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设备以及配备该设备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272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空作业设备以及配备该设备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作业设备以及配备该设备的车辆。
背景技术
本文使用的高空作业设备(或者高空作业设施)首先指包括梯的 设备。但是,该术语也应该用来指设备起升式、物料起升式或起升臂 式的设备。
高空作业设备包括主要沿一条轴线延伸的构件,其通常能够是可 伸展梯或可选的伸缩臂。在伸缩臂上能够配备有高空作业篮,换句话 说,高空作业笼,或者高空作业平台或者任何类型的类似支承结构。 高空作业篮能够可选地沿该构件移动,或者被固定在设计来被升高的 构件的自由端上。
已知类型的高空作业设施还包括基座。可移动构件相对基座枢转 地安装以允许该构件的自由端被升高。该基座还适于固定在支承物上。
另外,为了升高可移动部件的自由端,还设置了一种装置用于对 相对基座可移动的构件的旋转进行控制。
当采用起升臂时,构件例如包括第一吊杆部分,其相对基座枢转 地安装,以允许该第一部分的一端相对基座被升高。起升臂可包括一 个或若干其它部分,该部分相对其它部分枢转地安装,在最后部分的 自由端安装有篮。
因此,本发明所指的高空作业设备包括这种类型的设备,其允许 人或物体到达地面上方的升高位置,或者甚至到达该设施支承面高度 下方的位置。
但是,当该高空作业设备的基座置于失平的支承物上时,而且尤 其作为该构件的升程和/或行程的函数,这种倾斜或者失平的程度在构 件的自由端处会被放大,因此使用这种高空作业设备会显得繁瑣或者甚至危险。
作为一种对将梯的失平进行校正的方法,申请人的第FR
2,631,377号法国专利教导了包括可移动插入构件的救援用途或工业 用途的设施,其中所述构件的大多数长度主要沿第一轴线延伸。该构 件安装在设计用于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的支承物上。该支承物包括可转 动定向台,其支承用于升高该构件的旋转支架。可移动插入构件在其 一端、绕平行于可转动插入构件轴线的第二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旋转支 架上。第二轴线位于包含定向台转动轴线的平面内,并垂直于支架的 升高轴线。另外,除了用于升高可移动插入构件的动力缸外,还设置 了用于使可移动插入构件绕第二轴线转动的装置,从而对可移动插入 构件的、作业篮的以及与可移动插入构件形成一体的任何其它支承构 件的梯级的水平状态进行恢复,或者说,对这些构件的失平进行校正。
但是该装置是复杂的。另外,在可移动插入构件与随使用而变化 的支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间隙,这就意味着,特别由于使用者被夹 在可移动插入构件和支架之间,因此该装置具有一定程度的伤害使用 者的风险。为了避免任何的伤害风险,在该设备的支架和可移动插入 构件之间通常设置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一般形式为设置在支架和可 移动插入构件之间的波紋形塑料构件,以避免任何人或任何物体偶然 地-陂夹在支架和可移动插入构件之间。
另外,第DE 196 53 376号德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梯装置,该 装置包括基座和固定在支架上的梯。支架相对基座枢转地安装在升高 轴线上,以便使梯的自由端相对基座升高。基座还在垂直于升高轴线 的水平轴线上枢转地安装在支承物上。因此,在第DE 196 53 376号 德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装置中,通过相对支承物校正所述基座的失平 来实现梯的失平校正。为了实现该目的,在梯上设置两个动力缸,其 中在梯的每一侧设置一个动力缸,每个动力缸与支承物和支架成为一 体,并且动力缸的行程能够被独立地控制。
在该设备中,用于进行失平校正的重量移动是非常大的,从而需 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使用的动力缸是动力缸,那么在该设备中进 行失平校正所需的大量能量则通过使用大量液压流体或者使用提高液压流体压力的装置而产生。在这两种情况下,需要对该设备进行复杂 和繁瑣的设置以正确地运行。
另外,该设备尤其在小空间中会难以操作。实际上,对失平的补 偿产生梯的大幅度移动,尤其是其自由端的大幅度移动。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高空作业设备,该设备尤其 避免了已知设备的缺点。
