的顶端部上所设有的钎焊安 装部上,其中的电路板3由上述中间部30支承。
另一方面,上述支座10的中间部30与上述前端部20连续,作 为上述电路板3的支承部,其大致呈将圓筒沿轴线一分为二而成的半 圆筒形形状。该中间部30的内侧的中部具有沿支座10的轴向延伸的 中心加强筋31,内侧还形成有多根沿径向延伸的加强筋32。上述加 强筋31、 32既可以起到保持上述支座10的强度的作用,又可以使形 成上述支座1的中间部30的树脂材料变薄。在该中间部30和上述前端部20的分界部上,形成对上述电鴻4反 3的前端部进行定位和支承的三种卡合部33、 34、 35。在上述中心加 强筋31上形成有柱37,该柱37与电路板3上所设有的定位孔3b卡 合。另外,在中间部30和后端部40的分界部上设置有对上述电路板 3的后端部进行定位和支寿义的台座部38。
具体而言,上述三种卡合部33、 34、 35分为阶梯部33,其i殳 置在中间部30的沿宽度方向的边纟彖部,从上述电游^反3的下表面侧 支承电路板3的顶端部;卡合突起34,其设置在上述中间部30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心部上,从上述电路板3的上表面侧卡合在该电路板3 的顶端部上,阻止该电路板3向上浮起;突出片35,其由上述中心加 强筋31沿高度方向延伸而成,与上述电路板3的顶端部所设置的切 槽3a卡合,限定该电路板3的在宽度方向上的支承位置。另外,在 上述前端部20和中间部30间的分界部,即,限定上述阶梯部33和 卡合突起34的里侧位置的上述导向部25的后端面,该后端面与上述 电路板3的顶端部抵接,起到限定该电路才反3在纵长方向上的安装位 置的作用。
通过使上述电路板3的顶端部分别与上述卡合部33、 34、 35抵 接,即,使上述电路板3的切槽3a卡合在上述突出片35上,该电路 板3的顶端部嵌入上述阶梯部33和卡合突起34之间沿高度方向形成 的空间部内,使得电路板3的顶端部的保持位置被稳定地定位。然后, 在上述状态下,通过使电路板3的整体位于中间部30的上表面上, 令该电路板3上所设置的定位孔3b与上述柱37嵌合,并且电鴻4反3 的后端部下表面置于上述台座部38上,使得电路板3可以被进一步 稳定地定位。
钎焊到上述电路板3的后端侧的电缆5被沿着上述支座主体11 的后端部40配置,并从支座10的后端部引到外侧。在这种状态下, 通过将上述支座盖13叠合在支座主体11的后端部40的上表面上, 在支座盖13和支座主体11之间夹入并保持电缆5。与此同时,上述 支座盖13和上述支座主体11之间夹着上述电鴻^反3的后端部。此外, 就该电路板3而言,通过其顶端部的与上述卡合部33、 34、 35的卡 合,以及其后端部被上述支座盖13和上述支座主体11所夹持,使得 该电路板3被该支座主体11稳定地保持。
即,支座盖13的前端边纟彖部净皮形成为阶梯部14,该阶梯部14与 上述台座部38的上表面相对,且二者间可容納上述电路板3的厚度。 并且,当将支座盖13叠合到支座10的后端部40的上表面后,上述 阶梯部14从电路玲反3的上表面侧对位于上述台座部38上的电鴻4反3 的后端部加以推压,这样,起到了将上述电路板3的后端部夹在上述阶梯部14和台座部38之间的作用。就该电路板3的夹持而言,特别 是在以后述的方式将支座IO装入圆筒状的盒体(支座支承体)50的 里侧后,如图5中的安装结构所示,通过上述盒体50对支座盖13进 行的推压,可以使电路板3夹持得更加牢固。
这样,就电路板3和电缆5而言,由于在维持着由二者的连接状 态决定的两者的位置关系的状态下,通过上述支座盖13,将电路板3 和电缆5同时夹在上述支座盖13和支座主体11之间,因此,即使在 电路板3的电缆5安装到支座10上后,也可以原封不动、照样维持 电路板3和电缆5间的位置关系。因此,不会有意外的压加在电路板 3和电缆5的钎焊部上,可以提高该连接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如上 所述地以通过薄壁的铰链部12将支座盖13与支座主体11设置成一 体,所以支座IO具有结构简单、可廉价制造等优点。
另外,上述支座主体11的后端部40和上述支座盖13的大致中 央部上,均形成有沿支座10的轴向呈形的切槽41。上述切槽 41对上述支座主体11或上述支座盖13的主体部进行了区划,形成了 钩片42,即在上述支座主体11或上述支座盖13的主体部区划出钩片 42,该钩片42的靠中间部30侧的一端净皮连4妻和支7K在上述支座主体 11或支座盖13的主体部上。换言之,钩片42被沿上述支座主体11 的轴向形成,成为在垂直于其表面的方向上具有弹性的舌片。