本发明的高空作业设备实现了该目的,该设备包括 -基座;
-构件,其主要沿第一轴线延伸,且其自由端设计成被升高;
-中间部件,其插入所述构件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构件绕第二 轴线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中间部件上,以便对所述构件进行失平校正, 所述中间部件绕第三轴线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以便所述构件的 所述自由端相对所述基座升高;
-用于所述构件的两个升高装置,其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并在所述第一轴线的每一侧与所述构件成为一体;以及
-控制装置,其对用于所述构件的所述升高装置中的每一个进行 控制。
因此,在本发明中,仅通过绕靠近构件自身的轴线的转动轴线移 动构件就实现了对构件的失平校正。对于给定的失平校正,在已知的 设备中,构件绕基座相对设备的基座所绕的轴线转动,而本发明中, 构件的移动量与之相比大量较少。因此,本发明的设备更加机动。而 且,由于被移动的部件数量更小,从而被移动的重量也更小。这样就 使得对于给定的失平校正,本发明的设备的能量消耗小于上述设备。
另外,为两个升高装置中的每一个设置控制装置,使得可以在使 用升高装置升高构件的同时,并通过适当控制升高装置进行失平校正。
根据各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高空作业设备能够单独或组合地包 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三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60厘米,优选地等于零,所述距离是沿第四轴线测量的,所述第四轴线包含在所述高 空作业设备的中心面中,垂直于所述非平面校正轴线并与所述升高轴
线相交;
-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50厘米,优选地 小于30厘米,更优选地小于20厘米,甚至更优选地等于零,所述距 离是沿第四轴线测量的,所述第四轴线包含在所述高空作业设备的中 心面中,垂直于所述非平面校正轴线并与所述升高轴线相交;
-所述中间部件由支架形成,所述构件相对所述第二轴线枢转地 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相对所述第三轴线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基 座上,所述两个升高装置中的每一个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构件上;
-所述构件包括支架;
-所述两个升高装置中的每一个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构件上; -所述两个升高装置中的每一个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构件的两个升高装置中的每一个是单体或双体动力缸; -所述构件包括梯或臂; -所述构件支承作业篮;
-所述作业篮能够以平移的方式相对所述构件移动;
-所述升高装置的轴线之间在所述构件处或者所述支架处的距离 不同于所述升高装置的轴线之间在所述基座处的距离;
-所述基座包括定向台,所述定向台适于绕垂直于支承物的第五 轴线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承物上;
-所述升高装置是动力缸,并且所述控制装置适于接收关于所述 基座水平状态、以及所述构件相对所述基座的升程的信息,并因此适
于对所述两个动力缸中的每 一 个的不同行程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可
移动构件的失平进行校正;
-所述升高装置是液压动力缸,并且所述控制装置适于接收有关 构件的失平的信息,并因此适于对一个动力缸到另一个动力缸的液压 流体传送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可移动构件的失平进行校正;
-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轴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在该车辆上以所有的组合方式安装了上述高空作业设备。


下面,通过仅作为示例并参照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方式 进行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优点会更加清晰。 图1是所述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设备的侧视图。