上述各钩片42均具有使钩片42的顶端部从上述支座主体11或 上述支座盖13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卡合突起43,该卡合突起43 分别与以贯穿上述圆筒状的盒体(支座支承体)50周面的方式设置的 嵌合凹部51卡合。当支座IO被插入上述盒体50内时,如图5所示, 上述卡合突起43通过与上述盒体50的嵌合凹部51间的卡合,起到 阻止支座10的从该盒体50的拔出的作用。另外,上述各钩片42的 内侧设置有彼此间相向且其间夹持上述电缆5的突出部44。通过卡合 在上述嵌合凹部51内的钩片42所^皮作用的反作用力,该突出部44 牢固地夹着上述电缆5。
即,在将支座10嵌入盒体50内,且呈相对状态的钩片42的卡合突起43分别卡合在嵌合凹部51内的状态下,相对的卡合突起43 的顶端间的间隔略小于电缆5的外径。另外,上述各钩片42的外表 面的向扩大直径(沿盒体径向扩大)方向的位移受到盒体50的内表 面限制。所以,相对的突出部44的顶端均成为略吃入电缆5绝缘皮 的状态,而且,相对的突出部44的顶端在对电缆5作用有沿径向的 压缩力的同时,从各钩片42的外表面侧向盒体50的内表面作用有推 压力。因此,只需将在支座主体11和支座盖13之间保持电缆5的支 座IO嵌入到盒体50内,就可以切实地防止该支座IO从盒体50的拔 出,并由支座10牢固地支承电缆5。
通过以具有上述那种钩片42的上述支座主体11和上述支座盖13 来牢固地保持电缆5,而且以上述阶梯部14和台座部38夹持电鴻4反 3的后端部,电路板3和电缆5成为一体并被牢固地保持。因此,不 会有意外压力加到电路板3和电缆5间的钎焊部上。因此,在将光传 感器1和电路板3安装到支座10上后,从支座IO后端引出与电路氺反 3相连的电缆5,然后将支座10从前端部20侧插入到上述圆筒状的 盒体50内,这样,即可简单地完成光检测器的组装。然后,通过如 后所述地将上述透明罩60安装到盒体50的顶端部上,即可得到如图 1和图2所示的结构的光检测器。
下面对将上述透明罩60的安装到上述盒体50的顶端部的组装结 构进行说明。外形大致呈圆筒形的盒体50的内部形状与具有被上述 那样扁平处理的前端部20的支座10的外形吻合。因此,支座10只 有在朝向与盒体50—致的状态下,才可以被安装到该盒体50内。
这样,如图6所示,盒体50以与之朝向一致的方式安装有上述 底座10,其顶端部上形成有两个开口部55和开口部52,开口部55 和开口部52分别与在上述支座10的前端部20上"&置的第1传感器 保持部21和第2传感器保持部22对应。即,在盒体50的顶端部上 设置有第1开口部55,该第1开口部55使安装在第1传感器保持部 21上的光传感器1的受光面朝着盒体50的轴向的前侧露出,在盒体 50的顶端部的侧表面上设置有第2开口部52,该第2开口部52使安装在第2传感器保持部22上的光传感器1的受光面朝盒体50的径向、 即盒体50的侧方露出。
另外,在盒体50的顶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具有规定宽度的浅 槽53,该浅槽53从盒体50的顶端部延伸至盒体50的两侧表面,分 别包含上述开口部55、52。该浅槽53用作上述的透明罩60的安装部。 另外,在该浅槽53的底部上,在两侧表面部上的避开上述开口部55、 52的位置,突出形成有一对卡合突起54。这两个卡合突起54的作用 如下,即,通过其与设置在透明罩60上的嵌合孔63卡合来防止安装 在盒体50的顶端部上的透明罩60的意外脱落。
如图6所示,安装在盒体50的顶端部上的透明罩60具有主体部 61和一对腿部62,其中,主体部61可^皮置于上述支座10的顶端面 上, 一对腿部62从该主体部61的两端以相向的方式延伸,并可从上 述支座10的两侧面夹着支座10的顶端部。另外,为了覆盖上述第2 开口部52,该一对腿部62中的一根设定得较另一根腿部长。另外, 上述一对腿部62上形成有嵌合孔(嵌合部)63,该嵌合孔(嵌合部) 63与上述盒体50的顶端部的侧表面上所形成的卡合突起(卡合部) 54嵌合。具有如上形状的透明罩60如上所述地由具有良好弹性和耐 油性的尼龙制成,通过减少其厚度可确保良好的透光性。