图3a和3b中简要地说明了以下过程的原理首先,测量构件轴 线与失平校正轴线之间的距离,然后,测量失平校正轴线与构件的升 高轴线之间的距离;
图4简要地示出了图1和2的高空作业设备中所应用的控制动力 缸行程的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
图5简要地示出了图1和2的高空作业设备中所应用的动力缸行 程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和2所示的高空作业设备10包括基座12和主要沿第一轴Al 延伸的构件14。在所讨论的情况下,构件14包括梯15和支架18,梯 15在其端部16的区域中被固定在支架18上。在所讨论的情况下,如 图1和2所示,第一轴线Al (下文中称之为"梯15的Al轴线")例 如是梯15底面的中轴线。
支架18枢转地安装在插入构件14 (更准确地,支架18)与基座 12之间的中间部件19上。
如图1和2所示,支架18 (因而以及可转动构件14)在其端部 18a被安装在用于失平校正的、绕第二轴线A2转动的所述中间部件 19上,以便对构件14的失平进行校正。
在所讨论的情况下,失平校正轴线A2与梯15的轴线Al平行。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了解失平4交正轴线A2不必与梯轴线Al平 行(具体参见图3b)。这两条轴线具体可以在图2的平面中形成锐角, 也就是在高空作业设备10的中心面中。但是,对于给定的失平校正,失平校正轴线A2平行于梯轴线A1的设计与这两条轴线形成锐角的设 计相比,能够限制这种失平校正所引起的梯自由端移动。
另夕卜,中间部件19绕第三轴线A3(下文中称之为"升高轴线A3") 枢转地安装在基座12上,以便升高可移动构件,以及因此相对基座 12升高梯15的自由端20。
图3a和3b筒要地示出了图1和2所示高空作业设备的梯轴线A1、 失平校正轴线A2和升高轴线A3的两种可选的布置。在图3a中,梯 轴线Al与失平校正轴线A2平行。与之相对,在图3b中,梯轴线A1 与失平校正轴线A2在高空作业设备的中心面中形成锐角。然而在这 两种情况下,升高轴线A3均垂直于高空作业设备的中心面,并且所 述升高轴线A3垂直于梯轴线Al和失平校正轴线A2。
参照图3a和3b,将失平校正轴线A2与升高轴线A3之间的距离 定义为第一距离dl,该距离dl是沿第四轴线A4测量的,该第四轴线 A4包含在高空作业设备10的中心面内,垂直于失平校正轴线A2,并 与升高轴线A3相交。
仍参照图3 a和3b,将梯轴线Al与失平校正轴线A2之间的距离 定义为第二距离d2,该第二距离d2是沿上述定义的第四轴线A4测量 的。
在高空作业设备10中,失平校正轴线A2与升高轴线A3之间的 距离dl优选地小于60厘米,并且更优选地为零。由于在失平4交正轴 线A2与升高轴线A3之间的距离减小,因此当该组件处于车辆行驶状 态时,构件14的重心比常规设备中的重心低。重心降低使特别是在环 行道上的稳定性得到了重要改善,从而使安装有所述设备的车辆更安 全地行驶。
另外,在高空作业设备10中,梯轴线Al与失平校正轴线A2之 间的距离优选地小于50厘米,更优选地小于30厘米,再更优选地小 于20厘米,甚至更优选地等于零。实际上,该距离d2使得进行失平 校正所需的梯移动量受到了限制。因此高空作业设备10具有非常强的 机动性,并且使用更方便和更安全。另外,小的距离d2还能减小动力 缸的长度并减小其行程,从而在重量方面具有优势,并减少液压流体的供应量。
为了升高梯15,本发明的高空作业设备10包括两个升高装置, 这里所述升高装置包括在支架18的每一侧布置一个的两个动力缸 22A、 22B。动力缸22A、 22B均与基座12和支架18形成为一体。在 所讨论的情况下,动力缸22A、 22B是单体动力缸。更具体地,这里 动力缸22A、 22B安装在支架18的端部区域18b (在端部18a的相对 端)以升高支架18的端部18b。动力缸22A、 22B绕基本上垂直于图 2平面的轴线枢转地安装在构件14上。
高空作业设备10还包括控制装置,用于彼此独立地控制动力缸 22A、 22B中的每一个。图4示出了该控制装置24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24包括向动力缸22A、 22B供给的液压回路 26、以及电子控制单元28。通过泵32从液压箱30向控制装置24供 应液压流体(常规地为液压油),泵32用于使液压流体在液压回路26 中循环。液压回路26具有两个相同的支路26A、 26B,其中每一个支 路与两个动力缸22A、 22B中的一个相连。这两个支路26A、 26B平 行布置在泵32的下游。支路26A、 26B中的每一个中布置有受电子控 制单元28控制的电磁阀34A、 34B。在所讨论的情况下,电磁阀34A、 34B具有四个口和三个工作位置。
在电磁阀34A、 34B的第一位置34A-1、 34B-1,泵32向动力缸 22A、 22B的升高腔36A、 36B供应液压流体,而动力缸22A、 22B的 下降腔室38A、 38B与液压箱30流体相通。
在电》兹阀34A、 34B的第二位置34A-2、 34B-2,泵32向动力缸 22A、 22B的下降腔38A、 38B供应液压流体,而动力缸22A、 22B的 升高腔室36A、 36B与液压箱30流体相通。
最后,在电磁阀34A、 34B的第三位置34A-3、 34B-3上,液压箱 30与升高腔室36A、 36B的流体连通先^C断开,液压箱30与下降腔 室38A、 38B的流体连通再^皮断开。
两个电,兹阀34A、 34B的位置能够祐J皮此独立地控制。特别地, 能够在控制一个动力缸升高(对应于向一个动力缸中升高腔供应液压 流体)的同时,控制另一个动力缸的下降(对应于向另一个动力缸的下降腔供应液压流体)。
现在参照图1和2,在所讨论的情况下,高空作业设备10的基座
包括定向台12,定向台12适于绕与支承物26垂直的第五轴线A5(下
文中称为"定向轴线")枢转地安装在支承物26上。这通过将定向台
12安装在与支承物26—体的定向圈28上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定向
台12的支承物26安装在车辆上。
这里,车辆IO是卡车形式的汽车,但是,显然该车辆能够是任何
其它形式,比如多用途类型的汽车或者甚至如拖车的无动力车辆。 之前的结构性说明决定了根据本发明的高空作业设备10的运行。 因此,高空作业设备IO具有三个自由度,使得梯15的自由端20
到达空间中与设备10的距离小于梯15长度的任何一点。这三个自由
度是
-定向台12绕定向轴线A5的转动;
-梯15通过绕升高轴线A3转动的升高运动;以及
-可移动梯15自由端20平行于梯15的轴线Al的平移运动;在 所讨论的情况下,当梯15是伸缩式时,会产生该运动。
由于支架18能够绕失平校正轴线A 2倾斜,因此高空作业设备10 具有额外的第四个自由度。
从而,为了到达任何给定位置,操作员对定向台12绕定向轴线 A5的转动、梯15的升高以及梯15的伸长进行控制或调整,其中对梯 15的升高通过使其绕升高轴线A3转动而进行控制或调整。这三种运 动能够同时地、连续地或者以连续的顺序进行。
但是,如果在其上安装转向圈28的支承物26不是水平的,而相 反具有一定程度的失平,那么该失平可能会在梯15上被放大。在这种 情况下,梯15的使用可能会不安全,或者甚至无法使用。
为了在调整梯15位置的同时校正失平,控制装置24提供了向动 力缸彼此独立地供应液压流体,从而能够使梯15同时绕升高轴线A3 和失平校正轴线A2倾斜,用于对梯15的失平进行校正。
在图4所示的控制装置24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由电子控制单元 2 8接收来自适当传感器的以下信息来实现上述操作'-基座12相对水平面PH的失平角度b,该角度是在高空作业设备 10支承物的一黄断面内测量的;
-梯15相对水平面PH测量的失平角度d;
-梯15的升高角度c,该角度是在支架18或梯15与安装在车辆 上的基座12之间测量的;
-倾斜角a,该倾斜角是在高空作业设备的纵向平面内、在基座 12所安装的车辆停;改的平面Ps与水平面PH之间测量的;以及
-每个动力缸22A、 22B的杆体44A、 44B伸出动力缸的长度LA、 LB,该长度是通过位置传感器46A、 46B测量的。
上述各个角度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角度传感器测量的。
电子控制单元28还接收信号IC,以便按照操作者的指令对升高 或下降和/或左转或右转进行控制。
通过使用这些信息,更具体地通过使用梯15升高角度c以及操作 者使梯升高或下降的命令IC,电子控制单元28为应使用的动力缸 22A、 22B的活塞杆44A、 44B的长度LR建立参考设定点。
但是,为了对构件15的失平进行校正,为每个动力缸该调制该设 定点,以使得在任何给定时间,存在以下关系
LR = (LA+LB)/2 d=0。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设定点调制在电子控制单元中被映射 成角度a、 b、 c和参考长度LR的函数。
为了执行有效的指令,电子控制单元18择一地或同时地控制电磁 阀34A、 34B以便对一个动力釭22A、 22B的升高腔36A、 36B和/或 下降腔38A、 38B独立于另一个动力缸22B、 22A进行控制。
为了调整梯15的长度,需要对梯15的伸缩元件的运用进行控制。
但是,在高空作业设备10的情况下,只有支架18和梯15被移动 来进行失平校正。实际上,梯15为补偿失平而倾斜所围绕的失平校正 轴线A2接近梯15的轴线Al。因此,在进行失平校正时,梯15的角 位移得到了减小。从而,给定失平校正所需的位移相比梯15绕远于其自身轴线的轴线倾斜的情况要小。因此,校正失平所需的能量比基座 也移动的已知高空作业设备的情况要少。另外,由于进行失平校正所 需的移动幅度更小,因而这种校正的危险性更低。