将具有如上结构的透明罩60安装到盒体50的顶端部上后,上述 第1开口部55和第2开口部52 ^皮上述透明罩60覆盖。此外,择一 地安装在上述支座10的第1传感器保持部21或第2传感器保持部22 上的光传感器1,其受光面经上述第1开口部55面向前方或经第2 开口部52面向侧方,该光传感器1受到上述透明罩60的保护。另夕卜, 透明罩60只要不被克服自身弹力强制地打开一对腿部62,就可以牢 固地维持形状。因此,只要不是有意地打开腿部62解除上述卡合突 起54与嵌合孔63的卡合,安装在盒体50的顶端部上的透明罩60就 不会从盒体50的顶端部上意外地脱落。另外,由于透明罩60自身全 部外表面外露,从外侧安装到盒体50的顶端部,所以该透明罩60易 于进行清洁和更换。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凸缘体70具有圆孔部71和通孔 73,其中,圆孔部71位于的凸缘体70的中央部上,可被嵌在上述盒 体50的外周;通孔73分别设置在向该圆孔部71的侧方伸出的突出 片部72上,用于螺紋固定。特别是在上述圆孔部71的内周面上平行 设置有两条卡合槽(图中未表示出),且该两条卡合槽在周向上偏置 90° (两卡和槽间的圆心角为90° )。上述两条卡合槽之一可与在上 述盒体50的外周面上沿轴向设置的一条卡合突起(图中未表示出) 卡合。从而,只有在上述两条卡合槽中的一条与上述卡合突起嵌合的 状态下,才可以将凸缘体70安装到盒体50上。因此,凸缘体70可 通过将朝向旋转90。,有选择地以相对上述盒体50为纵向或横向的 方式安装在盒体50上。
采用具有如下结构的光检测器,即具有支座10、筒状的盒体50 和透明罩60的光检测器,可以简单地进行光检测器的组装,其中, 支座10不仅保持上述光传感器1和电路板3,还保持与上述电路板3 相连的电缆5,盒体50可收容该支座10,透明罩60可覆盖上述光传 感器1并被安装在上述盒体50的顶端部。此外,支座10的前端部20 上具有可以以不同的朝向来安装光传感器1的第1传感器保持部21 和第2传感器保持部22,并且,只需选择上述传感器保持部21或传 感器保持部22来安装光传感器1,就可以实现两种光^r测方向不同的 光检测器。因此,不必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分别准备支座等以对应不 同的光的检测方向,这样可以实现组成部件的通用。
另外,支座IO在前端部20上具有导向部25,该导向部25将安 装在上述第1传感器保持部21或第2传感器保持部22上的光传感器 1的引线2引导向电路板3的钎焊部。因此,从第1传感器保持部21 的前表面侧将光传感器1的引线2穿过上述通孔23,并顺势将光传感 器1压入到其与上述第1传感器保持部21嵌合的位置,仅此引线2 的顶端部即可以被定位在上述电路板3的钎焊部上。另外,从第2传 感器保持部22的前表面侧将光传感器1的引线2穿过上述通孔24, 顺势将光传感器1压入到其与上述第2传感器保持部22嵌合的位置,并从上方将引线2导出。因此,只需将引线2向电路板3弯折,就可 以将引线2的顶端部定位在上述电路板3的4f焊部上。因此,可以起 到易于进行光传感器1的安装作业和将其引线2连接到电路板3的作 业的效果。
以穿过支座保持体的壁面上的通孔的方式安装电缆的情况下,也可以 采用上述结构。此外,本实用新型当然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的 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型。
权利要求1. 一种支座,其用于保持电路板(3),其特征在于,在支座的前端部(20)配置有光传感器(1),从支座的后端部(40)向支座的外部引出电缆(5),将支座的中间部作为电路板支承部(30),并在该电路板支承部(30)上配置有电路板(3),该电路板(3)与光传感器(1)、电缆(5)之间成电连接。