另外,当梯15能够通过相对支架18转动而移动时,梯的移动会 具有危险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额外地在梯15与支架18之间设置 如波紋形保护器的保护装置。
然而,在高空作业设备10中,梯15与支架18固定成为一体。从 而没有必要在梯15与支架18之间安装保护构件。所以高空作业设备 IO更安全,并且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
与支架18固定成为一体的梯15还具有较大的抗扭刚度。
另外,使用相同的单体动力缸来升高梯15和进行失平校正能够简 化用于控制动力缸22A、 22B的液压回路。因此,该回路能够包括三 级液压滑阀,而不是已知设备中的四级液压滑阀。而且,现有技术的 设备中所需的液压管路和软管中的大部分都不再必要。这就使得高空 作业设备与已知设备相比,其具有降低的供应成本和组装成本。而且 在不减少动力缸数量的情况下也减小了重量。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之前以示例方式说明的实施方式,并且在不 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大量的变型是可能的。
因此,能够连续地(换句话说,包括顺序动作)且无论以任何顺 序,或者同时地(换句话说,组合动作),或者以顺序和连续组合动作 实现各种动作。
另外,图5示出了用于动力缸中的每一个的控制装置的一个可替 换实施方式124。
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124包括用于驱动动力缸22A、 22B的液 压回路126、以及电子控制单元128。通过泵132从液压箱130向控制 装置124供应液压流体,泵132用于驱动液压流体通过液压回路126。 在泵132的下游,液压回路126包括由电子控制单元128控制的电^兹 阀134。在所讨论的情况下,电磁阀134具有四个口和三个操作位置。
在电磁阀134的第一位置134-1,由泵132向动力缸22A、 22B的 升高腔36A、 36B供应液压流体,同时压动力缸22A、 22B的下降腔与液压箱130流体相通。
在电磁阀134的第二位置134-2,由泵132向动力缸22A、 22B的 下降腔38A、 38B供应液压流体,同时动力缸22A、 22B的升高腔36A、 36B与液压箱130流体相通。
最后,在电磁阀134的第三位置134-3,液压箱130与升高腔36A、 36B之间的流体相通净皮切断,而下降腔38A、 38B与液压箱130流体 相通。
在液压回if各126中,在在电石兹阀134的下游和升高腔36A、 36B 的上游布置分流器136。该分流器136确保了向升高腔36A、 36B的 供应等量的液压流体。因此,来自分流器136的、分别向动力缸22A、 22B中的每一个供给的液压流体量在任何给定时刻都是相等的。
另外,在液压回路126中,在升高腔36A、 36B中的每一个与分 流器136之间插入单向阀138A、 138B。在所示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 中,这些单向阀138A、 138B被选择性地控制,以便尤其在动力缸22A、 22B处于下降的过程时确保升高腔36A、 36B的排空。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24还包括流体传送装置140, 该装置140用于从两个升高腔36A、 36B中的一个向另一个升高腔 36B、 36A选"t奪性地传送一定量的液压流体。因此,该流体传送装置 140按照泵的原理运行,即,从一个升高腔36A、 36B吸入一定量的 液压流体,并将该一定量的液压流体传送至另一个升高腔36B、 38A。 如图5所示,该传送装置140能够由受电子控制单元128控制的电机 142操纵。
在未示出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流体传送装置能够由液压马达操 纵,并且由泵从液压箱向该液压马达供应液压流体。因而向液压马达 的液压流体供应能够由电子控制单元通过电^兹阀控制。
通过控制装置124的该可替换实施方式,电子控制单元128只需 要例如在梯15上测量失平角度d。根据该失平角d的符号和数值,电 子控制单元128通过流体传送装置140控制从升高腔36A、 36B中的 一个向另一个升高腔36B、 36A的流体传送,从而对失平进行校正, 换句话说,将失平校正到d=0的位置(或者,在任何情况下,校正到d小于预定限度值的位置)。该校正能够在梯的运用和定位之后进行,
或者优选地同时进行。
另外,根据高空作业设备的未示出的实施方式,动力缸是双体动 力缸。在该情况下,第一缸体能够例如用于升高梯,而尺寸小于第一 缸体的第二缸体能够单独用于失平校正。在该情况下,动力缸的两个
缸体能够由单独的液压回路供给。
另外,可选地,在图2中显示为平^f亍的动力缸22A、 22B可以相 对彼此倾斜。换句话说,动力缸22A、 22B的中心之间在支架18或梯 15 (取决于动力缸与哪一个固定在一起)处的距离,不同于(具体地 小于)动力缸22A、 22B的中心之间在基座12处的距离。这种布置方 式有利于获得高空作业设备10的更好的稳定性,更具体地,获得梯 15的更好的稳定性。实际上,在该情况下,会产生平行于基座的力分 量,该力分量特别地防止梯15的侧向偏移。
另外,在可替换实施方式中,梯能够绕失平校正轴线相对支架转 动。在该情况下,升高设备固定在梯上。甚至在该情况下,梯轴线与 失平校正轴线之间的距离dl和失平校正轴线与升高轴线之间的距离 d2,优选地包含在之前给定的范围内,从而确保各轴线的接近。
在又一个可替换实施方式中,梯与支架固定为一体,并且该支架 绕升高轴线枢转地安装在构件和基座间之间固定的中间部件上,该中 间部件绕失平校正轴线枢转地安装在基座上。在该实施方式中,中间 部件也被移动从而进行失平校正。因而,该实施方式与参照图l和图 2所讨i仑的实施方式相比略樣i不足。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用于该 构件的升高装置被用来对该构件的失平进行校正,并且失平校正轴线 与梯轴线(或者更一般地,可移动构件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也受到了 限制,从而首先限制了进行该失平校正所需移动的重量,然后限制了 进行失平校正所需的梯的移动程度。因此,甚至在该实施方式中,将 梯轴线与失平校正轴线之间的距离dl,以及失平校正轴线与升高轴线 之间的距离d2保持在以上给定的范围内,从而确保各轴线的接近。
另外,如图l和图2所示,可移动构件15是梯。但是,根据高空 作业设备10的可替换实施方式,该构件也能由适于承载如作业笼或平台的作业篮的臂件或吊杆构成,该作业篮能够额外地相对吊杆进行平 移。所以本发明有利地应用于如设备拆除中的起升的设备或者物料起
升的设备中,比如所谓的"动臂装卸机"设备等。
本发明还应用在如上所述的起升臂中。实际上,已知的是,在作 业篮与最后部分的连接处对由该起升臂的该最后部分支承的作业篮进 行失平校正。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校正该臂的初始部分的倾斜来对 作业篮的倾斜进行校正,该初始部分通过中间部件安装在基座上,该 中间部件能够绕两个垂直轴线转动,从而首先允许该臂的第一部分升 高,然后允许对所述初始部分的失平进行校正。
权利要求
1. 高空作业设备(10),包括-基座(12);-构件(14),其主要沿第一轴线(A1)延伸,且所述构件的自由端(20)设计成被升高;-中间部件(19),其插入所述构件(14)与所述基座(12)之间,所述构件(14)绕第二轴线(18)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中间部件(19)上,以便对所述构件(14)进行失平校正,所述中间部件(19)绕第三轴线(A3)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基座(12)上,以便所述构件(14)的所述自由端(20)相对所述基座(12)升高;-用于所述构件(14)的两个升高装置(22A;22B),所述两个升高装置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基座(12)上,并在所述第一轴线(A1)的每一侧与所述构件(14)成为一体;以及-控制装置(24;124),其对用于所述构件(14)的所述升高装置(22A;22B)中的每一个进行控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轴线(A2)与所述 第三轴线(A3)之间的距离(dl)小于60厘米,优选地等于零,所 述距离(dl)是沿第四轴线(A4)测量的,所述第四轴线(A4)包含 在所述高空作业设备(10)的中心面中,垂直于所述非平面校正轴线 (A2)并与所述升高轴线(A3)相交。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轴线(Al )与 所述第二轴线(A2)之间的距离(d2)小于50厘米,优选地小于30 厘米,更优选地小于20厘米,甚至更优选地等于零,所述距离(d2) 是沿第四轴线(A4)测量的,所述第四轴线(A4)包含在所述高空作 业设备UO)的中心面中,垂直于所述非平面校正轴线(A2)并与所 述升高轴线(A3)相交。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中间部 件由支架(18)形成,所述构件(14)相对所述第二轴线(A2)枢转 地安装在所述支架(18)上,所述支架(18)相对所述第三轴线(A3) 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基座(12)上,所述两个升高装置(22A; 22B)中 的每一个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构件(14)上。