2. —种支座,其用于保持电路板(3),其特征在于,具有 支座主体(11),该支座主体(11)具有支承上述电路板(3)的电路板支承部(30)以及设置在该电路板支承部(30)的一端且与 上述电路板(3 )的一端卡合以对该电路板(3 )进行定位的卡合部(33、 34、 35);支座盖(13),该支座盖(13)具有电路板固定部(14),该电 路板固定部(14)将上述电路板(3)的另一端夹持在它与上述支座 主体(11 )之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上述支座盖(13)设置在上述支座主体(11 )的侧部,并可以通 过铰链部(12)叠合到上述支座主体(11)的上表面上。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上述支座主体(11 )和上述支座盖(13)呈内侧具有加强筋(31、 32)的半圆筒形,彼此间相互结合可组装成圆筒状,上述电路板固定部(14)设置在上述支座盖(13)的开口边缘部。
5. —种支座,其保持上述电路板(3)和连接于上述电路板(3) 并用于与外部进行连接的电缆(5),其特征在于,具有支座主体(11 ),该支座主体(11 )具有电路板支承部(30)、 卡合部(33、 34、 35)和电缆保持部(44),其中,电路板支承部(30) 支承上述电路板(3);卡合部(33、 34、 35)设置在该电路板支承 部(30)的一端,并与上述电路板(3)的一端卡合以对该电路板(3)进行定位;电缆保持部(44)从上述电路板支承部(30)的另一端延 伸,用于配置与上述电路板(3)的另一端连接的电缆(5);支座盖(13),其可安装到上述电缆保持部上,并覆盖上述电缆 (5)的全长的一部分,该支座盖(13)具有与之成一体的电路板固 定部(14)和电缆保持部(44),其中,电路板固定部(14)将上述 电路板(3)的另一端夹持在它与上述支座主体(11)之间,电缆保 持部(44)将上述电缆(5)夹持在它与上述支座主体(11)之间。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上述支座盖(13)设置在上述支座主体(11 )的侧部,并可以通 过铰链部(12)叠合到上述支座主体(11)的上表面上。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上述支座主体(11 )和上述支座盖(13)呈内侧具有加强筋(31、 32)的半圆筒形,彼此间相互结合可组装成圆筒状,上述电路板固定部(14)设置在上述支座盖(13)的开口边缘部。
8. —种电缆推压结构,具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座和从外侧 保持该支座的支座保持体(50),其特征在于,上述支座保持体(50)在其内周面上具有嵌合凹部(51), 上述支座具有带有弹性的钩片(42),该钩片(42)在其外侧具有卡合突起(43),而在其内侧具有电缆保持部(44),当上述电缆保持部(44)推压上述电缆(5)时,上述卡合突起 (43)从上述支座的外周面突出,与上述支座保持体(50)上的上述嵌合凹部(51)卡合,防止支座从上述支座保持体(50)中脱出。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推压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座是由两个呈半圆筒形的部件(11、 13 )组合而成的圆筒,该支座覆盖上述电缆(5)的全长的一部分;上述钩片(42)分别与上述两个部件(11、 13) —体形成。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推压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座保持体(50)为筒状,上述嵌合凹部(51)是设于上述支座保持体(50)上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座和一种电缆推压结构。它们可拉近光传感器和最先与其相连的电路板间的距离。在支座(10)的前端部(20)上配置有光传感器(1),从支座(10)的后端部(40)向外部引出电缆(5),将支座(10)的中间部作为电路板支承部(30),电路板(3)配置在该电路板支承部(30)上,该电路板(3)与光传感器(1)、电缆(5)之间成电连接。
文档编号H05K7/02GK201226623SQ200720311039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1日
发明者渡边隆 申请人:株式会社山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