5.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构件(14) 包括支架(18)。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两个升高 装置(22A; 22B)中的每一个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构件(14)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两个升高装置(22A; 22B)中的每一个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18)上。
8.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构件(14) 的所述两个升高装置(22A; 22B)中的每一个是单体或双体动力缸。
9.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构件(14) 包括梯(15)或臂。
10.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构件(14) 支承作业篮。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作业篮能够以平移的 方式相对所述构件(14)移动。
12.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升高装置 (22A; 22B)的轴线之间在所述构件(14)处或者所述支架(18)处 的距离,不同于所述升高装置(22A; 22B)的轴线之间在所述基座(12)处的距离。
13.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基座(12) 包括定向台(12),所述定向台(12)适于绕垂直于支承物(24)的第 五轴线(A5)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承物(24)上。
14.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升高装置 是动力缸(22A; 22B),并且所述控制装置(24)适于接收关于所述 基座(12)的水平状态、以及所述构件(14)相对所述基座(12)的 升程的信息(a、 b, c),并因此适于对所述两个动力缸(22A; 22B) 中的每一个的不同行程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可移动构件(14)的失 平进行校正。
15. 如前述权利要求1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升 高装置是液压动力缸,并且所述控制装置(124 )适于接收有关构件(14) 的失平的信息,并因此适于对一个动力缸(22A; 22B)到另一个动力 缸(22B; 22A)的液压流体传送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可移动构件(14) 的失平进行校正。
16.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轴线 (A2)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Al)。
17. 一种车辆,在其上安装有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 备(10)。
全文摘要
安装在需要进行失平校正的车辆上的高空作业设备,包括特别地是可伸出梯或者可选伸缩臂的细长构件,该构件主要沿一条轴线延伸并能配备作业笼、平台或任何类型的相似支承结构。该构件安装在基座(12)上,中间部件(19)插入构件(14)与基座(12)之间,构件绕第二轴线(18)枢转地安装在中间部件(19)上,以便对构件(14)进行失平校正,中间部件(19)绕第三轴线(A3)枢转地安装在基座(12)上,以便构件(14)的自由端(20)相对基座(12)升高。用于升高和下降构件的两个动力缸(22A;22B)枢转地安装在基座上,且均由控制器(24)控制,而且能够在通过对动力缸进行适当控制来升高构件的同时进行失平校正。
文档编号B66F11/04GK101456524SQ20081018577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1日
发明者米舍尔·布鲁尼奥 申请人:吉麦克斯国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